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取士,其流弊更甚于前代。明清以来,科举考试愈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科举制。应当说,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的确还是有才能有成就的。而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歼佞之徒,则多数不是通过科举考试上台的,如唐代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北宋的高俅、南宋的贾似道、明代的魏忠贤、清代的和珅等。
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科举制同其他事物一样,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了它的负面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工夫;二是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于是举子门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正直之人往往屡试不中。三是形式呆板。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取士,其流弊更甚于前代。人们为了应试,不得不学做八股,人的灵气和才思全被淹没了。明清以来,科举考试愈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清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科江南乡试在南京贡院举行。正副考官私通关节,贪赃枉法,致使江南举子千余人抬着财神爷到孔庙示威,并用一副对联嘲讽两位考官:“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如永乐皇帝有一次见殿试状元为孙曰恭,认为“曰恭”二字组合为“暴”,于国大不吉利,一笔把他降为探花,另取一名叫邢宽的为状元,据说是“以宽压暴”。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科举制。如前所说,由于它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国家和民族在缓慢的历史进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的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大多数是进士出身,有的还是头名状元。应当说,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的确还是有才能有成就的。而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歼佞之徒,则多数不是通过科举考试上台的,如唐代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北宋的高俅、南宋的贾似道、明代的魏忠贤、清代的和珅等。这些人因为不学无术,只能靠奸邪手段向上爬,一旦大权在握,便倒行逆施,祸国殃民。唐代以来的大学问家、书画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大多数是通过进士及第才得以施展抱负的。诸如刘知几、韩愈、包拯、陆游、文天祥、杨慎、史可法、林则徐、魏源等等,文天祥、杨慎还是头名状元。一般说来,由科举为官的人,因为出身比较贫寒,又专心致志读书,所以居官后尚能比较清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