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举,非恶制也”

“科举,非恶制也”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举考试把古代中国塑造成了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一个文质彬彬的社会。为科举正名,就是为科举鸣不平。为科举正名,并非一味为科举制唱赞歌,而是为了还科举制的本来面目,是为了将科举研究推向深入。为科举正名,消除人们对科举制的误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科举制是帝制时代的考试取士制度,走出君主体制,就不可能恢复科举制度了。

多数物体离得越近看得越分明,而有些历史却是离得越远看得越清晰。历史研究距离研究对象太近,虽容易看清其局部,却不易看清研究对象在历史图景中的整体形象。随着科举制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比过去越来越能有一个更客观、也更公道的评价了。

废科举后对科举制的评价观点,依出现时间先后,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全盘否定阶段、在总体否定中肯定其中某些值得肯定的因素的阶段、在总体肯定中否定其中某些应该否定的因素的阶段。2005年以后逐渐进入第三个阶段。

清末为废科举而矫枉过正或许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时间过去一百多年后,我们不应再被当时以偏概全的言论所蒙蔽,不应还局限在清末当事人的思维中打转,而应跳脱出来,从全局的眼光来观照和反思。随着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日渐深入、全面,人们对科举的看法逐渐转变,不再一味批判、否定,而是承认其中也有积极的、合理的内核。清末废科举时已经矫枉过正,现在还须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才能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

公平与才学是科举制的基本元素。当我们触摸历史的脉动时,可以听到到古人的声音,感觉到许多人的欢欣与无奈。在对科举的看法方面,我们不要再让成千上万的古代精英人物失语。科举制具有强大的以考促学的功能。因为有了科举,促使人们努力读书,增加了许多文人,减少了大量文盲,对中国的文化积累和文明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科举考试把古代中国塑造成了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一个文质彬彬的社会。评价科举制度,不能集中观察清末废科举这样一个点,而要将科举制放在世界文明史的历史坐标上,以宏观的视野来考察。用比较的观点、兼顾废科举前后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时空背景,我们对科举制的总体评价就会与过去的看法明显不同。

为科举正名,就是为科举鸣不平。不平则鸣。还科举一个公道,也就是还历史一个公道,还古代许多科举人物一个公道。以往发表了不少分析古人对科举批判的论文,但有谁去整理一下古代更为大量的称赞科举的言论?虽然古代说科举好话的人要远远多于说坏话的人,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谁看到过总结古人赞扬科举的观点的论文?古人批判科举的言论即使不是挖掘殆尽,也是收罗得差不多了,而赞扬科举的资料还有大量是处于原生态。受一元史观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凡是批评科举的观点多会被提出来加以肯定,而同一个人对科举的正面评价则讳莫如深,这种情况理应改变。

为科举正名,是论从史出的结果。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用资料说话。尽量还原历史真相,呈现历史的本来面貌。我们应尊重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如果结论是从史实中得出的,即使与原有的观点不一致,也得放弃成见而加以承认。正像胡适所说的,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有七分材料不说八分话。不夸大也不遮掩,用丰富的史料强有力地支撑“为科举正名”的论点,让古人为自己说话。对科举研究得越多,离盲目批判科举就越远。在研究科举之前我对其充满了偏见,在研究科举之后我对其却有了敬意;二十年前我对科举只有坏印象,二十年后我对科举也有了好印象。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到科举制是凝聚着中华历史上众多文化精英无数智慧的一项制度创造,一个重大发明。

为科举正名,并非一味为科举制唱赞歌,而是为了还科举制的本来面目,是为了将科举研究推向深入。本文也主要举出肯定科举这方面的证据,但这是在大家都熟悉批判科举的言论和证据的情况下的举证。确实是科举制的局限和缺点谁都无法否定,确实是科举制的贡献和优点谁都不应否定。过去由于对科举了解不够,所以对其产生了偏见。为什么要重评科举制度?因为我们不仅要知道大家早已知道的科举故事,而且还应探知许多人不知道的科举真相。例如,因为将科举看成洪水猛兽,所以人们对袁世凯带头呈上废科举的奏折一事便充分肯定,但有几个人知道袁世凯在民国初年还实行过“洪宪科举”呢?

为科举正名,消除人们对科举制的误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经过长期片面的宣传灌输,科举是恶制的观念已经普遍形成,其后遗症相当严重,造成的偏见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观念的樊篱就是真相的障碍、学术发展的樊篱。不要将脏水都泼到科举头上去。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在貌似进步和革命的表象之下,我们是否习惯于多年来形成的单一思维定势?是否遵循非黑即白的逻辑方式?理论上说科举不是最好的,但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选才方式。考试竞争具有普遍人类价值的永久性。虽然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内容如今已被历史所抛弃,但其制度设计所体现的才学本位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却越来越显示出其无尽的生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千百年中多次对比实践,证明科举考试远比其他选材方法来得公平和有效,科举制才能在传统社会历久不废。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但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科举制是帝制时代的考试取士制度,走出君主体制,就不可能恢复科举制度了。但后来实行的考试选才办法从公平竞争原则和平等择优的方式来看,是一脉相承的。

从制度设计上说,科举并不是一种恶制。古人并不弱智,特别是类似苏轼、欧阳修这样的文化大师,他们为什么要极力维护科举制度?梁启超为什么要改变对科举的看法?因为他们了解人性的弱点,了解重视人情与关系的社会现实。实际上,科举制不是传统社会的万恶之源,而是凝聚着中华历史上众多文化巨人无数智慧的一项制度创造。采用反问法或排除法,我们可以追问: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的发明,除了科举,谁还能举出其他被西方或世界所广泛取法的制度?举不出吗?那我们就得承认一些西方学者的说法:科举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注释】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23《官制与官规》,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68页。

[2]刘海峰:《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夕》,《历史知识》1985年第1期。

[3]杜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5页。

[4]干松春:《科举制的废除与制度化儒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前言”第3页。

[6]《金史》卷五一《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139页。

[7]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十辑《己亥杂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14页。

[8]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书屋》2005年第1期。

[9]《宪法为立国之基础——宴请国会及省议会议时的演说》(1918年2月7日),《孙中山文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第529页。

[10]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77~180页。

[11]《唐会要》卷六九《县令》,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1217页。

[12]张耀翔:《清代进士之地理分布》,《心理》4卷1期,1926年。

[13]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22页。

[14]方苞:《钦定四书文》,见《文渊阁四库全书》145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2页。

[15]刘海峰:《八股文百年祭》,《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6]Walter Henry Medhurst,China:Its State and Prospects.London,1836,pp.178.见杨学为总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6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95页。

[17]《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五三五“万历四十三年八月丙申”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143页。

[18]章学诚:《章学诚遗书·与汪龙庄简》,北京:文物质出版社,1985年,334页。

[19]商衍鎏:《我中探花的经过——并谈光绪甲辰科殿试鼎甲名次变易的实在情形》,《大公报》1958年10月21、22日。

[20]陈庆镛:《籀经堂类稿》卷二《请停捐军功举人疏》,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22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508页。

[21]顾颉刚: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序,南京:国民政府考试委员会,1936年。

[22]胡适:《考试与教育》,《胡适文集》第1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08页。

[23]陈文新:《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总序》,见刘海峰编:《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页。

[24]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405~406页。

[25]张亚群:《科举学的文化视角》,《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