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最佳法治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以最佳法治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断深化法治理念,创新法治方式,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是五华区委、区政府切实提升法治五华建设水平的一贯追求。2010年,五华区进一步健全机制,成立了区委法治五华建设领导小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仅是法治五华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促推五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近五年来,五华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初步形成。

天下大治,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社会理想,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价值目标。五年来,法治五华建设工作,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以推进法治政府、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安定和谐、规范市场经济、深化民主法治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建设措施,打造特色品牌,使法治理念不断增强、法治政府有序推进、司法公正显著提升、法治环境和谐稳定、基层民主深入推进等,为五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五华区先后荣获了“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创先争优先进县(市、区)党委”“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市、区)”等荣誉称号,法治五华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增强法治理念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奠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不断深化法治理念,创新法治方式,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是五华区委、区政府切实提升法治五华建设水平的一贯追求。

为此,五华区把法治五华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主要内容,先后制定了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五华工作规划(2009—2014)》,出台了《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五华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法治五华建设工作的指导。

通过将法治五华建设列为全区重点督办工作项目,纳入全区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由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考核,实现了法治五华建设工作有部署,有督促,有考核,有奖惩,为全面推进法治五华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治工作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光有目标管理责任制还远远不够。

2010年,五华区进一步健全机制,成立了区委法治五华建设领导小组。各部委办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团体、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相应成立了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法治建设工作机构,搭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网络。2012年,再次调整充实了中共五华区委法治五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将区属各部委办局、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纳入区委法建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法治五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使法治五华建设工作呈现出“党委领导‘一府两院’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推进法治政府为和谐稳定提供保障、落实

法治政府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五华区委、区政府为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法治政府的有序推进,做了种种努力。

首先制定了《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全委会工作规则(试行)》《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常委会议事规则(试行)》等规章制度,下发了《五华区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办法》等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决策意见征求、合法性论证、会议研究、集体决定等责任追究制度,保障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决策的执行力

尤其是,凡关系民生的重大项目安排和全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和进行合法性的审查。截至今年6月,全区已组织完成了重大决策听证事项83次。

在制度建设方面,五华区从2009年以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经济社会进行管理,并制定实施了《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细则》《昆明市五华区行政首长参加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及重大决策听证会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同时,为着力深化依法行政工作,五华区还成立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区依法行政工作,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通过一系列制度的保障和实施,为五华区打造“阳光政府”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以“昆明五华”门户网站及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为依托,开通了“96128”,共接听电话23770次,成功答复23385次。

提升司法公正为维护合法权益不懈努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司法必须具备的公信力,使司法也必须依赖民众的信赖而生存。

五华区法院为进一步完善维护司法公正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坚持审判公开、公正原则,严审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盗窃、抢劫等犯罪案件,从重从快审理职务犯罪案件。坚持强化诉讼调解,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同时,通过积极开展“阳光司法”“阳光执法”“涉民生执法”等活动,选择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件到社区、学校、企业、军营开展庭审观摩活动;建立了解决执行难的“十大机制”,对存在拖、逃、躲、赖现象的被执行人,采取张贴敦促公告的方式,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等一系列工作,较好地维护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监督职能的落实,更大体现在如何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上。

五华区检察院多年来,通过建立健全了《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工作首办责任制(试行)》《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首办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以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公民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为重点,对各类刑事犯罪进行依法打击。

通过在网站开通官方微博,依托检察院互联网,为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量身定做“刑事案件诉讼信息网络告知平台”,推行“两卡一规、四告知”制度。坚持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邀请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参与观摩、调研,拓展了监督途径,加大了司法公信力。

改善法治环境为全区社会大局稳定创造条件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仅是法治五华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促推五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多年来,五华区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确保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通过在全市首创小区治安“三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网络化治安防控体系,将7个平安细胞工程建设扩展到17个工程项目。

同时,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上成效显著。着力探索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民调解进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了伊斯兰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全省率先探索第三方介入调处医患纠纷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人民调解进商会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开通个人调解室调解微博、微信,全市率先启动人民调解进楼宇工作,打造“个人精品调解室”,“李学工作室”的调解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构建起了为民解忧新平台。

多年来,五华区还探索出一条在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

2009年,成立了五华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10个街道办事处、88个社区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小组。通过系统化、社会化、规范化、法制化和人性化的矫正方式,五华区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了不和谐因素,确保辖区群众安居乐业,为在全市率先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

高效法律服务 为民生普惠真正落实做奉献

五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办实事、解难题”活动,不断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回访活动和党(工)委书记大接访和大下访工作,完善了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办理,一批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得到有效化解,一批长期积累的重信重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同时,积极搭建职工维权工作平台,在各基层工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农民工维权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会员服务中心等维权工作平台的作用。不断完善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的运行,依法受理、办理和督办网上信访事项。2009年以来,共办理重要信访案件1006件4644人次,普通信访案件23867件40977人次。办理网上信访案件646件798人次。

全区设有律师事务所12个,公证处1个,法律服务所10个,法律援助中心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4个,法律援助窗口118个,法律援助工作点88个。

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开展残疾人法律服务“五个服务无盲区”(援助网络无盲区、援助队伍无盲区、援助范围无盲区、援助措施无盲区、援助设施无盲区)活动,获得“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就医、就学、就业、居家养老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

推进基层民主 全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早在几年前,五华区就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为民服务站“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社区管理模式。通过推行“4+3”工作体系,把社区各项事务全部纳入民主化管理,做到了民主决策公开透明、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渠道畅通。

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尤为重要。五华区在全省首开社区直接选举先河,推进居民自治民主化,法治化。2013年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区88个社区100%实行居民直选,64个城市社区中55个社区实行居民直选,直选率达89.77%。

建立全市首个集交通、服务、信息、资源、治安“五网融合”管理模式的霖雨“静脉社区”,全面开展特色社区的建设。建立全省首个“残疾人日间照料站”,打造了一批“金色夕阳红”“有事我帮您”“五华先锋”“温馨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系列品牌,社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同时,全力发展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在10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街道总工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建成了职工之家。促进行业性、专业性协会健康发展;大力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为目标,认真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2009年以来,全区共创建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56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88个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为法治五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保障法治监督 使法治五华特色逐渐呈现

依法监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完善监督体系,构建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才能保证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几年来,五华区先后制定实施《五华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五华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关于强化“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等制度,把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党风巡查与思想政治建设巡查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实效。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区人大共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75次,受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控告、申诉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302件700余人次。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区政协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先后组织政协委员对全区食品卫生安全、法院执行工作、社区矫正、公安五华分局保安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了监督,确保了政令畅通,较好地维护了政府形象。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自2009年以来,共下发《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督促检查事项办理通知单》391件,办结率达到100%,保障了社会舆论监督发挥实效。

法治建设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坚实基石,是推动幸福美好新昆明和提升区域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和保障,是五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

五华区将以法治五华建设为契机,以法治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政治安定和文化繁荣,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本文原载于《昆明日报》2014年11月24日T12版,记者贾薇 唐丽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