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制转轨型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弊端

体制转轨型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弊端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私有化初期,俄罗斯很多国有研发机构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以无偿或廉价的范式流入个人手中。外国武器制造企业利用俄罗斯知识产权法律调整中的漏洞,千方百计将俄方技术发明收归己有。据俄罗斯内政部调查显示,俄罗斯出售的盗版音像制品主要来自境外。现在,大部分盗版制品出自俄罗斯国内企业,约有25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盗版音像制品的生产,甚至一些合法音像产品生产企业也加入到了生产盗版制品的行列,使得执法部门难以监督。

1.法律制度缺失

在私有化初期,俄罗斯很多国有研发机构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以无偿或廉价的范式流入个人手中。特别是俄罗斯国防工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生产质量急剧下滑,整个90年代俄国防企业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缩小为原来的10-20倍。[18]此外由于缺乏双边知识产权保护,俄罗斯的技术出口无法在他国申请专利,使得俄罗斯的技术研发优势在海外无法得到相应的体现,在自由化改革最初的6年里,俄罗斯在技术许可上的收入减少了2倍。外国武器制造企业利用俄罗斯知识产权法律调整中的漏洞,千方百计将俄方技术发明收归己有。根据俄罗斯专利和商标局的统计结果,1992年至2000年间,俄罗斯人在美国申请获得的专利涉及军事或军民两用超过千余件,而且专利拥有者均变更为外国人。另外,制度的漏洞使得外国企业以专利注册的方式,渗透到包括航空、航天、导弹等领域,而且已经出现了外国企业利用在俄专利阻碍俄罗斯的自主研发。1993年-1998年法国的一家公司通过在俄获得8项直升机制造领域专利,以阻碍俄在此领域的领先发展。

2.侵权盗版泛滥

盗版犹如一把匕首,插入了强壮且在壮大的俄罗斯电影行业的心脏,因为盗版意味着俄罗斯电影制片商收入的剧减。据统计[19],2005年受盗版等侵权行为影响,美制片商在俄市场损失了2.66亿美元,与此同时,俄制片商也损失了1.2亿美元。[20]

侵权盗版行为由海外转至本土。据俄罗斯内政部调查显示,俄罗斯出售的盗版音像制品主要来自境外。现在,大部分盗版制品出自俄罗斯国内企业,约有25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盗版音像制品的生产,甚至一些合法音像产品生产企业也加入到了生产盗版制品的行列,使得执法部门难以监督。Gorbushka长期以来是DVD等盗版音像制品的发源地。2006年10月3日,俄罗斯前总理卡西亚诺夫在主持政府工作会议时不无抱怨地说:“西方投资者直截了当地指出,在西方被认为是知识产权象征的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产品,在俄罗斯和口香糖一起在地摊上出售,这样的环境吸引投资很难。”

3.创新质量下降

一是专利申请总量大幅下降。俄罗斯发明专利的年申请量由上世纪80年代苏联解体前的20万件下降到2009年的38564万件,相比之下中国2009年的发明申请量超过31万件。二是专利申请“入超”严重。以纳米技术领域为例,2000年至今,俄罗斯本国获得专利100件,而海外专利在俄获得专利超过2000件。三是投入渠道单一。国家对研发投资的份额达到了75%,个人投资水平则属世界最低,并且还有递减趋势(2007年为40%,2008年不足30%)。在知识产权发达国家情况则正相反:个人对科技的投资占3/4,其中美国国家投资仅占29%,日本则仅有16%。由于需要先期对科研活动进行高风险的资金投入,导致个人对此兴趣不高,而现有的优惠政策又不足以促使企业向创新领域进行投资。四是投入总量不足。尽管投资额的绝对值增加了,但国民生产总值中研发投入所占比例有所下降:2007年为1.12%,2008年为1.03%,在世界上排名第31位。[21]

4.人才流失严重

转轨打破了原有社会福利体系架构和创新激励机制,科研人员和科研工作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虽然基础研究实力依然雄厚,但由于投入不足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加之国外研发环境(包括从前苏联独立出去的东欧各国)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都使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知识产权相关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内的相关人士更倾向于跨出国门。统计显示,2004年,俄罗斯的注册专利律师仅有889名,其中70%拥有工程技术工作背景,而且工作分布较为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专利律师就超过了总人数的2/3。这就意味着俄罗斯的89个联邦主体中有41个主体根本没有专利律师[22]

1998年俄联邦政府将所有享受财政支持的科技机构的研发成果收归政府,试图藉此遏制自前苏联解体以来本国知识产品流向国外的势头。但在客观上,压制了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据估计其损失达到4000亿美元。[23]不合理的企业制度影响知识产权的内部激励效应,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股份制和有限公司制,虽然对实体产权有所弱化,但对知识产权的制度效能却大大增强。俄罗斯在私有化过程中,对大中型企业加以股份制改造,多采用企业职工购买,不少企业职工购买了70%的企业股票,致使俄罗斯参与股份制改革的2.7万家公司中有80%成为了“封闭型”股份公司。这些企业由于股份过于分散,不仅缺乏对外资的吸纳能力,对知识产权需求不足,创新动力弱化。计划经济早已不复存在,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影响依然巨大,即使联邦政府强调吸引外资参与和允许私人投资知识产权市场等政策,但国家投入比例依然很高,导致在形成知识产权收益上国家分红较高,科研机构和个人收入较少,不仅挫伤了科研机构的积极性,而且也导致私人投资有所顾忌不愿进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