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阶段作出了符合实际的估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这里,江泽民同志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过程中来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并成为建设中国特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

1.革命导师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

在1875年发表的 《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将经历不同的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和经常变化的。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他根据当时俄国的国情,提出了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成熟程度不同的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列宁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他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性的深刻认识。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成为苏联党的最高领导和理论权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在1936年以前比较客观。他把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建成社会主义时期;第三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

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之时。1939年在联共 (布)十八大上,斯大林进一步提出:“我们还要前进,向共产主义前进。”

——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2.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对发展阶段的认识还比较谨慎。1957年,他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阶段作出了符合实际的估计。但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 “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甚至提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已不是遥远的将来”,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对此,毛泽东曾有所反思,他在读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作的读书笔记中,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然而毛泽东在实践中并没有坚持和发展这一闪光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判断,使社会主义实践付出了沉重代价。

3年 “大跃进”造成的损失合计约1200亿元,人口非正常死亡数千万人,而且后来又用5年时间调整国民经济,才恢复到1957年的产量总水平,国家的建设走了大歪路,在一些重要方面丢失了8年,而恰在此时,一些国家如日本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得到迅速发展,我们与之差距拉大,这是一个长时间弥补不了的重要损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980年,邓小平在谈到建国三十周年经验时候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 ‘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下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系统阐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再一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意义,并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过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等第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了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初级阶段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在这里,江泽民同志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过程中来定位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由此可见,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而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根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