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防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消防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时间:2022-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消防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消防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卫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免受火灾危害,是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节 消防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消防工作的意义

消防工作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消防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重特大火灾,一把火就造成几十人甚至数百人的伤亡,造成上百万、上千万甚至几亿元的经济损失,这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幸,而且还使大量的社会财富化为灰烬。不仅如此,而且事故的善后处理往往又要牵扯政府很多精力,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些火灾事故还会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焦点,政治影响教训是十分沉痛和深刻的。因此,做好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各个行业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仅就用火、用电、用气的广泛性而言,消防安全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几乎是无处不在。全社会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单位甚至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随时预防火灾、确保消防安全的问题。总结以往的火灾教训,绝大多数火灾都是由于一些领导、管理者和职工群众思想麻痹、行为放纵和不懂得消防规章;或者有章不循,管理不严,明知故犯,冒险作业造成的。火灾发生后又有不少人缺乏起码的消防科学知识,遇到火情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报警,甚至不会逃生自救,导致严重后果。江泽民总书记《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讲话;“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述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指导和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以及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消防工作,认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共同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全社会预防和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二、消防工作的作用

(一)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做好消防工作,确保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由消防工作的属性决定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在转变,家庭装修的档次愈来愈高,家用电器和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城市燃气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家庭里的火灾因素也随之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一家失火,殃及四邻,影响更多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3.3万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下同),死亡1385人,受伤684人,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甘肃省全年共发生火灾1305起,死亡11人,受伤16人,直接财产损失19820726元。兰州市全年共发生火灾445起,死亡3人,受伤8人,直接财产损失3744002元。可见做好消防工作,对于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免受危害,为公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生产秩序,保障人们安居乐业具有重要作用。

(二)保护公共财产安全

公共财产是国家的物质财富。火灾对公共财产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如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除造成193人死亡,226人受伤,使许多人丧失家园外,过火面积101万公顷,其中国有森林面积70万公顷、烧毁储木场木材8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其中汽车、拖拉机等大型设备617台,烧毁桥梁、涵洞67座,总长1304米,毁坏铁路专用线9.2公里,损坏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公里,大火殃及一个县三个镇,烧毁粮食325万公斤,房屋61.4万平方米,火灾破坏了1000多万亩林业资源。这场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而大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财产会越来越多,保护公共财产免遭火灾侵害的任务必将日趋繁重。

(三)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消防工作十分重要的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党基本路线所提出的根本要求。80年代末,我国已实现了社会主义现化代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从现在起至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地区和各行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消防工作应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出现,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产品不断增加,火灾因素将日益增多,火灾对经济建设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现代社会的运转如同一台大机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发生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往往远远不只是“四邻遭灾”的范围:如1990年7月四川襄渝铁路梨子园隧道火灾,致使运输中断240小时;1993年8月5日,深圳市清水河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4号库因将性能相抵触的化学物品混存而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死亡15人,受伤873人(重伤136人);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伤亡48人,使这个企业及与这个企业生产相关连的十几家企业处于瘫痪、停产状态。因此,保卫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免受火灾危害,是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而又富于革命传统的国家,北京、西安、开封、洛阳、杭州、沈阳等历史古城,在城池内都建造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寺院和教堂,在山水花木之间建造了很多亭台楼阁。

这些古代建筑、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若遭火劫,将会造成不可挽救、无法弥补的损失。如1981年4月,北京的寿皇门起火,大火烧了6个小时,使这座古建筑付之一炬;1950年,文化部新闻电影制片厂因硝化纤维电影片自燃发生火灾,把革命根据地带来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时期革命活动的珍贵影片烧毁。1994年11月15日吉林市博物馆的银都夜总会发生灾,使黑龙江省博物馆在吉林市巡展的一具长11米、高6.5米的恐龙化石化为灰烬,32000多件文物、石器、陶器、服饰、书画以及40多年来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档案、11000余枚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的珍贵邮票、9.73万册1909年至今的科技文献及中外文刊物等,全部烧毁;还烧毁建筑物68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671万元,文物损失无法估价。

我国历史上古建筑火灾也很多,就连闻名遐迩的少林寺也曾三遭火劫。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几度兴衰,第一次火灾发生在隋朝,第二次发生在清朝,第三次火灾发生在民国时期的1928年,国民党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大部分建筑,损失了许多珍贵文物。

从以上火灾事故可以看出,做好消防工作对保护和继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扬革命传统和教育后人,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减轻战争造成的火灾危害

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战争中,“火攻”是打击对方的一种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据记载,西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则命令部下焚烧本军近旁的草木,使不被延烧而自救。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曹操等都是擅长火攻的军事家。如诸葛亮的借东风火烧曹营就是火攻的一个典型战例。唐代杜佑的《通典》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御火攻的一系列措施,如为了防止敌人利用火箭等火器攻城而引起火灾,要求将“城扇及城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以泥厚涂备火”,“柴草之类贮积以泥厚涂之,防止火箭习火”等。

现代战争中利用火攻就更为多见。如朝鲜战争开始不久,美国侵略军对新义州进行了一次空袭,投掷了大量凝固汽油弹,使全城成为一片火海,根本无法施救,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部分房屋被烧光,炸死和烧死无辜平民三万多人,海湾战争中,科威特的600多口油井起火,平均每天有600万桶原油被白白烧掉,着火油井的火柱高50米。据美国专家对卫星获得的资料研究表明,燃烧的油井大火产生小气候区作用在油井附近引起了时速为37千米的大风,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精干的灭火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油井大火扑灭,可见危害之大。

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战略观念,对战时消防要有充分的估计,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火灾危险和政治影响大的工程,要充分考虑战时措施。

(六)减轻地震次生火灾的危害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多数省市都发生过地震。仅1966年的邢台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地震10年间,全国就发生了10多次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次强烈地震,不仅会使房屋倒塌,人畜伤亡,而且震后往往发生火灾。如1889年1月3日,宁夏银川、平囫发生8级强烈地震,房屋严重倒塌,死5万余人,官府、衙署、仓廒、兵民房屋等多处起火,大火三日未熄;1975年2月4日,辽宁营口、海城地区发生7.3级地震,造成26处起火,震后住在防震棚内的群众因用火用电不慎,在短短的56天里,发生了2000多起火灾,死伤几百人。

在国外,震后火灾也很严重。如1923年9月1日,在日本东京和横滨之间发生8.2级地震,横滨距震中60公里,全市五分之三的房屋倒塌,同时有208处起火,由于消防设备和供水管道被震坏,无法施救,横滨市被大火烧了三天两夜,东京市烧掉了三分之二;据统计,这次地震火灾共烧毁447000幢房屋,有56000人被大火烧死。1995年1月17日的日本神户大地震使很多煤气管道、油罐泄漏,170多处同时着火,方圆100公里之内到处都是熊熊大火。

由此不难看出,因地震而发生火灾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对抗震防火的具体措施应在平时的防火工作中贯彻落实,如对建筑工程采取抗震措施,选择适当的固定和移动灭火设施,加强防震棚的防火管理等。

(七)打击放火犯罪,维护社会安定

放火是犯罪分子进行破坏的手段之一。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的对社会不满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有的刑事犯罪分子为了销赃灭迹,有的个人因对单位或领导不满,有的因个人或家庭纠纷,还有的为骗取保险公司的赔偿等,往往采取放火的手段对社会、单位、家庭、个人进行放火破坏、报复。因此,加强同放火破坏分子作斗争,打击放火犯罪,对于保卫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消防工作现状与发展

我国的消防工作,是在旧中国消防基础十分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发展的,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消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消防事业发展道路。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重视消防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消防机构设置日趋完善,消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防火手段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灭火技术、消防装备越来越先进。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消防工作当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和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来抓。许多领导人亲临防火检查和灭火指挥的第一线,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了不少防火灭火的重大问题。广大消防人员忠实地履行职责,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作出了卓越贡献,每年有数十人献出宝贵生命。1998年4月29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法》的实施是我国消防法制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必将推进消防事业深入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防工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暴露出来,重大、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火灾形势相当严峻。“八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火灾最为严重的时期,消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消防工作未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没有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对现代化建设条件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安排生产、经营、生活活动中,没有把消防安全看成是经济建设中不可分割的整体,消防观念淡漠。有的为了追求一时的发展速度和眼前经济效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消防安全,减少了对消防事业的投入,使消防事业与经济建设未同步发展。这种只顾眼前,不计长远的行为,其结果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在增长,流通在加快,另一方面是火灾损失在持续上升,影响了经济建设和生产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是企业单位内部消防管理机制弱化。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其出发点本是革除弊端,建立适应生产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生产经营运行机制。但是,一些企业在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和有效运行之前,把过去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消防管理机制,错误地看成是限制生产发展的桎梏,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独立经营对立起来,削弱了企业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一些企业消防保卫机构被撤销或合并,人员被裁减,安排一些难于履行职责的老弱病残者做消防保卫工作;还有的经营者把消防工作与生产经营割裂开来,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

三是消防法规不完善。近年来,针对消防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国家和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消防法规和行政规章,对加强消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加强监督管理角度看,消防法制仍然不够健全,许多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方面,现有的某些消防法规内容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已不相适应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消防法规还不完善,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

四是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消防知识的宣传没有纳入社会宣传教育的范畴。工业企业的重点岗位、特殊工种人员因消防安全培训不够,不懂消防规章,或有章不循,违章作业;有的遇到火情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报警;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不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准动火的动火,不准吸烟的吸烟,发生了火灾不知如何逃生造成群死群伤等。据统计,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违章用火、用电、用气引起的火灾由改革开放初期占火灾总数的20%上升到目前的60%。

五是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大型综合性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布局及功能日益复杂、危险性增加的情况下,城市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相当薄弱。此外,我国消防员个人装备比较落后,有些必备的装备如隔热服、空气呼吸器等在一些消防中队还是空白,不能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在执行一些重大的灭火抢险任务时,消防战士除了用有限的技术装备外,更多的是凭着勇敢和牺牲精神与火灾险情搏斗的。

六是重大火灾隐患比较突出。近几年来,由于各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上升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在不少地方和单位,消防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火灾隐患比较突出。在宾馆、酒店、集贸市场和公共娱乐场所等人、财、物集中的地方,普遍存在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落后,电线乱拉乱接等问题,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无证经营、运输、储存等违章现象较普遍;有些城市,违章的液化气经营点遍布大街小巷,严重威胁居民的安全;一些企业因生产不景气,无力顾及火灾隐患的整改,有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厂房设备简陋,消防安全条件差;不少外资、合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安全观念淡薄,搞短期行为,追求少投资、多回报,厂房“三合一”现象严重;一些企业大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万一起火,火烧连营,后果严重。

在充分认识消防工作面临紧迫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做消防工作,推动消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既给消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为消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99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公安部《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消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消防事业发展规律并以积极、慎重、科学的态度,努力改革和加强消防工作。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逐步做到消防法制健全、监督管理有效、基础设施完善、技术装备良好、体制合理、队伍强大,增强全社会的消防意识和抗御火灾尤其是抗御特大火灾的能力,以适应保障安全的需要。《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消防事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国的消防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到上世纪末基本做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保障安全的需要;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使我国的消防事业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21世纪中国的经济将迅猛发展,科技将日新月异,文化将空前繁荣,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发展。这一切对消防工作既是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消防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责任光荣而重大。我们要为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保卫和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