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人为本是新闻改革的纲

以人为本是新闻改革的纲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人为本”的提出,使我们顿开茅塞,心中豁然开朗。国家的政治领域要“以人为本”,经济领域要“以人为本”,文化领域要“以人为本”,作为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宣传工具更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报人来讲,是一种新思维,用这种思维统领报纸的采写编排和经营,报纸就会呈现一种新面目。不承认个人的存在,人就是空的。具体的人被排斥在外,这是令人可叹的。

以人为本是新闻改革的纲

img11

苏继赏

新闻改革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它的每一举措都关系到舆论导向,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要慎重对待。惟其对后果要承担责任,人们常常裹足不前,口中也喊改革,但却迟迟拿不出方案,迈不出步子。我们报纸改革了10多年,但在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上依旧是模糊的。譬如:用什么尺度衡量我们报纸存在的问题,用什么标准来校正改革的方向,以什么为我们改革的终极目标,这些问题弄不清楚,就很难保证报纸改革是健康的,是正确的。“以人为本”的提出,使我们顿开茅塞,心中豁然开朗。国家的政治领域要“以人为本”,经济领域要“以人为本”,文化领域要“以人为本”,作为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宣传工具更要“以人为本”。报纸贯彻“以人为本”,不是简单地接过这个口号,也不是我们传统思维的一个自然延续,如果作这种简单化的理解,“以人为本”对新闻媒体就产生不了应有的作用,不能成为推动新闻改革的动力。早在延安时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计划经济时期党强调过这个口号,这和今天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有历史的连接性,但“以人为本”毕竟是新时代提出的,具有新的内涵。“以人为本”对报人来讲,是一种新思维,用这种思维统领报纸的采写编排和经营,报纸就会呈现一种新面目。

一、由群体的人向个体的人转型

“人”,有类人、群体人和个人之分。在原始社会,当人还没有从自然的怀抱里分离出来时,人表现为类人。《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里的“人”是指类人。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摆脱了对自然的完全依附,又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类人分解为群体人。古时“人”和“民”是通用的,《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这个“民”专指农民,已经是群体的人。在农业社会,因为农业的分散性,如果不强调群体性,农民就是一盘散沙,也很难形成有机的社会机制。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作为个体的人或民都消融在群体中,人是作为群体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分子而存在的,群体里没有个体的位置。计划经济时代因为强调集体主义,结果个体就和传统文化的群体性混淆在一起了。许多在农业社会中形成的谚语、人生格言依旧在社会生活中被人当做处世哲学,像“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等。因为“人”被理解为群体的人,这个人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化的,而不是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个人。不承认个人的存在,人就是空的。在“文化大革命”当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你服务。”具体的人被排斥在外,这是令人可叹的。市场经济是凸现人的个体性的经济,这个情况是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三种存在状态的理论论断的。文学是人学,这是高尔基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也是人学。报纸的服务对象是人,占报纸版面最多的还是人,就是反映时代、完成一项重大的宣传任务也是要通过人来表现的。为什么表现人的报纸反而不为读者欢迎?就是因为报纸上的人是群体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只有人的群体共性,没有人的个性色彩。譬如我们的先进人物,除了行业的不同,在思想认识上都是相同的。到今天,有些媒体、有些记者还以雷锋、王杰的模式套写先进人物,先进人物的身上很难找到时代的折光。我们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同”不是新闻,“异”才是新闻,共性是同,个性才是异。用“以人为本”的尺度观察我们的报纸,它脱离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报道人的同,不报道人的异。到今天,我们的报纸还只着眼于人的群体性,着眼于群体的人,没有着眼于人的个体性,着眼于个人。今天许多同志还是讳言个人,似乎谈了个人就是宣传个人、宣传利己主义,这是误会。马克思讲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人”指的就是个人,就是黑格尔说的“这一个”,只有“这一个”才是鲜活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类人、群体人和个人的三种存在形式,在今天主要指个体的人,是指活生生的个人,不是指抽象的人,主要是个指,不是泛指。对“以人为本”不作这种理解,贯彻“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强调个人不等于削弱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宣传。从前宣传的是不承认个体存在的集体主义,现在宣传的是优化个体素质基础上的集体主义,是更强的集体主义。因此,《新疆经济报》就在编辑记者中强调报道鲜活的个人,要深入挖掘人的个性特征、个人的独特经历,尽量避免写人的“同”。我们开设了“生活深处”、“西部人生”、“商海与人”、“边远人物”、“文坛人物”等专栏,并向编辑记者提出,所有这些栏目的人都必须有个性色彩。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有些成绩是突出的,在这些栏目里,出现了一批有个性色彩的人物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但是因为惯性思维作怪,到了记者的笔下,又常常写群体的人,所用的事实只表现人的群体性,表现人的共性,缺少新闻性。这种现象反反复复持续了多年,到今天也还没有很好解决,在这方面,市民报纸走在了我们的前面,由于市场的压力,他们率先跳出了群体人的模式,开始关注个体的人。

二、全方位多视角表现人

人是复杂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行为,有感觉,有欲望,人是多样性的统一,是繁复性的综合。人身上的这些复杂因素又都处在动态中,不是处在静态中。因为动,它就不可能表现为常态,而成为变态,要在变中去捕捉人的这些复杂性,抓住了复杂性就接近了人的真,报道就有了可信性。传统的报道方式形成了编辑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在人物报道中起着支配作用。采访人,兴趣都集中在人的外部行为上,当然也关心人的思想,常常要提炼出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什么精神,一谈到思想和精神,总是向社会认可并向已经重复过千遍万遍的东西认同,这一认同,使笔下的人物又出现了昔日频繁出现的旧面孔。新闻姓新,不姓同。历史在变,人也在变,人不仅外部行为方式在变,而且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也都在变。今天的先进人物自不同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先进人物,今天的先进人物有今天这个时代的折光。譬如奉献精神,今天的内容和昨天应有所不同,如果仍旧一成不变地和昨天一样提,就没有新鲜感。我们报纸发表过一篇题为《保护好自己再谈奉献》的报道,表扬了一位发电厂厂长的领导思想。稿件中谈到,奉献生命是最高的奉献,但这不能绝对化,不能推行到一切场合。譬如在发电厂,执行操作规程非常严格,一个人一旦犯了规,酿成大事故,不仅会伤害本人的生命,而且会波及他人。在这里,遵守操作规程,保护好自己,就是对他人的奉献。当然稿件中我们也提了,在另外的场合,如在革命战争中,在见义勇为中,在救人于水火中,那就要提倡奋不顾身。稿件登出后,读者反响良好。重要的是要从今天人的身上挖掘出闪光的东西,要从今天人的外部行为事实中,提炼和升华出人的思想和精神,不能把新闻记者脑海中固有的东西硬往上套。

前面讲过了,人是复杂的,人有思想、欲望、感觉、情感、行动,过去我们新闻记者只有一个办法去了解人,采访多半只能掌握人的行为,而思想和欲望需要理解和认识,感觉和情感需要体验和感悟,只有观察、认识、理解、体验、感悟能力强的记者,才能多切点进入人,才能探测到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才能挖掘出极为启发人、极为感动人的东西。为了引导记者进入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开辟了一个专栏,叫“社会心理透视”,这里发表的稿件,大都是心理探微的。现在社会上都喊“找保姆难”,难雇用,也难使用,就这个问题,还专门拍了电影,把责任都推给了保姆。我们采访了几家人,经过体验、理解,进入了女主人的心扉,发现原来保姆干不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女主人没有包容心,容不下保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使得一些中国人不懂得尊重人,对官位在他上面的人,他是毕恭毕敬;对他的同级,特别是对他的下属就不那么敬重,横挑鼻子竖挑眼。保姆被认为是“下人”,对“下人”自然是居高临下,保姆就不能有缺点,保姆就不能闲,闲下来就不能看报,看电视就不能自由发言,有了上述这些动作主人马上就表现出不容忍……保姆没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她不卷铺盖走又能怎么办呢?许多事,看表面,可得出一种结论,要进入人的心灵世界又会得出另一种结论,许多时候前后两种结论势同水火,截然不同。所以,要表现人的真实就必须进入人的心灵世界,这样才能窥见人的真实,才能分辨出人的本真。记者从前对这个世界是不得其门而入,于是就绕道走,回避这个世界,写到这个人的思想时,就把自己脑海里固有的理念强塞进去,这就淡化了被采访对象的真,减少了它的可信性。在读者眼中,报纸是在作假,是在拔高,是在装潢。从我们报纸的实践经验看,要把人物写真就非进入人的心灵世界不可。其次,要把人写真,必须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新闻记者最为陌生的。人是有情感的,人对客观世界的信息刺激都是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对应的,而我们的记者似乎认为就没有必要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写人的情感是文学家的事,这是很大的偏见。人是情感动物,从外部看人,人投入他人印象中的仅是外表、仪态、表情、语言和动作,殊不知在所有这些外露的表现中,都渗透着人的情感,附着着人的情感。剥离去情感,仪态便变为僵死的、语言就变为枯燥的、动作就变为机械的,人就成了失去灵魂的木偶。过去,我们报纸上这种木偶式的人物报道太多,虽然在这些报道中也描写一点政治情感,但因不是发自人的肺腑,也显得很生硬。这个弊病我们在很长时期没有察觉。现在我们拥有一批能用汉文写作的少数民族记者,她们写的人物非常感动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起初我们没有察觉,后来她们写的人和汉族记者写的人越来越显现出风格上的不同,经我们研究,找出了不同的所在,就是她们善于表达情感。她们身上负荷的是草原文化,而草原文化是重情感的,她们带着情感采访,她们以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她们又带着情感写作,所以在她们的作品中就洋溢着情感。譬如:一个维吾尔族记者写了一篇《听》,写一个聋哑学生在下雪的时候跑出来努力听下雪的声音,字字淋漓着人情人性,非常动人。又譬如也是一个维吾尔族记者,她写了母亲过生日,女儿要给母亲买礼物,母亲提出她什么也不要,她只要两个女儿每人拉住她的一只手到街上走一趟。情感非常真挚,读了催人泪下。从她们的作品中,我们得到启示,发展出一种情感新闻来。这种新闻形式的提出,为记者打开了一个新的新闻空间。人的情感世界太丰富了,进到这个世界里去表现人,人就有血有肉,就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自从我们提出情感新闻这种形式后,陆续出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稿件。人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人的感觉的丰富性,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姹紫嫣红的时代,它丰富了人的感觉,过去我们的报纸不写人的感觉,其实人的思想、理念、情感都常表露在感觉中,许多生动的新闻事实寓于人的感觉中,进入人的感觉世界,又是一个新空间。因此我们又提出写感觉新闻,这也是一种新形式。写这种新闻就是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感觉采访对象的感觉,去捕捉对方的感觉。在人的感觉中最能映现出时代的折光,特别是工人、农民、企业家,他们都站在生活前沿,对时代的感受特别深,捕捉他们的感觉,就是对时代的追踪。有位记者写了篇题为《她杀鸡庆丰收》的稿件,写一个农民在棉花丰收以后的欢乐心情,写的是这个农民的感觉,也是记者对这位农民感觉的感觉,非常鲜活,恰是一幅农家乐的图画。还有一位记者写了一篇题为《她抱出一堆影集》的新闻报道,写一个农民在村镇城市化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她拍了许多艺术照,躺在雪地里照,坐在草坪上照,站在小河岸畔照,表现出一种追求浪漫生活的情调,完全是城市化的风采。记者就从这个影集中找到了新闻感觉,也是一幅时代变化的图画。

报纸要表现人,不仅要表现群体的人,重要的是要表现个体的人。表现个体的人就要进入人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感觉世界,全方位深层次地表现人,这样才能做到“三贴近”,才能接近“以人为本”的内涵。

三、报纸要启迪人、引导人

报纸既要全方位真实地表现人,还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启迪人、引导人。人的表现有是非善恶之分,报纸报道人自然要有剪裁取舍,不能有什么就写什么,政治尺度和道德尺度是不可缺的。但是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报纸还有责任启迪人、引导人。启迪、引导不是空口说教,而是用人身上有时代折光的东西去教育人。社会历史转型是我们国家社会生活中最伟大的事件,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终于发生了水平移动,向工业社会挺进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要用工业文化来改造了。社会转型不光有物质形态的转型,而且有精神形态的转型,是社会总体的转型。这个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人的转型来体现的,报道人就要报道人的社会转型,就要报道那些有了转型表现的人。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转型的起点不一样,草原民族的起点还是游牧社会。转型的内容也不一样,有的民族会经商,但还停留在小商贩水平,有的民族还把经商当做骗人的耻辱的事情。在今天这个转型的大潮中,无论哪个民族、哪个人都不例外。就新疆整体来看,有些人血管里还流淌着小生产者的血,市场经济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和小生产意识有关系。因此,人如何克服传统意识向现代意识转型,就成了我们报纸至为关心的问题。应该说这就是人的现代化。在这个转型大潮中人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有转型的自觉,有的没有,有的还被传统观念牢牢束缚住不能挪动脚步,更有人对时代新风还有抵触,与转型顶牛。报纸就应用自觉转型的事例和成功转型的事例来启迪、引导,这在新疆特别重要。各种不同观念、不同价值观都向现代意识转型,就能化解各民族在思想观念上的异,强化各民族的同,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有重要作用。我们开辟了许多专栏,都是报道转型的,比如在民族文化版上,专门有一个栏目叫“民族社会转型”,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发了许多有分量的稿件。写转型自然需要交代背景,难免要触及一些落后的东西,处理得不好,就会刺伤民族感情。为此,我们招收了一批能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记者,其中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有关少数民族社会转型的报道,特别是带有批评性的报道,汉族记者不便参与,就由各民族的记者去写,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新闻如何贯彻“以人为本”,这里有很深的学问,其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这要全国的新闻工作者共同探讨。

〔苏继赏:新疆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