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医疗健康服务业的总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该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呈现了决策层对“互联网+医疗”的愿景。国务院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互联网+医疗”不再是完全抽象的概念,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污染变得严重,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变大,慢性病亚健康普遍,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健康问题和挑战。“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指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的现象愈发突出。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这些导致老人难以得到及时、良好的照料。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伴随而来的是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然而,“看病难、看病贵”和“三长一短”(排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结算排队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的现象使得就医成为全家总动员的大事。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对突破时间、空间、观念、制度等的限制,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拓宽医疗范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支撑。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医疗健康服务业的总称。它利用智能设备将传统医疗的生命信息监测、采集和诊断治疗的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移动互联网等手段联系起来,使得所有和病人、疾病有关的信息可以自由流动、分享,使医生会诊更加便捷高效。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该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呈现了决策层对“互联网+医疗”的愿景。便捷和普惠是互联网技术在健康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应用的总体目标。国务院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互联网+医疗”不再是完全抽象的概念,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认为,“互联网+医疗”主要能够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效、科学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让“治未病”成为可能;二是克服传统医疗的时间和地域局限,利用在线寻诊、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等手段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跨时空共享和配置,改变传统的就医方式;三是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提高效率,并改善就医体验;四是医药的互联网化有望带给患者更便宜、方便、快捷的购药体验;五是改善医患对接机制,方便相互之间的沟通,重构医患生态。

图6-16 “互联网+医疗”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医疗”的困难与挑战

“互联网+”显然不是一个行业创新的“高帽子”,谁都适合戴、谁都愿意戴。例如,在一些垄断行业,“互联网+”并不是灵丹妙药。尽管目前互联网与很多传统行业已经深度融合,但是对一些传统行业而言,其改造速度仍然是缓慢的。以医疗行业为例,“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早已有之,但是,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改造依旧进展缓慢,除了在线医生、在线挂号等几个方面的小规模应用外,在医疗健康方面,互联网带给广大人民的便捷和好处并没有明显的表现。

1.可穿戴医疗设备“价格战”在所难免

可穿戴医疗设备销量表面上一直持续上涨,然而其用户黏合度、活跃性一直无法扩张。加入的厂家不断增加,然而产品差异化不足导致用户迁移成本不高,最终无法避免“价格战”的命运。

手机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看出,智能手机刚刚出来的时候,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价格也很高。但电子产品技术门槛并不是很高,后来相互学习、模仿也多了,价格便不断走低。消费者选择的宽度变大,产品更新往往并不是因为老旧或者损坏,而是玩腻了。

总的来说,可穿戴医疗设备难以逃脱周期短、卖点不明显的格局,因此“价格战”在所难免。

2.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

以海量、高维度、数据变量复杂为特征的数据结构,在对医学研究、标本库建设、临床医疗、医疗卫生监管等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医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由此产生的新方法和手段,使得临床医学模式从经验医学进一步向循证医学转变,从无序医疗向有序医疗发展。医学研究从发现、研究、验证、应用到再发现、再研究、再验证、再应用,其迭代式良性循环过程进一步加速和优化。大数据在医学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改变着医学研究、医学临床、医学管理的实践。

临床数据挖掘最难的是保证基础数据的完备。符合数据挖掘的基础数据要具备三个主要条件:一是数据要全面,二是数据要准确,三是数据要标准。由于医疗信息的复杂性,临床信息普遍处于半信息化的状态,临床医生工作量大,多采用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信息碎片多,这与数据挖掘的标准化和结构化要求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不少从事电子病历的厂商和一些医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建立了临床数据中心,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

3.线上线下脱节

在我国,网络问诊模式难以推广的最大困境在于无法解决线上线下脱节,而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医生质量,尽管提供一定的补贴,但名医依然积极性不高,这使得我国远程医疗仅仅局限于咨询上,并没有迈出诊断这一步。而其面临的具体挑战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网络问诊无法有效、全面地让医生获得病人的资料,也就无法做出很有价值的诊断。第二,中国的名医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他们对于网络诊断兴趣并不大,因为名气足够,不需要这种手段推广自己。第三,中国的医疗体系非常庞大,而且十分分散和紊乱,医疗检查数据的标准没有统一,因此不同医院的医生对于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并不认同,即使认同,也经常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二)“互联网+”技术的新应用

1.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我们可以想象“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场景:数字化医疗设备、生命体征检测设备等传感器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送到远端的服务平台,由平台上的服务医生根据数据指标,为用户提供预防、保健、监测、呼救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远程医疗。而上述医疗和健康服务体系建立的关键要素,目前来看是各种生物传感器。

图6-17 远程医疗示意图

医疗中的各种传感器设备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干预和预防能力,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几年,它将带来一个数十亿的市场,并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医疗、护理体验。

生物医学传感器目前主要有三种。一是物理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血压体温、血液流量、血液黏度,以及生物组织对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和生物磁场等。这些被测量值都属于物理量,设计传感器时多采用它们的物理效应。二是化学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人体体液中离子的化学成分、p H、氧分压和浓度等信息。这些被测量值都属于化学量,但是这些物质的分子量一般都比较小,利用电化学原理可以制成化学传感器。三是生物传感器,主要用于酶、抗原、抗体、激素、受体、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物质的传感与指标测量。

2.机器人技术

(1)微型检测机器人

无损伤医用微型机器人可以大大减轻或消除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各类内窥镜、内注射器、内送药装置等医疗器械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一是此种微型机器人能以“飘浮”的方式进入人体内腔(如食道、肠道等),可避免对人体内腔有机组织造成伤害,因此可大大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痛苦;二是此种微型机器人的运行速度快,而且速度控制方便,可缩短手术时间;三是此种微型机器人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四是微型检测机器人可以配合外接无线通信设备,实现远程诊疗。

(2)手术辅助机器人

手术辅助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手术操作,可帮助医生更加精确地进行外科手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高质量的专线保障,还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控制。

图6-18 微型检测机器人概念图

图6-19 手术辅助机器人应用场景图

3.大数据技术

在2009年H1N1流感病毒蔓延的背景下,谷歌通过检测检索词条,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检索词条数据模型,通过预测并与2007年、2008年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确定了45条检索词条组合,并将其用于一个特定的数学模型以预测流感传播的范围。实践表明,预测结果与官方数据的相似度高达97%。按照传统的信息反馈流程,通告新流感病毒病例将有一到两周的延迟。对于飞速传播的疾病,信息滞后两周是致命的。而谷歌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得出流感所传播的范围,为世界预测流感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的预测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临床医学、生物学、信息学发生了一次交叉融合,而生物大数据信息是未来生物医学研究发展的核心点。这种以海量、价值密度低、类型复杂为特征的数据,需要我们在传统的医学基础之上,实现与数学、统计学、工程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交叉综合,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建立新的方法和手段。

4.医疗云计算技术

狭义云计算指的是信息技术设施交付及使用模式,是以按需分配和灵活扩展的方式获取自身需要的各类软件、硬件资源。向用户提供资源的网络服务称为“云”,云中资源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可以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费,随时扩展。用户使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就像使用水和电一样方便,无需在家建水厂和电厂。广义云计算则主要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在广义的云中,一切软件、硬件、数据等都被视为服务,用户能够通过按需分配并且方便扩展的方式从云中获取自身需要的一系列服务。而云计算作为服务的业务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可以按需分配资源;可以面向最终用户,而且可以实现自助;系统资源可以进行扩展,具有弹性;服务可以计量,并以此实现计量的收费模式。

如果在医疗领域使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理念,可以构建出新型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系统,而且能够提高质量、减少成本。其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提升业务灵活性、个性化和敏捷性,以及推动医疗健康新模式的转型等。

(三)未来“互联网+医疗”的方向

业界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有四个:一是移动医疗,二是精准医疗,三是智能穿戴医疗,四是医药电子商务。

1.移动医疗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给出的定义是,移动医疗就是通过运用移动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移动电话、PDA来提供医疗信息和服务。它能够在人力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解决医疗过程中的通信等相关问题。

随着5G时代的临近、移动医疗应用开发成本的降低、手机传感器技术的升级、智能终端的普及、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移动医疗发展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成熟,为医疗服务的可移动性提供了技术保证。为只能到医院看病这种传统的方式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够随时与医生、医院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与传统的医疗相比,移动医疗使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和疾病预防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图6-20 移动医疗系统组成图

(1)移动医疗的特点及优势

第一,医疗服务与移动通信的结合,将大幅减少挂号、排队等候、医生诊断等医疗服务的时间以及搭乘交通工具的时间和资金成本;第二,高速、移动、无线的技术优势,可以协助急救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将现场情况传输至会诊中心,同时急救人员可以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充分利用治疗的“黄金半小时”;第三,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与大医院、大医生的远程会诊;第四,社区医疗信息平台,可以用短信、彩信、呼叫中心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上医讯、预约挂号等服务;第五,远程监护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推广普及优势。

(2)移动医疗应用

第一,远程心电监护。利用动态心电检测原理,将人体实时的心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结合运用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先进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能够很好地满足患者和医院对心电信号实时远程监护的需求。该技术的应用将有力推动心电监护方式的进步,它使得一些必须在特殊病房的监护可以转移到普通病房,从卧床患者监护扩展到行走患者监护。同时,为监护从院内到院外,从近场到远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

图6-21 远程心电监护示意图

第二,远程急救。智能远程医疗急救系统是一种将呼叫中心和网络医疗平台与健康咨询机构、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等相连接,集定位、呼救和监测于一体的健康救助系统。

智能家庭远程医疗急救系统包括智能血压计、智能心电监护仪、智能血氧仪以及基于物联网的手机和网络服务平台等,这些设备通过无线与移动互联网终端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多种监测仪器及健康监护设备根据患者需要佩戴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近场通信与手机连接,最终通过手机的移动网络汇聚到服务器上。医院、急救中心和患者家属可按需主动或被动获取传感设备信息,从而使得三者形成一个远程救助的网络。它具有以下优势功能: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动态心电、血压、血氧含量实时监测,物联网智能手机的“一键呼救”功能,网络平台的电子健康档案库,医疗增值服务功能。

图6-2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庭远程医疗急救系统

2.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根据个体基因特点、环境和生活习惯,为病人量身设计并优化诊疗方案,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医疗模式。基因测序则是精准医疗的重要基石。2015年1月,美国政府在公布“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成果的同时,宣布了“精准医疗”计划,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精准医疗计划。我国在2006年提出精准外科概念的基础上,于2015年2月成立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

图6-23 大数据精准医疗示意图

精准医疗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和预防性三个特点。其中,针对性是指根据个体差异制订医疗方案,高效性是指量身定制的方案疗效较高,预防性是指通过筛查诊断可以预防一些重大疾病。而达成这三个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数据。此外,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应该是精准医疗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互联网+精准医疗”不仅需要数据相关的业务,还需要开展包括政策、法规、保险、商业模式、技术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创新,更需要与不同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打造整个产业链。

个人的病历和健康档案伴随着每次就医而产生,在信息系统不够发达的时代,这些信息只能作为档案存放,因为工作量大、整理难度大等原因,对于这些纸质档案的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伴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各个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积累了大量的电子数据,为精准医疗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第一,结合海量的电子病历,对病人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哪些人在哪些条件下是某些疾病的易感染人群,可以尽早为这样的人群提供预防保健方案和风险提示。

第二,海量数据的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个性化医疗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数据保障。病人因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用同样的诊疗方案但疗效却可能不同。因此,在由数据支撑和临床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尽可能减少病人身体由于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所带来的副作用。此外,对某些疾病而言,基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会影响疾病的诊疗,因此需要结合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挖掘,发现与疾病相关联的因素,以此为一些遗传病的治疗和确诊提供数据保障。

第三,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与电子病历数据的结合,为“治未病”提供了可能。在基于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大数据平台支持下,个人的饮食起居、运动、诊疗记录等健康数据被记录下来,对疾病与个人生活健康数据进行挖掘、关联分析,就能找到单对单,甚至多对多的效应,就可以在发病前进行调理,未病防治,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生病之后也能尽快治愈。

3.智能穿戴医疗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传统的医疗健康管理方式和慢性病防控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可穿戴医疗设备的需求愈发强烈。

(1)智能穿戴设备向医疗领域挺进

如果说Google Glass、i Watch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可选穿戴设备,那么心率、血压、心电数据等医疗健康方面的可穿戴设备则将成为体征监测、慢性病诊疗和老人监护等需求的必选设备。

从医疗和健康行业的发展来看,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潜力很大。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为“智慧医疗”时代(远程医疗、预防性医疗、移动医疗时代)的来临提供了技术支持。近几年,得益于传感器小型化、低功耗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液流量传感器、血液黏度传感器等一系列生物医学传感器得以应用。这些设备在准确率、待机时间、小型化等方面达到人们的预期时,必将引发医疗健康设备领域的一场“可穿戴革命”。例如,谷歌正在研究一款内含测量眼泪中血糖水平的隐形眼镜,以及针对高危人群或乳腺癌患者设计给药文胸“Foxleaf”。苹果正在研究一种无感知血液检测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可穿戴智能设备上使用。

图6-24 智能穿戴医疗设备概念图

除此之外,还有智能血氧仪、智能手环、智能体温计以及Acare智能戒指等正在被广泛使用,可实现全天候连续监测人体水分、睡眠、心率、步数等,提供全面的临床诊断数据。这些基础数据与大数据健康服务结合,形成人体健康态势图,系统可以以此分析使用者的情绪变化、运动情况、体征变化趋势等,并给予有价值的诊疗和保健意见。此外,这些传感器还可以利用无线信道与电脑、智能手机等连接,医生或保健人员可以查看血压、睡眠、心率、体质指数(BMI)等数据,进行健康分析。同时,数据还可以作为电子健康档案的一部分,成为疾病预警的数据来源。

(2)智能穿戴设备助力慢性病管理

可穿戴设备用于慢性病管理,可以使医生方便、及时地追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动态评价药物的效果,并根据数据找到潜在的风险因素,在疾病初期帮助患者发现病因。对暂时无法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等,提醒患者进行血糖监控和饮食控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复发概率高的疾病,如心脏病,通过实时监测以避免病情突变。得益于便利的身体体征数据收集能力,可穿戴设备可以分为检测体征信息、健康管理和协助疾病诊治三个层次,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第一层次——初级,可检测体征信息。将融合多媒体和近场通信功能的传感器嵌入戒指、眼镜、鞋、手环、手表、服装等平常穿戴的服饰中,可以监测人体工作、生活中的运动量和呼吸、心率、血压等体征信息,实现体征数据的连续监测,帮助医学诊断。

第二层次——中级,“治未病”健康管理。通过身体体征的监测,在疾病早期甚至发生之前通过大数据与智能分析技术发现“体征异常”,实现慢性病监测,帮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全程连续的监测数据有利于查找病因,实现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变治病为防病。而日常佩戴心率表、蓝牙运动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普通人员增加运动量,从而增强体质。

第三层次——高级,协助实现对已有疾病的诊治。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应用可穿戴设备,可持续跟踪患者情况,改变传统模式下医生只能通过医院检查设备获得患者情况的方式,变人工方式为自动化方式。通过获取病人数天甚至数周内的体征信息,全方位、全时段了解生命体征的变化趋势,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4.医药电子商务

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医药产业的互联网化(医药电子商务)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自2013年互联网药品交易试点以来,河北、广东、上海等地方主管部门先后叫停了国内三家网上药店零售试点平台,给如火如荼的医药电商泼了一盆冷水。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互联网食品药品市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推动医药电子商务发展。2015年7月,国务院再次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医药等行业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处方药电子商务销售和监管模式创新”以及“要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虽然阻力重重,但“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模式探索,为传统医疗服务行业的创新开辟了新的思路。网上医药零售并没有完全关上大门,种种迹象表明,处方药网上授权开放依然可期,医药电商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当前,医药电商的主流平台有医药在线、药房网、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等。其中,医药在线是企业对企业的(B2B)采购平台,药房网是自营式“商对客”(B2C),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则是第三方平台模式。下面以医药在线、京东医药城为例,分别说明其中两种模式的运营方式。

(1)医药在线。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与1500多家供应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经营以非处方药(OTC)、国家基本药物、医保用药为主的1.5万个品种和规格的医药商品,为1.5万家第二、第三终端及分销企业提供医药分销和渠道增值服务。医药在线全面整合了医药信息资源,为医药行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全套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建立面向所有医药单位和消费者的公共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医药团购、医药秒杀、限时促销、医药消息发布等服务。

(2)京东医药城。2014年12月,京东取得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互联网药品交易提供服务的资格。京东医药城隶属于京东网上商城,于2013年8月底上线,依托京东电商平台的电商技术与公信力,定位于“医药电商服务商”,打造医药及健康产品运营新模式。与医药在线和药房网不同,京东医药城并没有自营药店,而是与线下连锁药店合作的第三方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