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立意的误区

四立意的误区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只不过是泰勒斯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活小节,犯了可笑的无伤大雅的错误。还有人只由泰勒斯仰望星空生发,立意为“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者同意那些嘲笑泰勒斯的人的观点,立意为“注重细节”,这都是没有整体把握材料。

四、立意的误区

《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说:“词句究竟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实际是曹雪芹借人之口,说出自己的体会。看得出他是把立意视为制胜的法宝,“得立意者方能得作文”,事实也确是如此,因为立意的问题即是写作主体的思想认识问题,词句如外衣,立意乃灵魂。但初学写作者常常在立意时出现以下误区:

1.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作文是一个整体,立意时切忌以偏概全,千万不能只抓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或部分内容作为立意的依据。对材料深意的把握,必须从整体上感知,不能只截取片段或词句忽视前因后果。例如:

有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晴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头看着天空,一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面有个深坑,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经泡在水里了,水虽仅淹及胸部,离路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有高呼救命。

泰勒斯被路人救出了水坑,他抚摸着摔痛了的身体,对那路人说:“明天会下雨!”那路人笑着摇摇头走了,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泰勒斯十分钦佩。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泰勒斯的这个故事,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底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泰勒斯掉进坑里,有人便将它与“跌倒”同义,于是立意为战胜困难(挫折、失败),努力奋斗。其实,“掉进坑里”何尝是“困难”?只不过是泰勒斯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活小节,犯了可笑的无伤大雅的错误。还有人只由泰勒斯仰望星空生发,立意为“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者同意那些嘲笑泰勒斯的人的观点,立意为“注重细节”,这都是没有整体把握材料。从整体而论,泰勒斯因为观察星空而掉到坑里,这体现了他投身事业的专注、痴迷的精神,他正因此而有所成——他的预言是准确的,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所以材料应立意为“专注(痴迷、投入)出真知”、“大行不顾细谨”,也可以从评论者的角度立意为“对那些专注事业的天才,奉上尊重,不要苛求小节”。

2.停留表面,就事论事

仅仅分析材料本身而不能从材料中跳出来,由此及彼,联系社会现实,文章就不可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立意就不高。

例如:以“水”材料进行立意。如果只从水的本身展开思考,大多写作主体都会从“水——生命之源”、“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防止污染”等角度去立意,这些思路比较狭窄,也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拓展思路,展开联想,根据发散思维,挖掘出这样一些崭新立意:①汇集涓涓细流,终成汪洋大海;②不放任自流,才能勇往直前;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高山流水”;⑤积累越多,力量越大;⑥无论升得多高,也要投回大地母亲的怀抱;⑦水滴离开集体,就意味着干涸;⑧水,生命之源;⑨“水滴石穿”,持之以恒;⑩“君子之交淡如水”;⑪“飞瀑之下必有深潭”;⑫“水管喷泉里出来的总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总是血”;⑬纵然千回百折,也要奔向前方;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⑮“一个人不能两次掉入同一条河流”;⑯“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都不是直接只写“水”,而是由水与别的事物的关联写起的,思路变得异常开阔。

3.偏颇立意,悬离材料

有些初学写作的人不深入地分析材料,不深挖材料蕴含的实质,就匆匆确立一个笼统观点,看似与材料有某种关系,但这种联系不是必然的,不是水乳交融的。例如: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仆人)以木简束书从。时而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面前门牝(门闩)下矣。

如果从此材料中提炼出“责任重于泰山”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主题,无疑是偏颇的,正确的立意应该是“欲速则不达”。

阅读与探究

1.欣赏下列立意案例,请谈谈你的认识。

(1)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立意评注: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

(2)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立意评注: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3)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立意评注: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4)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立意评注: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5)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墙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离远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终于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立意评注: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

(6)曾经有个小国使者到大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使者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插入后,又直接掉出来;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立意评注:最有价值的人,是最有度量的人。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人,是个不善于接纳意见的人;而一个嘴里进又马上吐出的人,更是一个不善于消化且多嘴的人。

(7)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立意评注: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是否有责任。

(8)商人、银行家和政客三人在树林里迷了路。最后,他们找到一家农户,请求借宿过夜。农民说:“我家只有两个人睡的地方,另外一个人只得睡牲口棚。”银行家自告奋勇地住进了牲口棚。半小时后,有人敲门,门口站着银行家,他喘息着说:“我快要被臭气熏死了。”商人同意替换银行家睡进了牲口棚。过了大约半小时,又是一阵敲门声,商人站在门口抱怨道:“平时我能忍受腐烂食物发出的臭气,但这牲口棚里的气味比那臭得太多了!”政客说:“你们俩真娇气,我去!”半小时后,又响起了敲门声,打开门,只见门口站着牲口棚的所有牲口。

立意评注:故事没有直接说“政客”,而是让前面两个人作铺垫,却把政客的“臭味”(连牲口都受不了)衬托得淋漓尽致!

2.阅读并分析下列立意案例,各写一篇800左右的评论。

(1)明朝李贽在《焚书》卷五《党籍碑》中有段别出心裁的见解。

公但知小人能误国,不知君子之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尤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知何矣。何也?彼盖自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益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

刘鹗的《老残游记》里也有一段同样意思的话:

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2)《狐狸建鸡舍》(梁小民)

克雷洛夫曾写过一则寓言《狐狸建筑师》。

这个寓言讲的是一头狮子特别喜欢养鸡,但鸡舍不好,总是丢鸡。狮子决定请最好的建筑师狐狸来建一个坚固的鸡舍。鸡舍建得极为精美,看起来固如金汤,围墙又高又严密,但鸡仍然在一天天减少。原来狐狸就是偷鸡贼,它把鸡舍盖得非常严密,谁也进不去,却把一个秘密通道留给了自己。

狮子的鸡舍不起作用,是因为错误地选择偷鸡者狐狸为设计师和建筑师。狐狸建鸡舍的目的是要剥夺其他动物偷鸡的可能,而让自己有排他性偷鸡权。现实中的一些规则不起作用,也是因为规则的制定者是利益相关者,他们的目的是不让别人染指自己的利益,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

那么,如果狐狸没有偷鸡的动机,鸡舍一定能盖好吗?那也不一定。比如,偷鸡的黄鼠狼可能给狐一点贿赂(如狐狸一直想吃的葡萄),让狐狸留下通道。因此,要让狐狸建好鸡舍,还需要有监督。民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制衡和监督。如果没有监督,一只不偷鸡的狐狸也会盖出不能保护鸡的鸡舍。

不能让偷鸡的狐狸盖鸡舍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3.阅读下列材料,提炼其主题。

(1)一对孪生小姑娘接近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她的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说说看,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

听了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2)一个青年急冲冲地去赶船,跑到码头一看,只见船离码头大约7~8米远,情急之下,他不顾安危,纵身一跳,跳上了船。满船的旅客感到非常惊讶,船长摇摇头,不解地对这位青年说:“小伙子,你急什么呀!船马上就要靠岸了。”

(3)河溪里的石子色彩迥异,大小不同,可是,它们几乎全是光洁圆滑的卵石。河溪里,除了圆滑的卵石,只有石子粉身碎骨而成的细砂,见不到棱角分明的铮铮铁石。

然而在落到河溪流水中以前,它们绝不会这么一般形状,一样圆滑。

山中的石头,原本是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灵魂,一个个有血性的生命,一群群有性格的伟岸丈夫,正因为如此,它们才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而备受人们敬佩。

可是,一旦它们跌落山溪,几经滚动,便都成了圆滑的卵石。

石头是坚硬的。

水是柔软的。

坚硬的石头却让柔软的水变成圆滑的卵石,是为了不让水将自己碾磨成粉末吗?是为了讨好收集石子者吗?

(4)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了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住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拖着身体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的臀部,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说:“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呢?”主人只得住手。

主人又想出一个办法,他牵着驴下桥,直奔一块庄稼地而去。毛驴看见绿油油的庄稼,很顺从地往前走。这时,主人脱下褂子蒙住了毛驴的眼睛,在原地兜了一圈,就径直奔桥头而去。毛驴就这样一步步被牵过了“危险”的境地却茫然不知。它还幻想着正一步步走向庄稼地呢。就这样毛驴顺利地过了桥。

(5)“轻轻地把一片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一抹淡淡的秋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悄悄逝去,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义。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恨自己,轻轻地把一片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想到了什么呢?

(6)从前,有个年轻的农夫要与情人约会。可是他的性子急,来得太早,他无心享受明媚的阳光,欣赏美丽的花朵,焦躁不安,便一头倒在大树上唉声叹气。忽然,他面前出现了一个小矮人。小矮人对他说:“我知道你为什么闷闷不乐。来,你拿着钮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就有多远。”这正合了农夫的心意。他捏着钮扣,试着一转,哈,情人已经来到眼前。他想,要是现在举行婚礼就好了。他又转了一下,隆重的婚礼举行了。他迫不及待地不断地转动钮扣,于是他有了房子,儿女成群……日月如梭,随着他脑子里的愿望一一实现,生命也从他的身边疾驰而过。可他还没来得及思索这一生的经历,品尝生活的滋味,他已老态龙钟,衰卧病榻。回首往事,他不胜追悔自己的性急失算。眼下已是风烛残年,他方才醒悟。他多想将时间往回转一点点啊。可是,转过去就再也转不回来了。

(7)小天莺听见一个老人在叫卖“一根羽毛换两只虫子”。就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换了两只虫子,美餐了一顿。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天莺飞翔于天空,妈妈说:“等你羽毛丰满了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莺虽点头,但心中仍惦记着虫子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了三根羽毛换了六个虫子,吃得非常高兴。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莺发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但由于吃虫子的欲望,它继续拔毛换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小天莺羽毛没有了,老人也不见了,最后它悲惨地悔恨而死。

(8)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会于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你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又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大自然。从根本上讲,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9)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良狗也,其志在獐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4.请你从新的角度立意,在下面的文学典故里任选一个,写出至少三个主题。

(1)西子捧心 (2)刘伶病酒 (3)韩信受辱 (4)宋江杀惜

(5)悟空成佛 (6)黛玉之死 (7)江郎才尽 (8)牛郎织女

参考文献

[1]胡欣.写作学基础.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香港:三联书店,2004.

[3]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