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宁夏向西开放战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服务宁夏向西开放战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宁夏向西开放战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 辉 刁 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同为历史悠久、孕育人类发展的文明圣地,自古以来,双方先祖共同开辟了彪炳史册的丝绸之路,谱写了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相互交流的华美篇章,开创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融合共荣的全新范例;相关各民族的和睦相处、繁荣发展,共同孕育了勤劳智慧的回回民族,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
服务宁夏向西开放战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_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服务宁夏向西开放战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 辉 刁 俊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同为历史悠久、孕育人类发展的文明圣地,自古以来,双方先祖共同开辟了彪炳史册的丝绸之路,谱写了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相互交流的华美篇章,开创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融合共荣的全新范例;相关各民族的和睦相处、繁荣发展,共同孕育了勤劳智慧的回回民族,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同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广大阿拉伯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应对全球化和多极化挑战、提升包括文化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任务,双方悠久的合作交流历史、深厚的传统友谊、较强的经济互补现状,是阿拉伯国家实施“向东看”战略和我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坚实基础。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向西开放格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宁夏作为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要牢牢抓住宝贵发展机遇,深入挖掘自身潜力,重点发挥特色优势,走出一条以推进内陆向西开放战略、服务国家整体对外开放战略为指导,以地缘和人文优势为依托,以区域和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走出去、文化促发展的新路子。

一、宁夏内陆向西开放整体战略

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两会期间,宁夏正式提出建设内陆向西开放试验区的提案,国家高度重视宁夏的此项提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协调,吴邦国委员长亲自过问。2012年1月,李克强副总理来宁考察时指出,宁夏建设内陆向西开放试验区是“国家所需,宁夏所能”,宁夏要在建设对西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责成国家发改委等20多个部门进行调研论证,尽快出台具体落实方案。据悉,在2012年举办的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上,国家将宣布宁夏内陆向西开放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创建内陆向西开放试验区,全力服务国家全面对外开放战略是我们遇到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挑战。

作为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回族穆斯林群众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相似的文化特质、相近的生活习惯,宁夏独特的地缘和人文优势,是我们拓展我国对外开放领域,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探索内陆向西开放的新途径;是我们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构筑内陆向西开放的贸易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的良好基础。宁夏向西开放主要目标是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两项机制,建设三大基地,打造五个中心。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就是扎实推进中阿经贸论坛建设,争取创办中阿博览会,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合作、文明对话提供更加完善的功能载体

二是形成两项机制,就是积极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对接,形成国内统一、国际认可的哈拉相互认证机制和规范有序、双方认可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准入机制。

三是建设三大基地,就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服务基地、我国西部重要的国内外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培育基地。

四是打造五个中心,就是在宁夏创立国家级清真认证机构,为中国清真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准入服务,打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认证中心;瞄准穆斯林地区市场需求,加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打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认证中心生产加工中心;充分发挥回族群众善经商的优势,依托穆斯林国际商贸城等,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国际商贸博览中心;利用地处雅布赖航线节点的良好区位,疏通欧亚大陆桥空中通道,打造向西开放的物流中心;利用宁夏地域特色和回族人文优势,开展特色化建设运营,打造穆斯林国际休闲度假中心。

二、宁夏内陆向西开放整体战略为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契机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位于我国行政版图几何中心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古丝绸之路途径地、西夏文明主要遗址所在地、著名的革命圣地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是全国十大新天府之一。丰富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资源,汇聚成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红色经典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以“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为代表的大漠黄河生态文化、古人类遗址和古生物化石遗址文化、边塞军旅文化、民风民俗文化、西夏遗存文化、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成果文化等九大文化特色。“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文化旅游推介品牌,贺兰山岩画,西夏王陵,灵武南磁湾恐龙化石,旧石器时代的水洞沟遗址,宁夏地方特色浓郁的剪纸、泥塑、花儿、碗碗腔、口弦、泥哇呜、编织等众多民族和区域文化瑰宝。

发展内陆向西开放战略,打造“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重新盘活了宁夏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资源,一群群操着各种语言的各国游人在领略宁夏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后,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2011年,全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1169.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实现旅游总收入84.21亿元,增长24.2%。2012年,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高水平地践行内陆向西开放战略,扩大宁夏与广大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及世界的合作,进一步加快了宁夏和世界的文化交流,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及我区基本区情、历史人文、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中外相互了解,加强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有力维护了文化多样性;进一步增强了区域和民族文化活力,向世界展示了昂扬向上、积极友爱的宁夏风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将直接加速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宁夏内陆向西开放整体战略指导下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一)中阿经贸论坛

为加快实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向西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努力促进世界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与我国的经贸合作、项目洽谈和友好交流,经国务院同意,由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外交部等14个部级单位承办每年一届的中阿经贸论坛,论坛永久会址设在银川,加速中阿合作交流的“宁夏平台”形成。在2011年举办的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上,有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2300多个企业机构、8500余名国内外嘉宾云集盛会,整个论坛签约项目164个,合同投资840亿元。

论坛的成功举行,丰富和发展了宁夏向西开放的领域和层次,加速了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宁夏地方特色浓郁的区域和民族文化也通过中阿经贸论坛进一步被广大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友人所熟知、所认可,双方文化不断被传承发扬。越来越多的宁夏文化产品在中阿经贸论坛平台的推动下,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并逐步走出宁夏、走出国门,成为宁夏对外宣传的新名片

论坛的成功举行,对于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进一步巩固友谊,增进共识,促进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加强双方在经贸、科技、文教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阿经贸论坛,宁夏既是主办者,也是受益者,凭借搭建中阿经贸论坛这一优质平台,宁夏将深入打造中阿双方经贸交流的桥头堡,文化交流的播种机,开创宁夏对外交流和向西开放的新局面。

(二)迪拜大学孔子学院

国家致力于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自2004年在韩国建立首座海外孔子学院以来,截至2011年8月底,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分布在104个国家(地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陆向西开放战略的指引下,宁夏大学和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阿拉伯半岛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第一所孔子学院——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将此项工作当成重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并写进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助力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发展,加快中国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走出去。

2010年1月26日,阿联酋迪拜大学和中国宁夏大学正式签署协议,共同建立迪拜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7月19日,迪拜大学孔子学院获批成立。2011年3月23日迪拜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宁夏政府代表团出席。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充分发挥宁夏回族自治区区位优势,立足阿拉伯国家学生学习汉语、认知中国和宁夏的需求,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并热情服务当地华人华侨。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先后建立了迪拜大学、迪拜警察学院、舒鲁克学校3个教学点,开设10余个教学班次,注册学员近百人;积极与迪拜警察学院合作,首次将“汉语”课程引入阿联酋政府公务员培训系统;将“汉语”课程引进当地中小学;多次深入当地政府、学校、社区等机构开展汉语、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在阿部分高校和企业开展“中国语言与文化”系列讲座;成功承办了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2012“孔子学院大春晚”巡演迪拜站活动;充分发挥宁夏大学和迪拜大学在相关领域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服务于两地政府和企业,推动中阿经贸、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迪拜大学孔子学院的建立,初步满足了海湾地区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和认知中国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在当地的发展,丰富了汉语国际推广模式,有效地促进中国与阿联酋在文化与教育方面的交流,服务于当地社会,构建了更加和谐的中阿关系,有力地服务了国家向西开放大局,必将成为中阿教育、文化交流的桥梁,中阿人民友谊的纽带。

(三)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开展教育文化合作交流

阿拉伯国家是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股力量,阿拉伯国家极为重要的地缘优势和能源储量优势,使其成为牵动国际及地区稳定的重要触点。目前,全世界共有57个穆斯林国家和15亿穆斯林人口,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巨大的能源储备、重要的地位决定了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宝贵资源,是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文化来源之一。与阿拉伯国家天然的联系和内陆向西开放战略为我们深入开展阿拉伯及广大穆斯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情等方面研究,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研究体系,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建设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实现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抓手。

1.切实加强并不断推动中阿高等教育合作交流

秉承“平等、互利、共赢”的中阿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中阿大学校长论坛”建设,发挥中阿高等教育互补性强的特点,不断切实推动中阿高校,特别是宁夏高校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高校间开展师资交换、学生培养、联合研究、资源共享、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充分挖掘宁夏与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模式、人才培养新方式、文化传播新途径、服务社会的新渠道,同时积极开展国别及区域组织研究,为国家对外开放及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咨询、理论探讨。

2.加强区域和民族文化理论研究和数据库建设,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坚实基础

围绕国家向西开放大局,加强理论研究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严格按照标准化、客观性、完整性要求,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加强宁夏地方区域和民族文化信息数据库建设,使其成为区域领先、国内重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中国西北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研究基地和平台,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坚实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

紧扣内陆向西开放实际,突破地域和传统限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式,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基础扎实、眼界开阔、国际化能力较强的后备人才,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

(四)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

实现文化走出去,应始终坚持多层次、双向交流的整体思路。一方面应加强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走出国门,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推广活动展现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方面应广泛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友好人士来中国学习,亲身感知中华文化,实地体验中华文化魅力。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自1950年接收首批来自东欧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以来,我们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教育、外交和管理人才,对发展和巩固我国同世界各国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开展文化、教育和人员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体现。

2010年,教育部出台《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逐步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来华留学人员生源国别和层次类别更加均衡合理。

宁夏大学是我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和领头雁,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自1992年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重点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在做好语言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汉语角”、教学实践、“展宁大风采,显文化魅力”系列文化体验活动,给留学生创造零距离感知现实中国、现实宁夏的机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理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传播,更大大加强了学校和宁夏在国外的美誉度。国际教育学院将发挥优势,凝练特色,整合资源,吸引更多的阿拉伯学生来宁夏大学留学,积极建设面向阿拉伯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和中国文化体验中心,成为中华文化和宁夏区域及民族文化向西传播的重要平台。

(五)加快与阿拉伯国家及友好省区建设

友好省区、友好城市是地方政府开展人文外交、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宁夏在2010年就喜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交流奖,在加强与阿拉伯国家交流和友好城市建设方面有着宝贵经验。立足发展内陆开放经济,要进一步加快与埃及法尤姆省等友好省区建设步伐,全力实施援建毛里塔尼亚农业和巴林太阳能合作等项目,密切双方教育、治沙等专业技术人员往来,积极拓展新的友城项目,以友城为依托,开展中阿文化交流,架起中阿文明对话的桥梁。

(六)民间文化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文化交流交往一般有着较为坚实的传统和更加持久的交流关系,较容易克服交流对象之间的地域、观念差别,较容易争取更加广泛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政府间文化交流的有益补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宁夏内陆向西开放战略,应用好民间文化交流这一天然优势,学习借鉴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在书法、绘画、音乐、科技、建筑等方面的先进文化,与我区回族特有的花儿、刺绣、剪纸、泥塑文化有机融合,增进双方文化领域交流和理解,加速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走出去。同时,应全力拓展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文化产业往来,对发展前景大的中小企业应给予重点培育,以文化交流、文化走出去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七)通过朝觐推动文化走出去

朝觐活动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展示改革开放新成果、彰显区域和民族自治新风貌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入挖掘朝觐活动中包含的人文外交内涵,进一步增进与阿拉伯国家主流社会的沟通与了解,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和对外开放大局,成为传播区域和民族文化、宣传中国形象的新方式。

四、关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对于宁夏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内陆向西开放战略,服务国家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实现区域及民族文化走出去这一重大命题,笔者不揣浅陋,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努力开创中阿人文交流机制

自1956年,中国和埃及建交,开启了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交流的全新时代。在政治领域,1999年1月,中阿双方签署了阿中协商机制谅解备忘录,旨在研究和加强中国与阿盟成员国在各个领域合作的新途径和方法,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事务等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加强在国际会议和国际其他领域的协商和协调,拓展并加强双方共同利益的范围,将双方的政治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在经贸合作领域,50多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双边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双向投资、人员培训等领域合作硕果累累,特别是近10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中阿双方的经贸合作已经进入全方位、多领域的全面合作阶段。目前,中国与阿联酋政府签署了35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这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署的首个本币互换协议。在文化交流领域,中国已同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并在这些协定的框架内,签署了一系列的文化合作执行计划,其中阿拉伯国家的首个中国文化中心已于2004年在开罗落成。同年,在以相互尊重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相互借鉴为内容,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的原则指导下,中阿双方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双方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因此,我们认为,应积极服务国家整体开放战略大局,构建在悠久的传统友谊、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发展的共同目标的指导下,建立中阿人文交流机制。宁夏应积极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在促进中阿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和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中阿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及其他相关全面合作,让更多的双方青年人增进了解和互信,消除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加强双方文明的交流,在求同存异中取长补短,为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合作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1.教育领域

积极探索双方在高等教育、阿拉伯语言人才培养、国别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和方式,促进双方的和谐发展。重点支持宁夏大学迪拜大学孔子学院、阿拉伯研究、阿拉伯语言人才培养建设,并根据需要在其他阿拉伯国家建设孔子学院和文化中心。为此,一是要立足实际,积极为国家人文交流机制顶层设计献计献策;二是要深挖潜力,提升自身文化内涵建设,为人文机制的发挥提供一定支持;三是要突出重点,有步骤、有侧重地开展人文机制交流步伐。

2.科技领域

加强制度保障建设和机制条件建设,克服地缘障碍,整合现有科技力量,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国际联合科技攻关和人才联合培养,加速科技领域的全面合作。

3.文化领域

立足双方文化的互补性特点,广泛吸收对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共同丰富和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积极开展各类政府间或民间文化推介、交流活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地演出等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让本民族、本国家的文化精品进对方国家、进对方国民的心里,实现新时代的文化丝绸之路。

4.体育及其他相关领域

以双方共有的民族传统体育为起点,以各自拳头体育产品为重点,加强体育理论、体育实践交流、体育人才培养、体育文化开发等合作,以小球转动带动合作交流大局发展。

总之,中阿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中阿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暨投资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中方支持继续举办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新闻合作论坛,欢迎双方举办更多的展览和艺术节、文化周等活动,出版更多的优秀作品。鼓励双方互派更多留学生,继续在中国推广阿拉伯语教学。我们愿意与阿拉伯国家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将如期完成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为阿拉伯国家培训1000名各类人才的目标。中方欢迎阿拉伯人民到中国旅游,支持更多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人文交流越深入,中阿人民的心就会贴得越近,共识就会越多,中阿友谊就能世代相传”。

(二)建立健全文化走出去的机制体制

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文化走出去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话语权,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创新文化管理机制体制,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文化,为文化的积极向上发展营造健康环境。

1.强化制度保障

制定并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法规和整体规划,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机构进行文化走出去的有益尝试。建立健全振兴区域和民族文化的机制体制,坚定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焕发特色文化资源活力,保护性抢救一批濒危的文化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和有效引导,将政府间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整合特色优势文化资源,依托起点高、能力强的高等学校、专业院团或企业单位,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号召力的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文化企业,打造有较强国际声誉的宁夏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宁夏对外宣传形象和文化品位。

2.切实加强条件建设

有关部门要制定保障文化走出去的财政支持政策,划拨专项支持经费,通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事业团体参与文化走出去战略。

加强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因地制宜举办并走出去参加各类相关展示会、博览会,善于利用互联网、平面媒体等渠道,大力推介先进文化和特色文化,推动文化走出去。

3.建立长效文化走出去鼓励激励机制

建设全面的文化走出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奖励在中外文化交流、区域和民族文化推介、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设立针对在宁外国友人的文化友谊奖。

(三)加强文化走出去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制定有较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文化走出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人才队伍建设“顶天立地”思路,有重点、分步骤地培养专兼职人才队伍,并根据实际,引进国外专门人才和智力资源。“顶天”指瞄准文化传播重大现实需求,造就领军人才,“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挖掘保护濒危区域及民族文化传承人才,扶持他们积极投身文化走出去,在政策、资金、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立地”指发展壮大基层文化储备人才,特别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激情和创造力,夯实文化建设根基,并鼓励群众中对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热情的积极分子加入这一崇高事业。在注重各级各类人才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始终加强人才队伍的作风建设。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奉献精神教育,树立起淡泊名利、坚持真理、刻苦钻研的精神,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结构合理、追求卓越的文化走出去的专兼职人才队伍,切实保障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的长效传播。

(四)开创宁夏特色文化传播品牌

要坚持发挥宁夏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和民族文化建设,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打造一批特色显著、易于传播的文化产品,要体现文化的原创性和创新性,积极办好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中国西部(银川)房车生活文化节、中国西部(银川)服装服饰艺术节等六大文化节会,开创宁夏特色文化传播品牌,提升宁夏区域和民族文化品位。文化产品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并兼顾经济效益,坚持体现中华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优秀成果。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文化,丰富和发展区域和民族文化。力争实现在海湾等阿拉伯国家及其他穆斯林地区的文化餐桌上,摆放着宁夏制造的文化精品的目标。

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有力纽带,是提高国家话语权和软实力的重要依托。以内陆向西开放战略为指导,积极服务国家整体大局,宁夏应该抢抓机遇,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整合优势特色资源,贯彻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及宁夏区域文化的对外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