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在实践中的重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对外开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在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必须对外开放,必须对资本主义开放。

第二节 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为现实。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世界形势,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实行对外开放等理论问题,并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在实践中的重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1.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社会主义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崭新社会制度,但同时它又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43]列宁多次强调,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不能设想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俄国在新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44]“因为我国的经济危机十分深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助,我们单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恢复破坏了的经济。”[45]而要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技术和商品,就必须对外开放。列宁看来,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社会要想战胜资本主义社会必须有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列宁认为:“那就是要资产阶级的资本”[46],就“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47]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提出了“世界经济”的概念,反复说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他指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48]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对外开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拥有的广阔市场和丰富资源,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也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对外开放成为可能。对此,列宁指出:“尽管会有辩论,会有争执、分歧,各方会有不同的组合——甚至可能会闹到决裂的地步,但这个基本的经济需要最终还是会发生作用的。……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说,苏维埃共和国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正常贸易往来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49]

针对经济领域中的国际化趋势,列宁从“世界国民经济的观点”出发,认为在大工业时代,世界经济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各国无论其实行何种政治制度,都不可避免地相互依存。在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必须对外开放,必须对资本主义开放。列宁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50]在经济文化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把“资本主义所积累的一切最丰富的、从历史的角度讲对我们是必然需要的全部文化、知识和技术由资本主义的工具变成社会主义的工具”[51],才能使社会主义获得生存、发展和富强,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列宁在1920年指出,“经济问题,如果不是从国际的角度,而是从个别国家或一些国家的角度来考察,那是不可能解决的。欧洲没有俄国,便不能恢复元气。欧洲衰弱了,美国的情况就会危急起来……我们俄国有小麦、亚麻、白金、钾碱和很多矿产,这些都是全世界迫切需要的,世界终究会到我们这里来要这些东西,不管我们这里实行的是布尔什维主义或者不是布尔什维主义”[52]。同样,列宁认为苏维埃俄国经济建设也只有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才能实现。“只要我们苏维埃共和国还是紧挨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孤立地区,那种认为我国经济完全可以独立的想法,就是十分可笑的幻想和空想”[53]。列宁还强调“贸易关系和对外联系的和=我国大工业的振兴”的公式[54]。另外,他从资本主义惟利是图的本质出发,指出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十分仇视苏联,但经济上的需要会迫使这些西方国家走上与苏联发展经济关系的道路。“资产阶级国家需要同俄国做生意,因为它们知道:没有这种那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它们还会像以前那样继续垮下去”,“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说,苏维埃共和国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正常贸易往来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55],并且,“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56]。由此可见,列宁不但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而且在这里特别强调,即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社会主义的俄国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经济上的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关系依然是客观存在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列宁对于世界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具体:首先,列宁以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为指导,指出即使是一国的国内经济问题,也必须从世界经济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考虑,如果违背这个事实,认为国内经济只受一国内部经济因素的影响那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其次,列宁认为以国际分工为基础而产生经济的国际联系不受经济水平、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穷国还是富国,对其他国家经济的依赖都是同样的,离开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最后,列宁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不可能离开资本主义社会,其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之上的;其二,社会主义社会在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同样必须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获取有益的养分——吸取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训,总结其经验,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2.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与世界经济建立有机联系,特别是在经济交往中如何处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苏维埃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列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他反复强调,苏维埃政权和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社会最新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与坏,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程度的重大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依靠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善于充分吸取各资本主义社会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精华。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东西既有资本主义特性的一面,又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性,除了特性的一面,对于共性的一面无论如何也要吸收。因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57]。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58]在对象上,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是全面的对外开放。在谈及租让问题时,他指出,“对任何国家都可以实行租让,也包括波兰在内”[59];在内容上,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要吸取人类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3.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形式和途径

第一,强调要向资本主义学习。由于苏联是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俄国无产阶级用“革命手段”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列宁经过几年的实践明确认识到,物质及技术相对薄弱和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外国资金,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管理经验,实行对外开放将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列宁指出:“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他来建设社会主义。”[60]列宁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建设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61]他主张无产阶级就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62]现代大资本主义技术的‘最新成就’”“有计划的组织”加上“苏维埃国家即无产阶级国家”便是“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全部条件。”[63]这就是说,要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就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充分吸取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精华。因此,列宁主张向资本主义学习,向资本家学习,“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用全力仿效国家资本主义”[64]“很多东西可以而且应当向资本家学习”[65]在1918年4月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报告中,列宁尖锐地提出了向资产阶级学习的思想。列宁说,资产阶级已经推翻,“我们现在要向他们学习,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不够,因为我们没有这些知识。我们有社会主义的知识,但是没有组织千百万人的知识,没有组织和分配产品等等的知识。老布尔什维克领导者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在这方面,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这门课程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我们说,哪怕他是一个大骗子,只要他组织过托拉斯,只要他这个商人曾经搞过千百万人的生产和分配,只要他有经验,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他们那里学会这些东西,我们就得不到社会主义,革命也就会在它已经达到的阶段上停滞不前。”[66]俄国当时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嘲笑和反对列宁的这种说法。列宁在反驳这些“左派”分子的空谈时,说:“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式的即像托拉斯一样的大生产的本领,那便无从获得这种本领。”接着他又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或集团应该服从苏维埃政权。而我们共产主义者如果不是年幼无知,就应该向他们学习,而且有东西可学,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办理为千百万人服务的大企业方面没有独立工作的经验。”[67]1920年苏俄曾立法实行对外国资本家的租让制。列宁在讨论租让制的报告中,说:“我们要挨着他们(指租让的企业——引者)开办自己的企业,学习他们如何经营模范的企业。……按照现在最新的技术成就进行装备,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这需要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他谈到租让企业“将带来资本主义习气”的问题时,说:“应该加以注意,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加以抵制。”[68]列宁在1921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在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列宁仍然强调向资产阶级学习,他在《论粮食税》的结论中说:“不要害怕让共产党员去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其中也包括向商人,向办合作社的小资本家,向资本家‘学习’。向他们学习,虽与我们过去向军事专家学习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学习’成绩,只有靠实践经验来检查,要比自己身旁的资产阶级专家做得好,要会用各种办法振兴农业,振兴工业,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多花点‘学费’并不可惜,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69]

总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如何,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和管理机关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70]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真正发挥,才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生产力和更高的文明。如果我们不从资本主义那里学会这些东西,我们就搞不好社会主义。

第二,充分利用国外资本。列宁提出了利用外资的两种形式:一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款。当时苏联在英国、德国、瑞典和丹麦等国家设有银行,以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筹集资本。二是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吸引外国资本家直接到苏联投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包括租让制、租借制、合作经营和代购代销等形式,其中租让制最为典型。对此列宁指出:“不实行租让,我们就不能实行我们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没有租让,就不能在10年内恢复我国的经济”,只有通过租让才能“保证俄国有恢复经济所必需的工具和资本。”“通过实行租让和商品交换政策,对资本主义的西方在经济上要千方百计地加以利用、加强和加紧利用”[71]。列宁说:“什么是租让呢?它是国家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资本家负责安排或改进生产(如采伐和浮运木材,开采煤炭、石油和矿石等等),把所得的一部分交给国家,另一部分作为利润归自己所有。”“根据合同,资本家在一定期限内是一部分国家财产的租借者,但不是所有者,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72]租让制的实质是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取得资本、生产资料和技术的帮助,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产品的总量,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物质生活,加强工人政权的地位。列宁提出“用加倍的利润收买资本主义。”尽快地获得各种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设备,“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起来,最终站立起来,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73]实行租让制是利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引进先进设备、学习先进技术的最好方法。他指出,我们租出一个工厂给资本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就可以在那里培养出优秀的工人,另建一个同样的工厂。租让制就是用加倍的利润收买资本家,而我们得到的更多,而且可以赢得时间,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列宁始终认为,为了加强苏维埃的地位,获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善工农生活状况,不怕做出任何牺牲。“我们给全世界资本主义一定的‘贡款’,在某些方面向他们‘赎买’,从而立刻在某种程度上使苏维埃政权的地位得到加强,使我们经营的条件得到改善。”[74]“为了领教,要不惜破费,只要学习能收到成效就行。”[75]“只要能够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我们不惜让外国资本家拿走2000%的利润——而改善工农生活状况这一点则是无论如何应当实现的。”[76]总之,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即使付出一定的代价,让外国资本家获得一定的利润和利息也是值得的。1920年11月,苏联政府颁布了《租让法令》,将租让项目分作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北部边远地区的森林租让,第二种是粮食租让;第三种是西伯利亚的矿业租让”[77]。为此,苏联曾把西伯利亚大片的土地和港口租给美国,时间长达60年。

第三,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是非常必要的,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他们做生意。他在领导苏联对外贸易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贸易关系。1921年3月,苏联首先与英国签订俄英通商条约,随后又与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建立贸易关系。二是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列宁十分重视引进和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把它当做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列宁要求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要清楚、及时、合乎实际需要而不是例行公事地介绍欧美的技术,要求尽快从发达国家取得急需的机器设备。“只要能获得强大的先进资本主义的帮助,我们便不惜从我们的无限财富当中,从我们丰富的资源当中,拿出几亿以至几十亿的资财。”[78]20世纪20、30年代,苏俄进口410亿卢布的商品,其中技术设备和工业原料占85%,为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以商人身份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谈判。在1922年1月的热那亚会议上,苏联利用德国与协约国的矛盾,于1922年4月同德国签订拉帕洛条约,为苏德建立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坚持外贸垄断制。通过对外贸易垄断可以使苏联免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干涉,减少西方经济震荡、市场波动和通货膨胀对苏联经济的影响,较好地保护弱小的民族工业,保证苏联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第五,高薪聘用外国专家。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惟一物质基础是以电气化为特征的大工业,大工业的劳动是社会化的、大规模的,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而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但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苏联,去哪里聘请大批的专家呢?列宁在提出使用本国专家和知识分子的同时,主张大胆聘请外国专家到苏联工作。列宁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还未出现革命形势的情况下,“我们现在需要向先进国家借助的,不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帮助和工人的支援,而是那里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知识分子的帮助。”[79]为了吸引外国专家来苏联工作,他主张给以优厚的待遇和高额薪金。对于不少人反对高薪聘用外国专家的言论,他尖锐地指出,那种认为没有外国专家的帮助也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想法是幼稚的,主张自己想办法来建设的想法是“自吹自擂”和“行会爱国主义”。由于政策正确,许多外国专家纷纷受聘来到苏联,对缓解苏联的科技、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对有效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关于对外开放的风险与维护国家主权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主导的国际大环境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对外开放,必然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国家政权性质及其独立性是否会受到影响,因为居于国际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对此,列宁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对外开放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独立性。

与马克思恩格斯相同,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就其本性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和苏联和睦相处,无论按其客观地位或按其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经济利益来说,都是如此。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在苏联国内战争结束后,资本主义社会却又愿意与苏联交往,这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看到了用武力消灭不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长期的战争也给世界造成了极大危机。因此,它们尝试与苏联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以达到它们用武力达不到的目的,这些帝国主义者所做的一切,都完全是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考虑。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它们不会给苏联以真正的援助,列宁指出,剥削和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列宁在提出实行租让制时,一方面耐心解释其的必要性,同时也告诫,租让制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控制苏联国民经济、干涉内政、恢复资本主义的危险,会“带来资本主义习气”。所以,列宁指出,在对外开放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对我们不利的交易,我们决不会去做。

列宁充分意识到了苏联实行对外开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列宁在分析租让企业时指出,对外开放会“带来资本主义习气”,甚至使人腐化。因此,列宁认为应该对此加以监视,“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来抵制,这也是一种特别战争,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方式、两种形态、两种经济的战争竞赛。我们一定能够证明,我们更有力量。……任务是艰巨的,但是,我们过去和现在一直在说:‘社会主义有示范的力量’。强力能够对付那些想要复辟的人,但是强力的作用也仅限于此而已,在起作用的则是影响和示范。必须在实际中用例子来表明共产主义的意义。”[80]所以,列宁要求审慎地进行对外开放,力图把租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列宁指出:“如果我们只把少数工厂租给承租人,而把大部分工厂保留在自己手中,那租让并不可怕:这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当然,如果苏维埃政权把自己的大部分工厂拿去租让,那是十分荒唐的:那就不是租让,而是复辟资本主义。只要我们掌握着所有国营企业,只要我们精确而严格地权衡轻重,我们能把什么租出去、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限度内可以出租,那么,租让是没有什么可怕的。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是在监督之下和计算之中的,而国家政权则仍然掌握在工人阶级和工人国家的手中”,从而“地主和资本家所有制不会恢复”[81],国家政权性质和独立性没有改变。同时,他还指出需要对资本主义加强监督和控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制的规范作用,实行严格的国家监督,坚决防止资本主义的破坏和颠覆活动,从而巩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

列宁在对外开放问题上“左”倾或“右”倾错误的批判。列宁针对当时党内外有人认为对外开放是向西方资本主义投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的“右”倾错误,他尖锐地指出:“这根本谈不到把俄国卖给资本家,我们说的是租让,同时每一个租让条约都受到一定期限、一定协议的限制,并且有种种经过周密考虑的保证。”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条约“和出卖俄国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它们是对资本家的某种经济上的让步,使我们借以能够尽快地获得必需的机器和机车,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不能恢复我们的经济。”[82]针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我们自己都能搞好”之类的“左”倾错误,他认为,这是“极端有害的胡说八道。”“这种胡说八道愈是披上‘纯粹共产主义’的外衣,就愈危险。”“对于共产主义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共产主义的自吹自擂——我们自己能搞好——更为有害,更为危险的了。”[83]“如果无政府主义者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中有人竟孤芳自赏地议论道——向德国帝国主义‘学习’不是我们革命家干的事,那么我们只须这样回答:要是认真听信这班人的意见,革命早就无可挽救地(也完全应该)失败了。”[84]列宁对于如何处理因对外开放而带来的问题,认识是非常全面深刻的。

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承发展了列宁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斯大林认为:“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85]。由于受到战后“冷战”思潮影响,以及对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估计错误,斯大林提出了“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个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由此形成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86]。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思想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的国际大环境中出现是合乎逻辑的,为克服帝国主义封锁所造成的困难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一理论人为地割裂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错失了许多大好机遇,造成许多消极后果。

5.“新经济政策”——列宁对外开放的实践

列宁对外开放思想和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87]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外开放。这是列宁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作的初步有益的探索。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列宁在领导苏联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并形成了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于1921年春提出来的,之所以称为“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一旦全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基本上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认为商品、自由贸易和商业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相联系的事物,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资本,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第二年,协约国集团开始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苏联国内也出现了白匪的叛乱,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粉碎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苏联必须、而且也只能采取集中利用国家全部战略物资的办法以争取战争的胜利。苏联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加速了列宁把消灭商品货币的思想付诸行动,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工业领域,没收私人资本,实现国有化,在工业的管理上实行严格的集中制;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在流通领域,实行国内外贸易的国家垄断,禁止私人贸易,关闭市场,由国家供销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消费品的分配;在全国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在当时情况下有其实行的理由,并且保证了粉碎外国干涉和平息内乱的胜利。但是,多年战争的破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平息后仍继续沿用,使苏俄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为转折点,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贸易自由、商品交换。苏联实行粮食税的目的之一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粮食税的实行,使农民在纳税后有了余粮,但是,仅仅有余粮不能达到目的,必须恢复商品交换和市场关系,农民才能以余粮和其他农产品换取消费与生产所必需的工业品,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因此,列宁在1921年5月举行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88]10月,列宁在莫斯科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苏联面临着恢复小农经济的任务,面临着振兴大工业和恢复国内正常经济秩序的严峻任务。列宁指出:“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不这样我们就不能摆脱危机,别的出路是没有的。”[89]他之所以在当时能把商品经济提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列宁已经认识到,在生产力落后、经济水平低下、经济成分复杂的苏联,只有通过商品经济,才能促进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联系,促进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巩固工农联盟。所以,实行新经济政策,既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也是稳定当时苏联政局所必需的手段。

第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当时的苏联存在着小农、小手工业、小商品以及农村富农、城市私人资本主义和公有经济等多种形式。列宁认为,应当在不同的经济成分中开展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列宁指出,在苏联发展经济的办法“是活跃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步地掌握它们。”[90]要充分利用这些经济成分,为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市场,以推动商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改变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实行经济核算和独立的会计制度。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大型企业属于国家所有。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大型国有企业如何经营和管理?列宁在实践中认识到商品货币的重要性,列宁指出商业是“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91],经济建设必须引入商业原则。列宁认为,国有企业应实行经济核算,用有关的经济指标作为评价国有企业经营效果的标准,使劳动者从关心个人利益出发关心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果,反对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商业原则的引入,使得国有大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已经具备了市场关系的某些性质。

第四,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利用国外资本,发展对外贸易。要恢复和发展苏联的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开阔的眼界,利用国际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对外开放中,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政策是:一是实行租让制。就是国家将一些自己暂时无力恢复生产的企业,根据一定的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来经营,将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引入苏联。二是聘用外国专家。列宁认为,苏联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解决科技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列宁主张在大胆使用本国专家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同时,大胆聘用外国专家到俄国工作,并给予高薪报酬,发展对外贸易。他在多种场合反复说明苏联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指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关系与国内稳定的经济关系密切相关,并要求党和政府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在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从1920年开始,苏联广泛开展对外开放实践,并通过租让制、合营公司、国际信贷、进口现代化机器设备、引进技术和人才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交往。此外,苏联还有计划派遣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到国外学习和考察,仅1929年派出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就达1200人。国外媒体在评论1930年前后苏联的开放时说:“苏联在3年之内就获得了外国人30年发展起来的技术,虽然它用了10到15年的时间去消化这些东西”。1944年,斯大林在会见美国人埃里克·约翰斯敦时也曾说过,苏联有大约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人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1/3则是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92]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就对外开放思想而言,以下两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是以对外贸易为桥梁的对外开放思想。“新经济政策”的“自由贸易”是指不禁止一切私人的非国营商业的发展,而是努力把发展引入苏维埃政权控制下的合作制资本主义轨道。这种贸易形式被列宁认为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列宁在深入研究当时国际上各种矛盾以及国内经济落后的实际状况后,提出要“同资本主义的西方搞好‘共居关系’”。[93]在坚持国家根本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则下,苏联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同各国发展和平外交关系的纲领和主张,并先后与欧洲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一基础上,列宁进一步提出与这些国家建立正常的经济贸易关系的思想。列宁认为苏联要保持自己的政权,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资金和技术帮助是必要的,同时提出“贸易关系和对外联系=我国大工业的振兴”。[94]只有尽快地从国外得到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才能最终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在列宁的这一思想指导下,苏联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实践的先河。第二,是以实行租让制和创办合营公司为核心的对外开放思想。实行租让制是列宁的伟大创举,它最集中、最典型地代表了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租让制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苏联所用,加速苏联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企业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合营公司是苏联与外国资本合股经营的一种半租让性质的企业。在合营公司中,苏联主要以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方式入股,所占股份一般不少于51%;国外资本则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入股。同外国资本家共同创办合营公司,不仅可以引进技术、资金和设备,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此,列宁指出:“成立合营公司的办法是能真正改善对外贸易人民委员会这个糟糕的机关的唯一办法,因为实行这个办法,外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就会在一起工作。如果我们在这种条件下还不能多学一点、学会、学通,那么我国人民就是毫无希望的傻瓜了。”[95]

毛泽东曾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深知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毛泽东指出:“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太早了,只搞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攻,到现在社会物质还不足。”[96]可见毛泽东对列宁和苏联对外开放研究的深入和全面。因此,毛泽东指出:“为了使我国变为工业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有四十年了,它的经验对于我们是十分宝贵的。”[97]

6.列宁对外开放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与实践表现了他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创新能力。列宁关于经济社会落后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对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无疑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列宁在当时险恶的国际形势下,面对帝国主义列强敢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表现他的马克思主义卓越胆识。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动摇。但是,必须在开放的过程中把握策略,时刻提防,有效防止资本主义社会借与我国的经济交往机会而制造消极影响和后果。

第二,全方位地利用国际市场。由于当时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的对外开放只能是面向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开放。应当承认,在当今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是我们对外开放的重点。这不仅仅因为它们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同苏联一样,我国的社会主义也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较长时期内要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峙并存,我们只有善于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和创造的文明成果,才能最终实现超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对外开放必须是全方位的开放,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范围广大,有各自的优势,如果我国对外开放过于集中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全方位地利用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列宁所处的时代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尚处于低级阶段。列宁从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问题。今天,以科技全球化趋势为先导、以金融国际化为核心、以跨国公司为主要驱动力、以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为纽带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面对加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必须在巩固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要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合作,实行“请进来”的同时,努力“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特别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