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面探索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

全面探索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在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很注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分配比例,包括积累和消费,个体、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分配比例。在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一方面坚持着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又积极地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调整好各种经济比例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借鉴。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有一定的构想,比如《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等。但真正地开始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在1956年以后的事了。1956年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由此可见,在我国开始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就把实现工业化这个现代性目标设置为我国的根本任务。后面20年的探索历程,其间都围绕着在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而展开。其中,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效率与社会主义公平目标的矛盾,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关系的比例等等这些基本问题都影响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影响着毛泽东的分配正义思想。

在1956年开始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还是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尽管毛泽东在1956年几次提到要“以苏为戒,走自己的道路”[18]。 因此,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制度前提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故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成了资源配置的手段。由此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比例就成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就利益分配问题,有这样的思想表述:“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19]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由此可见,在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很注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分配比例,包括积累和消费,个体、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分配比例。从毛泽东一系列的论述中可见,毛泽东一直坚持关注人民生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分配价值立场。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比例的科学性不够,加之后面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实质上造成了人民生活的困难,导致了经济的倒退。

在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一方面坚持着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又积极地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调整好各种经济比例关系。在利益分配上,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强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处理好消费和积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比例的统筹兼顾是很不好把握的。而按劳分配在实际中也容易演变成按“资格”或“政治”分配等等。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