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盟国首脑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盟国首脑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领导人讨论了远东的战后安排问题并发布了《开罗宣言》。罗斯福没有参加这些讨论,但对有关的安排也未表示异议。最后是未来的国际组织问题。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就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达成的初步协议,不仅有助于盟国进一步协调战略以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且为雅尔塔体制铺设了第一块基石。

在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美、苏、英三国与美、中、英三国举行了一系列的首脑会议,不仅就进一步加强战时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协调,而且——主要是在罗斯福的推动下——为建立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精心的安排。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进程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联共(布)中央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伊朗的德黑兰举行了首脑会议。这一会议对于盟国进一步协调战略以尽快击溃法西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944年初起,苏军在北起加伦支海、南到里海的4 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实施了战略反攻,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发动了十次突击。到第十次突击结束后,苏军不仅基本收复了一度失去的领土,而且在各地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下解放了东欧国家的大片领土。

1944年上半年,美英两国的军队在意大利战场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打击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有效配合了苏联军队在苏德战场的行动。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还在西欧开辟了第二战场。它们首先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登陆,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战斗解放了巴黎和布鲁塞尔,并准备对德国本土发动进攻,从而与在东线连续发动突击的苏军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1945年初,一方面,美、英、法联军从西线攻入德国。4月中旬,美国第九集团军进抵易北河;另一方面,苏军在东线发动了强大攻势。4月25日,苏美两国军队在易北河会师;4月30日,苏军两名军士将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的屋顶,希特勒则自毙于总理府的地下室。5月7日,德国宣布投降,次日德军将领在柏林履行了投降仪式。与此同时,美英盟军攻入了奥地利并肃清了意大利境内的德国军队。意大利的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在逃亡瑞士的途中为游击队抓获并被处决。

德黑兰会议之后,盟军在太平洋地区对法西斯日本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反攻。1944年初到8月,美军先后夺取了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主要岛屿,从而突破了日军的绝对防务圈(内防御圈),使日本遭到沉重打击,东条英机被迫辞去首相职务。到1945年6月底,美军又分别攻占了小笠原群岛和琉球群岛的主要岛屿,使日本本土真正处于其火力之下。在以后的一个多月中,美军飞机对日本城市以及海军残余舰艇实施了历史上最大的空袭,8月6日和9日更先后在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1944年起,中国军民也在抗日战场上对侵华日军开始了战略反攻,不仅严重削弱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并逐渐收复了失地,而且有效牵制了日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能力。苏联则在1945年8月8日正式对日本宣战。

还在1945年7月26日,以美、中、英三国名义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就促令日本立即投降,但是遭到日本政府拒绝。8月10日,经过激烈争论并根据裕仁天皇的裁断,日本政府决定求降,向美、中、英、苏发出了正式通知,声称愿意在不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尽管未能得到同盟国对此条件的明确接受,8月14日,又是根据天皇本人的裁断,日本政府宣布投降。这不仅宣告了日本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

2.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根据1943年10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美、苏、英外长会议达成的协议,三国首脑将于11月底在德黑兰举行首脑会议。但是,罗斯福希望在此之前先就有关问题同蒋介石进行磋商,丘吉尔也想在赴德黑兰之前能与罗斯福统一立场,因此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首先在开罗进行了会谈。

开罗会议在军事上意义有限,但在政治上却有重要收获。三国领导人讨论了远东的战后安排问题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该文件明确宣示,三大盟国的战争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并“使朝鲜自由独立”。[1]也就是说,这一宣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肯定了中国收复失地的权利。但是,罗斯福藉此要求蒋介石同意将大连港辟为自由港,以换取斯大林参加对日作战的许诺。蒋介石也同意考虑这一建议,中国的主权因而受到了新的损害。

开罗会议结束之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与斯大林在德黑兰举行了美、苏、英三国首脑会议。除了就美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及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等问题达成了妥协外,德黑兰会议在政治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首先是战败国的处置问题。三巨头都担心一个统一的德国很可能再次变成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因此赞成战后对德国实行肢解。至于具体的做法,他们决定由三国外长组成的欧洲咨询委员会加以研究解决。此外,斯大林建议,盟国应在德国境内和周围控制一系列战略据点,以对德国进行监视。这一主张得到了罗斯福的赞同。

其次是波兰的边界问题。斯大林主张,波兰西部应以奥德河为界,东部则应以1939年的边界为准。这意味着苏联将可以继续保有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西部。斯大林还要求将德国东普鲁士北部领土的一部分(包括在波罗的海的不冻港)割让给苏联。丘吉尔原则上同意将波兰的疆界西移,试图以此换取苏联对英国在巴尔干的传统利益以及波兰流亡政府的承认。但是,他认为,波兰的东部疆界应以寇松线划定。罗斯福没有参加这些讨论,但对有关的安排也未表示异议。

最后是未来的国际组织问题。罗斯福对此尤其热心。他提议,新成立的国际组织应当包括三个机构:一是由大约35个同盟国家组成的大会,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有关问题。二是实施大会提出的建议的执行委员会,其成员除了美、苏、英、中四国外,还包括一些来自欧洲、拉美、远东以及英国自治领的国家。三是由美、苏、英、中组成的所谓“四警察”机构,它将“有权立即处理对和平的任何威胁,以及需要这种行动的任何突然事变”。[2]斯大林和丘吉尔最初更倾向于建立地区性组织的做法,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罗斯福的主张。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就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达成的初步协议,不仅有助于盟国进一步协调战略以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且为雅尔塔体制铺设了第一块基石。

3.雅尔塔会议

鉴于法西斯德国的迅速崩溃和反法西斯国家间矛盾的明显增长,在美国的要求下,1945年2月4—11日,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举行会议。他们不仅研究了彻底击溃德、日、意法西斯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具体讨论了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包括全球性的安排和地区性的安排。地区性安排主要涉及欧洲和东亚地区。欧洲的安排又分别以巴尔干、波兰和德国为中心。

巴尔干问题是雅尔塔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当时丘吉尔和斯大林都热衷于在这一地区划分势力范围,然而罗斯福对此并不予以认同。在他的提议下,会议通过了一项与巴尔干有关的重要文件《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该宣言强调,要帮助从纳粹德国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以及前轴心附庸国人民,“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抉择他们生活所寄的政府的形式”。[3]美国显然是想以民主作为武器挑战苏联乃至英国在巴尔干的势力,直接染指东南欧。

同巴尔干问题相比,波兰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尽管三巨头在德黑兰曾就其疆界达成初步协议,但在雅尔塔他们仍然发生了争论。斯大林同意波兰东部疆界以寇松线为界(并在若干地区作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但坚持西部疆界应经斯德丁(属波兰)向南先沿奥德河再向前沿西尼斯河为界。罗斯福要求将波兰东部的利沃夫及其附近油田仍然划归波兰;他和丘吉尔还反对以西尼斯河划分波兰西南部疆界,而主张继续以奥德河为界。会议最后通过的议定书根据斯大林的要求确定了波兰的东部疆界,但决定将波兰的西部疆界留待和会解决。

波兰政权的组成问题同样棘手。当时,苏联政府已经正式承认了华沙的波兰临时政府,英美显然已经无法用设在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取代这一政权。为此,罗斯福和丘吉尔竭力鼓吹建立一个所谓更具代表性的新的临时政府,以保证及早举行“自由选举”。其真实用意是想藉此将西方支持的流亡政府和其他政党的成员推进波兰政权机构。斯大林只同意扩大现有的波兰临时政府,并且坚持盟国随后应当加以承认。最后三巨头达成协议:正在履行职能的临时政府应实行改组,成立“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以容纳身在国内或国外的民主领袖;该政府须“尽速根据普遍选举与秘密投票方式举行自由的、不受限制的选举”;美、苏、英都应与新的“波兰全国统一的临时政府”建立外交关系。[4]

德国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上最为突出。三巨头再次肯定了分割德国的原则。他们同意,作为第一步,“在德国武装抵抗最后被击溃后”,三国军队(法国如果愿意也可参加)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同时“成立一个中央管制委员会执行互相协调管理控制的工作”。[5]

但是,在德国赔偿问题上,三巨头发生了分歧。斯大林提出了要求德国赔偿的八项原则。其核心是,应采用拆除德国工厂设备、利用德国劳动力及收取实物等形式,促使德国在十年中向战胜国赔偿20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一半应给予苏联。罗斯福和丘吉尔表面上不否定赔偿原则,但极力反对规定赔偿数额。最后,三巨头只得同意此问题应移交将设在莫斯科的赔偿委员会处理。

重建战后东亚地区秩序的问题,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的一个主要关心所在。就罗斯福而言,为了保证战后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和影响,他采取了“使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政策,力图战后在东亚建立一个包括美、英、苏、中的四国神圣同盟,以防止日本的再起,并增加美国在东亚抗衡苏联的力量。与此同时,为了争取苏联能尽快参加对日作战以及取得战后它在东亚的合作,罗斯福又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以满足苏联的某些要求。斯大林在规划战后东亚的秩序时不仅试图收回俄国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失去的领土,并且竭力扩大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和影响。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初步地谈到了他的这些要求。1944年12月中,斯大林在接见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雅尔塔会议上,经过讨论,三巨头签署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其中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后一条具体包括:“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的权益也必须加以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由一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6]这一文件还规定,根据斯大林的建议,美国总统将设法取得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中国东北的港口铁路的协议的支持。

此外,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还就顿巴顿橡树园会议未能解决的有关联合国的分歧达成了妥协。他们决定,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会议,讨论计划建立的国际组织的宪章。

雅尔塔会议为战后世界曾一度存在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制——铺设了最重要的基石。当然,这一体制不可避免地蕴含了大国之间的冲突,因而缺乏必要的稳定性,乃至很快走向瓦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