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有感(一)

重有感(一)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二)。因前已写过《有感二首》,故本篇题为“重有感”。亦有说因旗上刻绘成牙形,或以象牙装饰,故称牙旗。当时昭义镇辖泽、潞等州,实力较强,出兵长安勤王,具备有利条件,故说“得上游”。两句谓刘从谏为一方主帅,实力雄厚,占据有利条件,在国家危难时义不容辞地应与皇帝共忧患。诗中对刘从谏上书予以肯定。首联于点明刘从谏的有利条件后,即以“须”字示以义不容辞。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二)。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三)。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四)?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五)。

(一)甘露事变发生后,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因与宦官集团有矛盾,曾于开成元年二月、三月两次上表,力辨王涯等无辜被杀,揭露仇士良等罪恶,并声称“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测。”仇士良等惕惧而有所收敛。作者感于此事,写了这首诗。因前已写过《有感二首》,故本篇题为“重有感”。

(二)玉帐:征战时主将所居的军帐。牙旗:古以爪牙喻武臣,故军前大旗叫牙旗。亦有说因旗上刻绘成牙形,或以象牙装饰,故称牙旗。上游:本指水的上游,引申为地理形势险要和军事地位优越的意思。当时昭义镇辖泽、潞等州(今山西南部一带),实力较强,出兵长安勤王,具备有利条件,故说“得上游”。安危:这里是偏义复词,侧重“危”义。主君:指皇帝。两句谓刘从谏为一方主帅,实力雄厚,占据有利条件,在国家危难时义不容辞地应与皇帝共忧患。

(三)窦融:东汉初人。西汉末割据河西,后归顺光武帝,授凉州牧。他知道光武帝有统一陇西的意图,写信给割据天水一带的军阀隗(w i委)嚣,要嚣归顺。隗嚣不从,他就整顿兵马,上疏光武帝,请示出师伐嚣日期。关右:即陇右,窦融所辖为关陇以西地区。来关右,谓表自关右而来,比喻刘从谏能知道皇帝的意愿,上表谴责宦官。陶侃:东晋将领。成帝咸和二年(327),苏峻叛乱,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危急。陶侃时任荆州刺史,被推为讨苏峻的盟主,领兵抵石头城(故城在今南京市石头山后)下,斩苏峻。宜:应该。次:进驻。义山律诗一联中用两事而同指一人的例子很多,此处窦融、陶侃均指刘从谏,意思是说,刘从谏既然已经上表,表明了态度,就应该用实际行动为平定宦官之乱效力。

(四)蛟龙失水:喻皇帝失去权力。愁,悟抄作曾。季抄一作曾,一作长。更无:绝无。隼(s n笋):一种脚爪强健、善于搏击的猛禽,又叫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这里以鹰隼比忠于君主的猛将。与(舆):通“举(舉)”,高飞。两句意谓:君主失权,受制于宦官,就是因为无人像鹰隼那样,高飞秋空,搏击君侧恶人的缘故。纪昀说:“‘岂有’、‘更无’,开合相应。上句言无受制之理,下句解受制之故也。”

(五)幽显:阴间为“幽”,阳世为“显”,此指阴间的鬼神和阳世的人。早晚:犹“多早晚”,何时。星关:犹天门,指宫禁,皇帝居住的地方。雪涕:犹“抹泪”,既然抹泪,则人在流泪可知。两句谓长安内外,昼夜一片号哭声,宦官的滔天罪行,使神人共愤,何时方能收复为他们所盘踞的宫阙,朝廷上下都拭泪欢庆呢?

本篇是《有感二首》的续篇。诗中对刘从谏上书予以肯定。由于作者忧国心切,不免把刘从谏表中所声言的兴兵勤王,看成可以成为现实的事(其实,不论刘从谏主观上是否真正愿意,在当时条件下,如无朝廷命令,刘亦不可能付诸行动),故于刘从谏不免望之殷而责之切。诗中每于祈望同时,微露不满、焦急与愤郁,这在虚字安排上最能见出用意。首联于点明刘从谏的有利条件后,即以“须”字示以义不容辞。颔联“已来”、“宜次”,前宾后主,敦促之中,隐含对“宜次”而竟“未次”的不满。腹联“岂有”、“更无”,先反诘而后跌落,深有慨于武臣们的坐视危局,能为鹰隼而不为。对刘从谏而言,则既是激励,又是督责。末联“早晚”二字,于热望中透露出忧心如焚。杜甫《诸将》:“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公何以答昇平?”似可用作此诗的注脚。

本篇与《随师东》以律体议论时事,抒写感慨,而所议对象均为武臣,也明显是受了杜甫《诸将》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