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的起源

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的起源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方面的考证后,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在伦敦对外宣布: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在李尤《鞠城铭》的十二铭文中可以看到,汉代的蹴鞠竞赛已经有了正规的球场、较完备的竞赛规则和公正执法的裁判,是一项较为正规的运动项目。在元代出土文物“蹴鞠纹铜镜”背面铸有元代男女对踢足球的装饰。除文物以外,元代的散曲中也有反映男女对踢足球的套曲。

(一)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

西汉学者刘向在其所著的《别录》一书中记述道:蹴鞠“起战国之时”。大约是2500年前。另外,刘向还记录了另一种传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1953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半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村落遗址,其使用的石器中有不少石球,可能是作为游戏的用具。从时间和地点来看都与黄帝部落居住的地区和纪年相吻合。踢石球是最古老的“蹴鞠”游戏,这种游戏一直在民间潜浮着,直到明清时代。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十六经·正乱》中记述了黄帝与蚩尤部落战争结束时的一个场景:在胜利之后的欢庆中,士兵剥下敌人的皮制成箭靶,剪下敌人的毛发做成旗头,割下敌人的胃当球踢。这种在胜利之后的报复性做法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历史中也都曾有过。

据考证,最早出现“蹴鞠”这项运动的确切记载是《史记·苏秦列传》和《战国策·齐策》。苏秦的墓现在就在淄博市淄川区城南镇境内。据《史记》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其中“蹋鞠”就是“蹴鞠”。

经过多方面的考证后,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在伦敦对外宣布: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2004年7月15日,在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开幕式上,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一致认同:中国是足球的故乡,中国淄博是足球最早的发源地!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致辞中说:“中国足球有着优秀的发展传统,山东淄博的蹴鞠,对足球运动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感谢中国将这项运动带给了世界,世界因为有了足球而变得更精彩!”

(二)战国时期

从文献记载来看,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了蹴鞠。从名称上看,汉代以前是用“蹋鞠”一词,“蹴鞠”一词是在汉代出现的,汉代初年是两词并用,以后才确定了蹴鞠的基本叫法,虽然在各个朝代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叫法,但“蹴鞠”一词却一直被沿用下来。

当时的球用皮革制成,中间填满毛发。蹴鞠方式是什么样的,目前尚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开展的蹴鞠多是平民式的消闲娱乐活动,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这与军队的练武手段和庙堂祭祀的蹴舞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三)两汉时期

汉代蹴鞠的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娱乐性增强,配合音乐伴奏,由自娱性消闲娱乐发展为观赏性表演娱乐,成为“百戏”表演中的一个节目;二是发展成为军事训练手段,是军事检阅的一个部分,在运动形式上发展为有较强对抗性的竞赛。这两种蹴鞠在西汉时期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在李尤《鞠城铭》的十二铭文中可以看到,汉代的蹴鞠竞赛已经有了正规的球场、较完备的竞赛规则和公正执法的裁判,是一项较为正规的运动项目。但是,十二句铭文还不能完全说清楚这一项体育运动的方法和规则,关于汉代的球场设备和双球门的竞赛方法还需进一步寻求佐证。而汉代蹴鞠是激烈对抗的竞赛形式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据《汉书·艺文志》所刊目录记载,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足球比赛方法和技术的书籍是汉代的《蹴鞠二十五篇》。在汉代,蹴鞠就已西传到天山南北,并逐步影响西亚各国。

(四)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蹴鞠是节日娱乐活动的一项内容,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流行于宫廷。在唐代,球的制作工艺比汉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已能用几何图形组圆,并将动物膀胱放在皮壳内,以嘴吹气,使球变得有弹性且可以弹起。

在唐宋时期,蹴鞠有两种踢法:一种是有球门的成队比赛,称为“筑球”。一般是在朝廷大宴及外交宴会上表演,是一种单球门的间接竞赛,开展得不够广泛。另一种是没有球门的个人比赛,称为“白打”。有1人场,2人场……直到10人场,这种踢法历史最久,开展得很广。

宋朝的皇帝和贵族都很喜欢蹴鞠活动,并在朝廷的礼仪中把蹴鞠定为朝廷大宴表演的项目之一。受其影响,在北方建国的辽国、金朝也将蹴鞠作为宴会表演节目。在宋代,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要,城市中有了综合性的游乐场——瓦舍,瓦舍中有供艺人演出的勾栏,蹴鞠也是在勾栏中进行的各种演出活动之一。另外,各种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会社。蹴鞠艺人的会社就叫“齐云社”。早在汉唐时期,皇室和贵族的家中就有专业的蹴鞠艺人,称为“鞠客”、“内园小儿”,是专为统治阶级从事表演活动的。宋代的朝廷也有专业的蹴鞠艺人,而城市瓦舍中的蹴鞠艺人则是民间的,是为市民表演娱乐的。

由于宋代蹴鞠开展得比较普及,有人撰写了《事林广记·戊集》、《万宝全书·戏球场科范》、《蹴鞠图谱》和《蹴鞠谱》4本介绍蹴鞠技艺的书籍。

(五)元、明、清时期

元代蹴鞠活动的发展表现在“白打”踢法的动作难度有所提高,并出现了男女对踢,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在元代出土文物“蹴鞠纹铜镜”背面铸有元代男女对踢足球的装饰。除文物以外,元代的散曲中也有反映男女对踢足球的套曲。

明代的蹴鞠活动曾受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熹宗的禁止,但封建朝廷的禁令并不能完全禁止社会上蹴鞠活动的开展,在广大下层社会中仍有较广泛的蹴鞠活动。另外,在有皇帝和贵族喜爱蹴鞠活动的朝代中,蹴鞠也是宫女和士大夫们消遣娱乐的手段。

由于清朝统治者对汉族的传统文化加以限制,蹴鞠活动的发展受到影响。到了清代中叶,蹴鞠活动基本绝迹,只是在个别地区存在并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