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划分

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划分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依然无法挽救粮食价格低迷的状况,仍然维持粮食价格低位走势。同样的问题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中得到了不一样解答。陆慧根据我国粮食市场的政策变动、供求变化,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12]。在《基于X-12-ARIMA模型的中国粮食消费价格运行》中,桂文林等通过对我国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粮食消费价格月度定基指数进行分解,通过对所得异常值和趋势对我国粮食价格进行科学划分[13]。

在对于粮食价格波动周期和阶段性划分的问题上,根据每个学者在研究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在划分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中[11],戴春芳等仅仅根据粮食价格在整个波动过程中的幅度变化做出了如下的分类: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上升。我国开始进行以价格改革为着力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了农村粮食初级市场。实现农民在完成政府对其基本的征购之后的议价交易;在完成了政府基本的征购任务之后,以公社为单位,对于其余粮进行市场交易,价格随市场价格变动。在这样的新举措下,粮食价格一改多年来完全不变的僵局,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

第二阶段(1985—1990年):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变大。198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这种具有明显市场化取向的政策意味着我国上个阶段对粮食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取消,改为合同定购制。合同定购的粮食品种为小麦、稻谷、玉米和集中产区的大豆,定购价格实行“倒三七”比例价,定购粮食品种以外的种类采用农民自由购售的方式,价格依然是随市场价格变动;如果出现市场粮食价格比原统购价还低的情况,国家便按原统购价进行收购。

第三阶段(1991—1996年):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分析我国粮食的历史状态,1990—1991年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卖粮难以及粮食价格的下滑,正是这样的局势促使政府加大了粮食改革的进程。1992年提出在提高粮食定购价格20%的同时,开展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经营的试点。

第四阶段(1997—2002年):粮食价格出现长时间的持续下跌。1997年后,由于外部作用以及粮食的年年丰收,出现了由于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粮食价格持续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政府提出按保护价收购农民剩余的粮食,粮食收储企业也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在封闭圈内运行;同时也对粮食流通体制实行了“四分开一完善”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但依然无法挽救粮食价格低迷的状况,仍然维持粮食价格低位走势。

第五阶段(2003—2007年):粮食价格出现小幅度上涨。农民在遭遇了之前由于粮食供大于求而导致粮食价格加速下滑后,不敢再过多地投入粮食生产,进而导致1999—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这个时候根据简单的供求原理可知,价格肯定会出现与之前相反的上涨现象。从2003年10月中旬开始,全国粮食价格普遍上涨,粮食安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200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粮食改革又开始提上新的日程。

但对于上述分类,笔者不是非常赞同,因为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这样简单地划分不能起到一个归类的作用。

同样的问题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中得到了不一样解答。陆慧根据我国粮食市场的政策变动、供求变化,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12]

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时期(1949—1978年之前):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民与国家、城镇居民与国有粮食部门之间发生的粮食价格交易行为,实质功能除了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外,主要体现了国家不等价交换形式,转移农业剩余进行国家工业化的政策需求。

第一个阶段第二个时期(1978—1984年):为粮食改革前一段时期,国营商业系统中存在两种粮食价格:一种是国家定购价格,另一种是超购价格。定购价格适用于为农民完成定购义务而出售的作物;超购价格适用于购买农民超过定购义务以外的作物。

第二个阶段第一个时期(1985—1994年):为粮食购销双轨制改革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和国家定购价格的提高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1979—1984年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步提高。1993年“粮改”后,市场粮食价格节节攀升,粮食市场化改革不久便陷于破产。这一时期粮食销售主要是合同价与市场价双轨制,粮食价格仍然主要受政府指导价的影响,粮食的供给与需求主要针对国内市场。

第二个阶段第二个时期(1995—2000年):为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阶段。为了平抑1993—1995年的市场粮价上涨,1995年政府决策层试图通过加强行政干预来应对,生产方面通过省长负责制对农民的粮食生产决策进行大范围的行政干预。

第二个阶段第三个时期(2001—2003年):为粮食市场化改革初期阶段及中国加入WTO后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过渡时期。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价格主要由粮食供求关系形成,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2004年至今):粮价逐步完全市场化及对外开放全面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阶段。此阶段供求关系仍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但国际市场和投机行为在粮食波动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阶段的供给与需求要考虑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在所有的文献中,笔者比较倾向利用数理分析进行阶段划分。在《基于X-12-ARIMA模型的中国粮食消费价格运行》中,桂文林等通过对我国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粮食消费价格月度定基指数进行分解,通过对所得异常值和趋势对我国粮食价格进行科学划分[13]

第一阶段(1997年1月—2000年6月):粮食价格持续下降。因为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大量进口

第二阶段(2000年7月—2003年9月):粮食价格下降长期呈水平发展。主要是粮食减产和前一阶段产量过剩间的平衡所致。粮食减产主要是因为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政策,种粮的相对收益越来越小。

第三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4月):粮食价格短期急剧上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把对农民种植粮食进行直接补贴、进一步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视为重点进行新一轮流通体制改革。

第四阶段(2004年5月—2006年3月):粮食价格中期呈水平发展。全国粮食喜获丰收。

第五阶段(2006年4月—2009年12月):粮食价格长期稳定上升。主要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高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减少了粮食供给;生物能源发展,提高了对一些能源作物的需求,以及人口增长、城市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等。

桂文林等举出了三个主要例子,并简要谈论了分类基础。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各个学者由于自身对于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解、着眼角度的不同,在自己的研究中罗列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大体上,由于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国家所处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价格也会审时度势地发生波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