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乡村社区信息传播的实证调查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乡村社区信息传播的实证调查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7月,课题组在北川、平武、青川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县进行了实地调研,随后又赴都江堰、汶川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县做了调研。为了进一步细化研究汶川地震对乡村社区信息传播的冲击与影响,本节将对极重灾区的媒介损毁状况和应急救援阶段、恢复重建阶段的乡村社区传播进行分析。

第二节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乡村社区信息传播的实证调查

2010年7月,课题组在北川、平武、青川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县进行了实地调研,随后又赴都江堰、汶川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县做了调研。

被调查地区的行政归属,覆盖了包括北川、青川、平武、什邡、都江堰、彭州、绵竹、汶川、茂县、安县等在内的十个极重灾区。这些灾区的乡村社区,与中国中东部社区的传播环境有不小的差异,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着不少较为原始与独特的信息传播形式,这些都丰富了乡村社区的传播方式。按照调研手段,可以分为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访问两种方式。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灾区灾民地震之前的媒介接触习惯、汶川地震发生后媒介接触状况、应急救援阶段关注热点、恢复重建过程中的媒体事件了解程度等多方面。而实地观察访问则主要针对有代表性的灾区乡镇和乡村进行,目的是通过访问和观察了解该地区的信息传播现状、信息传播网络的构成状况等。

本章实证研究部分将筛选调研中涉及乡村社区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访问资料,作为论述的支撑,一窥汶川地震前后这些乡村社区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并得出相关结论。

调研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十个极重灾区县市的乡镇与乡村进行了调研,调查地区涉及经济较为发达的乡村社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乡村社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区三类。共发出问卷10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38份,除去废卷之后有效问卷为904份,有效率为90.4%。其中北川61份(6.7%)、平武52份(5.8%)、青川63份(7.0%)、什邡138份(15.3%)、绵竹147份(16.3%)、都江堰256份(28.3%)、汶川31份(13.5%)、茂县33份(3.7%)、彭州123份(13.6%)。

一、极重灾区媒介损毁状况及乡村社区村民媒介接触行为分析

为了进一步细化研究汶川地震对乡村社区信息传播的冲击与影响,本节将对极重灾区的媒介损毁状况和应急救援阶段、恢复重建阶段的乡村社区传播进行分析。

1.震中受损状况:程度不同,干扰正常信息获取

在汶川地震中,什邡市有一半以上区域广播电视信号完全中断,广播电视播出设施受到损坏,广播“村村响”工程和农村广播电视站等设施在地震中遭到损毁,十万户入网用户受到严重影响。绵竹市广播电视播出设备、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台的制作、播出系统严重损坏。设施的损毁使得绵竹市广播电视播出和传输覆盖全面中断,市内广播电视节目全面停播。绵竹市内的21个受灾乡镇共50多万受灾群众生活区电力中断,绵竹电网瞬间瘫痪。全市镇村广播电视机房及机房设备的变电站、输电线路、城网、农网均遭到严重破坏。

作为汶川地震的震中,地震发生后,汶川全县广播电视节目停播。茂县有线电视网络全面损毁瘫痪,无线电发射系统、电台设施设备和“村村通”工程皆遭到摧毁。

在汶川地震后,成都都江堰市全市发射机停电停播,机房倾斜、线路中断,全城处于停播状态;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设备大部分损毁,无线广播电视全部停播,有线广播完全中断,都江堰市有线电视网络全部瘫痪。

2.对汶川地震前后各极重灾区的传播环境特征的总结

经过对汶川地震十个极重灾区县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和通信事业震前发展状况与震中损毁状况的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北川等县市在汶川地震之前的乡村传播体系,主要是由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方式和其他非大众传播方式所构成的,而电视、广播在各县市的覆盖率已经较高,但是在汶川、北川等少数民族聚居、交通不便、发展落后的地区,广播电视的覆盖率相较其他地区偏低;同样,各地通信事业发展也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人文等因素密切相关,汶川、北川等地区的通信事业发展较为落后。

而在汶川地震中,这些地区的广电系统和通信系统皆遭到毁灭性打击。首先,各地电力供应中断,严重地影响了广播电视的播出;而在受灾最严重的北川、青川等地,不仅电力中断,各受灾乡镇的广播电视播出设备和输出网络也在地震中遭到损毁,大众传播方式几乎中断,更加剧了这些地区乡村社区信息不对称的传播现状,各灾区的对外传播途径几近中断,灾民仅能从灾区乡村社区内部获取关于地震的信息;同时,各受灾区通信设施线路中断,灾民们不能与灾区外部的朋友和亲人联系,因而可能增加对地震灾情的不确定心理,从而造成灾民们的恐慌和紧张情绪。

总而言之,这种困难重重的传播环境,给应急救援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的灾区信息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3.应急救援阶段的乡村社区信息传播

应急救援阶段乡村社区的信息接收行为,是本书的研究重点之一。由于这阶段的情况已经不可复原,因而只能从被访者的记忆中获取当时信息接收行为的一些片段,并对这阶段的信息接收状况、充足性、信息内容等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首先,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内灾民了解信息的渠道,是验证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后应急信息传播途径的重要依据。由表4-1可以看出,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内灾民获取地震确切信息的渠道包括人际渠道、大众传播渠道和其他形式。其中广播(35.0%)、周围人告诉(26.5%)、电视(21.2%)是灾民了解信息的最重要渠道。由此可见,在震前向来被广大村民忽略的广播媒体,在汶川地震后应急救援阶段的信息传递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表4-1 怎样知道地震确切信息

img107

在没有获得官方公布数据的情况下,村民们了解地震信息的渠道皆是通过“小道”消息。有26.5%的村民在被调查过程中表示他们获取地震信息的渠道是“周围人告诉”,这种没有确定和可信消息源的信息,在灾区乡村社区蔓延开来,其中不乏不实信息和没有经过验证的信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谣言和恐慌情绪。尤其是在越偏远的乡村社区,这种现象就越明显,在汶川县萝卜寨的被调查者中,通过人际渠道获知地震确切信息的比重超过了广播和电视。

除了这三种传播渠道外,高音喇叭和作为基层政府官员的村主任等也在最初的地震信息传播中占据了一定比重。

关于救灾期间信息传播内容的选择,如表4-2所示。在五个选项中,选择比例分别为救灾(48.5%)、灾情(31.6%)、重建(13.9%)、受灾感受(5.2%)、其他(0.5%)。由此可以表明,在应急救援阶段,灾民们最迫切的信息需求是获知关于客观灾情和救灾情况的信息,这种选择占据了大多数。

表4-2 信息传播内容的选择

img108

4.恢复重建阶段的乡村社区信息传播

按照政府关于汶川地震应急救援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的划分和部署,从2008年8月开始,各受灾区开始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工作的重点由救灾安置转向恢复重建工作的规划和执行。通过对调查问卷中恢复重建阶段各变量的分析,可以了解经过应急救援阶段之后,在乡村社区中灾民的媒介接触行为有无变化。

表4-3所表现的是在恢复重建阶段村民了解、获取重建相关信息的信息渠道。可以看出,经历了应急救援阶段对电力的抢修和设施的恢复之后,电视又重新成为村民们最愿意选择的信息渠道,比例达到48.8%,接近一半的村民选择了电视。另外,人际渠道等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自己感觉”占10.4%,“周围人告诉”占9.6%。

表4-3 如何了解重建

img109

由此可以看出,电视媒体一家独大的传播状况,并没有因为一场地震而改变。一旦电视恢复播出,村民们就把救援期间的广播等传统媒介抛之脑后了。在恢复重建阶段选择通过广播了解重建信息的比例仅仅为7.7%。相比于广播的线性传播,电视媒体的形象性,对受困于灾区不易了解外部信息的灾民而言,具有一定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村主任”作为乡村社区领导者的优势发挥了出来,有11.1%的村民表示是通过村民大会和村支部通知而了解重建相关情况的。相比于前面“如何知道地震确切信息”的4.8%而言,有明显的提升。村主任在这个阶段行使了自己的职责和功能,成为村民了解重建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据调研期间与灾民们聊天而得知,在恢复重建期间召开村民大会的频率比日常状态下高出很多,而这种把村民聚集于一处宣传重建政策和规划的方式,使村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本地区的重建情况等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

如表4-4所示,在恢复重建阶段,灾民们所关注的焦点涉及“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等”“土地整理和复垦”“灾后心理援助和伤残恢复”“灾区民众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皆是关系到村民日常生活能否顺利恢复的重要决定条件。

表4-4 重建期间最重要

img110

由于在地震中大量房屋倒塌,农村耕地遭到损毁,学校与公路等乡村基础设施坍塌损毁,大部分乡村社区的村民都只能居住在政府援建的板房之内,这种状况持续了很久,直到2010年夏天笔者再次到北川、平武、青川一带调研之时,仍有不少村民居住在板房内,尤以北川禹里乡为甚;而2011年初笔者至北川任家坪做观察访问之时,任家坪板房区仍未拆除,大量村民只能在板房内度过冬天。这种板房群居生活,给村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而耕地等的毁损,使得村民的生活无以为继。因此,正如表4-4所示,“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村民们在重建阶段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比例为44.7%;“灾区民众生产生活”也占据了27.0%的较大比重,其他如城乡布局和伤残恢复等,则因被访者家庭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所占比重不是很大。

二、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灾后乡村社区信息传播体系恢复重建的思考

汶川地震发生后,各极重灾区的广播电视播出和通讯事业全面中断。信息传播的阻滞,给救灾援助和灾区的恢复重建造成了障碍。为了使灾区的传播状况早日恢复正常,各级政府和援建单位、政府部门进行了各种努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国家广电局即向灾区捐赠了收音机,帮助身处信息封闭环境中的灾民们获知地震灾情等信息。随后,各级政府按照“先无线、后有线,先广播、后电视,先恢复、后重建”[13]的方针,逐步恢复了灾区的通信和广播电视播出。随着国家对口援建政策的制定,各援建省市在重建灾民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对灾区的信息传播体系的恢复和重建注入了资金,并迅速促进了这些地区传播体系的发展。

第一,灾后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应以各灾区震前的媒介发展状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地进行。这在汶川地震后不同乡村社区的恢复重建中已经有所体现。在信息传播体系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各灾区不仅将广播电视、手机通信、固定电话通信等现代化传播方式的状况恢复到了地震之前的发展程度,还改变了整个乡村社区的信息传播现状。

在民族地区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乡村社区,主要发展有线广播及其他简单易行的传统信息传播形式。安装在田间地头的大喇叭和携带方便的调频收音机,让身处北川、平武、安县等偏远山区的村民们,能够在劳作之时清晰地听到广播的声音。农民们在做农活的同时收听广播,成为乡村社区传播的一种新形式。随着这项政策的执行,相信广播和喇叭会逐渐融入乡村社区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村民了解国家大事的一条途径,成为村干部传达上级政令、召集村民开会的一种形式,成为村民参与讨论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互联网发展基础的乡村社区,重点普及应用局域网等新型信息传播形式。在什邡市马祖村,村干部杨福善为了及时了解灾后重建过程中村民们的想法和干部的意见,成立了“马祖村参政议政QQ群”[14],把该村的流动党员、外出打工人员、村组干部、村民和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时期与马祖村结识的特警和记者等都加入到此QQ群。如今,这个QQ群已经有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创先争优、好人好事、村级安委会动态、曝光台、媒体关注等多个板块。同样,在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借助对口援建的大好时机,村委会在浙江省余姚市的帮助之下建立了青川首个村级网站,设置走进枣树、灾后重建、产业富民、枣树党建、枣树留言台等多个栏目,方便村民们了解本地信息和查阅农业技术知识。在都江堰市中兴镇上元村,由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援建成立了第一个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中兴网络家园。在这个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上,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和LED滚动屏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还为村民们提供娱乐和培训等服务。

第二,政府在推进各灾区信息传播系统重建时,应该统筹兼顾,避免信息盲区与滞后区的出现。政府在灾难事件中的决策行动是促使灾民生活恢复正常的最重要力量,而信息传播环境的恢复和重建也如此。

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和决策部门积极采取行动进行援助和制定省市对口援建重建方案。但与此同时,不同灾区政府应对的速度和效率不同,也导致了在救援和恢复重建中不同灾区的不同境遇,这点可以从北川和青川在灾后救援和重建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状况来发现。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川县由于汇报及时,获得了媒体和中央政府的密切关注,其救灾和重建过程也相对而言较为顺利和快速。而青川县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对灾情的缓报和漏报,灾民们一直处在较为封闭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对信息掌握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在灾区重建和发展中面临更多的困难。青川的灾情严重程度被低估,青川很多灾民错过了被救援的最佳时机,这使得不少村民颇有微词。课题组在青川县进行调研中与灾民交谈时,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对本地政府的不满和埋怨。

同时,政府决策行为的优劣,也决定了灾区在重建过程中获得资源的多少,而广电事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也因此出现差异。受到最多关注的受灾区,由于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支持,其广播电视事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往往超过同区域未受灾县市的发展速度,那些拥有更丰富媒介手段资源和通讯资源的灾区的灾民,能更多地获知关于重建的信息,从而在重建和发展过程中更享有优势;而其他的极重灾区乡村社区,则由于受到关注的缺乏而不能获得与其受灾程度相匹配的恢复重建资源。

因此,基层政府在灾后初期,应该动用一切传播渠道,为本社区灾后的恢复重建争取资源;而上层政府则应该全面协调救灾和重建,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第三,震后乡村社区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应该考虑当地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避免出现超前和冒进的现象。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中兴镇上元村在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和成都东软学院的支持下建立了信息化平台。这种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来解决日常乡村社区传播问题的方式,其初衷是促进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并提出了“100%的人认识信息化、50%的人会用信息化、30%的人用好信息化”[15]的目标,力图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乡村社区的重建和可持续发展,解决乡村与城市信息接收的知沟难题。

但是,实际应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课题组2011年9月11日到中兴镇上元村调研时,发现网络家园大门紧锁,仅有一名管理员进行日常维护。据当地村民讲,这个信息化平台在2010年10月建成之后仅仅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慢慢被人们淡忘。如今,其主要功能是插上录音机,为村民们晚上的集体舞蹈提供音乐伴奏。

究其原因,首先是与当地村民震前的媒介接触习惯差距太大。正如本小节第一点中谈到的,乡村社区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应该立足于社区震前的传播基础,发展与当地村民信息接收习惯相适应的传播方式,而不能脱离当地实际。由调查可知,都江堰乡村社区震前主要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受众比例,仅约1.6%。这种受众接触习惯,明显与网络的发展不相符。其次,网络的使用,要求受众具备一定程度的电脑操作基础,这在当前的乡村社区,仍然比较薄弱。建成初期,成都东软学院曾负责“中兴网络家园”的运营和维护,但是至2011年9月课题组调研之时,已无专人对村民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故而不能在较长时间内为村民所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