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古典时期建筑的公共空间

西方古典时期建筑的公共空间

时间:2022-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古典时期建筑的公共空间可以追溯到希腊建筑和罗马建筑。古希腊建筑的公共空间源于市民公共活动的需求,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物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同时这里又是市政建筑集中的地方,是城邦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空间。古希腊神庙建筑,其中央圣堂是一个封闭的神的空间,环绕中央圣堂的柱廊则是一个明敞的人的空间。罗马的公共浴场在古罗马并不单为沐浴之用。

§2.1 西方古典时期建筑的公共空间

西方古典时期建筑的公共空间可以追溯到希腊建筑和罗马建筑。即古典希腊、罗马时期,其建筑也相应地被称之为古典希腊建筑、古典罗马建筑。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开拓之作,古希腊建筑所取得的成就为古罗马建筑所继承;但古罗马建筑在其基础上又有着非凡的创造,达到了古典时期建筑的最高峰。

2.1.1 古希腊建筑的公共空间

古希腊建筑的公共空间源于市民公共活动的需求,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物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市政广场、神庙等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文化

露天剧场是进行戏剧表演和观看戏剧的地方,戏剧于公元前6世纪出现于雅典,而后迅速传遍整个希腊世界,到古典建筑兴起时代,露天剧场已经成为城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戏剧表演和观看戏剧的场所,露天剧场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空间,如图2-1所示。体育场馆同样是城邦重要的公共生活空间,正如布克哈特所说,竞争精神是希腊人最重要的精神,而体育竞技则是希腊人表现其竞争精神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庇底亚运动会、地峡运动会和尼米亚运动会这四大泛希腊的运动会之外,每个希腊城邦都有自己的运动会,在运动会上赢得冠军的人获得巨大的荣誉。市政广场是希腊城邦经济和政治生活的中心,这里是最大的集市,店铺林立,人们定期从各地聚集到这里从事买卖。同时这里又是市政建筑集中的地方,是城邦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空间。

img13

图2-1 酒神剧场遗址

古希腊早期神庙的“圣堂”其形制脱胎于爱琴文化的宫殿建筑的“正室”,神庙的圣堂是用来祭祀守护神的场所,而宫殿正室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代表了先进与保守两种不同的文化。因此,新的神庙形制也就不可能沿用旧的宫殿形制。首先,在建筑内部空间方面,圣堂里的守护神的祭坛代替了正室里的象征祖先崇拜的火塘。其次,在建筑外部空间方面,在外部进行的对守护神的祭祀活动代替了在内部进行的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事实也是如此,在圣地上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神庙处于活动的中心,因此神庙的外部空间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希腊人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发展出围廊式的神庙建筑形制。其中帕提农神庙是围廊式神庙建筑形制的经典之作,如图2-2所示。帕提农神庙平面呈长方形,如图2-3所示,神庙基座长69.54m、宽30.89m(另一资料:长约69.49m,宽约30.78m),其内部空间被分成东、西两半,朝东的一半是一个不大的封闭的圣堂,圣堂内部除大门一面之外,另外三面都有多立克列柱,列柱的中央,立有守护神雅典娜的雕像,雕像是用象牙和黄金制成。在圣堂之外,有一个四周环绕的柱廊空间,这是为人们祭祀守护神时,举行环绕神庙的游行和礼仪而设的空间,或者说是为人而设的空间。神庙西部比主殿小,内有4根爱奥尼式柱支承屋顶,当年曾用来存放财宝和档案。其实,构成这些柱廊的柱子本身,已经体现了古希腊人以人体为美的人本主义思想,如多立克柱式是模仿男性人体,爱奥尼克柱式是模仿女性人体。帕提农神庙全部是用雕刻和浮雕装饰起来的,其题材既有神话故事、人与神之战、人与半神半人之战,也有对人本身的直接歌颂。古希腊神庙建筑,其中央圣堂是一个封闭的神的空间,环绕中央圣堂的柱廊则是一个明敞的人的空间。

img14

图2-2 帕提农神庙遗址

img15

图2-3 帕提农神庙平面图

2.1.2 古罗马建筑的公共空间

罗马在统一小亚细亚半岛与对外侵略中聚集了大量劳动力、财富与自然资源,为以后在公共建筑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罗马在征服希腊后,由于无法抗拒被征服国文化的魅力,使罗马承袭了大量的希腊与小亚细亚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是除了神庙之外,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跃,并发展了罗马角斗场,同时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与古典柱式也强烈地影响了罗马。

罗马继承了希腊宗教以及神与人交融的观念,但在神庙建筑的形制上却有着不同的表现。罗马神庙不像希腊神庙那样建在圣地,而是建在城市广场边;也不像希腊神庙那样采用围廊式,而是采用前廊式,如图2-4所示。罗马万神庙是古罗马宗教膜拜诸神的庙宇,如图2-5所示。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物,万神庙坐南朝北的,集罗马穹隆和希腊式门廊大全的万神庙门廊正面有八根科林斯式柱子,高14.15m、底直径1.51m,柱头为白色大理石,柱身为红色花岗石。其山花与柱式比例属罗马式,圆形正殿部分是神庙的精华。其直径与高度均为43.43m,上覆穹隆。穹隆底部厚度与顶端同为6.2m,向上则渐薄,到中央处开设有一直径为8.23m的圆洞,供采光之用。结构为混凝土浇筑,为了减轻自重,厚墙上开有壁龛,龛上有暗券承重,龛内置放神像,神庙外部造型简洁,内部空间在圆形洞口射入的光线映影之下宏伟壮观,带有神秘感,室内装饰十分华丽,如图2-6所示。可以看出,从帕提农神庙到万神庙,虽然内部空间和柱廊空间都发生了变化,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空间追求神与人的交融,而神与人的交融是在建筑物外部,而不是在建筑物内部。

img16

图2-4 万神庙平面图

img17

图2-5 万神庙剖面图

img18

图2-6 万神庙内部空间

罗马大角斗场是古罗马节日表演角斗中不可缺少的场所,如图2-7所示。公元前80年左右,古罗马创建了用两个半圆形剧场相对而合成的圆形角斗场以供这种活动之用。罗马大角斗场是所有圆形角斗场中的最大者,如图2-8所示。平面呈长圆形,长径189m,短径156.4m。内由三大部分组成:中央是表演区,长径87.47m,短径54.86m;周围是观众席,共有座位60排,根据观众等级分区,可以坐5万人;底下是服务性的地下室,内有兽栏、角斗士预备室、排水管道等,结构为罗马建筑中常见的混凝土筒形拱与交叉拱,这对建筑物内部所用的上下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是适宜的。场内设有80个出入口,以便疏散。立面高48m,分四层处理,底下三层为连续的券柱式拱廊。各层采用不同的柱式构图,由下而上依次为塔司干式、爱奥尼克式与科林斯式。第四层为实墙,外饰以科林斯式壁柱。这样的立面处理既与该建筑物面向周围四面八方一致,也使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显得开朗明快且富于节奏感。

罗马的公共浴场在古罗马并不单为沐浴之用。而是一种综合社交、文娱和健身等活动的场所。卡瑞卡拉浴场是最大的两座之一,如图2-9所示。

img19

图2-7 罗马大角斗场遗址

img20

图2-8 罗马大角斗场平面图

img21

图2-9 卡瑞卡拉浴场平面图

浴场总体为575×363m2,中央是可供1 600人同时沐浴的主体建筑,周围是花园,最外一圈设置有商店,运动场、演讲厅以及与输水道相连的蓄水槽等。主体建筑为228×115.82m2的对称建筑物,内设冷、温、热水浴三个部分,每个浴室周围都有更衣室等辅助性用房。结构是梁柱与拱券并用,并能按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形式。冷水浴是一露天浴池,四周墙上装有钩子,可能为拉张帐蓬之用。温水浴的中央大厅(55.77×24.08m2,高32.92m)顶部是由三个十字拱横向相接而成的,上面的侧窗提供了充分的光线。热水浴是一个上有穹隆的圆形大厅,穹隆直径为35m,厅高49m,中央是浴池,墙内设有热气管道。室内装饰华丽,并设有许多凹室与壁龛,建筑功能、结构与造型在此是统一的,并创造了动人的空间序列,如图2-10所示。

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一种综合用做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对分为三部分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两侧部分狭窄而且低,称为侧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img22

图2-10 卡瑞卡拉浴场剖面图

图拉真巴西利卡与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罗马巴西利卡的两个典型例子。巴西利卡的形制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堂与伊斯兰教礼拜寺均有影响。图拉真巴西利卡位于图拉真广场的北端,如图2-11、图2-12所示。与广场、图书馆、纪功柱和神庙密切组合为一个整体。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位于罗曼努姆广场旁,如图2-13所示。大厅平面80.77×25.30m2,顶高36.58m,由三个十字拱组成。南北侧廊覆以跨度为23.16m的筒形拱。

img23

图2-11 图拉真巴西利卡平面图

img24

图2-12 图拉真巴西利卡夹层空间

img25

图2-13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平面图

古罗马建筑在材料、结构、施工与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在空间创造方面,重视空间的层次、形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在结构方面,罗马人在伊特鲁里亚和希腊的基础上发展了综合东、西方的梁柱与券拱结合的体系,如图2-14、图2-15所示。

img26

图2-14 古罗马筒形券拱

img27

图2-15 古罗马十字券拱

如图2-16所示,罗马人还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种古典柱式(古罗马五种古典柱式: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克柱式、柯林斯柱式、组合柱式)。

img28

图2-16 古罗马五种古典柱式

古罗马在建筑公共空间的发展折射出社会公共领域构成与运行机制的变化。但有一种趋势却是共同的,随着帝国首都东迁拜占庭和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建筑活动仍长期不振。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罗马公共空间与希腊公共空间相比较,由技术与资金优势所构筑起的罗马公共空间具有超大的规模和丰富的类型,其空间整齐统一,组织有序且装饰华美,如果把万神庙与公共浴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建筑的空间,从单一空间发展到复合空间,使空间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