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肖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马原多选部分)

肖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马原多选部分)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

·  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

·  坚定地革命性

·  自觉的实践性

2.哲学物质概念(比如说物质是永恒的)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比如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3.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注意不是时间和空间)

5.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6.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7.人们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实践中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不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

8.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但既不能取消也不可能改造自然规律

9.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这说明人们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10.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比如预测,可以超前于实践。

11.联系具有条件性

·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12.本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13.现象Vs.本质:

· 现象是个性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

·  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   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

14.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15.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16.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基础   。
17.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18.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19.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

20.辩证思维是一种关系思维、矛盾思维、整体思维、规律思维

2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摹写性创造性

22.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才反映事物的本质。

23.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5.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

26.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

27.有用即真理,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真理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这些都是主观真理论。  

28.人们所获得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

29.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

30.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也就是如列宁所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  

31.价值是在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与客体的属性或性能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32.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具有何种价值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33.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34.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就得不到自由。

35.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

36.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37.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38.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之处:

·  首先是不懂得自然环境同社会生活是两种不同质的事物,它们变化的特点也是不同的   。

· 其次是只把人和社会看作在自然界面前消极适应的被动者,而看不到自然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3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不平衡性

·   历史继承性

·   最突出的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0.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1.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

· 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的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43.个人是历史参与者,但不一定都是创造者(不能说人人创造历史),只有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才既是历史的参与者又是历史的创造者   。

4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5.不变资本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46.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

47.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 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8.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49.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50.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采取生产资料劳动力两种形态。

51.两个“源泉”:

·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52.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使:

·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53.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54.垄断产生的原因:

·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

·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

55.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的新特点有:

·  竞争目的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   竞争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  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56.垄断并不难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是因为:

·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了。

57.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占据统治地位之后,出现了垄断价格。这时,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变化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58.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加强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

59.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 借贷资本输出

·  生产资本输出

· 商品资本输出

60.二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银行

· 世界贸易组织

6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  贸易的全球化

· 金额的全球化

·  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62.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

·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

·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63.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变化有:

· 首先,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

· 其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64.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述的美好社会是:

·  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

· 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

· 城乡之间没有对立。

· 实行按需分配

65.十月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  第一,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  第二,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  第三,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

· 第四,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66.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

· 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

·  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具有普遍的意义。

67.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因为:

·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

·  第二,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  第三,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68.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

·   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  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

69.共产主义社会

·  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

·  物质生产不再不顾人的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

·  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将达到动态平衡与和谐。

·  人类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