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乡村地区建筑原型的现代启示

乡村地区建筑原型的现代启示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作为规划与建筑学方向的研究,显然应该立足于乡村地区建筑学的现代有机更新的高度和视角展开,拓展乡村聚落规划设计理论,变革乡村聚落规划设计方法论[7]。从认识问题的角度看,原型分析方法的主要意义是在方法论上,建筑原型的研究是一种途径,而非目的。

6.4.2 乡村地区建筑原型的现代启示

地域与气候、生活与文化、风土与人情、材料与技术、景观与特色都是乡村地区建筑学关注的核心内容,随着乡村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型的转型,以上诸多方面的内涵与关系都发生了各种变化。所以,作为规划与建筑学方向的研究,显然应该立足于乡村地区建筑学的现代有机更新的高度和视角展开,拓展乡村聚落规划设计理论,变革乡村聚落规划设计方法论[7]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盲目使用现代技术所创造的建筑环境,就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必须依赖医疗设备来维持生命,而一旦失去外界的支持即刻就会陷入停顿的困境。这种忽视自然环境的制约因素,割裂建筑与自然之间应有的调适性,不惜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为代价获取奢靡的生活方式,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与能源危机的加剧。

在我们反思目前的发展模式之余,更应该发掘地区传统建筑中蕴含着的朴素的生态学原理与各种适用的地域技术,从传统的地方智慧与当前的科学技术中寻找蹊径,结合今天的思维理念重新进行选择。能否借助于原型理论这一认识方法来分析地区建筑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在地区传统建筑的聚落选址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是如何在地域环境的制约下,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巧妙地运用生态规律,因地制宜构筑自己的居所,并在其生成与生长的进化演变中,形成了地区建筑精巧的营建机制与技术手段,使其既适应于当地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又体现出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特征。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乡土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地区建筑形态的产生完全是自发而自在的过程,有形的空间往往伴随着一些无形的控制因素的作用而表现出对整体环境的某种协调与礼遇关系,其营造方式、空间形态、建筑装饰等方面都沿袭着某种相同的模式。

因此,每一幢住屋都代表了用同一环境条件下所提供的建筑材料来适应这个环境的挑战的一种应对。许多传统建筑的构造营建措施反映了关于地方气候条件的客观翔实的知识,以及对地区建筑材料性能的充分理解。人们认识到,建筑物所适应的主要因素是对气候的把握,即周围环境中辐射的温度、气流运动以及湿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然而,传统住屋所反映的远远不止是对气候的一种适应性,它还反映了建造者运用适宜技术的熟练程度,包括选用一系列材料、对材料的加工以及建筑物的设计。房屋形态布局和空间大小还充分地反映了家庭的结构,如关于室内设施(家具)使用情况的解说,不同使用功能在各部分的区分,以及适应不同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世俗风情的影响也是非常密切的,在住屋的布局和营建中得到了反映。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没有经过规划和可能不协调的情况下,特殊的建筑形式可以在一个地区流行。住屋的布局同时还可以反映出人们要求单独或成群居住的意愿。

另外,乡土聚落的规模、选点和稳定性相当明显地受到了环境和生存技术的实际效应的限制,这些制约因素在决定主要的聚落形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聚落形态表现出空间布局与聚落社会组织的相当程度的密切关系。这些充分表明聚落是一个适应特定生态条件制约、反映社会组织与合作的基本生活单位,像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样稳定地聚合在一起。

传统住区形态是一系列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在不同层次上影响其形态的各种不同因素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住区形态理解为社会与一系列决定因素调适的结果,这些决定因素在它们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提出的要求这两方面上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必须不仅考虑到影响住区形态诸因素的范围,而且还要考虑到形成一个特定形态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而随着位置和时间的变化,这些因素在重要性上会彼此发生变化与重组。

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那些被大家普遍默认和采用的模式即是地区建筑的原型,而每个具体的形式都是其原型的变化。虽然其形态各不相同,但都内含有该原型的“地域基因”。人们在不断生活和生产体验中建立了自己趋利避害的经验,这种经验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作用下,经过社会发展的不断检验与进化,作为一种固有的模式与原则储藏于人们的意识结构中。首先,从物质功能层面上看,原型既包含了对已有和现有生活与环境问题的相对最佳解决方式,也包含了对共有的生活方式与制度的共识与回应。其次,从文化价值层面上看,建筑原型是历史长期经验的积累,具有历史的内涵,可以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是被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模式,在营建活动中被人们自觉地运用,并从中获取自我调节的方法,以生成适应环境条件的形式。可以说,建筑原型的存在确立和维持了一定地域内地区建筑发展演变的方向与秩序。

地区建筑原型中隐含着原生的生态学思想与人们对客观世界最本质的认识,它成为地区建筑营建中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与规律。在生产力发展条件的制约下,人们被动地选择顺应自然,巧妙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与资源,采用当地材料与相应的技术来建造住所以蔽外界的严寒酷暑。虽然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变化的左右,但建筑的构造功能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趋利避害的调节作用,并与生态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严寒北极的冰屋、热带雨林的高脚竹楼、西非的苇草泥屋等都包含着原生的建筑原型。

长期以来,尊重地域的建筑文脉一直是建筑界所关注的焦点。然而,我们往往是只重表面,不重实质,成为形式表面的承袭:内容与形式矛盾,生硬的符号标签,以及与环境、气候的毫无应对,纵使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也只能是脱离内在品质的貌合神离。而以建筑原型作为研究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局部的现象与多变的建筑形式,将地区建筑生成生长的过程置于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网络中,整体系统地看待地区建筑的形式与成因,从中发掘其永恒的内在机制与基本的建筑原则,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地区建筑存在的本质内涵,正是这些本质的东西赋予了建筑长久的生命力与永恒的意义。《北京宪章》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哲语:“一法得道,变法万千”,即说明了地区建筑研究的哲理:地区建筑的形式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但建筑之道却是共通的。

从认识问题的角度看,原型分析方法的主要意义是在方法论上,建筑原型的研究是一种途径,而非目的。回归基本原理,最终是为了立足于地方,面向未来。地区传统建筑中蕴含着原生的生态规律与各种适用的原理、地域技术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激发我们建筑创作的思想库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