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朝玉米甘薯从哪引进

明朝玉米甘薯从哪引进

时间:2022-09-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许正因为如此,明代中后期先后引进了玉米、甘薯、花生、辣椒等农作物。落花生在明代已经入咏,足证花生在当时饮食生活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同其他引进的农作物一样,为人们认识者不多,致使它传播到全国各地亦在明末清初时期。明代我国引进的农作物不只上面所述几种,但因其与饮食关系不大,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而上述几种农作物不仅直接关系于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着可贵的贡献。

政治上,外交上缺少惊人之处的明王朝,在民众生活方面特别是在饮食生活方面,同样也没有进行过惊人的改变,只是在历代发展的基础上,比较讲究起菜肴的色香味,又以新鲜为上,调味方法也相对多种多样了。尤其是南方人用糖已成为烹调中不可缺少的物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并不像清代中叶以后那样闭关自守,还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既有过郑和下西洋,也接纳过西方传教士。也许正因为如此,明代中后期先后引进了玉米、甘薯、花生、辣椒等农作物。尽管引进后一度发展缓慢,但经过多年后终归为人们认识,广为传播栽种,从而对中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玉米,学名玉蜀黍,有的地方叫玉麦、芦粟、苞谷等。玉米原产美洲,何时何人由国外传入,先传入我国何地,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结论。不过这并非本文讨论的中心,可以不去多讲。但就现在所知,我国文献中最早具体记载玉米的是杭州人田艺蘅所著《留青日记》。是书问世于1572年。田艺蘅说玉米“真异谷也”。说明玉米刚到杭州不久。接着是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说:“玉蜀黍出西土,种者亦罕。”此书刊于1603年。再就是约晚于《本草纲目》问世的明代农学巨著《农政全书》,该书的作者徐光启说:“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蜀黍,盖亦从他方得种。”以上三点说明,玉米在明代中叶在我国已经栽培。今人万国鼎先生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记载认为,玉米在明末(1643)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至于福建、浙江两省明代方志虽未记载,但有其它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栽种玉米。

甘薯有番薯、金薯、山芋、红苕、地瓜等好几个名称,原产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甘薯传入中国的历史,过去也没有官方的确切记载。《燕山夜话》的作者马南邨60年代初说:“近来从福建发现了《金薯传习录》,才真相大白,原来最初把甘薯传到我国的是一位华侨,名叫陈振龙,时间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农历五月下旬。”陈将薯藤挟入小篮内,航海七日,秘密输入中国。历经数百年之后,现在甘薯已遍及全国南北各地,尤以黄淮平原和华南地区栽培最为集中。

花生又名落花生。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巴西,15世纪末传入南洋群岛,16世纪初(明代中叶末期)传入中国。明弘治年间(1488-1505),《常熟县志》、《上海县志》、《姑苏志》等方志中都有记载。王世懋在《学圃杂疏——蔬疏》中说:“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种也。”看来花生传入在16世纪初而在嘉定是无疑的了。明人徐渭《渔鼓词》云:“洞庭桔子凫茨菱,茨菰香芋落花生。娄唐九黄三白酒,此是老人骨董羹。”落花生在明代已经入咏,足证花生在当时饮食生活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同其他引进的农作物一样,为人们认识者不多,致使它传播到全国各地亦在明末清初时期。

辣椒,我国一度也称“番椒”,说明它是舶来品。原产地为中南美洲热带地方,约在明代末期传入我国。究竟由谁传入或引进,已难查考。明高廉《遵生入笺》中有“番椒、丛生、白花、子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看来最初人们似乎将辣椒作为观赏花卉栽培的,直到清初,陈淏子还将辣椒作为花木而收到《花镜》一书。不过,陈淏子在是书则说:“其味最辣,人多食用。研极细,冬月取以代胡椒。”可见,最迟到了清初,人们已经食用了。后来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尤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陕西等地栽培较多。

明代我国引进的农作物不只上面所述几种,但因其与饮食关系不大,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而上述几种农作物不仅直接关系于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着可贵的贡献。主要反映在:

一、缓解了人口激增的食物需求,促进了中国粮食作物地位的变化。这一影响具体表现在玉米和甘薯的引进与传播上。其实这两种作物也正是在我国人口激增、食粮不足的背景下扩大种植的。

请先看历史文献关于玉米扩大种植的记载。乾隆十二年(1747)安徽巡抚潘思榘奏称:“芦粟一种,宜于山地,不择肥瘠,六安州民种甚广,舂煮为粮,无异米谷,土人称为六谷。”18世纪60年代纂修的《河南嵩县志》说:“玉米粒大如豆,粉似麦而青,盘根极深,西南山陡绝之地最宜。”又说:“今蒿民食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其山民玉黍为主。”18世纪末,严如煜写的《三省边防备览》中说:“郧阳亦属崇山峻岭,平畴水田,十居一二。山民所恃为饔者麦也、荞也、粟也,总以玉米为主。”又说:“商南、名隹南,间有水田,然亦不多,皆以包谷杂粮为正庄稼。”成书于1829年种的《安徽州府志》载:“查安徽属山多田少,棚民(笔者注:即平川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上山垦种,用柴草搭棚住宿,故名)租垦山场……垦地成熟,布种苞芦,获利倍蓰,足以趋之若鹜。”上述这些情况归纳起来,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这些材料都是18世纪中叶以后的,而入山垦种者“大约始于前明,沿于国初,盛于乾隆”。为什么18世纪中叶以来入山垦种的人多起来?二是入山垦种,大半多种玉米,以玉米为主粮。山民为什么喜欢多种玉米?对于这两个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作过专题研究,并写出了报告。认为这是由于此时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之故,“清朝建国之初,约在六七千万左右,后经数十年的抚辑流亡,休养生息,人口增至一亿二三千万。17世纪后期起的百多年,正是清代所谓太平盛世,生齿日繁,到18世纪之末,全国人口即突破三亿大关。”所以18世纪中叶以后,入山垦种的人也随着全国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至于为什么入山多种玉米,那是因为玉米是适应性很强的高产作物,天气好坏都有一定收成。且玉米成熟多在夏秋之交,甚至未完全成熟也可以采收食用,解决了贫苦人民口粮上的燃眉之急。

再看一看关于甘薯传播栽培的文献。甘薯从菲律宾引种到福建,经过一二十年的逐渐扩展,在闽粤两省部分地区的栽培相当普遍,并在救荒中确实发挥了作用。《农政全书》中就说:“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故在万历三十六年(1588),长江下游旱荒,徐光启说,托一位姓徐的人从福建莆田把薯蔓植在木桶中运到上海栽种。浙江人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也说:“粤中处处种之,康熙三十八年(1699),粤中米价踊贵,赖此以活。”晚于吴震方的黄可润在《畿辅见闻》中说道18世纪中浙江种甘薯的情况是:“今之浙江宁波、温台皆是,盖人多米贵,此宜干沙地而耐旱,不用浇灌,一亩地可获千斤,食之最厚脾胃,故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农民以此为粮之半。”看来,甘薯之扩大种植同玉米一样,与“人多米贵”有一定关系,加上甘薯单产高,耐瘠耐旱,生熟皆可食,饥可果腹,馑可充蔬,还可以酿酒,所以很快得到传播栽培。

玉米、甘薯的引进与传播,不仅在明清时期缓解人口激增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直至当今在我国农作物中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中国农科院1983年的调查分析,玉米总产量仅低于稻米和小麦而居于全国第三的地位。甘薯在我国的年产量,60年代已达到10亿担以上,为世界第一,回顾历史,玉米和甘薯对我国人民的饮食确实贡献不小。对于其中引进甘薯的华侨陈振龙,有人认为其功劳比得上远古的神农,这就是郭沫若先生在他的《满江红》一词中所咏的:

我爱红苕,小时候曾无粮食。

明代末,经由吕宋,输入中国。

三七零年一转瞬,十多亿担,总产额。

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

原产地,南美北;输入者,华侨商。

陈振龙本是,福州原籍。

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沿海勤耕植。

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诚。

据农业科学家依照玉米、甘薯的变异和适应性很强的特点认为,玉米和甘薯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扩大玉米、甘薯综合利用的新技术,这两种作物的生产在我国还将继续发展,它们在未来人类生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增强了营养素的平衡,充实了中国的膳食结构。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膳食组成结构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素极不平衡,由于广大人民群众一日三餐多为米面类主食,所摄取的主要是糖类碳水化合物,缺少应有的蛋白质和脂肪。明代引进的农作物,特别是玉米和花生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同类食物中则含量较高。广大人民群众经常食用这些食物,无形中促进了摄取营养素的平衡。为了说明这一点,还是让我们分别看一看它们的营养素及其在人们饮食中的作用。

玉米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和矿物质。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1980年公布的《食物成分表》分析,有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是较高的。以北京所产黄玉米与北京所产籼稻米相比较,蛋白质、脂肪、热量、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粗纤素等七项营养成分,黄玉米均比籼稻米为高。尤其黄玉米的脂肪含量每百克食部竟达4.3克,较之稻米、小麦、小米、大麦高出近一倍至三倍。玉米在我国膳食中的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用它榨油是人体需要的理想植物油之一;玉米作粥,因其保存有许多胚芽,经慢火久煮,最易吸收和消化;玉米笋做菜已成为当前的时尚;用玉米饲养畜禽,更能转化为人们喜食的优质食物;我国酿酒的主要原料也来自玉米;至于用玉米制作糕点和罐头食品亦已开发出不少品种。

甘薯的营养虽不十分全面,但其蛋白质对平衡人体营养有其特殊作用,那就是对面粉蛋白质的营养缺乏,甘薯具有显著的弥补效果。大米蛋白质的营养虽高于面粉,但仍需由甘薯蛋白质来弥补,才可提高大米主食的价值。日常吃一部分甘薯,可提高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用甘薯制作的菜肴、粉条和酿酒,已在饮食市场占有相当可观的数量。用甘薯作发酵饲料养猪等,对人们饮食生活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效果。

花生从其引进中国不久,就引起一些人的兴趣,明嘉靖时人徐渭《青藤书屋文集》中有“榛实软不收,菰根旨定雌。吴沙落花子,蜀国叶蹲鸱。配茗人犹未,随着箸似知,娇颦非不尝,憔翠浣纱时”。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徐渭早就认识到花生是一种绝好的食物,而为榛实、菰根所不及,可与蜀地的大芋相比拟。只是当时识者不多,尚没有被人完全重视,甚为惋惜。后来人们不仅知道它是一味特异的干果,还发现它可以榨油,逐渐成为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为我们提供的植物油超过大豆的一倍,其油脂质量在提高人们膳食热能供给上又优于大豆。花生单做,可以制成卤、煮、炸、五香等不同的花生米,作为下酒菜和小食。作为配料,可以作成宫保鸡丁、八宝甜饭等各有风味的佳肴。尤为可贵的是,科学实验表明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盐溶性球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精氨酸组氨酸较多,与鸡蛋的蛋白质相仿,极易被人体吸收。另外,花生中所含的核黄素、钙、磷、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也较为丰富,有“植物肉”誉称。

三、增加了调味原料,充实了中国饭菜的味型。辣椒属于刺激性食物。我国古代“五味”中没有“辣”味,而把生姜等刺激性食物称为“辛”,辣椒的引进,明确地改变了传统的“甘、酸、苦、辛、咸”的概念,“酸、辣、苦、甜、咸”已成为当今的“五味”。作为调味品,辣味在中国烹调中有着显著的特殊作用,什么菜一放点辣椒,口味立即改变;辣椒与其他调料相配,还可调和出许多复合味,诸如与花椒相配成为麻辣,与醋相配成为酸辣,与酱相配成为酱辣等,甚至四川的鱼香味、怪味等也离不开辣椒。辣椒其实不止调味,随着辣椒品种的改良和新品种的增加,有些辣椒还可以用作烹制菜肴,如灯笼大红椒、大青椒就可烹制出花样翻新的数百种佳肴。即使是原来线辣椒,同样可以当菜吃,像陕西“十大怪”中的“油泼辣子是盘菜”的辣椒面,就是用颇辣的线辣椒制成的。聂凤乔在《蔬食斋随笔》中对辣椒的性味功能作过阐述。他认为,辣椒中含有多种辣椒碱和一些香荚兰胺以及柠檬酸等化学成分,能刺激口腔黏膜,引起胃的蠕动力,促进唾液分泌以及促进淀粉酶的活性,所以有明显的促进食欲、增强消化的功能。至于辣椒所含大量维生素C和相当多的维生素A,对身体有预防和抵抗传染病的作用,也早为人们所认识。

辣椒引进中国,人们由不认识到认识,由开始在边疆栽培到扩大到全国各地,现在已成为我国极为丰富的特产之一,由300年前尚不知辣椒为何物而变成世界上辣椒的输出国,外销到亚洲、澳洲、非洲、欧洲,甚至包括辣椒原产地的美洲。辣椒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群众发财致富的源泉之一,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在辣椒的栽培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新的发展。然而,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原来的引进,哪能出现今日的成就。饮水思源,我们真心感谢当初引进辣椒而难以查考的无名者。

注:本文刊载扬州大学学报《中国烹饪研究》199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