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素的整体关联

要素的整体关联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至于景观生态学对于景观格局的研究和评价只能在统计学的层面上来进行。总的来看,景观中既有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鲜明的表现出“场域”的特征。场域的基本概念首先来自于自然科学,用以统一处理多种力的同时作用。在文中他最后作为结论指出:“它的组织肌理形成一个可能性的场域”。来自于自然景观的结构性要素和来自于城市人工化景观的结构性要素相互交织

4.3.5 要素的整体关联——景观作为场域

在分析和识别了景观环境中既有的各种结构性要素的基础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则是这些要素以怎样的方式相互关联,构成景观的整体结构的问题,亦即描述和分析景观的结构图式和组织模式,整体上把握诸要素的关联。不能不说,这种分析和描述是极为困难的。景观环境的结构是极为复杂、因地而异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景观结构都是复合的而非单一的,有时还可能复杂到难以辨认的程度。以至于景观生态学对于景观格局的研究和评价只能在统计学的层面上来进行。

有研究试图将景观结构提炼、归纳和简化到尽可能基本的图式和模型。这些基本的结构图式包括圆形(放射)结构、十字形(亚字形)结构、方形结构、成角(亦即三角形)结构等。(34)圆形(放射)结构本质上是与“中心”紧密相关的。十字形(亚字形)结构则和中心、定向密切相关。方形结构是十字形结构向各个方向上重复和蔓延的产物。而基本的组织模式则包括对称、等级、重复等。

事实上,这些基本的图式依然只能适于描述人工营造或改造的景观秩序。这种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似乎对于自然形态无能为力。柯林·罗在《拼贴城市》(Collage City)中,就认为不可能为当代城市找到一种单一的、统一的模式。“……概念和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多层的、多样的结构。”(35)更毋论作为自然和人工的复合体的景观环境了。景观中的诸自然要素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具有不规则、非线性、错杂镶嵌的形态和关联,是很难用某种几何化的图式来描述、概括和分类的。斯丁伯金称之为“逃离建造体系(escape from the architectonic system)”。而它们又与人工化要素相对规则、秩序的结构图式拼接(juxtaposition)、重叠(superimposition or superposition)或交织(intertexture)在一起。总的来看,景观中既有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鲜明的表现出“场域(field)”的特征。

齐康教授指出:“社会、经济、建设、文化科技的活动在地区中形成一种‘场’,地区的‘场’、风景的‘场’、城市的‘场’、公共广场的‘场’、群居的‘场’……”(36)在此他强调场域的人文属性,深刻地指出了场域的本质在于人,场域的形成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离开了人的活动,场域无从谈起。

场域的基本概念首先来自于自然科学,用以统一处理多种力的同时作用。格式塔心理学派、列文(K.Lewin)、阿恩海姆(R.Arnheim)等人的研究将场域的概念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随后,视觉艺术和形态研究也开始引入这一概念。尤其是当代复杂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图景的认识。在建筑形态和城市形态研究的领域,普林斯顿大学的斯坦·艾伦等人开始将场域用来描述建筑形态和城市形态。斯坦·艾伦认为:“场域”主要是描述在当今大城市复杂的物质、人员、信息共处、流动和相互影响下的一种建筑存在的状态。它描述了水平向度上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互影响。它是“形态的或是空间的基底,可将不同的元素统一成整体,同时又尊重各自的个性。场域的构造是以多孔性和局部的互联性为特征的松散限定的集合体。局部的内在规则是决定性的,外部的形状和范围是高度流动的。场域状态是翻转的现象:不是通过包罗万象的几何学图解来定义,而是通过复杂的局部关联。”(37)

与“Field/场域”相对的,是“Object/对象(或实物)”。它以具有独立的、闭合的边界为特征,通过自身的完满和与环境的相对峙而确立自身,“实体的观念无论受到外形、几何学还是其组合关系的影响,都要依附于形态和基地的分化所确定的结构上。”(38)传统上对于建筑的认识即建立在“Object/对象(实物)”基础之上。赵榕在其论文中认为:“西方建筑的主流传统将建筑当作一种对象化的物体,从形体、几何或者构图等多方面,建筑都看作为一个有独立边界的实体。这种实体观的核心与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视觉结构有关。”(39)“Object/对象(实物)”的特征除了封闭的边界之外,还在于其封闭的、自明的和自完满的内部控制体系。

在分析对场域的认识的先行者时,斯坦·艾伦提及战后视觉艺术领域对于立体主义的颠覆。(40)而正统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建筑与立体主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形态的意向上同出一源。相关的还有卡尔·安德烈从“垂直性”向“水平性”的转换。

马克·安吉利尔(Marc Michel Angélil)在《CITY X:A City without Qualities》一文中,将这种来自视觉艺术领域的参照引入到对大地、景观和城市的阅读和理解中来,将以地形为代表的自然化的景观和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化的景观视为一体,理解为一种层叠结构和可重写本(palimpsest),一种叠加到大地表面的点、线、面、空间的系统,具有一种层叠的透明性。这种透明性与柯林·罗在其著作中所分析的“现象的透明(phenomenal transparency )”相似。在文中他最后作为结论指出:“它的组织肌理形成一个可能性的场域”。(41)伯纳德·卢本等在《设计与分析》中也阐述了这样的认识,即将景观(自然景观与城市环境)视为一种层叠性的存在:“……景观与都市发展中有许多阶段,而相连的阶段被视为独立的‘阶层’,在时间的流程中层层相叠。……这些个别的阶层组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背景环境。任何一个新的设计都是一个新的阶层,它与既有的阶层结合,进而决定未来建筑介入景观或都市时的背景环境。”(42)(图4-44)

img96

图4-44 景观的层叠性

这种视角的阅读提示我们,“场域”并不仅仅像斯坦·艾伦所指出的那样适于描述城市,也适于描述景观环境。城市本身事实上即是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城市(建筑的集合及其之间的空间的总和)就是一种景观构成要素,是人工化的景观要素之集大成者。在城市边缘地段(当今往往是建筑形态变动最激烈的区域,也是新的建筑形态生成的焦点区域),亦即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互交错、间杂、互动的地段,自然景观中既有的实体形态要素以及潜在的结构性要素毫无疑问是场域中种种暗流和力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于自然景观的结构性要素和来自于城市人工化景观的结构性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复杂的“超文本(hyper text)”结构。即使在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区域(例如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区),尽管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复杂性减少了,然而来自于自然景物的复杂构成和相互关联却凸显出来,其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亦即场域性——丝毫不逊色于以人工化要素为主体的景观。

所以可以说,作为“不同数量和质量特征的要素在特定空间上的镶嵌体”(43),景观就是一个场域(或者说场域是一种景观)。在其中,人工营造建筑和其他各种要素同等共存,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

img97

图4-45 层叠的分析与设计过程

对景观环境这一场域所具有的复杂结构的描述,Marc Michel Angélil采用了一种他称之为“来自于制图学”的方法。其基本的思想正是上文所提到的大地作为一种场域、作为一种“可重写本(palimpsest)”所具有的“层叠的透明性”。而这种层叠的策略也体现在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方法之中。具体的方法是将大地景观中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共性的要素提炼出来,识别为一个要素组成的系统。这种不同类型的形态系统包括点的系统、线的系统、面的系统等。作为综合,再将不同的系统层叠在一起。这一过程就可梳理并表达出景观环境中外在与潜在的各层面上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图4-45)。这是一个先分析、然后综合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这一过程与地图的绘制颇为相似。“地图建构世界,而非复制世界”。(44)马克·安吉利尔引用安德烈·柯伯斯(André Corboz)在《大地作为可重写本》(The Land as Palimpsest)一文中所指出的,地图的绘制对于土地形态的改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有肌理中的元素被提到前台,区域被抽象并描述为一个形态系统。制图的过程并非仅仅是一种记录、一种现实的拷贝,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45)

将景观结构描述为一种场域的目的,在于场域这种状态意味着其中的元素的形态将更多地受到元素之间复杂关联的影响和制约。“形态是重要的,但物体的形态不如物体之间的形态重要。”(46)因而,在这种状态中,建筑不再如传统那样只作为一种“自完满”的“对象/object”而存在,建筑与景观中其他要素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乃至决定了建筑的外在形态。而这正是建筑形态与其所在的大地景观整合的本质所在。

【注释】

(1)董璁.景观形式的生成与系统[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1.

(2)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3)张志全,范业展,崔文山,郑晓非编著.园林构成要素实例解析——土地[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4)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5)张志全,范业展,崔文山,郑晓非编著.园林构成要素实例解析——土地[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5-58.

(6)西蒙·贝尔著.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王文彤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3.

(7)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曹德鲲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83-93.

(8)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曹德鲲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95-99.

(9)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曹德鲲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08.

(10)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曹德鲲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12-114.

(11)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的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7-58.

(12)卜菁华.风景环境与建筑——武夷山风景建筑设计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1982:5-8.

(13)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曹德鲲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71.

(14)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的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9.

(15)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M].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5.

(17)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的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72.

(18)叶鹏,潘国泰.景观物质形态的系统化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9):1025.

(19)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00(2):45-48.

(20)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4.

(21)董璁.景观形式的生成与系统[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22)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6.

(23)转引自诺伯格·舒尔茨著.存在·空间·建筑[J].尹培桐译.建筑师,1986(24):226.

(24)诺伯格·舒尔茨著.存在·空间·建筑[J].尹培桐译.建筑师,1985,23:228-234.

(25)董璁.景观形式的生成与系统[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26)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5.

(27)王仰麟,赵一斌,韩荡.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3):235-236.

(28)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00(2):45-48.

(29)俞孔坚.景观的含义[EB/OL].http://www.turenscape.com/paper/show.asp?id =32.

(30)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6.

(31)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秩序的性质——关于房屋艺术与宇宙性质(一)[J].薛求理译.建筑师,1990 (39):153.

(32)凯瑟琳·迪伊著.景观建筑形式与纹理[M].周剑云,唐孝祥,候雅娟译.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5.

(33)凯瑟琳·迪伊著.景观建筑形式与纹理[M].周剑云,唐孝祥,候雅娟译.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6.

(34)董璁.景观形式的生成与系统[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201.

(35)O.M.Ungers,S.Vieths.The Dialectic City[M].Milan:Skira editore,1997:97.

(36)齐康主编.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5.

(37)Stan Allen.Object to field[EB/OL].http://www.hum.ku.dk/visuelkultur/efteraar2002/digvis/allenfieldcondition.html

(38)黄瑜.领域与建筑——AGPS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及建筑作品[J].世界建筑,2004,174(12):88.

(39)赵榕.从对象到场域——读斯坦·艾伦《场域状态》[J].建筑师,2005,113(2):85.

(40)同上。

(41)Marc Michel Angélil.CITY X:A City without Qualities[C].City X,Working Papers on the Contemporary City and the Design Process.Zurich:ETHZ,1996.

(42)伯纳德·卢本等主编.设计与分析[M].林尹星,薛皓东译.台北:惠彰企业有限公司,2001:152.

(43)Wiens J A,et al.Ecological mechanisms and landscape ecology[J].Oikos,1993(66):369-380.

(44)丹尼斯·伍德.地图的力量[M].王志弘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

(45)Marc Michel Angélil.CITY X:A City without Qualities[C].City X,Working Papers on the Contemporary City and the Design Process.Zurich:ETHZ,1996.

(46)Stan Allen.Object to field [EB/OL].http://www.hum.ku.dk/visuelkultur/efteraar2002/digvis/allenfieldcondition.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