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观点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观点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米勒体系”意指专门针对公民的科学素质进行定量测量的体系。米勒体系提出对公民的科学素质进行测量,其主要目的在于,在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以促进其参与科学政策决策,进而促进国家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2004年,日本学术会议指出: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备条件。自1992年我国开始进行两年一次全国性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

历史角度看,科学素质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直接推动美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事业,美国启动实施一项旨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科学教育改革工程——“2061计划”。美国为此发布多项政策文件,例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美国科学素质基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国家技术教育标准》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公民科学素质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国家开展公民素质建设,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置于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的战略地位。

1.米勒体系

“米勒体系”意指专门针对公民的科学素质进行定量测量的体系。在科学素质不断成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决定一国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也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面了解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已成为各国检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状况和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依据。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米勒(JonD.Miller)的调查体系。这个调查体系是米勒依据当时的科学社会化语境,并借鉴政治学领域的热心公众理念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分层模型而构建的,包含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测量、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渠道以及对公民科学态度或科技政策的支持和参与等等的调查。

米勒体系提出对公民的科学素质进行测量,其主要目的在于,在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以促进其参与科学政策决策,进而促进国家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米勒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对科学素质的界定、科学素质三个维度的构建、各维度测度指标的设计及判定标准和结果分析,以及科学素质测量的具体实施。米勒将公民科学素质定义为“个人具备阅读、理解以及表达对科学事务的观点的能力”,其操作性测量包含三个维度:对核心科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方法和规范的理解以及对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在三个维度上都达到理解程度的公民被认为具备科学素质。

2.科学素质建设的理念与政策

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信念:“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是有较强事业心和有自知之明的独立的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建议广义的科学素质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认识到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

2004年,日本学术会议指出: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备条件。2005年,日本开展了《面向科学技术素质建设的调查研究》项目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对于日本本国及海外各国的现行科学素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科学技术研究者、科学传播人员以及产业界人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设计调查,广泛征集其意见;重点对美国的科学素质构筑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即将进行的日本科学素质概念及其框架的构筑之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科学技术的智慧》计划。《科学技术的智慧》计划的大体框架内容是:首先,全体国民掌握的科学素质应该是全面的、无偏颇的,应该广泛涉及各个科学领域和学问体系,同时还要立足于日本的科学技术的现状、传统、感性、文化;其次,民众掌握的科学素质应该是以人类和人类社会为核心所形成的科学技术的智慧,要让民众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意义;再次,各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的智慧不是将科学技术知识收集而成的百科辞典那样孤立而零碎的知识,而是相互有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

《科学技术的智慧》计划又称为“2030计划”。其含义为,《科学技术的智慧》计划综合报告书首次出版发行的2008年出生的日本儿童,到了2030年都已长大成人。希望那个时代的社会是每个年轻人都具有“科学技术的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化社会。

印度学者赛加尔(Narender K.Sehgal)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质的市民应当对下述事物、观点、问题、日常生活场面有更好的了解:具有科学和(或)技术内容,或者关系到他的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就业、住房、食品、饮水,等等)和安全,以及与他的家庭、社区、城市、省和国家相关。”此外,一个具有科学素质的人还应当做到:①能够批判性地检验和分析具有科学内容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②学识广博,可以更好地参与那些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论题的讨论;③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进步并善于利用它们;④较不倾向于想当然地看问题,更加有好奇心并且有提问题的习惯;⑤较少受到迷信和盲目信仰的影响;⑥在方法和态度上较少有宿命论的想法;⑦能够更好地分辨事实和虚构;⑧能够更好地利用生存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来应付威胁和冲击;⑨在重要问题上,能够很好地论证自己的观点;⑩在任何讨论中,都更加有信心和自信,等等。

3.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自1992年我国开始进行两年一次全国性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调查结果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直接或间接促成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科学素质纲要》定义“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明确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