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现实环境问题

当代现实环境问题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问题的累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环境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更加漫长的过程以及高昂的代价。《中国21世纪人口、 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把中国环境问题归纳为大气环境、水资源和水环境、 固体废弃物、 环境噪声、 乡镇工业污染等十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所有成员均享受到惠及个人的优越生活。 但是便利的生活方式、 过度的消费理念无不以资源耗竭为前提、 以环境污染为后果。 环境问题的累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环境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更加漫长的过程以及高昂的代价。 当代环境危机严峻的现实可以从理论界和实务界两方面进行综述。

《中国21世纪人口、 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把中国环境问题归纳为大气环境、水资源和水环境、 固体废弃物、 环境噪声、 乡镇工业污染等十一个方面。 在这些环境问题中, 大气污染以其直观性、 平等性、 反复性获得较多的关注。 来自新华社2013年10月22日的消息: “东北大雾持续弥漫, 孩子问 ‘世界末日要到了吗爷。” 在污染严重的秋冬季节, 这样的新闻在北方屡见不鲜。 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众多, 污染物成分构成复杂, 但呈现出来的大气污染现象却有目共睹。 一些数据资料可以对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 以广受公众关注的细颗粒物为例,2012年中国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增设了细颗粒物 (俗称 “PM2郾5”) 的浓度限值, 此浓度限值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宽松的过渡期标准制定, 即年平均浓度限值不超过35ug/m3,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不超过75ug/m3[1]本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但是结合2016年全年的大气污染事实及各个城市公布的数据,24小时内细颗粒物超过100ug/m3、200ug/m3的现象在很多城市时有发生。 为强行实现环境数据监测数据的达标,在大气监测中, 某环境监测站用棉纱堵塞空气采样器, 某市空气净化车对着环境监测站点喷淋, 引发舆论的密切关注与强烈谴责。 此外对于城市的细颗粒物监测点的设置也一直存在争议, 如广州、 深圳、 南京等地选取的监测点部分位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 公园、 绿地附近, 公众对这些 “环境优美” 的监测点质疑, 这些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监测点测出的数据是否能够反映出大气污染的真实状况? 根据环境监测专家的观点, 对于监测点的设置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 要与地区的人口密度挂钩; 其次, 要远离明确的污染源; 第三, 要处于没有遮挡的空旷位置。 科学合理地设置监测点、 实事求是对大气质量进行监测, 才能实现公众的直观感受与监测结果大致趋同。

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的地表水形势也不容乐观。 来自新华网、 人民网2014年11月20日的消息, 我国17个城市面临严重水污染。 《城市水蓝图》 报告显示, 由于人口增长、 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 中国17个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水污染压力, 其中深圳、 西安、 成都、 青岛、 天津和长春尤为严重。 而地下水污染、 土壤污染因其专业性、 隐蔽性、 差异性, 形势则更为严峻。

在国家层面,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宏观战略蕴含着遏制生态危机的紧迫性。 众所周知,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国家环保部每年发布的全国环境质量公报是关于我国环境质量状况的权威表述。“总体保持平稳, 形势依然严峻” 一直是2011年以来对于我国当前环境质量总体状况的陈述。 “形势严峻” 毋庸赘言, “总体平稳” 则意味着 《国家环保 “十二五” 规划》 所显示的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环境矛盾仍然凸显, 压力继续加大。 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 的现状依然存在。 而且 “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 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 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 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问题正在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的导火索。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现阶段 “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的18个字依然构成目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普遍存在, 环境污染引发的纠纷逐年上升, 环境问题阻碍社会发展已形成客观事实。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