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立意和意境塑造

立意和意境塑造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准确地说,写生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客观景物在作者心灵的投射,是绘画者充分尊重客观景物的真实存在,发挥主体观察力和艺术修养,对其进行再创造、再提炼和概括的过程。

四、立意和意境塑造

立意,就是确定作画的目的和内容,表现什么样的情景,重点要反映什么,这是选景的深化。也就是说,大致选完景之后,不要轻易动笔,还要多看、多想、多比较,进一步确定画的主题和中心。立意一般提倡单纯化,不要贪大贪满,只表现出某一种强烈的感受就可以了。有时即使对象景物给人许多方面的触动,也要想办法选取和提炼某一种主要的方面去集中表现。必须注意的是,写生和速写既不是对客观景物的纯粹被动的描摹,也不是不顾客观景物的任意臆造。有的人认为,既然是写生,就应该完完全全地照搬对象,觉得这样才是尊重客观。其实,任何绘画都是人的再创作过程,都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一味强调这种所谓的客观真实性,认为一枝一叶都不能改变,那就是机械的模仿,从而否定了艺术的创造性,与绘画的意义相去甚远。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然和客观的景物作为写生的对象,就不能不认真观察和领会事物内在的本质,不能不顾真实,简单应付,而应该很好地探寻、洞察客观景物之中蕴藏的秩序和规律,准确地把握它们,做到“心景合一”。准确地说,写生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客观景物在作者心灵的投射,是绘画者充分尊重客观景物的真实存在,发挥主体观察力和艺术修养,对其进行再创造、再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主观与客观,究竟何种成分占主导?这其中有一个度的问题,一般来说,景物首先还是要反映客观的生动自然和真实,加入的主观意识是为了更加突出这种生动自然和真实,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内在的“真实”,是通过人眼观察,经过了人的主观思考之后的真实,简练概括以后更能反映事物深邃的内涵。主观意识虽然相对分量少,但是作用巨大,主观与客观两者必须在绘画实践中完美结合。

简练不是简单,一定不要认为,写生速写是可以无主题地随意乱画,相反,它的主题需要更加明确和单纯。事实证明,主题多而不集中,是不能画好速写的。

没有立意和意境塑造,速写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要把画画好,绝不能仅仅依靠技能的训练,一定要同时积累深厚的艺术修养。意境是画面的灵魂,不应将速写等同于一般的习作或草稿,同样要重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意境塑造,以景抒情,借景寓意,融入作者对建筑的认识、理解以及个人的艺术情感与内在修养。将作品作为表达内心感受的物态手段,这是一个“意在笔先”的过程,应长期训练,力求做到神凝画中、意达画外。有深思熟虑的思考和有日积月累的修养,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助,挥洒自如。

速写还要反映建筑及文化背景、周围环境整体的气韵和意境。如大型建筑的宏伟、壮观、沧桑、浑厚;村镇民居、民间建筑的自然、质朴、灵秀及小桥流水、小巷深深的韵味;现代建筑中摩天大厦等巨型建筑的明快、简洁、伟岸的风采与气势;中小建筑新颖别致的造型,等等。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画家李可染曾经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表达出来的艺术境界,也是诗的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境的特征,正是在这些互相制约、互相融合的统一中体现出来”。所以,意境是指作品通过形象传达出的内心审美情调、意蕴和境界。它是通过意象塑形来达到的,意象指画者用自己的感官情感去感受对象,在头脑中先形成某种印象和意图,再借助笔墨技巧,物化成的画面形象。绘画中的意境是作者把人格之修养、胸中之意、对山水的情感等付诸笔端,塑造一定形象来抒发内心,并使读者通过欣赏、阅读作品丰富的内涵来感受作者内心情怀。客观景物的空间境像是意境构成的前提和基础。景物的空间境像或雄伟巍峨,或细腻纤柔,或翻滚奔腾,或潺潺平静……它们既是景物的客观属性,又需要在作者心中激发出丰富的情感,再通过作者在画面上表达出来传递给阅读者。

歌德曾经说过,好的速写作品“不仅给予了艺术的思想结晶,还能把创造瞬间的心境展示在我们面前”。意境塑造是一个对客观景物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在意境塑造的时候,可以根据立意对景物进行适当夸张、取舍和简化,为了表达目的,要有意识地强化主体部分,或者置于构图中心,或者着意刻画,或者借助鲜明的对比。比如表现强烈的空间感,则景物(建筑)的其他细节就应该简化。如果要表现景物(建筑)具体的形体和细部,就应该着重刻画好细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