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实践启示

化学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实践启示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笔者提出比较学习和比较教学理念,是因为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这充分说明了“比较”的重要性,所以探索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的实践应用,在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学习行为的转变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置化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学习解决化学知识、化学实验问题,培养学生化学比较学习能力和比较创新精神。

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探索、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活动方式要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因此,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新课程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评价、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为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角色、转变教法、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要从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要学会关爱、理解、宽容学生,要让学生学会分享、合作和创新地学习,要与学生一起去找真理、探知识、表达想法、总结做法、完善学法和教法,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比较而转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从长远来讲,影响其人生目标、价值取向;就短期行为而言,决定其为人处事和工作学习的态度、方法。教学中,我们难免遇到如何设计不同的问题、如何选择指导策略、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等困惑,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涉及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集体研课→课前磨课→自主授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课后思课”的模式,探讨先进的教法与科学的学法,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例如,通过开展校本培训、课程研讨、集体备课、同案教研、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案例分析、校际合作、微格教学、教学后记、公开观摩、学术沙龙、专家讲座、名师工程等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这里,笔者提出比较学习和比较教学理念,是因为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比较”的重要性,所以探索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的实践应用,在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学习行为的转变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比较而教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一般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具有共同的比较基础和不同的比较特征的事物。由此推知,比较实验教学是通过比较教学对科学知识、实验技能、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学习、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从而准确地揭示本质、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总结规律、发展能力。可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比较实验教学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何将一个静态的课堂变成一个动态的、生长性的课堂?笔者认为,比较学习教学能够达到师生互动、知识互补、成果共享的目的,实现讲授式的“静态课堂”向比较式的“动态课堂”的转变,这必将实现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师应怎样实施比较教学呢?研究发现,比较教学的种类有同类比较、异类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定性比较、定量比较、平面比较、立体比较、形态比较、特征比较等类型,具体采取哪一种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环境而定。课堂教学是生成知识的主战场,优化课堂结构,比较而教,就显得十分重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让课堂比较而教,让学生比较而学,势必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一般的做法:一是集体研讨,比较而备。以化学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按照“备、说、讲、评”四个程序,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过程、课堂诊断性检测等方面进行集体研讨,比较备课。二是注重环节,比较而教。按照比较教学设计,以“新、趣、活、洁”的个性化语言、游戏、故事、魔术等导入课题,并把握时机,师生互动,生生联动,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三是教给学生解决化学比较学习问题的方法。教学不是为教而学,而是为学而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置化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学习解决化学知识、化学实验问题,培养学生化学比较学习能力和比较创新精神。

三、比较而学

世间万物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知识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不去比较,就会把相关知识的概念、原理、现象等混为一谈,善于比较则可以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性理解、系统化记忆和科学化应用。课堂上,学生应如何去听、去学、去创新呢?这就要求学生“会学习”。“会学习”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本领,而是学生在学习、实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应怎样学习?其实“比较而学”是一种符合学生实际和个性特征的很好的学习方法。比如,“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硫酸和硝酸”“醇和酚”“原电池和电解池”“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σ㊣键和π键”“s-s㊣杂化、s-p㊣杂化、p-p㊣杂化”“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综合实验设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实验创新”“氧气、二氧化碳、氯气和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取”等,让学生比较而学,学生将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中,通过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与等质量镁条的反应,测出这两种酸的pH并进行比较,使学生得出“盐酸说离就离,醋酸若即若离”的结论。同学们发出感叹:“比较而学,原来可以记得这么清楚明白!”

四、比较而探

“探究而教”是“探究而学”的基础。比较教学是体验一个逐步提高、持续进步的探究过程,知识的获得也正是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的。在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改进措施等进行实验探究,结合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测空气SO2浓度时,变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结论正确与否不是最主要的,即使得出错误的结论,也不要大惊小怪,关键是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方案的缺陷,深入探讨问题背后的“为什么”,从而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问题,体验从了解“是什么”到深入了解“为什么”的全过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和本质。在组织学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要给足学生足够的自主比较、探究、交流与讨论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探究”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调整、改进和完善等,以提高学生比较学习能力。例如,请同学切一小块钠观察切面变暗,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的现象,推出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同时,做好对后进生耐心讲解、对中等生注重启发、对优等生适当点拨引探等教学工作。

五、比较而听

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职责与任务,有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课堂听课者,就要做到比较而听。

一是角色的准确定位。就是要放下架子进入“学生”的角色,按学生水平去听课、去比较、去创新,同时还要置身于教学者、指导者、管理者的角色中去假设、去思考。

二是听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要熟悉有关教学内容,做好向同行教师学习、专心听课的思想准备,听课者在课堂上不能评论、指责授课教师,不能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能相互议论影响课堂秩序。

三是听课的基本方法。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成听、看、想、谈。听老师怎么讲的,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启发是否得当,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什么。看教师对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表现、思维,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被调动起来,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点。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流学习教法,与学生谈学法、谈感受。

四是注意事项。要有计划地去听课,不能随心所欲;要有准备地去听课,在熟知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师特点、班级特色、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听课;要有比较地去听课,不能是课都听,要视课而听,要善于听有比较的课。这样就心中有数,效果也就比较好。

六、比较而评

一般而言,教师评课大多从教学基本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重点看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教案、学科专业知识、目标要求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对概念、原理(理论)、观点、结论的讲授及运用是否准确完整,重、难点确定及讲解是否恰当,各环节是否完整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紧凑,过渡是否自然,师生双边活动是否良好,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法是否得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启迪学生思维,是否注重学法指导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整个课堂教学有无特色,等等。有的学校则采取“五位评价”,即把“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同行佩服、自我认同”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指标;有的则重点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关于比较教学评价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堂优质的比较实验课堂教学,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课堂结构、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内涵丰富的课堂文化。教育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支撑。结构建模作为课堂教学的脉络和骨架,架构起课堂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是一种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方法论体系。教与学的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合作、生生互动、比较探究、生成知识、共享成果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的质量视角。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注重文化、价值观、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基于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的评价,除以上“四个维度”外,还要着重注意每个学生比较学习和教师组织比较教学的共性、个性的分析,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每位教师和学生建立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的成长记录袋,记录师生的个人成长和个性发展轨迹,以突出各自的独特个性、个人风格和比较优势。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这是一个人的价值基础。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学习活动,来认识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比较优势,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修正“自我”,这可以作为比较学习和比较教学的自我评价。对自我意识的培养,重在学会清晰、客观地评价自我,把“我”放在“我们”的活动中进行公正评判,从而获得比较学习的动力。

七、比较而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在人的头脑中的再现,并通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形成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思维模式和比较优势的过程。其类型主要有纵向比较反思、横向比较反思、个体总结反思和集体对话反思等。调查发现,优秀教师是在“教学→反思→再教学”的循环炉中练就的。这表明了优秀教师需要在“教后”对“教中”进行反思修正和经验积淀,具有执着的情怀和不懈的追求。其实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的不断比较、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扩大比较学习和比较教学的研究面,去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更加合理的课堂结构、更加丰富的课堂文化,以及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比较学习路径。从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上,反思、梳理、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集体智慧和力量,从不同角度、侧面入手,深入探讨和研究比较学习和比较教学,使比较实验研究多出成果,多出好成果,也强化了教师“学习自觉”“服务自觉”“文化自觉”“科研自觉”意识,形成动态式、研究型、创新型、发展型的反思驱动力。

八、比较而析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资源。教材中的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都是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学生的认识规律及知识的系统性设置的,所以教师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要做好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学情分析,重点做好教学过程分析。例如,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分析,要明白氯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中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是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认识规律,科学选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比较学习欲望,通过大海中探索氯气的性质的课程导入,引出氯气可与某些金属、非金属单质、碱液及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的性质。最后,围绕氯气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和了解氯气与生活、氯气与环境保护、氯气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拓展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实施“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推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比较实验研究与实践”,做好教材、学情、教学过程和课后得失的比较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比较实验进行研究与实践,开展比较学习指导和比较教学实践,将对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增强、实践经验的积淀产生帮助,效果明显。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虽然在比较教学设计上尽可能地考虑为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问题、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但从比较教学课堂反馈来看,比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展得更好,而学习基础差、参与比较学习意识弱的学生发展得不太理想。事实上,要有效应用比较学习和比较教学理念,并内化为比较学法和比较教法,仅有比较而教、比较而学、比较而探、比较而听、比较而评、比较而思是不够的,还应不断地比较而研、比较而创,接受“比较→反思→再比较”的千锤百炼,将其固化为自身发展的能力。

“好是暂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教育实践证明:把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渗透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是培养学生的欣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生活力、学习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教学也应如此,既需要脚踏实地,又需要开拓创新。为此,笔者将在教学实践的深化、比较模式的固化、危机教学的尝试、空白实验的探讨、研究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花更多的工夫,下更大的力气,做更加广泛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淀,让“比较学习与比较教学”成果更加丰满和殷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