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区集聚成“森林”

园区集聚成“森林”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聊城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将一个个“小舢板”组成“航母群”,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出击,产生了强大的协同效应。目前,全市涌现出120多个民营企业联合体,临清市轴承、东昌府区轴承保持器、冠县轴承锻件等3个区域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优质产品基地中的企业近1000家,借助“蚁群经济”效应,聊城民营企业正在做大做强的路上合力前行。目前,全市省级特色产业镇已有8个,市级特色产业镇26个。

行聊城,看发展。目光所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欣欣向荣、遍地开花。

轴承重镇临清市烟店,一个常住人口仅3万的鲁西小镇,却聚集了近10万的轴承行业从业者,轴承加工及配套企业380家,经销业户1.2万余户,年产值近百亿元,被中国机电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轴承贸易之都”;

茌平县胡屯镇南于村家家养植金针菇已30多年,户户转入加工制作清水保鲜金针菇罐头有十几年,几年前又转入即食性香辣金针菇生产,村里已注册企业33家,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年平均利税超千万元,被称为“鲁西金针菇产业第一村”;

开发区蒋官屯街道办事处聚集起300多家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年产无缝钢管400万吨,产能占到全国12%以上,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钢管产业基地;

……

集群式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聊城市大力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产业镇为基础,不断完善支柱产业中下游的配套生产,加速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全市县域经济呈现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化发展局面。2014年,全市已形成轴承、钢管制造、精品钢板、铝铜加工、畜禽饲养加工、木材加工等29个年营业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茌平铝加工、阳谷铜加工、临清轴承、临清纺织、开发区钢管、冠县精品钢板、莘县畜禽加工、莘县石化和盐化工等8个产业集群都过了百亿元,并涌现出民营经济特色产业镇26个,省级6个,特色产业村500个,成为推动全市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

聚指成拳,抱团合作天地宽。

抱团的力量有多大,小小的蚂蚁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在聊城,很多民营企业正在发扬着这种“蚁群”精神,通过抱团发展,增强“体能”,互相帮助扶持,携手在市场大潮中求生存、谋发展。

“原来我在自己村里建的厂,受交通、水、电等各方面条件制约,企业发展速度一直不快,公司年产值也就1000万元左右。进入冠州轴承产业园3年,公司年产值增长了2倍,今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没问题。这是当年‘单打独斗’时不敢想的。”11月24日,在冠县北馆陶镇三和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贵修介绍说。

惊人增速的背后,是一支扬帆起航不久的大型联合舰队。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抱团作战,三和轴承的对比数据,干脆利落地诠释了聚指成拳后的强势爆发力。

“工业园区对企业的帮助,还体现在推动企业抱团成长上。”史贵修说,企业进入园区后,就像进入一个“大家庭”,不再“单打独斗”,需要工人时一起招,大的订单一起接,同业企业协作生产,将过去多头推销,变为一个拳头对外,过去不敢接的订单敢接了,企业生产营销成本也降低不少。“这样的规模效应对企业发展的帮助是巨大的,既提高了企业形象,也增强了各方面能力。目前全国各地的客户都纷纷来我们企业订货。”

市场风起云涌、瞬息万变,企业的成长必然伴随着一次次攻坚克难,“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是常态。于聊城民营企业而言,一方面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90%以上,提供了全市八成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存在规模小、底子薄,产业层次、产品档次、技术水平较低,质量效益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综合竞争力不强等“成长的烦恼”。

如何破解“烦恼”,帮助民营企业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聊城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将一个个“小舢板”组成“航母群”,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出击,产生了强大的协同效应。

对属于同一类别、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整合,引导它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共享市场,共创品牌。聊城市先后组建了水产、密度板、钢管、纺织等72家行业协会,加强了行业指导与沟通。同时,采取“相关企业就地集中”的模式,建立了赵寨子精密机械装备产业园、东阿县钢球产业基地、高唐县清平镇木材加工基地、临清烟店轴承市场、东昌府区郑家镇保持器市场等近20多个产业族群,各族群企业就地生产、就地配套、就地加工、联合销售,既降低了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此外,聊城市还积极培育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加强联盟标准制定工作,并引导会员企业与龙头企业挂靠、合作,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帮弱、共同发展”的目的。目前家纺业已培育出金号织业、冠星集团、三和集团等数家产值过亿元的行业骨干,并带动了50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形成了纺、染、织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众人划桨开大船。阳谷汽车坐垫协会邀请权威标准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了《阳谷汽车坐垫企业联盟标准》,以此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标准化也是生产力。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阳谷县汽车坐垫行业协会会长张平介绍说,“该标准是国内首个汽车坐垫行业标准,它把分散发展、各自为政的生产企业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大大提升了阳谷汽车坐垫的品质,为加快产业升级起到巨大推力。”从初期的几家手工编织小工厂到现在的300多家厂商,阳谷手工编织坐垫已形成抽丝厂、纺纱厂、编织厂等产业链规模化生产,从业人员10多万人,年产汽车坐垫500余万套,产值达2亿元,占据全国手工编织汽车坐垫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阳谷县的第五大支柱产业。

互帮互助,抱团发展,聊城民营企业不断聚集、裂变、壮大。目前,全市涌现出120多个民营企业联合体,临清市轴承、东昌府区轴承保持器、冠县轴承锻件等3个区域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优质产品基地中的企业近1000家,借助“蚁群经济”效应,聊城民营企业正在做大做强的路上合力前行。

立足优势,特色立镇产业兴。

在省中小企业局公布的第四批30个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名单上,冠县烟庄街道和高唐县清平镇榜上有名。目前,全市省级特色产业镇已有8个,市级特色产业镇26个。

抓大不放小,是聊城市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早在聊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产业强镇”就被确立为一条重要原则。为挖掘镇域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聊城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思路,把培植专业村、专业镇(街)、专业批发市场作为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突破口,规划确定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当家”产业,搞好规划定位,集聚生产要素,促进资源聚集,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根据民营镇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任务目标,聊城市还依托现有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发挥铝、铜、农机、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市场等产业、自然基础资源优势,重点布局规划了郑家镇轴承保持器工业园、莘县河店镇轴承保持器生产区等23种特色产业聚集区建设,涉及将近50个乡镇、街道。同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县市区长兼任园区书记为契机,推进镇企园合一,理顺发展体制,为镇域特色产业集约发展创造条件。

走进“钢管之都”——聊城开发区蒋官屯街道,满眼是新建起鳞次栉比的厂房、市场,四通八达的新修公路像渔网一样覆盖于这个钢管产业强镇的每个角落。

“全国各地生产的钢管,市场里基本都有。大到销往伊朗、沙特的输油管,小到销往日本的汽车专用精密液压管,一万多个型号一应俱全。”蒋官屯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说。目前辖区钢管销售生产企业1400余家,汽车4S店销售企业32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20余家,大型物流企业3家,各类物流企业站点200余家,其他企业6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65家,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无缝钢管贸易市场,年产无缝钢管400万吨,产能占到全国12%以上,贡献税收1.6亿元,提供1.4万个就业岗位,打响了“钢管之都、管通天下”战略品牌。

在推动镇域产业发展中,冠县敢于亮出优势,把龙头企业、现代家庭工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在产业价值链上有机结合起来,放宽注册资本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经营方式限制,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创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清水轴承、范寨棉纺织、贾镇农机配件、北陶纸箱加工等特色产业竞相争辉,每个产业前有专业市场,中有大、中、小各类型加工厂,后有很好的产业配套,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阳谷县则强力培植壮大铜及铜制品加工、电缆、钎具、管材管件、汽车坐垫、板材加工、橡胶软管、畜禽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群体,其中阎楼镇橡塑管材、张秋镇畜禽宰杀、大布乡板材加工荣获市级“特色产业基地”称号,大布张董、寿张南徐、张秋西街等37个村被评为“特色专业村”。

如今在聊城,高唐清平镇的木材加工企业92家;高唐县三十里铺镇的棉纺织企业370多家;冠县清水镇的轴承锻造加工企业达到1340家;莘县妹冢镇水晶加工户遍地开花……一批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镇域经济板块正在崛起,形成了镇域经济竞相发展,“小河有水大河满”的良好局面。

县强则市强,县富则民富。县域经济,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实现“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强大的经济作支撑,县域经济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县域是跨越赶超的主战场,必须全力以赴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以特色产业镇为基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引导骨干企业争做行业龙头、中小企业争做细分行业的领跑者,推进各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聚集发展,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形成一县一品、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县域经济张扬的就是特色。能不能整合有限的县域经济资源,打造出可以参与大市场竞争的特色鲜明的产业和产品,是支撑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这句话在聊城各县(市区)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冠县构建了以县工业园区为龙头,定远寨、东古城集聚区为两翼,乡镇园区为补充的园区建设体系,并高标准规划建设精品钢板、服装加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五大特色产业园,全县民营企业走向相对集中经营、连片开发、集群化发展的产业集聚群,入园企业达100余家,形成了以冠洲集团为龙头的精品钢板生产产业集群,以冠星集团为龙头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集群,以犀牛重工为龙头的机械机电制造产业集群。目前,该县的彩涂板镀锌板基地已是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彩涂板产品出口俄罗斯已连续五年全国第一;精品钢板年综合加工能力达1000万吨,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七位;精品钢板千亿产业园已纳入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

茌平县以“一区一带六园”的城乡产业布局和千亿铝电循环经济示范园、金号纺织生态园、光伏电子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不断增上产业关联、产业配套、产业延伸项目,加剧膨胀铝及铝深加工、味精、纺织、制药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之间的横向联合、纵向耦合,培植起“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粉煤灰制砖”等5大循环产业链条,六大园区内的1600多家实现了上下游企业车间与车间“对接”,全县民营经济步入配套、协作、加工、增值的良性轨道,促进县域经济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铝加工、密度板、碳素、味精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

……

如今,产业集群化、生产链条化正成为聊城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高唐新能源汽车、茌平铝产业、阳谷铜加工、莘县石油化工等8个产业集群都超过百亿元;临清纺织、东阿钢球、东昌府轴承保持器等29个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都超过5亿元。

2014年,全市7个县(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茌平县在全国百强县中由81位上升到75位,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全省综合排名均上升3个位次以上,其中茌平经济开发区已进入全省前20强,阳谷祥光经济开发区位居前50强,高唐、冠县工业园区获批更名为经济开发区,信发工业园获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市各开发区共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3亿元,增长28.8%;固定资产投资1044.1亿元,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4.7亿元,增长20.8%,迸发着不可阻挡的发展活力。

勇立潮头扬风帆,再踏层峰辟新天。今天,民营企业已成为聊城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财政增收的“顶梁柱”。明天,勇立在发展潮头的聊城民营企业,必将以更加合作的姿态,更加开放的胸怀,奏响加快跨越赶超的最强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