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线辣椒杂交种

线辣椒杂交种

时间:2024-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品种来源:此品种(杂交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2003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03 003。品种来源:干椒一号由二金条-12-6-4×羊角-2-3杂交选育而成,起止日期1993~1996年,2000年由四川省种子站在三个地区区试,推广面积累计60万亩。床温超过36℃应加强通风,防止幼苗徒长。辣椒怕涝,大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止椒苗被淹。

1 川辣2号

(1)品种来源:此品种(杂交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2003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03 003。

(2)品种特征特性:首花节位8~11节,从定植到始收65~98d(青椒-红椒),比四川二金条早收10~22d;株型紧凑,株高37.5cm,株幅62.8cm×57.5cm;果实长羊角形,长18.3cm,粗1.7cm,单果重19g;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直,光亮,商品性好;肉质脆嫩,辣味中等;结果早,集中,成熟一致;亩产鲜红椒2500kg左右;适鲜食和加工;抗病性强于四川二金条。

(3)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四川省和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2 川腾1号

(1)品种来源:此品种(杂交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2005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05 005。

(2)品种特征特性:早熟,首花节位8~12节,从定植到始收70~103d(青椒-红椒);株型紧凑,株高46.2cm,株幅53.3cm×51.6cm;果实长羊角形,长19.9cm,粗1.8cm,果肉厚0.2cm,单果重21g;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直,光亮,商品性好;肉质脆嫩,中等辣度;结果多、集中,成熟一致;亩产鲜红椒3000kg左右;适鲜食和加工;抗病能力强于四川二金条。

(3)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四川省和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3 川腾6号

(1)品种来源:此品种(杂交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2010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10 002。

(2)品种特征特性:2010年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10 002;早中熟,首花节位7~15节,从定植到始收红椒96d左右;植株中高,株型紧凑,株高57.1cm,株幅61.0cm×59.2cm;果实长羊角形,长19.8cm,粗1.6cm,果肉厚0.21cm,单果重19.0g;平均产量为2500kg/亩;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味辛辣;适鲜食和加工;耐热、耐旱性较强;较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

(3)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四川省和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4 川腾9号

(1)品种来源:此品种(杂交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2014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14 001。

(2)品种特征特性:中早熟,首花节位9~13节,从定植到始收青椒平均66d,始收红椒平均97d;果实长羊角型,果长24.3cm,果粗1.6cm,肉厚0.15cm,平均单果重20.0g;株高60.9cm,株幅79.0cm×79.8cm,株型较散,结果多,挂果能力强;商品性优,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中辣;适合鲜食、制酱和制干;耐涝、耐重茬、抗疫病和青枯病能力强;亩产鲜椒2600kg左右,最高达2900kg。

(3)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四川省和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5 川腾10号

(1)品种来源:此品种(杂交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2014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14 002。

(2)品种特征特性:中早熟,首花节位8~12节,从定植到始收青椒平均为69d,始收红椒平均为102d;果实线型,果长25.8cm,果粗1.4cm,肉厚0.16cm,平均单果重19.1g;株高67.7cm,株幅85.2cm×86.7cm,株型较散,结果多、较集中,挂果能力强;商品性优,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味辣;适合鲜食、制干和制酱;耐涝、耐重茬、抗疫病和青枯病;亩产鲜椒2300kg左右。

(3)适宜种植区域:适合四川和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6 红冠1号

(1)品种来源:此品种(三系杂交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2015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蔬2015 006。

(2)品种特征特性:三系配套选育而成;早中熟、首花节位11.9节,从定植到始收青椒74d;果实羊角形,长20.6cm,粗1.6cm,果肉厚0.22cm,单果重21g;株高50cm,株幅53.3cm×60.4cm;株型紧凑,挂果能力强;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实光亮,顺直,商品性好;辣味中等,适合制酱、泡制和鲜食。亩产2400kg左右。对疫病、青枯病等病害抗性较强。

(3)适宜种植区域:适合四川和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7 干椒一号

(1)品种来源:干椒一号由二金条-12-6-4×羊角-2-3杂交选育而成,起止日期1993~1996年,2000年由四川省种子站在三个地区区试,推广面积累计60万亩。

(2)特征特性:株高60cm,开展度65cm,第一花着生于9~10节,果实细长羊角形,青椒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长21cm,果肩宽1~2cm。单果重17~23kg,果皮薄,籽少,味辣。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抗病毒病,疫病,耐寒、耐湿、耐瘠,易脱水,晒干率高,宜作晒干椒或鲜食。

(3)栽培技术要点:全国各地适时播种。亩用种子40~50g,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单双株定植均可,参考行株距60cm×40cm。种子用55℃温水浸种30min,放入冷水中再浸4h,然后用300倍液硫酸铜水浸种5min,防治疫病,捞出用干净湿布包好置于28~30℃条件下催芽,种子萌动后播于苗床。四叶一心分苗;苗期注意温、光、水、气的管理,浇水在晴天进行,阴雨天禁止浇水。床温超过36℃应加强通风,防止幼苗徒长。

早春大棚栽培长江流域于2~3月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于3月中下旬定植;北方于3~4月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于4~5月中下旬定植。选上年未种过茄科作物,地势高燥、能灌能排的壤土或沙壤土,整地时每亩均匀施入腐熟厩肥3000~4000kg,三元复合肥40~50kg,氯化钾15kg,钙镁磷肥40kg。定植在晴天下午进行,每畦栽两行,行距50cm,株距40cm,亩栽2800~3000株。定植前喷药防治病虫,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生长前期要适当控制水分供应,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到了果实膨大期,一定要供应充足的水、肥。辣椒怕涝,大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止椒苗被淹。进入坐果盛期培土一次,以防倒伏。

全生育期注意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果实成熟即果色青绿,果实基本定型,触摸果实有一定硬度时及时采收,以利于后茬果实生长,提高产量。

(4)适宜推广地区:该品种全国各地均宜种植。

8 干椒3号

(1)品种来源:干椒三号的母本是以江西省搜集的地方品种,经过多代单株选择育成的自交系Y44,与雄性不育源伏A采用饱和回交法育成的羊角形辣椒CMS不育系Y44A及相应保持系Y44B。父本A188C是四川地方品种二金条经多代纯化选出的优良自交系,能使不育系100%恢复育性。

(2)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cm,开展度60cm;早熟,始花节位7~8节;果实细长羊角形,横径1.5~1.7cm,纵径22~24cm,果肉厚0.2cm,平均单果重16g,果面略皱,青椒绿色,红椒鲜艳红亮;单株挂果60个以上,最多可挂120个;可鲜食、干制和加工,味浓香特辣,品质优良。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验,其干椒含油率为7.89%,粗蛋白含量为13.0%,硒含量为0.12μg/g,辣椒素含量为418.2μg/g。抗TMV、CMV和疫病,高温下连续结果能力强,每亩鲜红椒产量3000~4000kg,干椒产量450~500kg。

(3)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1.2m开厢,行株距50cm×45cm,地膜覆盖双行单株栽植,每亩定植2800~3000株。其他管理技术同干椒一号一致。

(4)适宜推广地区:该品种全国各地均宜种植。

9 川椒四季香

(1)品种来源:川椒四季香的母本是以四川省搜集的地方品种,经过多代单株选择育成的自交系Y102,与雄性不育源伏A采用饱和回交法育成的羊角形辣椒CMS不育系Y102A及相应保持系Y102B。父本A318C是湖南地方品种经多代纯化选出的优良自交系,能使不育系100%恢复育性。

(2)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cm,开展度60cm;早熟,始花节位7~8节;果实细长羊角形,横径1.6~1.8cm,纵径25~30cm,果肉厚0.2cm,平均单果重22g,果面略皱,青椒绿色,红椒色泽深红;单株挂果80个以上,最多可挂150个;可鲜食、干制和加工,味浓香特辣,品质优良。抗TMV、CMV和疫病,高温下连续结果能力强,每亩鲜红椒产量3000~4000kg,干椒产量450~500kg。

(3)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1.2m开厢,行株距50cm×40cm,地膜覆盖双行单株栽植,每亩定植2800~3000株。其他管理技术同干椒一号一致。

(4)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全国各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10 干辣3号

(1)品种来源:母本Y05A,是1998年在江西省宜丰县搜集的地方长羊角品种,经过多代单株选择育成的自交系Y05,与雄性不育源伏1A采用饱和回交法育成的羊角形辣椒CMS不育系Y05A及相应保持系Y05B。父本H06是1996年搜集的四川地方品种“二金条”经多代纯化选出的优良自交系,能使不育系100%恢复育性。

(2)特征特性:早熟,株高60cm,株幅55cm,果实细长羊角形,横径1.5~1.7cm,纵径22~24cm,果肉厚0.2cm,平均单果重16g,果面略皱,青椒绿色,红椒鲜艳红亮;可鲜食、干制和加工,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验,其干椒含油率为7.89%,粗蛋白含量为13.0%,硒含量为0.12μg/g,辣椒素含量为418.2μg/g,品质优良。抗TMV、CMV和疫病,高温下连续结果能力强,每亩鲜红椒产量3000~4000kg。

(3)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1.2m开厢,行株距50cm×40cm,地膜覆盖双行单株栽植,每亩定植2800~3000株。其它管理技术同干椒一号一致。

(4)适宜推广地区:适宜长江流域、华南、海南等区域露地种植。

11 川椒长线

(1)品种来源:母本261A,是河南省鸡泽县搜集的地方长羊角品种,青果绿色,成熟果深红色,经过多代单株选择育成的自交系261,与雄性不育源伏1A采用饱和回交法育成的羊角形辣椒CMS不育系261A及相应保持系261B。父本细线-2是贵州省地方品种细线椒经多代纯化选出的优良自交系,能使不育系100%恢复育性。

(2)特征特性:早中熟,株高65cm,株幅60cm,果长28~32cm,果肩宽1.0cm,干物质含量高,皮薄籽少,嫩果绿色,肉质细腻,香辣味浓。干椒色泽红润,是加工香辣酱和干椒制品的最佳品种。

(3)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1.2m开厢,行株距50cm×45cm,地膜覆盖双行单株栽植,每亩定植2800~3000株。其他管理技术同干椒一号一致。

(4)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南等区域露地或保护地种植。

12 川优18号

(1)品种来源:川优18号的母本是以四川省的地方品种大金条,经过多代单株选择育成的自交系QF100-1,与雄性不育源伏A采用饱和回交法育成的羊角形辣椒CMS不育系QF100-1A及相应保持系QF100-1B。父本2008-2-2-1C是引进国外品种,经多代分离纯化,定向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能使不育系100%恢复育性。

(2)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5cm,开展度60cm;极早熟,始花节位6~7节;果实细长羊角形,纵径25~30cm,横径1.6cm,果肉厚0.2cm,平均单果重18g,果面光滑,青椒绿色,红椒鲜艳红亮;单株挂果60个以上;可鲜食和加工,辣味香浓,品质优良。抗TMV、CMV和疫病,高温下连续结果能力强,每亩鲜红椒产量3500~4000kg。

(3)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1.2m开厢,行株距50cm×45cm,地膜覆盖双行单株栽植,每亩定植2800~3000株。其他管理技术同干椒一号一致。

(4)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全国各地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13 川优19号

(1)品种来源:川优19号的母本是从辣丰3号中分离提纯的自交系辣3-2,与雄性不育源伏A采用饱和回交法育成的羊角形辣椒CMS不育系辣3-2A及相应保持系辣3-2B。父本2008-2-2-1C是引进国外品种,经多代分离纯化,定向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能使不育系100%恢复育性。

(2)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5cm,开展度55cm;中熟,始花节位9~10节;果实细长羊角形,纵径22~25cm,横径1.5cm,果肉厚0.2cm,平均单果重15g,果面光滑,青椒绿色,红椒鲜艳红亮;单株挂果80个以上;可鲜食和加工,辣味香浓,品质优良。抗TMV、CMV和疫病,高温下连续结果能力强,每亩鲜红椒产量3500~4000kg。

(3)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1.2m开厢,行株距50cm×40cm,地膜覆盖双行单株栽植,每亩定植2800~3000株。其他管理技术同干椒一号一致。

(4)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全国各地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14 博辣8号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1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14002;2015年通过了国家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菜鉴2015087。

(2)特征特性:中熟,第一花着生节位11节左右。生长势强,果实线形,植株生长势较旺,叶形近卵圆形,绿色。青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面微皱,有光泽。平均单果重18g,果实纵径24.8cm,横径1.4cm,肉厚0.19cm,果皮薄,味辣,风味好。连续挂果性好。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全国各地辣椒种植区栽培。

15 博辣瑞美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1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14 001。

(2)特征特性:中熟,第一花着生节位11~12节,植株生长势较强。青果黄绿色或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羊角形,果肩平,果顶尖,果表无棱沟、光滑有光泽。果长22~25cm左右,果宽1.6~1.8cm,肉厚0.26cm,单果重25g左右,味辣。连续坐果性好,适宜鲜食或酱制等加工栽培。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湖南省及生态相似区域栽培。

16 博辣红牛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13 004。

(2)特征特性:早熟,首花节位10~11节,果长21.5cm,果宽1.6cm,肉厚0.2cm,平均单果重14.9g。味辛辣,辣椒素含量0.425g/100g干重,干物质含量19.8%。博辣红牛突出特点:一是早熟性好,开花、坐果早,果实红熟快;二是座果集中,果实红熟率高;三是辣椒素含量和辣椒红色素含量较一般品种高;四是干制率高;五是抗病、抗逆能力强。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湖南省及生态相似区域栽培。

17 博辣红艳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1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10 002。

(2)特征特性:早中熟,始花节位10~11节,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性中等,田间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坐果率高,连续结果性好。果实线形,青果绿色,果长25.2cm,果宽约2.0cm,单果重30g,果表光亮微皱,味辣,皮薄。适于鲜食或加工。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湖南省及生态相似区域栽培。

18 博辣红丰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09 004。

(2)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较强,首花11~12节,中熟。青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羊角形,果表光亮。果长12cm,果宽1.2cm左右,肉厚0.19cm,单果重8g左右,味辣。坐果多,连续坐果能力强,适宜作干制栽培。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湖南省及生态相似区域栽培。

19 博辣娇红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09 003。

(2)特征特性:极早熟线椒,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性中等,田间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座果率高,连续结果性好。第一花节位8~10节,果实线形,青果浅绿色,果长21.95cm,果宽1.3cm,单果重12g,肉厚0.15cm,果表光亮微皱,味辣,皮薄。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湖南省及生态相似区域栽培。

20 博辣5号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08 006。

(2)特征特性:中晚熟辛辣型长线椒品种,第一花着生节位14节,青果绿色偏深,果直,果表光亮少皱,果长20~22cm,果宽约1.5cm,单果重约25g,红果颜色鲜亮,辣味强;抗病、抗逆能力强,抗衰老,持续坐果能力强,宜鲜食、加工剁制、酱制。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湖南省及生态相似区域栽培。

21 博辣红帅

(1)品种来源:本品种(杂交种)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08 005,2013通过了国家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菜鉴2013 013。

(2)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旺,中熟,第一花着生节位13节,果实羊角形,果实纵径23cm,横径1.9cm,肉厚0.20cm,果面光滑,果皮较薄,果肉中等厚,果形较直,整齐标准,商品成熟果为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重26g,果实味辣,风味好,可鲜食或加工盐渍酱制。挂果力强,抗病性好,采收期长,适于嗜辣地区作加工盐渍、酱制栽培或鲜食丰产栽培。

(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全国各地辣椒种植区栽培。

22 宝椒10号

(1)品种来源:本品种(三系杂交种)由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用辣椒雄性不育系4-3-7A作母本,秦椒材料08-17-4C作父本杂交而成。2012年12月3日,通过陕西省新品种登记。

(2)特征特性:早熟线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干鲜两用。株高73cm,株幅74cm,根为须根系,主根深度25~30cm,侧根发达,根幅30cm左右,根系白色。茎秆绿色,主茎粗1~1.3cm。叶片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6cm,宽6~7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叶柄较长,叶脉白色,叶色深绿。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着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雌蕊1,子房上位,2室,少数3室,花柱线状。浆果线形,先端渐尖,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呈红色,平均单果重10.0g,果长17.28cm,果宽1.49cm,肉厚0.23cm,味中辣,品质较好。蛋白质3.87%,粗脂肪0.57%,维生素C175.33mg/100g,总糖3.15%。种子多数为90粒左右,扁肾形,淡黄色。花、果期6~10月。病毒病病情指数25,属中抗(MR)类型;炭疽病病情指数27,属中抗(MR)类型;疫病病情指数均为0,属高抗(HR)类型;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等)较强。

(3)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宜于陕西省辣椒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露地小麦辣椒间套亩鲜红果总产量2031.1kg,地膜覆盖栽培可获得2500kg以上产量。适宜干制、制酱。

23 宝椒11号

(1)品种来源:本品种(三系杂交种)由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用利用辣椒雄性不育系1-4-4A作母本,成1-1-2作父本杂交而成。2013年11月9日,通过陕西省新品种登记。

(2)特征特性:早熟线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干鲜两用。株高70cm,株幅73cm,根为须根系,主根深度25~30cm,侧根发达,根幅32cm左右,根系白色。茎秆绿色,主茎粗1~1.4cm。叶片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6cm,宽6~7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叶柄较长,叶脉白色,叶色深绿。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着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线状。浆果线形,先端渐尖,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呈红色,平均单果重8.4g,果长16.7cm,果宽1.28cm,肉厚0.24cm,味辣,品质较好。蛋白质3.87%,粗脂肪0.57%,维生素C175.33mg/100g,总糖3.15%。种子多数为90粒左右,扁肾形,淡黄色。花、果期6~10月。病毒病病情指数17,属中抗(MR)类型;炭疽病病情指数17,属中抗(MR)类型;疫病病情指数均为0,属高抗(HR)类型;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等)较强。

(3)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宜于陕西省辣椒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露地小麦辣椒间套亩鲜红果总产量2009.6kg,地膜覆盖栽培可获得2500kg以上产量。适宜干制、制酱等。

24 宝椒12号

(1)品种来源:本品种(三系杂交种)由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用辣椒雄性不育系124-1-5A作母本,08-30-1作父本杂交而成。2014年12月23日,通过陕西省新品种登记。

(2)特征特性:早熟线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干鲜两用。株高85cm,株幅58cm,根为须根系,主根深度25~30cm,侧根发达,根幅32cm左右,根系白色。茎秆绿色,主茎粗1~1.4cm。叶片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5cm,宽6~7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叶柄较长,叶脉白色,叶色深绿。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着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线状。浆果线形,先端渐尖,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呈红色,平均单果重6.5g,果长16.9cm,果宽1.25cm,肉厚0.17cm,味中辣,品质较好。蛋白质3.65%,粗脂肪0.80%,维生素C309.88mg/100g,总糖4.12%。种子多数为90粒左右,扁肾形,淡黄色。花、果期6~10月。病毒病病情指数10,属抗(R)类型;炭疽病病情指数35,属感(S)类型;疫病病情指数均为0,属高抗(HR)类型;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等)较强。

(3)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宜于陕西省辣椒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露地小麦辣椒间套亩鲜红果产量2200kg,麦茬辣椒亩鲜红果产量2000kg,地膜覆盖栽培可获得2500kg以上产量。适宜干制、制酱。

25 宝椒13号

(1)品种来源:本品种(三系杂交种)由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用辣椒雄性不育系304A作母本,08-30-4C作父本,杂交而成。2015年12月19日,通过陕西省新品种登记。

(2)特征特性:早熟线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干鲜两用。株高67cm,株幅80cm,根为须根系,主根深度25~30cm,侧根发达,根幅32cm左右,根系白色。茎秆绿色,主茎粗1~1.4cm。叶片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7cm,宽6~8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叶柄较长,叶脉白色,叶色深绿。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着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线状。浆果线形,先端渐尖,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呈红色,平均单果重11.3g,果长20.6cm,果宽1.47cm,肉厚0.20cm,味辣,品质较好。钙328.62mg/kg,磷53.4mg/100g,蛋白质2.57%,维生素C317.22mg/100g。种子多数为90粒左右,扁肾形,淡黄色。花、果期6~10月。病毒病病情指数15,属抗(R)类型;炭疽病病情指数32.5,属感(S)类型;疫病病、青枯病情指数均为10,属抗(R)类型;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等)较强。

(3)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宜于陕西省辣椒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露地小麦辣椒间套亩鲜红果产量2200kg,麦茬辣椒亩鲜红果产量2000kg,地膜覆盖栽培可获得2400kg以上产量。适宜干制、制酱等。

26 辣丰帅亮

(1)品种来源:“辣丰帅亮”由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以6203母本,6209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母本6203是由韩国404与本地羊角椒杂交,杂交后代分离后性状稳定的株系材料,其特征性与原品种有明显的差异。它植株生长势强,节稀,节间长,果实牛角形,墨绿色,果皮较皱,座果性好,果实商品性及耐贮运能力好,耐热,耐旱,抗病能力强。父本6209是从本地小羊角椒中经多代单株选择而成的优良株系材料,其特征特性与原品种的差异明显,它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线型,淡绿色,果皮较皱,坐果性一般,果实商品性好、肉薄、干物质含量高,辣味浓,结果集中。于2008年配组,2009年进行组合力测定,2010~2011年进行品比试验,2012~2013年在浏阳、隆回、芷江、花恒、石门5个地方进行多点试验,各试点均表现该品种丰产、稳产、抗病性、抗逆性强、果实商品性好。同时组织生产示范试验。

(2)特征特性:最新选育的中熟,高产、绿色线椒组合。植株生长势旺,分枝多,连续坐果能力强,节节有果,株高一般70cm左右,株幅65cm左右,果实粗长羊角形,果长26cm左右,果径1.7cm左右,单果重32g,果实光亮顺直,皮薄,肉厚,果形整齐而美观,质脆嫩,青熟果深绿色,红果鲜艳。辣味较强,极耐储运,商品性好,种植容易,适应性广,抗病性特强。高抗叶部病害,不易死苗,连续收获期长,产量高,一般亩产鲜椒4000kg左右。

(3)栽培技术要点:宜育苗移栽,每亩需种量30g,剔除弱小不健壮的异株,选择生长势强、健壮的椒苗定植。每亩参考密度2300~3000株。该品种因结果大且多,需肥量大,故必须注意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适时适量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前期一般不需追肥。在第一次果采收后,要适当补充追肥。每7d左右,随水补施小量氮肥即可,每次每亩施尿素10kg。田间水分不宜过多,在挂果前期注意防蚜虫,在挂果盛期注意重施追肥,采收1次,追肥1次,注意田间排水、防涝。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防止植株早衰。

(4)适宜推广地区:全国均可栽培。已经成为海南省琼海、万宁三亚等地冬季,广东粤西地区、贵州、湖南、四川、云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春夏露地栽培线椒主栽品种。

27 辣丰娇丽

(1)品种来源:“辣丰娇丽”由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以ZH114为母本,JL669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于2007年配组,2008年进行组合力测定,2009~2010年进行品比试验,2011~2012年在浏阳、隆回、芷江、花恒、石门5个地方进行了多点试验,各试点均表现该品种丰产、稳产、抗病性、抗逆性强、果实商品性好。同时组织生产示范试验。

(2)特征特性:最新选育的中熟,高产、深绿色线椒组合。植株生长势旺,分枝多,连续坐果能力强,节节有果,株高一般75cm左右,株幅65cm左右,果实长羊角形,果长28cm左右,果径2.0cm左右,单果重35g,果实光亮顺直,皮薄,肉厚,果形整齐而美观,质脆嫩,青熟果深绿色,红果鲜艳。辣味较强,极耐储运,商品性好,种植容易,适应性广,抗病性特强。高抗叶部病害,不易死苗,连续收获期长,产量高,一般亩产鲜椒4500kg左右。

(3)栽培技术要点:宜育苗移栽,在30℃以下的气候条件下栽培,更能发挥本品种果长的优点。每亩需种量30g左右,剔除弱小不健壮的异株,选择生长势强、健壮的椒苗定植。选择有机质多、排水通畅的肥沃土壤。每亩参考密度2800株。宜采用一畦双行单株定植。为促进根系生长,提早结果,保水保肥,减少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发生,增加下部叶片光照,可采用双面银黑膜复盖栽培。栽培中尤其要注意协调好水肥的促和控。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500kg,三元复合肥20kg。开始采收后每7d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采收始期和采收盛期追施三元复合肥每亩15kg,保持植株生长点旺盛。并且注意防治病虫害。此外,要及时采收,否则会影响上部连续坐果。

(4)适宜推广地区:全国均可栽培。尤适应于广东粤西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春夏露地种植。

28 辣丰娇美

(1)品种来源:“辣丰娇美”由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以JL408为母本,HQ8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

(2)特征特性:早熟,果实单生朝天,果长8cm左右,果宽0.9cm左右,单果重6g左右。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坐果多,产量高,果形美观,红果靓丽,味辣。适宜鲜食或加工干制。高抗病毒病、枯萎病、适应性广。

(3)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病、结果多、丰产,适宜于嗜辣地区,辣椒加工厂的基地和干椒产区作露地丰产栽培。移栽时,剔除弱小不健壮的异株,选择生长势强、健壮的椒苗定植。要求土层深厚的肥沃壤土,每亩参考密度1800株左右。大量坐果后,应及时大量追肥,保持植株生长点旺盛。以后每采收1次椒果,就必须追1次肥。防止植株早衰。追肥时应注意用量和土壤含水量,以免伤根,影响植株生长和落花落果。每次每亩施复合肥15~20kg,视苗子长势每亩加施10kg尿素。

(4)适宜推广地区:全国均可栽培。尤适应于广东省粤西地区、南菜北运基地种植。

29 辣丰三十四号

(1)品种来源:辣丰三十四号由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以111为母本,A5-9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是最新选育的中熟、丰产、干、鲜两用型组合。是目前国内综合性状表现最优秀的中熟线椒品种之一。该品种突破了杂交辣椒不能作干椒的记录。植株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节节有果。株高80cm左右,开展度72cm左右,果实长羊角形,果长32cm左右,果宽1.8cm左右,单果重30g左右。果实光亮,果面有皱,果型整齐而美观,青熟果嫩绿色,红果颜色鲜亮,辣味香浓,且辣中带甜,口感好,食味极佳,且果实耐储藏运输,商品性好,种植容易,适应性广,抗病,不易死苗,连续收获期长,为干制辣椒中的优质品种。多年来省内外菜农一致认定的良种。适宜于多种加工,可以鲜食,也可以做辣椒酱。辣豆瓣酱是其最重要的加工产品。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丰产,一般亩产鲜椒4500kg左右。

(3)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病、结果多、丰产,适宜于嗜辣地区,辣椒加工厂的基地和干椒产区作露地丰产栽培。亩用种量50g,剔除弱小不健壮的异株,选择生长势强、健壮的椒苗定植。每亩栽4000株左右。栽培中尤其要注意协调好水肥的促和控。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kg,三元复合肥20kg。在定植后到第一层花开放以前,要足肥,足水,促进多枝,多开花,多结果。除氮肥外,还要增施磷、钾肥。一般的作法是重施磷、钾肥作基肥,每亩用过磷酸钙25~50kg,有机肥2500kg,混匀后穴施或沟施。处暑后气温开始下降,适于开花挂果,重施一次翻秋肥,促进早翻花,早坐果、早红熟。辣椒主根不发达,需多次培土成垄,防止倒伏的发生。需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排涝的能力。

(4)适宜推广地区:全国均可栽培。尤适应于陕西省宝鸡地区、四川、贵州等地种植。

30 辣丰二十八号

(1)品种来源:辣丰二十八号由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以6203为母本,A5-9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

(2)特征特性:新育成皱皮的辣丰三号类型的中熟螺丝线椒杂交种。株高70cm,株幅65cm茎秆粗壮,枝叶茂盛,叶片肥厚深绿色,12节左右着生门椒,连续结果性强,坐果率高。果实羊角形,果肩下有皱褶,果长25cm左右,果宽1.8cm,单果重60g,辣味强,口感好,品质极佳。膨果快,果实肉厚皮薄质嫩,果面有褶皱,但椒条顺直,有韧性,不易断裂,易于捆扎和装箱。青椒果实深绿色,老熟椒鲜红色,亩产青椒5000kg以上。较抗疫病和叶部病害。是嗜辣地区、早春和秋延后露地栽培的理想品种,已在湛江地区和湖南大面积推广,得到种植户普遍好评。

(3)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是中熟螺丝线椒种植地区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亩用种量30g,剔除弱小不健壮的异株,选择生长势强、健壮的椒苗定植。每亩栽3000株左右。培育适龄壮苗,夏季最好用遮阳网,炎夏高温,浇水及时,见干见湿,严防积水,控制徒长。宜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以利提早上市。前期坐果多,连续坐果力强,要求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结合整地将基肥施入地里,一般每亩施腐熟畜粪肥4000kg,饼肥100kg、三元复合肥75kg尿素35kg作基肥。定植后应及时浇复蔸水,查补缺苗。成活后,可用进口复合肥提苗1~2次,每次每亩10~20kg。大量座果后,应及时大量追肥,每次每亩施复合肥15~20kg,视苗子长势每亩加施10kg尿素。特别是后期肥水管理应加强,门椒和对椒应及时采收,以便后期果实膨大。

(4)适宜推广地区:全国均可栽培。尤适应于广东粤西地区、湖南等地春夏露地种植。

31 艳椒13

(1)品种来源:本品种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母本83-11-3是从辣椒资源83#中分离的单株,经过6代自交纯化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40-1是从该所保留的地方品种二金条新一号经6代自交纯化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组合83-11-3×40-1于2008年冬季在海南三亚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008~2009年在重庆及海南三亚进行配合力测定及多点试验,2010~2011年进行重庆市区域性试验及生产性示范。2012年6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艳椒13号。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鉴定证书号为国品鉴菜2013 019。

(2)特征特性:加工型辣椒艳椒13号为中熟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健壮,株高84.8cm、开展度88.6cm;果实为线性,果实纵径19.8cm、果实横径1.52cm、果肉厚0.21cm,单果质量17.6g,单株挂果39.6个;青椒果绿色,果面较光滑,有光泽,味辣、汁中,品质优;适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作地膜或露地栽培。抗病性、商品性好、丰产稳产,适应性强,一般每亩产量2000kg以上,适宜红椒酱制或干制加工。

(3)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及西南地区栽培于10月下旬催芽播种,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或2月底至3月上旬在塑料大棚冷床育苗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双行单株栽植,株距33cm,行距50cm,一般每亩栽植2800~3000株。施足底肥,开花结果期及时追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综合防治病虫害。

(4)适宜种植区域:重庆和生态相似区域。

32 艳椒417

(1)品种来源:本品种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以母本739-1-1-1-1、父本534-2-1-1-1配制的杂交组合。母本由江苏沛县引进地方品种经过6代定向选育得到的优良自交系,父本是由泰国亚蔬中心引进品种按照目标性状经6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于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及多点试验,2007~2008年进行重庆市区域性试验及生产示范,2008年7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评。

(2)特征特性:艳椒417为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69.4cm,开展度为88.0cm,始花节位平均13.4节,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挂果58.7个。果实为长尖椒形,青椒果绿色,老熟果大红色,平均果长16.8cm、果肩宽1.9cm、果肉厚0.20cm、单果重15.6g,果面较光滑,味辛辣,有光泽、商品性好,适宜酱制,也可用做豆瓣的原辅料、盐渍等加工。抗病性较强。

(3)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重庆及西南地区,塑料大棚冷床育苗在11月上中旬催芽播种,每亩用种量30g,采用营养钵育苗或撒播后假植育苗;也可采用大棚或小拱棚冷床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育春苗。定植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提倡采用地膜栽培,双行单株栽植,按1.33m宽开厢,株距0.3m,小行距0.5m,一般种植密度为3300穴/亩。施肥定植前施足底肥,应占施肥总量的60%~70%,即施腐熟有机肥2500kg/亩,过磷酸钙30kg/亩,硫酸钾20kg/亩,或施腐熟有机肥2500kg/亩,复合肥(N∶P∶K=15∶15∶15)50kg/亩,于定植前7~10d沟施。田间管理在结果期和盛采期适时追肥(过磷酸钙20kg/亩,硫酸钾10kg/亩),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炭疽病及红、白蜘蛛、蚜虫、烟青虫等。

(4)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西南地区及其相似的生态气候条件地区栽培。

33 辛香8号

(1)品种来源:此品种由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杂交种,N119×T046)。2008年贵州省认定,2010年湖南省审定(审定证书号为:湘审辣2010 004)。

(2)特征特性:辛香8号长线椒分枝力强,连续坐果力强,结果集中性好,叶片小、浓绿色、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株高55cm,株幅56cm。抗逆性强,抗病抗倒伏,耐雨水,耐高温,又耐低温和弱光,较耐干旱。平均一次性结果60~70个,最多可达120个,果茎粗1.7cm,平均单果重20g。辣味浓香,挂果多,角形长、直、齐,果肉厚度0.15cm,果肉厚皮簿,果面光亮微皱。

(3)栽培技术要点:苗床大小、建床、营养土配比、播量、播期定植期同于一般品种。每亩定植株3000株,行距2尺,每穴单株定植。结果期根据连续坐果的特点要进行根外追肥,采摘初期穴施或灌施复合肥、叶面喷吧。在植株分枝期进行勤打杈、摸芽摘门椒、对椒在生长中后期,打掉下部的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及时采收,应勤采勤收,每采摘1次防病虫1次,及时采摘红椒防雨后水花。

(4)适宜种植区域:此品种适宜于在湖南、贵州及相似的生态气候条件地区栽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