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际交往空间和环境的构筑

人际交往空间和环境的构筑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校园建设规划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把公共活动空间与个人空间的建设规划,统称为交往空间的建设规划。实际上,在校园交往空间的建设规划中,往往渗透到包括建筑个体在内的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比如道路中的步行路除了交通的职能外,还应考虑其交往功能,使之可诱发行人交谈、交往的行为。在步行路两旁创造一些不同层次的滞留与交往空间,使师生在流动中可有多种行为选择。

(二)人际交往空间和环境的构筑

1.校园人际沟通的意义

关于信息时代的人际关系,奈斯比特曾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它已“从(传统的)等级结构到(现代的)网络结构”,“网络状结构是进行社会活动的得力工具”,“网络就是人们彼此交谈、交流思想的信息和资源”,它是“无形的大学”。

实践证明,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只有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有计划有意识地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提供出适宜的交往和交流的空间,构建并创造出各种有利于对话、研讨、沉思和休憩的场所,才能构筑出潜在的“第二课堂”和“无形的大学”。

2.人际沟通的两种类型

人际沟通需要有人际交往空间与人际交往环境。按人际沟通的领域不同,管理学将人际沟通划分为正式的人际沟通和非正式的人际沟通两种类型。

正式的人际沟通是指通过组织与组织之间正式安排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的信息交流,它分为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两类沟通。

非正式的人际沟通是指通过非正式组织的渠道或私人渠道进行的信息交流,它的形式一般有单向传递、闲谈传递、几率传递和群体传递等形式。

经验证明,校园建设规划的任务之一,就是构筑正式的人际沟通和非正式的人际沟通的空间和环境,如校园道旁的坐椅,园林中的小亭等。

3.校园中交往空间的建设规划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环境的心理需求包括社会化的需求与自我确定的需求两个层面。这就是说,一方面依靠社会群体为自己提供信息与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又使自身通过群体交往为他人所了解,并得到承认。自然,要实现这两种需求,就需要学校提供出两个空间,即公共活动的空间和个人空间。

公共活动空间为人们提供社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集体精神,使之具有从属于集体的归属感。

个人空间是满足人们的自我意识所需,且提供有利于个人交流、研修、静思和反省的适宜环境。

在管理学的意义上,公共活动空间提供出正式的人际沟通的环境和条件,如教室、会议室、学生活动中心;而个人空间则提供出非正式的人际沟通的环境和条件。

在校园建设规划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把公共活动空间与个人空间的建设规划,统称为交往空间的建设规划。它的含义是指师生、同学之间自由交谈、切磋研讨、宣传展示、群体活动适宜的聚合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课外活动的需求多种多样,他们有时愿独自在安静的角落里读书、思考;有时愿三五成群在一起欢聚或研讨;有时则喜欢置身于场面更大的群体氛围之中……这一切决定着校园交往空间的多功能和多层次。

交往空间一般有个人领域、小集体领域和大、中型的公共活动领域三个层次。

实际上,在校园交往空间的建设规划中,往往渗透到包括建筑个体在内的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比如道路中的步行路除了交通的职能外,还应考虑其交往功能,使之可诱发行人交谈、交往的行为。在步行路两旁创造一些不同层次的滞留与交往空间,使师生在流动中可有多种行为选择。具体来说,在步行路的系统中,或根据周围环境,设置一些节点,形成公共生活场所(能观看人,并被别人观看);或适当加大路宽,在周边设置“灰”空间、台阶、走廊,提供可坐性,都可诱发人际交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