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道教的起源

中国古代道教的起源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道教的起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思想和道术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古代的鬼神思想。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不断吸取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道教也融合了谶纬迷信思想作为本教派方术的内容。黄老道与方仙道合流,道教就应运而生了。《太平经》谴责这种行为类同老鼠窃食,人人痛恨,表现出小生产者平均财产的初步要求。

第一节 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思想和道术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代的鬼神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都很崇拜,把它们看做是神灵,进行祭祀和祈祷,并由此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天神、地祇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不断吸取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

(2)巫术和神仙方术。从殷代起,人们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战国以后神仙方术逐渐兴盛。神仙思想在《庄子》和《楚辞》中已屡见不鲜。稍后,在燕齐一带出现了宣传长生成仙之术的神仙方士。这种神仙方术和邹衍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比较具有理论系统的方仙道,以及宣传方仙道的神仙家,这就是道教的道士和道教修炼方法的前身。

(3)谶纬之学。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谶纬之学盛行,儒生与方士合流,以阴阳五行说附会《公羊春秋》推验灾异祯祥。道教也融合了谶纬迷信思想作为本教派方术的内容。

(4)黄老思想。两汉时期流行的黄老之学本来就包含许多神秘的因素,加上研究黄老的学者中有不少神仙方士,他们以长生成仙思想使黄老之学向宗教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以崇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黄老道与方仙道合流,道教就应运而生了(以上可参见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

道教产生以后,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以烧炼金丹和宣传长生成仙为主,创立了道教中的丹鼎派。东汉末左慈为其创始人,魏伯阳的《参同契》(即“大易”“黄老”“服食”同出一门,能契合大道)汇集了金丹术的各种秘诀,成为该派的早期经典。另一部分人则以“符水咒说”之类的巫说为主,并吸取《老子》书中的若干社会政治思想,活动在下层群众之中,创立了道教中的符箓派。

img139

张陵像

符箓派创立于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是该教派中两个最早产生的道教组织。“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东汉的张陵(34—156年),他是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通晓五经。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顺帝时在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141年)作道书24篇,创立道派,教人悔过奉道,学习《老子》五千文,设立“祭酒”统领教民,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张陵自称“太上老君”降命授为天师,故亦称“天师道”,“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参见《三国志·张鲁传》及注引《典略》)。

img140

张角像

“五斗米道”主要是一种宣传民间互助、互济的宗教,但对农民起事也有影响,东晋的孙恩、卢循曾以“五斗米道”为号召,聚众数十万,反抗暴政,“朝廷震惧,内外戒严”(见《晋书·孙恩传》)。“太平道”为东汉末年张角(?—184年)所创立。张角,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因其信奉《太平经》,故他创立的教派称“太平道”。灵帝时,张角借符水咒说治病传教,在农民中秘密进行活动。10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中平元年(184年)起义,以头缠黄巾为标志,被称为黄巾起义。黄巾军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皇甫嵩传》)。这是说,代表旧传统的苍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权威,代表农民利益的黄天理应成为世界的主宰。灵帝中平元年是甲子年,三月五日是甲子日,约定在这一天,各地教民同时起义推翻刘姓王朝,天下就太平了。“太平道”是以宗教为旗帜,合政、教为一的组织。

符箓派的早期经典主要是《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原为东汉末年于吉所著,共170卷,明《正统道藏》所收《太平经》仅残存57卷。该书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等,恐非一人一时的作品。

《太平经》的基本思想,是追求一个理想的太平世界,即所谓“致太平”。《后汉书·襄楷传》注引《太平经·典帝王》篇曰:“真人问神人曰:‘吾欲使帝王立致太平,岂可闻邪?’神人言:‘但顺天地之道,不失铢分,则立致太平。……立致太平,延年不疑也。’”这里把“致太平”作为“延年”、长生的基础,在宗教形式下,透露出社会变革思想。葛洪在介绍《太平经》的宗旨时说:“书多阴阳、否泰、灾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云治国者用之,可以长生,此其旨也。”(《神仙传》卷十)这里有意隐去了“致太平”的内容,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致太平”在书中的重要性质。正如当代学者王明先生所说:“我们认为,‘致太平’是全部著作的出发点。评价《太平经》似应以这个出发点作追踪的线索。”(《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

所谓“太平”,“太者,大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太平经》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诀》),即大平均的意思。这是针对封建社会的不平不均而发的。

《太平经》列举社会上的贫富不均现象,说:富人“得天地中和之财,积之乃亿万种,珍物金银亿万”,他们“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而雇工“赁作富家,为其奴使,一岁数千,衣出其中,余少可视,积十余岁,可得自用还故乡”(卷一百十四《大寿诫》)。这是说,一个壮劳力要辛辛苦苦给地主干10多年,才能凑足返乡的路费,其结果,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它认为“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这里借用《礼记·中庸》“中和”的术语,企图说明财产应归天下所公有,不能允许少数人偏得而私。还举例说,大仓(按:指太仓,即皇仓)的财物是取自千家万户的租税收入,不足的人家应当从中取得衣食生活的费用,但却被少数人聚敛独占。《太平经》谴责这种行为类同老鼠窃食,人人痛恨,表现出小生产者平均财产的初步要求。

《太平经》对当时政治上的不平也极为不满。它指斥政府官吏专“以害人为职”,“因而盗采财利,以公趣私,背上利下”(卷九十八《为道成败戒》)。认为这批人是“天地之害”“国家之贼”“民之虎狼”“父母之恶子”,疾呼“天地憎之”“鬼神恶之”!由于政治上的不清明,致使“水旱无常,盗贼数起”,政府官吏不仅没有救灾措施,反而采用刑罚,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见《太平经钞》乙部《解承负诀》)。它主张选择“有道有德,不好杀害伤”的人做官,希望这些人避免使用“重刑死法”。《太平经》中有这样的话:“人有过莫善于治,而不陷于罪,乃可也。其次,人既陷罪也,心不欲深害之,乃可也。其次,人有过触死,事不可奈何,能不使及其家与比伍,乃可也。其次,罪过及家比伍也,愿指有罪者,慎毋尽灭煞人种类,乃可也。”(《太平经》卷四十《乐生得天心法》)即对老百姓要宽厚,能不治罪的就免罪;能治轻罪的不治重罪;治死罪的不要牵连家属、邻居;必须牵连家属、邻居的,也要限于那些确实有罪的人,决不能做那些杀人灭种的事情。《太平经》把量罪用刑描绘得如此细致,反映出小生产者要求从封建统治的严刑峻法下解脱出来的迫切心情。

《太平经》把“太平”的希望寄托在皇权和神权上,这是其社会改良主义理论的集中表现。《太平经》从未抨击皇权,它反对“犯上作乱”,如说“小人无道多自轻,共作反叛,犯天文地理,起为盗贼相贼伤。犯王法,为君子重忧”(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它认为社会上的不平不均是由于皇权用人不当,以“下愚不肖为近辅”所造成的,致使民情不能上达。《太平经》举例说,人们对于天地都能自由地“仰视俯睹”,但却不能自由地接近帝王,其间的障碍是来自“近比”(近臣)的“威相迫协(胁)”。所以《太平经》渴求有一位农民代言人的真命天子,通过举贤使能,实现“王治太平”(《太平经钞》乙部《和三气兴帝王法》)。

《太平经》的作者也懂得,理想中的皇帝毕竟不是现实中的皇帝,为此,要假托“神”的权威以限制帝王的所作所为。首先是“明戒”。即自然灾异被说成是“天地之神”对帝王的警戒。这就把汉儒的“谴告”说引入了道教的思想体系。其次是“承负之厄”。“厄”通轭,指架在牛颈上的曲木。“承负之厄”,是说现时的祸福是承担先人的功过报应所致。《太平经》认为,帝王的善恶行为,或在当世受到报应,或者流传给后代。流传给后世子孙的,叫做“承负”。它说:“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太平经钞》乙部《解承负诀》)用以告诫帝王谨言慎行,诚惶诚恐,不要让后代承担前代所犯下的罪恶。再次是“守一”。为什么要“守一”?《太平经》说:“一者数之始也,一者道之生也,元气所起也,天之纲纪也。”(转引自《云笈七签》卷四九)这里的“一”,是因袭《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的说法,含义也基本相同,这个“一”,被说成是具体(数)和抽象(道)、无形(元气)和有形(天)的本原。“守一”,在《太平经》中不甚强调后来道教修持的意义,而认为“守一”即“清净”,就是说,要求帝王在政治上保持清明、清廉,这样政权就能得到神仙的庇护。

总之,《太平经》对社会现实的抨击是深刻的,对未来社会的憧憬是美好的,而解决矛盾的办法则流于幻想和宗教。它作为原始道教的经典,只是创造了“一个松散的宗教神学体系”,其中杂糅了儒家、道家以及古代神仙方术等诸家学说,表现出道教理论的不成熟的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