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虚像的意义

建筑虚像的意义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如此,从媒介获得的建筑虚像还会通过信息回馈系统,影响甚至左右原创者的创作观念。透镜模式相比传统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建筑的“虚像”的生成机制及其作用方式。当建筑成为大众消费品的时候,对实物的消费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对它“虚像”的消费。随着对“虚像”的关注,传播要素的重点也发生了多处转移。

3.2.4 建筑虚像的意义

2000多年前的秦王宫是什么样子的?

面对这样一个中国建筑史问题,严格接受建筑学教育的人一定比较困惑,因为缺乏可以提供推论的史料。可是一定有很多百姓不会困惑:“就是《英雄》中的那个样子!王宫展得很开,立在高高的台子上,屋檐低低的,黑红的颜色,里面越走越高……”[3]听者倘若不以为然,还会被继续说服:“《荆轲刺秦王》里面也是那个样子的,还有《吕布韦》……”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几部片子所拍摄的确实是同一个“秦王宫”。它位于浙江横店影视拍摄基地。这个“秦王宫”是屠居华先生为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设计的场景,并由此荣获当年戛纳电影节“艺术设计大奖”——中国电影人在电影场景设计方面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建筑专业人士虽说不能确定“秦王宫”是什么样子,但可以确定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然而专业判断丝毫不妨碍大众,甚至国外观众对“秦王宫”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图3.9(a)、(b)]。甚至有一些专业性的介绍也无法不尊重受众这样的认知偏好。比如CCTV10曾经用几期节目介绍清代的皇家园林,讲到关键处就会插播有关清代宫廷的影视片断,特别是当介绍到圆明园时,差不多给人的感觉就是《火烧圆明园》(1983)中的样子。相信日后再有类似的介绍,会更多插入金铁木版本的《圆明园》(2006)片断[4]

并非只有非建筑专业的人才会对建筑有这样的认知经验。每当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建筑系的老师讲授哥特式教堂的时候,通常会建议大家观看这样一部影片:《教堂》(Cathedral,1985),学习和了解其中的建筑细节,包括飞扶壁、肋骨拱、玫瑰花窗以及内部空间,甚至中世纪的建造技术。其实,这是一部根据麦考雷(Macaulay,David)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该片通过数字技术,虚拟了起建于1214年并延续了上百年的一个哥特式教堂(Notre-Dame de Beaulieu)。这个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的建筑的实体早已不复存在,而这个根据小说而虚拟的建筑的“虚像”,则被包括宾西法尼亚大学在内的多所建筑院校收藏,并进入了建筑学专业的信息库中。

img61

图3.9 电影中的“秦王宫”

资料来源:(a)《英雄》电影截屏;(b)《荆轲刺秦王》电影截屏。

这就是虚像的影响力——实像那么有限,不接受虚像怎么可能?

柏拉图洞穴比喻[5]所昭示的命题,在大众媒介昌盛的时代,更加形象地呈现出来:人们早已习惯于把媒介折射的真实当成真实本身。文本“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经过媒介折射而成的建筑虚像的集合,形成了类似李普曼在《舆论》中阐述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ment)[6],人们借助于此,认识彼时彼地的城市、建筑,及其承载的生活。

不仅如此,从媒介获得的建筑虚像还会通过信息回馈系统,影响甚至左右原创者的创作观念。早期出版物中的现代建筑照片由于单色与低分辨率,使得建筑总是以体块的方式呈现出来。于是,许多现代建筑师设计了非常“上相”的积木式建筑;如今的建筑杂志常常以构图新颖、材质搭配和谐的建筑彩照来为建筑代言,于是,又出现了许多为定点定格观看而创作的表现图式建筑;而前面提到的马勒-斯蒂文斯则习惯从电影效果的角度衡量建筑,因而设计了许多“上镜建筑”。

透镜模式相比传统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建筑的“虚像”的生成机制及其作用方式。这在当今消费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当建筑成为大众消费品的时候,对实物的消费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对它“虚像”的消费。随着对“虚像”的关注,传播要素的重点也发生了多处转移。

(1)传播者:元传者向继传者转移;

(2)传播内容:建筑实体向建筑信息转移;

(3)传播渠道:非复制性的单线传播向批量复制的复线传播转移;

(4)受传者:为数有限的特定使用者向大量的庞杂的受众转移;

(5)传播效果:直接传播生成的建筑实像向经多次折射生成的建筑虚像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