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代中国史纲

近代中国史纲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为最尊重文化的民族,且有兼容并蓄的襟怀与理想,华夷之分,只是以文化或生活方式为准,非因血统而异。中国民族一面创造自己的文化,并予以推广,一面接纳外来的文化而予以发扬。不过当时中国与域外的关系,究属有限。我国台湾的《近代中国史纲》,规模不是很大,就是上下两册,里面没有更多新的观念,也是在大的世界背景下观察中国怎么从明清以来变化过来的,但没有后来的意识形态。


近代中国史纲


作 者:郭廷以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定 价:66.00元


内容简介


郭廷以,我国台湾一代史学宗师,深受傅斯年、罗家伦治史风格之影响,是著名的“南港学派”的创立者。


本书是郭先生晚年的重要著作,从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的交通谈起,简述昂扬之辉煌盛世如何被历史的大势推至“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进而用十九章,六十万言的篇幅,细述偌大一个中国如何在内外交迫的情势下,经历了百余年的震荡、动乱及嬗变。作者悉心描摹了其间中外力量之角力、中央和地方权力之消长,及权势人物和社会精英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种种图存之努力,为读者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完整图景。


本书选取的历史事件和叙述结构,看似与市面上通行的近现代史教科书出入不大,但作者没有意识形态偏见,旁征博引,极严谨而客观。作者一切以材料说话,不轻易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在少数流露个人喜好之处,仅寥寥数语,却又极传神。


精彩书摘


任何民族的命运,胥决之于其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力,亦即决之于文化。文化的形成有发之于一己者,有得之于人者,后者的重要性尤大于前者。集思方可广益,有容乃能致大。文化为人群谋求生存与生活需要的产物,各民族的处境不尽相同,因之所成各有局限。迨活动范围扩大,见闻增广,人之所长,或为我之所短,如能予以接纳,不惟生存安全无虞,生活亦可随之改进。否则世异势移,在彼此角逐之下,往往为盛衰所系,必须急起直追,纵不能后来居上,最少可并驾齐驱。


中国为最尊重文化的民族,且有兼容并蓄的襟怀与理想,华夷之分,只是以文化或生活方式为准,非因血统而异。远方时代,中国的文化成就比较丰厚,号称华夏,含有美好与博大之意。如他族亦有其文化,则等视齐观,既不排外,亦不自大。


中国民族一面创造自己的文化,并予以推广,一面接纳外来的文化而予以发扬。西元前三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亦包含若干中亚及西亚的成分。不过当时中国与域外的关系,究属有限。是后情势大异,中国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帝国,气象非凡,特别是在汉代。初期颇受来自北方草原,以战斗为国的匈奴的欺侮。西元前二世纪,雄才大略、英年有为的汉武帝,为了自卫雪耻,决定联好与国,加以膺惩,于是有张骞的出使西域,主动的与外国结交。张骞亲自到过的有中亚诸国,间接得知的有西南亚及地中海沿岸诸国,汉先后与之通使联婚。史学家班固曾说:“圣主制御蛮夷,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这就是汉代的外交政策


推荐导师


我国台湾的《近代中国史纲》,规模不是很大,就是上下两册,里面没有更多新的观念,也是在大的世界背景下观察中国怎么从明清以来变化过来的,但没有后来的意识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