首页 百科知识 “在场”的哲学

“在场”的哲学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场”并非存在,而是存在的呈现方式。必须打破“在场”与“实体”的固执关联。“在场”的内核不是实在的元素,而是结构关系——空间与时间、事物与人的结构关系。如海德格尔指出的,“在场”不再只是包含“绝对现在”的事物的内在意义,而是揭示由该事物所指示的存在的可能性。这样,时空上远程的“在场”让我们有必要重新进入有关建筑本体的讨论。

4.1.1 “在场”的哲学

德里达(Derrida,Jacques)曾指出,本体论(ontology)是一门关于on的学问,希腊文on的意思是“在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体论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光电子传输技术和呈像技术的发展使“在场”概念本身发生了变化,除了“具体在场”的此处,还增加了一种“谨慎的远程在场”[1]的别处。这是一个受到当代传播发展影响的哲学概念,当进入建筑学语境,便生成“远程在场建筑”。从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建筑物的实在和建筑像的虚拟这二元对立的问题。

“在场”,英文presence,最简单的意思是:现时呈现的确实性的存在。它是形而上学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基石。“在场”并非存在,而是存在的呈现方式。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以免与独立于人之外的终极实在混淆。对此,海德格尔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存在即是“言说存在”或追问它,言说和追问导致呈现,存在的现时呈现就是事物的“在场”;“呈现”有一个基准——“人”,因而“在场”就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

必须打破“在场”与“实体”的固执关联。“在场”的内核不是实在的元素,而是结构关系——空间与时间、事物与人的结构关系。正如海德格尔所阐释的:“此在”(人)在世界之中的领会情态也就构成了“此在”(人)的在场状态,世界在人面前的现身情态也就构成了世界的在场状态。那么可以这样说,建筑的在场,不是由建筑物的实在决定,也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而是取决于人与建筑的结构关系,即建筑在人面前的现身情态和人对建筑的领会情态。

必须打破“在场”与“绝对现在”的固执关联,即打破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对“此时此地”的限定。“在场”是事物的现时呈现,即事物的“现在”,然而这个“现在”是一个巨大的“共时”空间,历史、传统、个人、文本都在这个空间中相互作用,瞬间匹配。如海德格尔指出的,“在场”不再只是包含“绝对现在”的事物的内在意义,而是揭示由该事物所指示的存在的可能性。他的学生伽达默尔(Gadamer,Hans Georg)发展了他的思想,提出“视域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这个概念强有力地支持了海德格尔的认知意义上的“现时在场”,它认可时间的延展,把历史叠合到“现在”,从而生成现时的“在场”。伽达默尔进一步将这种时间叠合生成的“在场”表述为“效果历史”(wirkungsge-schichte)。“绝对现在”在当代几乎彻底失去了现实上的可能性。吉登斯(Giddens,Anthony)[2]在其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现代性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全球性,这是现代性的后果在时空上的表现。在论述全球性时,他借鉴了“时间地理学”[3]的观点,指出人类有目的的行动,是受人的身体的不可分性、时空容纳能力的有限性等条件约束的[4]。而在当代,“时-空伸延”(time-space distanciation)的水平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得多,发生在此地和异地的社会形式和事件之间的关系都相应地“延伸开来”,远程的社会空间与此地的场景交织在一起,距离和时差很难再被“在场”拒之门外。

“在场”被视为事物的现身情态,从而摆脱了“实体”的禁锢;“在场”被允许在时-空伸延中确立,从而摆脱了“绝对现在”的禁锢。这样,时空上远程的“在场”让我们有必要重新进入有关建筑本体的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