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接受性学习比较

接受性学习比较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动力学原理承认知识发生的客观性,赞同知识习得的相对性,以及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历史文化特性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以原认知结构为背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里,借助同伴的帮助,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但是,接受性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积极的价值取向,是众多教学策略的基本建构。建构性教学认知并不排斥接受性教学,而是首先对其继承、学习,而后采取扬弃的态度。

1.接受性学习比较

认知动力学原理承认知识发生的客观性,赞同知识习得的相对性,以及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历史文化特性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以原认知结构为背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里,借助同伴的帮助,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基于建构性教学认知的设计思想与接受性教学设计思想是有区别的。如表2-1所示。

在很多情况下,接受性教学就是讲授、注入、单向灌输、传统教学等的同一语。

在以讲授、灌输为主要形式的课堂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听”的状态,被动接受,其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都很难发挥,因而,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限制了学生知识建构速度和效果。

表2-1 建构性认知与接受性认知的区别

但是,接受性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积极的价值取向,是众多教学策略的基本建构。建构性教学认知并不排斥接受性教学,而是首先对其继承、学习,而后采取扬弃的态度。

于是,我们必须看到传统教学积极的一面:教学过程直截了当,耗用教学时间少,学生的任务明确,过程操作简洁明快,等等。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特征,教学设计除了要继承传统的接受性教学的许多优点外,还要吸纳建构主义教学认知的优势理论,把接受性与建构性融为一体,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