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焦虑来自学习

焦虑来自学习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为主义认为,焦虑来自学习;精神分析认为,焦虑是由于自我、本我、超我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人本主义认为,焦虑是缺乏关爱所致;认知主义认为,焦虑是由非理性观念引起的。一种刺激或情境引起焦虑和恐惧体验后,日后类似刺激或情境出现时将再次激起焦虑和恐惧反应,伴随相应的生理、生化改变。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不仅通过直接的亲身经历感受到焦虑,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别人而学会焦虑。

第二章 焦虑缘由:为何焦虑

焦虑是怎样产生的呢?

对此,心理学家各持己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代心理学源远流长,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几大流派,他们对于焦虑成因的解释各不相同,每一种都可以成为我们认识焦虑的一个角度、一条途径。

行为主义认为,焦虑来自学习;精神分析认为,焦虑是由于自我、本我、超我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人本主义认为,焦虑是缺乏关爱所致;认知主义认为,焦虑是由非理性观念引起的。综合众家之言,我们认为,焦虑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焦虑来自学习

心理万象

小艾尔伯特感到害怕了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界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他们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人的情绪反应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

被试者艾尔伯特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医院里。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地触摸它们,从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 3 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在白鼠与声音的配对呈现 7 次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时,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

一周后,对艾尔伯特的再次测试发现,他仍旧对白鼠产生恐惧。随后给他呈现白兔、狗、白色毛皮大衣、一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都感到恐惧,其中包括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31天后,再给艾尔伯特呈现当初那些东西,他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恐惧。实验结束后,华生打算给他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消除它对白鼠的恐惧。不过遗憾的是,实验结束后,艾尔伯特就离开了医院,校正试验没有机会实施。

心理讲坛

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当代科学心理学的主流之一,在心理学各派理论中,号称为“第一势力”,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所创立。它在研究方法上重实验、重观察,在研究题材上重视可观察记录的外显行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兼施。行为学派盛行在美国,影响扩及全世界,20世纪20至50年代,近40年,心理学界几乎为行为学派的天下。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焦虑是从学习中得来的。一种刺激或情境引起焦虑和恐惧体验后,日后类似刺激或情境出现时将再次激起焦虑和恐惧反应,伴随相应的生理、生化改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例如,一个孩子很爱学习,老师也很喜欢他,但有一天来了一个新老师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孩子,这个受了惊吓的孩子从此开始惧怕这个老师并影响到功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绪泛化到惧怕所有的老师和影响所有的功课,结果,这个孩子成了一个学校恐惧症患者。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不仅通过直接的亲身经历感受到焦虑,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别人而学会焦虑。比如,一个孩子本来很喜欢跟小狗玩,可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小朋友被狗咬伤了手而大哭不止,他从此也学会了怕狗,严重的还会发展成恐狗症。

我们偶尔会有的过度焦虑,是不是学来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向谁学来的?比如,我们对清洁的过分关心(不洁焦虑),是不是跟我们有洁癖的长辈学来的?再比如,我们与人交往时的过度紧张,是不是跟我们极为内向的父母学来的?还有,我们为什么会对高考那样紧张,是不是从传媒、父母、邻里、老师、社会那里学习到的——人们的鲜花、掌声、笑脸只对考上大学的人展开?!

相关链接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社会学术语,意指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过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者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同学,抑或萍水相逢的路人。个体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重要他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健康、感情、价值观等方面或不同成长阶段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会受4个“重要他人”的深远影响,他们分别是幼年时期的父母、童年时期的老师、少年时期的同伴以及成年时期的恋人。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的一生,会因为这样的 4个人而改变。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首席执行官(CEO)。韦尔奇从小就口吃,就是平常所说的“结巴”。在学校的餐厅里,韦尔奇经常会点一份烤面包夹金枪鱼。奇怪的是,女服务员端上来的都是两份。因为韦尔奇结巴,总是把这份食谱的第一个单词重复一遍,服务员就听成了“两份金枪鱼”。

面对这样一个吭吭哧哧的孩子,韦尔奇的母亲居然找出了完美的理由。她对幼小的韦尔奇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韦尔奇记住了母亲的这种说法,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母亲引导着韦尔奇不断进取,直到他抵达辉煌的顶峰。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想一想,谁是你的“重要他人”呢?要想成功,就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要想快乐,就要跟快乐的人在一起;想拥有健康,就要跟健康的人在一起。

心有灵犀一点通

人格乃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华生

二、一仆伺三主,焉能不焦虑

心理万象

解差的困惑——我是谁?

古代,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和尚犯了罪,被一名解差押解到府城去。

天黑了,两个人决定在一家小店住下来。

因为这位解差比较贪杯,于是被油嘴滑舌的和尚灌醉了。

接着和尚把解差的头剃光,自己趁黑逃走了。

第二天,解差醒来一看,和尚没有了!

于是到处找和尚,在着急之中,摸到自己的头:“和尚竟然在这里!”

随后,他又迷糊了:“那我在哪里呢?”

普通人像解差这样“傻”的没有几个,不过,像解差一样,不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苏轼有句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只会在自己的小圈子转悠,像那位解差一样,找完和尚,找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找什么,要去怎么做。

那么,如何知道我是谁呢?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心理讲坛

精神分析学派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开创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自然性的一面,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决定着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

(一)本我

人格中原始的非理性的冲动和本能,代表着不肯驯服的激情,弗洛伊德喻之为“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本我没有价值、善恶与道德观,它信奉快乐原则,像一个任性极了的孩子。

从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本我(id)表现。他们饿了、渴了、心理和身体不舒服了,就会哭闹,他才不管妈妈现在是不是很忙,爸爸会不会感到为难,只要顺了自己的意愿,满足自己就可以了。

因为人的本我比较“激情”,所以,人们总是刻意压抑本我,防止做出“冲动的错误”。不过,本我并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它总是想要冲破压抑表现出来。我们总会发现生活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才华横溢但是脾性却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这样的人只要把脾性改一改,前途是无量的。

(二)自我

是人格中理智而又现实的部分,它产生于本我。它既要应付外界的现实,感受并满足本我的需要,同时接受超我(道德良知)的监督。自我按现实原则行事,像一个成熟的中年人。

对于本我来说,“自我(ego)是外部世界的代表”。相对本我的“欲望”来说,自我是理性的象征。比如,现在你(本我)很想出去逛街,但是你知道自己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你只好加班工作。而这种加班的行为就是受自我控制的。

自我的典范就是人们对恋父和恋母情结的控制。弗洛伊德认为,由于本我的“冲动”,每个人都有恋父和恋母的情结。很小的时候,男孩子就天生喜欢自己的妈妈,女孩子喜欢爸爸,甚至还会因为喜欢对象的另一半而吃醋。但是成长后,因为环境,意识到这种情结是不会被“道德”接受的,于是自我就将恋父和恋母情结控制下来,甚至控制到了本我的层面。

(三)超我

是指人格中的良知部分,它超越生存需要,渴望追求完美。父母、老师以自己的超我为模型教育儿童,使之逐渐形成好、坏、善、恶的观念。超我按道德原则行事,像一个铁面无私的老法官。

像自我一样,超我(superego)也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内化形成的。这种超我的意识大多来自我们幼年的经验。爸爸、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就给了我们超我的示例。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就给予我们表扬,而我们做了一件错事,他们就给予我们批评。渐渐地,这就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价值观念。

超我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压抑本我。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本我)行事,可以想想是一片什么场景!很庆幸,因为超我的存在,人类才少了这样的场景。一般来说,生活中那些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和别人的人,他们的超我大多比一般人的超我要强很多。

弗洛伊德在谈到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与现实的关系说:“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二主,可怜的自我,日子不好过,它不仅要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还要尽力调和三个主人的要求。”由于此三主(本我、超我、现实)的要求常常发生分歧甚至冲突,以至于夹在中间的自我常常感到苦不堪言、举步维艰。这其中的艰辛,怎能不让自我充满令人不安的焦灼感?!

相关链接

同学们,你想过下面的问题吗?

为什么我在拿到考试成绩,看到没考好后会脱口埋怨老师:“真讨厌,判得这么严?”

为什么我对父母有意见时不表达出来却去摔杯子?

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做各种幻想,而对现实视而不见?

为什么我明明不喜欢甲,见到他时却热情得不正常?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上述种种现象,都是人们心理防御机制的反映。

很多时候,超我、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自我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和冲突各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所谓的“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 mechanism)。常见的防御机制有:

(一)压抑

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二)退行

在某些情况中,本来应该用理智成熟的方法和态度来处理事情,由于某些原因,采用较幼稚的行为反应,并非不可。例如,做父亲的在地上扮马扮牛给孩子骑,做妻子的偶尔向丈夫撒娇等,偶尔退行反而会给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与色彩。

(三)幽默

有一天,当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正在和一位客人谈话时,他夫人忽然跑进来大吵大骂,然后一盆水泼去将其全身都淋湿了。苏格拉底笑着对客人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的。”——本来难为情的场面,经苏格拉底这么一幽默,就大事化小了。

(四)补偿

例如,一个相貌平庸的女学生,致力于学习上的优秀,而赢得别人的重视。我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都是成功的补偿。

(五)升华

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当朝皇帝被判处宫刑,在狱里,他撰写了《史记》。歌德失恋不失志,创作了不朽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他们,是悲恼中之坚强者,是“忧情”升华的典范。

心理防卫机制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够使人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缓解焦虑。

心有灵犀一点通

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弗洛伊德

三、焦虑是缺乏关爱所致

心理万象

留守的心事

那天早上,天还没有大亮,一阵嘈杂声把小薇从睡梦中惊醒,看见爸爸妈妈正背起行囊匆匆地离开家门,小薇迈着蹒跚的脚步拼命地在后面追着,哭着喊着:“爸爸别走,妈妈别走。”

奶奶紧紧地把小薇抱在怀里说:“孩子,别哭了,爸爸妈妈去打工,赚很多的钱回来,给你买玩具和书本……”小薇拼命地挣扎着,但终无济于事,车开了,在蜿蜒的马路上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远处的茫茫群山之中。

后来,每当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时,小薇常常跑到村头的马路边,守候爸爸妈妈归来。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爸爸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他们在小薇的脑海中已慢慢地模糊了。小薇渐渐学会了沉默,喜欢独自一个人玩,喜欢独自享受自己的快乐,独自承担自己的痛苦。

“孩子,回家吧!爸爸妈妈可能明天才回来,我们还是回家里等吧!”不知什么时候,奶奶已经站在了小薇的身后。小薇回过头,看到奶奶花白的头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美丽极了,可是岁月已在她那慈祥的面容上刻下了无数条深深的皱纹,生活的重担把她瘦小的身躯压弯了。

小薇跟在奶奶的身后,在风雨中艰苦前行,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了一大一小、一深一浅的两道脚印。

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焦虑、自卑,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心理讲坛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除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之外的第三势力,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理论取向上,一方面反对以病患研究为基础的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反对以动物及幼儿简单行为研究为基础的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价值、需要、情感、生命意义等重要问题;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健康发展、自我实现以至造福社会。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罗杰斯提出,一个人在其成长中,如果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与指导,他就能产生自我和谐的积极的“自我关注”,在日后的生活中,他就能较为健康地发展。而那些自幼得不到积极关注或只得到“有条件”积极关注的孩子,渐渐就会产生自我不和谐感,即对自己产生怀疑,并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评判自我,会变得自卑、胆怯。如果在日后的生活中仍然不顺利并遇到什么事件,就会使他的自我不和谐感加剧,使他感到威胁、焦虑、混乱和不适应,严重的就会发展为过度的或病态的焦虑。

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角度谈病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成因。马斯洛假设,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它们按照不同层次排列成一个等级,在这个等级层次中,强度与等级恰成反比:层次越低,强度越大;层次越高,强度越弱。一般说来,人是递次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几种。

1.生理需要: 指人对食物、水、空气、睡眠和性的需要等。它们的满足对于生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它们是所有需要中最强有力的。

2.安全需要: 指人对秩序、常规、安全、稳定以及确定性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即归属于某个群体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自己对自己的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一种实现自身潜在能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把人的前4种需要总称作缺失性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成长需要或者说存在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缺失性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使人产生焦虑(这是正常的),但如果一个人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其正常焦虑就有可能过度并进而转化为病态焦虑。如果成长需要受挫,则会使人处于无形的不适状态,无聊、消沉、绝望、坐立不安、烦躁,焦虑是其最典型的症状。

相关链接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经典摘录

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之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还会显示出另一个奇异的特性: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对于一个长期饥饿的人来说,乌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他往往会这样想,假如确保他余生的食物来源,他就会感到绝对幸福并且不再有其他奢望。

任何需要的满足,只要是真正的满足,也就是对基本需要而不是对神经症需要或虚假需要的满足,都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不仅如此,任何真正的需要的满足都有助于个性的改进、巩固和健康发展。

较新的动力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是自发、释放、自然、自我选择、自我认可、冲动意识、基本需要的满足。而过去的关键概念一直是控制、抑制、纪律、训练、塑造,因为其根据是,人类的深层本质是危险的、罪恶的、贪婪的、掠夺性的,教育、家庭训练、养育孩子、一般的文化适应,都被看作是控制我们内在的黑暗力量的方法。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马斯洛

四、焦虑是由非理性观念引起的

心理万象

十人过桥

教授说:你们十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顺利过桥。)

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吓了一跳。)

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

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趴下了。)

教授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都走过来了。

只有一个人不敢走。

教授问:你怎么回事?

那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

那个人是被什么吓到了?是实际的危险,还是他自己夸大的危险?

是他自己夸大的危险!

同样的十人,为什么前后表现迥异呢?

心理讲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乐,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乐。”认知心理学对于焦虑的看法可谓与之如出一辙,该流派认为人们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是焦虑发生的中介,同身体或心理社会危险有关的认知评价能自动地激活人的“焦虑程序”。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焦虑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非理性信念B(Belief),这就是著名的ABC理论。

如图,A(Activating ev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通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解释。同一情境之下(A),因为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

同样是一次期末考试,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为什么?就是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一次学习情况的检测,考不过也没关系,今后再努力。另一个人可能想: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看不起我……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焦虑,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要做的就是与头脑中的非理性想法进行辩论(英文是Dispute,简称D)、批判、质疑和摈弃,以合理的思维取代不合理的思维,B一改变,就会取得一个好的效果E,即Effect(简称E)。这个A-B-C-D-E就是一个完整的通过认识驱除焦虑的过程。

相关链接

艾里斯提出了10种不合理的信念,认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常存在于有情绪困扰或适应不良者身上,具体如下: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该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过去的历史是现在的主宰,过去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7.任何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责备和惩罚。

9.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非理性信念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绝对化的要求

有的人常常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焦虑之中。

(二)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或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愤、敌意等消极情绪。

(三)糟糕至极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被选为班干部,让家长失望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焦虑痛苦之中,甚至一蹶不振。

心有灵犀一点通

照耀人的唯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唯一手杖是良心。

——海涅

五、焦虑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心理万象

“着急”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以下简称“姜”)和唐杰忠(以下简称“唐”)在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过一个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着急》,描写了一个邻居的日常生活,非常搞笑,非常幽默。以下是部分精彩片段:

(1)“老急”是谁?

姜:我们街坊姓纪,因为好着急,大家都叫他“老急”。

唐:他跟谁着急呀?

姜:跟谁都急,一天到晚没有不着急的时候,从睁开眼开始。

唐:那……早晨起来跟谁着急呢?

姜:我跟您学学!从被窝钻出来以后,坐在床边儿,跟闹钟着急。

唐:嗬。

姜:俩眼盯着闹钟,您瞧见没有,我昨天新买的闹钟,定好的七点,七点过三分了,一点动静没有。

唐:嘿。

姜:您说是我叫它呀,还是它叫我呀?

唐:它这闹钟啊,早几分钟、晚几分钟那也是保不齐的。

(2)上班路上

唐:哎呀,等你出门上了路也就不着急啦。

姜:上路我跟汽车着急。

唐:你跟汽车着什么急呀?

姜:汽车跟那自行车抢道,你就咽不下这口气。

唐:那你不会躲着点儿走啊?

姜:我躲他,谁躲我呀?看他们那么快,我就有气,着什么急呀你们?“噌”就出去啦。我这儿倒好几圈儿才这么一咕截儿!气得我跟他喊:“你着什么急呀?”

唐:你着什么急呀?

姜:废话,我上班去。

(3)下班买菜

姜:到那自由市场我跟那小商小贩还得着急!

唐:你跟他们着什么急呀?

姜:他跟你讨价还价,为了五分钱,瞧见就说:“嘿,师傅,师傅,您就别这样了,要省您从大处省,省个十顷带八顷;要算您从大头算,算个十万带八万;要算您别跟我算,我穷得都快要了饭;成天在这儿卖葱蒜,一身泥来一身汗;刮风下雨也得干,要不然就甭吃饭;少给五分我不干,您看合算不合算。五分钱!”你说他贫不贫?就冲他这贫劲儿,我耗俩钟头,我就不给他这五分钱,我跟你说。

(4)晚上休息

唐:我看你还是回家休息休息,看看电视。

姜:你别提看电视。

唐:嗯?

姜:一提看电视我就着急。

唐:看电视着什么急呀?

姜:现在那个电视连续剧,一放放八十集,它不一块儿放,一天一集地抻着你。打头一集就开始搞对象,搞四十多集还搞不上,有这功夫我自个儿搞去行不行啊?这个!

唐:要不你看看球赛。

姜:这个球赛,中国队干踢不进球,你不着急呀?

……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像“老急”一样,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焦虑情绪在所难免。

心理讲坛

前面介绍了各种流派有关焦虑成因的观点,但事实上,单一因素很少会导致过度或病态焦虑,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有可能诱发焦虑的导火索:应激、个体易感性与社会支持的缺乏。

应激的英文原文是stress,国内学者有的将其译作“压力”,有的则译作“紧张”。应激,是指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使他感觉有威胁性的刺激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反应。应激包括两个要点:个人感知到的刺激性事件以及对此而采取的行动。天灾是人人都能感知到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事件,但高考却不是。仅有应激也不一定会导致过度或病态焦虑。因为即使面临同样的威胁,但由于个人的经历、经验与个性不同,其反应方式与行为结果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同是高考失误,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被焦虑所缠绕,有的人却能很快振作起来,开始新一轮奋斗的原因所在。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同样的事件(如中考前久病不愈)被张三感知为是大难临头,而李四却只当是运气不好而已,那么,此时起作用的就是“个体易感性”。

所谓个体易感性,是指由遗传带来的一种容易引发担忧、害怕和焦虑的个人素质上的敏感倾向。有时候,正是因为这种个体易感性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在同样的刺激性事件面前的不同应激反应。具有个体易感性的人,往往会夸大事件的威胁性,低估人的应付能力,并因此陷入无法自拔的焦虑之中。

此外,缺乏“社会支持”也往往会成为诱发过度焦虑或病态焦虑的导火索。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在困难时能从他人那里感受到的鼓励、安慰与帮助。一个人的社会资源丰富,遇到问题时获得的社会支持就多,反之亦然。中国老话中所说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根桩”或“红花还要绿叶扶”,其实谈的就是“社会支持”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导致焦虑产生的原因很多,内在的、外在的、长期的、突发的、认知的、行为的、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但没有一个因素是单独发生作用的。了解焦虑产生的诸多原因,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缓解和预防焦虑。

相关链接

焦虑的妈妈是恐惧

恐惧老是教育她的孩子说:“你不够漂亮,没人会喜欢你;如果你学习不好,大家都会鄙视你;你天生不是搞这个名堂的料;你就是一个辛苦的命……”

最近的焦虑,好像什么都不顺心,做什么都做不好,和最好的朋友也吵了一架。妈妈可没有讲过这种烦躁是怎么来的。焦虑想,如果自己生在一个富豪之家就好了,要什么得什么,就不会有这么多不顺心的事情。

焦虑常常觉得,如果自己再漂亮一点,一定能当个明星;要不再高一点也行,去当个模特;如果有什么艺术天赋,也可以当个艺术家。可是焦虑很烦恼的是好像什么艺术天分都跟他绝缘似的,从来没见他有过。上天真是不公平,焦虑暗暗想,人家什么都好,我就什么都不好。写文章算不错了,不过焦虑还是没信心,他觉得自己的文章只是模仿借鉴,上不了大雅之堂,也注定当不了一个大作家。

其实最近焦虑本来可以HAPPY一下的,他做了个生意,开始形势似乎大好,幸运女神的垂青眷顾让他有一种幸福来敲门的感觉。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血本无归了,焦虑想起这个就是气,全怪“骄傲”“面子”和“自以为是”那三个朋友。如果不是他们使阴招,我一定能成为世界首富,焦虑还在这么想着。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现在焦虑背了一身的债,想去休闲又怕被人笑,还没钱,每天起床都觉得是种折磨。焦虑想,自己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一辈子都发不了财。就像恐惧妈妈说的那样,一栽跟头,什么都不好了,还要被欺负,连要水电费的都那么酷。

心情不好,还做得好什么事吗?再说现在年岁大了,已不比当初那个毛头小伙了。唉,要是再年轻几岁就好了……他想起以前人家讲的那些励志的故事,嘿,编的吧!世事哪有这么好?都让人烦恼呢!就像妈妈说的,“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心有灵犀一点通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