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演变

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演变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资源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广泛使用的概念,但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型信息机构来说,信息资源建设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与此同时,人们对藏书建设的概念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这一表述被认为是对“藏书建设”概念较完整的阐释。这些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表明文献资源建设在理论上已基本成熟。所谓文献资源建设,就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任

二、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演变

“信息资源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广泛使用的概念,但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型信息机构来说,信息资源建设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对信息资源的鉴别、选择、采集、组织、加工、管理,从来就是这些机构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只是概括这一部分工作内容所使用的概念在不断演变,而这种演变,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建设内涵的深刻变化。

(一)藏书与藏书建设

藏书,是在我国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的一个古老的概念和社会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知识成果的数量有限,文献生产的数量不多,所以那时的藏书活动就是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全面搜集图书并尽可能妥善地收藏与保管。因此,在中国古代藏书家的著述中,有不少关于“求书”、“购书”、“鉴书”以及对图书的装订、编目、保藏、曝书等收藏和保护方法的论述。

进入近代社会,随着西学东渐与西书翻译的发展,西方近代印刷术与造纸术的广泛应用和杂志、报纸、教科书等新型出版物的诞生与发展,图书种类与出版物数量日益增多,图书馆藏书已不局限于狭义的图书,而是指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并为读者利用的各种文献的总和。同时,图书馆已不可能对全部文献收罗无遗,因此,有计划地、科学地、选择性地收集文献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藏书采访”(collection acquisition)亦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专业术语。为了加强对藏书采访的管理,图书馆专门设立了采访部或者采编部,制定了相应的藏书采访计划和规章制度,还出现了一些有关藏书采访的专门论述,如1926年出版的杜定友《图书选择法》、1927年出版的顾颉刚《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1934年出版的吕绍虞《图书之选择与订购》等,这些著述总结和研究了当时图书采访工作的实践和理论。

20世纪50年代,我国图书馆界开始使用“藏书建设”这一专业术语,但此时“藏书建设”基本上是作为“藏书补充”或“藏书采访”的同义词使用的。由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围绕文献收藏活动的内容日益复杂,“藏书采访”一词已不足以概括对文献资料的精心选择、收集、组织和积累等工作的全过程。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图书馆界都对藏书建设的定义进行了研究,认为藏书建设应该包括从藏书补充到藏书组织或典藏的全过程。例如陈鸿舜曾于1961年提出:“图书馆藏书建设,指的是把最低限度的藏书建立起来,使它逐渐达到丰富和系统,而且又要把它组织和处理好。”[34]从此,“藏书建设”逐渐取代了“藏书采访”,成为在图书馆界普遍使用的专业术语。在国外文献中,也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术语Collection Development,我们通常译为“藏书发展”或“馆藏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藏书建设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概念,其含义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和延伸,并开始向专门化研究方向发展。藏书补充区分为选择与采集,并引申到藏书的复审与剔除。从藏书补充、藏书调整与藏书组织规范,又延伸出对藏书结构体系的研究。与此同时,人们对藏书建设的概念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藏书建设是藏书形成的全过程,即从藏书的入藏到利用,再从藏书的利用到入藏的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认为藏书的补充、藏书的组织、藏书的保管、藏书的利用以及一系列方法步骤,都是藏书建设的过程。也有的认为藏书建设是通过搜集、积累、组织,建立系统的藏书体系,这个藏书体系,是通过规划、补充、登记、组织、协调,建立检索网络,组成存储中心来完成的。1987年,沈继武撰《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一书,认为“藏书建设”的概念是研究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地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全过程的理论。[35]它有三个具体含义,即藏书建设的规律、藏书发展的过程、藏书结构体系。这一表述被认为是对“藏书建设”概念较完整的阐释。当时还有一种提法——馆藏建设,但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概念更适用于对微观层面的表述,即指具体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不适用于宏观层次,较适合于口头表达,不适合作为理论概念。它虽然在一定意义上与藏书建设同义,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36]总之,“藏书建设”概念的提出和对这一概念内涵的讨论,表明了人们对藏书建设认识在逐渐深化,力图使藏书建设概念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藏书建设的实际内容。

(二)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与理论体系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藏书建设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藏书类型更加复杂,不仅有不同形式的出版物,而且有各种不同的载体的出版物,如缩微资料、音像资料、机读资料,将它们统称为藏书,显得不大贴切。而根据《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的定义,它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文献。而文献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对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及文化发展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其次,由于文献出版数量急剧增长,价格大幅上涨,而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却相对短缺,单个图书情报机构的藏书建设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文献需求。于是,图书情报机构之间开展了协调采购、合作藏书、资源共享的活动,藏书建设的实践领域大大拓宽了。由于这些原因,继续沿用“藏书建设”的概念,已很难真实和准确地反映这一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因此,图书情报理论界开始寻求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

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1984年9月在大连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文献资源和文献资源建设的问题,引起了很大反响。是年,时任教育部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的肖自力撰文《我国文献资源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使命》,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86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南宁召开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研讨会”。1987~1990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在全国486家图书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1991年,沈继武、肖希明编著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献资源建设》正式出版。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明确使用了“文献资源建设”这一概念。这些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表明文献资源建设在理论上已基本成熟。

所谓文献资源建设,就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以及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特定功能的文献资源体系的全过程。[37]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是指具体图书情报机构的藏书体系建设,即图书馆如何将各种分散无序的文献予以选择收集、组织管理,使之成为藏书体系,以满足本馆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宏观层次上,是指一定范围内(地区、系统、国家乃至国际)的众多图书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最后形成一个文献资源整体系统,以保障和满足整个社会对文献的需求。微观文献资源建设与宏观文献资源建设二者有密切的关系。微观文献资源建设是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而微观文献资源建设也离不开宏观文献资源建设,因为单个的图书馆不可能全面地收藏所有的文献,如果没有统一规划与分工协调,就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就不可能全面满足整个社会对文献的需求。

文献资源建设这一理论体系是颇具创新性的。它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藏书、藏书建设的局限,更好地概括了文献和文献工作的本质,反映了人们对这一领域认识的深化。它从建立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视角与高度,将各类文献收藏视为一种社会资源来加以审视和研究,将馆际协作、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建立联合目录报导体系等一系列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理论带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因此,有学者评价说:“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及研究领域的形成,是中国图书馆学家首次用自己的概念创立研究领域,并且没有一个术语如此科学地包容了这一领域的问题,在这个领域,中国站到了世界的前列。”[38]

(三)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也显露出它的一些局限性。

首先,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已不局限于馆藏的物理形态的文献,各种形式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信息迅速地涌入图书馆。文献资源只是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中的一种类型,尽管它在大多数图书馆仍然是主要的信息资源类型。显然,数字化信息的生产、组织、加工、存取等工作内容,不是“文献资源建设”所能涵盖的。

其次,文献资源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图书馆“拥有”的实体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中,读者获取信息却不一定依赖实体的馆藏。因为互联网络将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图书馆连为一体,读者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本馆缺乏的信息。因而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即由单一的实体馆藏变成了实体馆藏加虚拟馆藏。显然,虚拟馆藏也是原来的“文献资源建设”难以包容的。

再次,文献资源建设已经注意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但只有在网络环境中,借助于先进的信息生产、存储与传递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真正建立一个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显然,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也是无力解决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问题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人们认识到,文献资源建设有必要突破原来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加以丰富和发展。于是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便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代根兴、吴等学者先后撰文明确提出用信息资源建设取代文献资源建设的观点,[39]成为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嬗变的先声。此后数年,图书馆学理论界不断有学者探讨我国图书馆应由文献资源建设向信息资源转变,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问题。2000年,高波、吴慰慈撰写的《从文献资源到信息资源建设》,深入分析了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嬗变的必然性,系统阐述了有关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及信息资源理论体系的观点。该文的重要性还在于明确了信息资源建设与文献资源建设和馆藏建设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换言之,文献资源建设并不因为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而消失,相反,它作为信息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该文提出了一个由基础理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三个部分组成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今天,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界、情报界和其他信息工作领域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尽管人们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解还不完全一样,情报界所说的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指网上信息资源建设,即数据库建设,而不是图书馆界所理解的取代“文献资源建设”的含义。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融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图书馆界与情报界关于信息资源建设的不同理解是完全能够加以整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