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域出版+”六愿景

“域出版+”六愿景

时间:2022-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希望在今天这个“互联网+”“域出版+”的时代里,也能够共同培育一棵致力于知识学习、成果创造、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神树”,一个致力于知识服务新秩序、新业态、新价值的期刊移动出版平台。“域出版+域搜索+学习通”通过分类导航及搜索功能,可对指定类型刊物精确搜索,进入期刊主页即可一键投稿。


10.1 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肯定

定位于自出版、再出版与信息传播、知识服务平台的超星域出版,由于兼具自媒体特性,其创新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肯定。

2016年8月18日至19日,传媒杂志社联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广电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策划和组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和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等支持的第十一届中国传媒年会在广州举行。年会以“实践推动转型,示范引领融合”为主题,重点推介媒体在转型发展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典型示范引领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出席年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开幕式,并发布了“2014-2016推动媒体融合十佳传媒科技企业”名单,意在奖励10家在新媒体融合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超星集团以“融合项目:超星域出版”获得该奖项。

这也是致力于学术期刊移动出版的第三方出版机构首次得到传媒界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推动。学术出版走出“象牙塔”,插上移动社交的翅膀,让更多科学知识、科研成果通过智能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既是期刊界通过知识服务助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传媒界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平台创造突破性学术影响力的强大创新引擎。

10.2 让每一篇文章都获得“自由身”

学术期刊出版走出“象牙塔”,“飞入寻常百姓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议题,不仅在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举办的“首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高层座谈会”上得到关注,更在2016年10月20日由超星集团举办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期刊盛会——“媒体融合·域出版平台发布会”上得到聚焦。2000多位期刊界专家、编辑齐聚北京,共享学术出版移动社交的“智能传播”新成果。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格审定的我国学术期刊就多达5735种,如果按照每种月刊发20篇年刊发240篇计算,全年刊发的学术文章就多达137.6万篇。在学术期刊纸质出版形态里,一篇文章要获得“自由身”,就必须把整本期刊拆分,或者将其中的一篇复印、扫描。而学术期刊经过数字化加工被收录存储在数据库里后,每一篇文章还会如“待字闺中”的女子,除了等待读者用户的浏览、下载、引用,还是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用户的智能化需求,实现全时空、全领域、全媒体、全终端的推送、分享、交流、互动。

学术出版移动社交的“智能传播”,打破了这一禁锢学术文章350多年的“锁链”,轻松实现了每一篇文章的流媒体呈现、自由推送、瞬间分享,读者、用户与作者、编辑之间,在移动社交的智能传播中,实现了高度的学术互动与交流、加速了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这也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培育“若干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实现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更具传播影响力和更高转化率的科研成果资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传媒》杂志,在第10期用“封面+22个内页”的篇幅,以《聚合与智能:学术期刊传播模式重构》为题,推出了由刊首语《域出版:互联网技术的新展现》《从无序聚合到专域平台:学术传播秩序的重构》《学术编辑:学术传播新模式的灵魂》等6篇文章构成的“特别策划”。在“特别策划”聚焦的“域出版”平台里,通过超星集团研发的“学习通”APP,学术期刊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瞬间与微信实现无需转码的兼容、共享,插上移动社交的翅膀,实现像微信文章那样的全时空、全领域、全媒体、全终端的阅读、推送、分享、交流、应用、转化。从而使作者和学术编辑的智力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和飞跃。

10.3 神奇平台上的“六大愿景”

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出版传媒,其本质完全顺应了人类社会的终极心愿——传播、交互、学习、创造、共享。共同分享,已经成为当今和未来经济、文化与社会的新生态、新文明。

英国出版行业杂志《书商》最新报道,斯普林格启动了试运行一年的内容分享(Content–Sharing)项目,让订阅者通过链接将内容免费分享给非订阅的朋友以及研究伙伴。从而使原来静止的PDF格式,转换为流畅的流媒体,读者、用户可以对它进行注释、评论,并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笔记,以保持最佳的用户体验。

域出版通过“域空间”的拓展、学术社区的分享,正致力于形成支撑期刊移动出版的新型技术业态,不仅要提供最先进的传播技术,创造最高效的获取方式,构建最智能的交流平台,而且要培育最生态的生产关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信息传播、知识服务、成果转化的巨大前景。

我们由此联想到400多年前,荷兰阿姆斯特丹,爱思唯尔种下了那棵致力于知识收录、存储、购买与服务的“神树”。我们希望在今天这个“互联网+”“域出版+”的时代里,也能够共同培育一棵致力于知识学习、成果创造、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神树”,一个致力于知识服务新秩序、新业态、新价值的期刊移动出版平台。

在这个神奇平台上一定会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六大愿景”——编辑可轻松实现“采编通”,普通作者可轻松实现“发表通”,评审专家可轻松实现“评审通”,研究人员可轻松实现“学术通”,经营人员可轻松实现“经营通”,读者和用户可轻松实现“期刊通”:

①为编辑办公实现“采编通”——一方面,编辑可以利用“学习通”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研究、策划、组稿、编辑,其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域出版+域搜索+学习通”拥有功能丰富的社交互动界面,并通过设立编辑部内部讨论组,传达通知、信息交流的同时,实现移动端各类型文件的存储分享,为编辑人员提供一个强大的移动采编、办公工具。

②为普通作者实现“发表通”——“内容为王”始终是编辑出版的立足之本,但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渠道为先”则能确保作者创新成果的优先发表。“域出版+域搜索+学习通”通过分类导航及搜索功能,可对指定类型刊物精确搜索,进入期刊主页即可一键投稿。同时支持作者与编辑部及编辑部内部在线沟通讨论,为编辑、作者搭建一个便捷的组稿、发表平台。

③为专家评审实现“评审通”——一方面,评审专家可就相关栏目(专题、主题)与各个角色开展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新的思想与观念,打造在线的知识、经验、智慧、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以智带栏”模式、多元化社交功能及内容优质的专题域遴选,集聚优秀专家资源,提供便捷的专家沟通渠道,“域出版+域搜索+学习通”使稿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多方专家审阅及点评,大大提升评审质量与效率。

④为研究人员实现“学术通”——为域出版提供技术支撑的“学习通”资源库,已经将全世界2.8亿条的学术期刊的元数据进行了集成;同时开发的域搜索技术,是基于数十亿海量元数据,依照科研人员的研究习惯揭示文献的关联关系,对海量学术文献进行汇编,通过汇编实现了高效精准的一站式学术资源搜索。“域出版+域搜索+学习通”,就可以畅通实现文献类型、主题、学科、作者、读者、机构、区域等多维度的学术趋势分析,图书、期刊以及其他各类文献之间的全方位引证关系分析,数据分析结果以表格、图形等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现,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学术搜索、系统分析、形成成果的便捷渠道。

⑤为经营人员实现“经营通”——学习通在线注册读者、用户5000万,其中,高端活跃用户1200万,庞大忠实的用户基数,有效可靠的受众范围,坚实畅通的传播基础,有利于期刊社盘活经营存量,增加全新商机,创造持续的广告、发行、流量、智力咨询、情报推送等收益,进而促使期刊获得健康、长远的发展壮大。

⑥为读者用户实现“期刊通”——海量内容全终端覆盖,优质内容精准匹配,即时推送给读者、用户;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学习通后台数据,找到共同感兴趣的用户群体,就当前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在期刊和栏目(专题、主题)中展开讨论。此外,基于二级分类指导的置顶和订阅等功能,“域出版+域搜索+学习通”就满足了读者、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准确找到所需要的刊物、栏目,实现知识学习、成果创造、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各类需求(见图5-15)。

图5-15 “域出版+域搜索+学习通”的六大愿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