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主要成就

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主要成就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5年9月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共计67.8万个,其中村民委员会58.1万个,村民委员会成员230.5万人;居民委员会9.7万个,居民委员会成员49.7万人。中央先后就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村务监督机制、城乡社区协商、社区减负等下发文件,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组织体系日臻健全,自治内容不断丰富,自治形式更加多样,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

(一)基层自治组织不断健全,居民群众参与管理、反映诉求的渠道逐步拓宽

在城乡基层,社区自治组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5年9月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共计67.8万个,其中村民委员会58.1万个,村民委员会成员230.5万人;居民委员会9.7万个,居民委员会成员49.7万人。村民小组470.4万个,居民小组135.8万个。全国绝大多数村(居)民委员会都设立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下属委员会。近年来,城乡基层社区不断健全服务机构,在管理基层公共事务、服务居民群众、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6.4万个,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45.5%;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954个,社区服务中心24203个,社区服务站12.2万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11.8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9621个,互助型的养老设施42045个。

(二)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城乡社区的自治功能逐步增强

城乡村(居)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较好地保障了村(居)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民主权利。社区建设在城市全面铺开,并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城乡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逐步增强。中央先后就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村务监督机制、城乡社区协商、社区减负等下发文件,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城乡居民群众经受了民主锻炼,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全国农村普遍开展了九轮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依法实行直接选举,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得到普遍运用,秘密写票处普遍设置,竞职演讲、治村演说等形式普遍实行。城市开展了七轮以上的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据统计,各地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许多地方在95%以上,居民委员会选举的参选率也逐步提高。城乡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日益广泛深入开展。村(居)民会议及村(居)民代表会议经常召开,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定期报告工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活动普遍开展。自治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日趋丰富。

(四)基层自治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

全国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社区服务专职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待遇提高,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乡镇机构改革深入实施,街道和城市社区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自治组织行政化的问题逐步解决。各级财政对基层自治组织的补助稳步增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化解村、社区债务取得积极进展,村、社区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逐年增加,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