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承认发生的情形

国家承认发生的情形

时间:2024-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778年两国签订同盟条约,标志法国对美国的承认。1782年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联合国认为上述国家间的合并并没有产生新的国家,不需要合并后的国家重新加入联合国。1993年1月19日,这两个新国家被接纳为联合国的新会员国。1993年1月1日,中国承认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并与两国分别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国家分离有的以和平方式,有的以暴力方式进行。1991年9月7日,中国政府正式承认立陶宛独立。

(一)殖民地独立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殖民地与宗主国一般在地理上彼此分隔;在种族上、文化上彼此相异。

18世纪是美国独立的时代,19世纪是中南美洲国家独立的时代,20世纪主要是二战后亚非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给予大力支持。1778年两国签订同盟条约,标志法国对美国的承认。1782年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

1804年海地获得独立。此后一系列中南美洲国家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而欧洲的神圣同盟策划进行干涉。在此进程中,美国给予新独立国家坚定的支持,其标志是美国在1823年发表《门罗宣言》:“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对于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保持着独立的,同时它们的独立,我们经过仔细考虑,根据公正的原则,加以承认的国家,任何欧洲列强为了压迫它们或以任何方式控制它们的命运而进行的任何干涉,我们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的态度的表现。同盟各国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张到美洲的任何地区而不危害我们的和平与幸福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们南方各兄弟国家的人民,如果不加援助,能够建立他们心愿的政治制度,所以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它们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也同样是不可能的。”[39]

二战结束时,非洲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三个形式上独立的国家,其余占非洲总面积92%的地区仍是英、法、比、葡、西等国家的殖民地。在二战后反殖民化斗争中,联合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战后殖民地获得独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非暴力方式,民族解放组织发动群众,组织非暴力性质的罢工、示威、抵制和不合作运动,迫使殖民当局不得不采取“让步”政策,逐步移交政权,承认殖民地的独立地位。二战后在获得民族独立的五十个非洲国家中,至少有四十个是通过非暴力方式取得独立的。[40]

(二)国家合并

在国家合并时,是否有进行国家承认的必要呢?有学者指出:“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并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90年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合并,这就发生对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统一后的德国的承认问题。”[41]

周鲠生指出:“既存的几个国家组成一个新国家是否尚有承认的必要,也是问题。就理论说,作为组成分子的几个现存的国家原来都是国际法的主体,联合而成为一个国际法主体,似可不再要承认。”[42]

英国政府一份日期为1995年2月24日的文件表示,“联合王国承认,今天存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1990年10月3日之前存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延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1990年10月3日之前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同一个国际法人”[43]

联合国的实践表明,在发生国家合并的情形下,不需要承认。

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并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是这一合并并不持久,1961年叙利亚恢复其独立国家的地位。

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合并。1990年阿拉伯也门和民主也门合并。1990年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

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加入联合国的时间分别为1961年12月14日、1963年12月16日。两国合并后,联合国认定其加入联合国的时间为1961年12月14日。

阿拉伯也门和民主也门加入联合国的时间分别为1947年9月30日、1967年12月14日。两国合并后,联合国认定其加入联合国的时间为1947年9月30日。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于1973年9月18日同时加入联合国,两国合并后,联合国认定其加入联合国的时间为1973年9月18日。

联合国对于国家间的自愿合并表示欢迎,如第45届联大通过的决议《也门的统一:国际社会支持也门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表示“欢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于1990年5月22日合并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称为也门共和国”[44]。联合国认为上述国家间的合并并没有产生新的国家,不需要合并后的国家重新加入联合国。由联合国新闻部编写的《联合国手册(第九版)》指出:“坦噶尼喀从1961年12月14日起成为联合国会员国。桑给巴尔从1963年12月16日起成为联合国会员国。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协定批准以后,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作为单一的会员国继续保持会员国资格。”[45]

(三)国家解体

一国分裂为两个以上的国家,而母国不再存在即为解体。如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新国家。1993年1月19日,这两个新国家被接纳为联合国的新会员国。1993年1月1日,中国承认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并与两国分别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四)国家分离

母国中的一部分与母国脱离成为一个新国家,而母国继续存在即为分离。

国家分离有的以和平方式,有的以暴力方式进行。前者如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承认立陶宛的独立。1991年9月7日,中国政府正式承认立陶宛独立。对于以暴力方式进行的国家分离,既存国家在决定承认分离出的新国家时,必须特别慎重。

《奥本海国际法(第9版)》指出:“在一个新国家企图在革命过程中从一个现有的国家中分裂出来而自己成立一个国家的情形下,承认是特别重要的。在这种情形下,外国必须决定,新国家是否已经真正确实地和永久地建立起来,还是仅仅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尚未成功。在任何内战的情况下,如果叛乱者已经控制一部分国土,建立他们自己的政府,并且按照战争法规进行他们的军事行动,一个外国可以承认这些叛乱者为交战团体,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承认为一个交战团体与承认叛乱者及其所控制的一部分国土为一个新国家,是根本不同的。问题正是,在什么时候才可以承认叛乱者为一个新国家,而不是承认他们为一个交战团体?因为,不适时地和过急地承认为一个新国家,就不仅是对母国的尊严的冒犯,这是一种不法行为,而且人们常常认为,这种不适时的承认构成了干涉。”[46]

既存国家何时才可以承认分离产生的新国家而不致构成过急的承认?作者列举了一些情形,“革命的国家已经打败了母国,或者母国已经停止对革命的国家进行镇压的任何努力,或者甚至母国虽然还在努力,可是已经显然无力把革命的国家重新置于自己统治之下”[47]

1903年,当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后的第三天,美国就给予承认,并阻止哥伦比亚对这个叛乱的省份行使权力,这构成了对哥伦比亚内政的干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