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侬族源流考

侬族源流考

时间:2022-08-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越南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3个少数民族,其中最大的是岱依族,有91万人;其次为侬族,60万人。[1]关于岱依族、侬族的族源,学术界已有定论,认为是百越族属。秦汉时期的历史剧变使越族产生了分化与重新组合,故史家称之为“百越”。安南李朝方面,也派遣大批京族官吏到红河以东北地区加强统治,使京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渗入当地民族之中。反之,这些人带来的京族文化也同时在反作用于岱依族,使之多元化。

越南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3个少数民族,其中最大的是岱依族,有91万人;其次为侬族,60万人。[1]关于岱依族、侬族的族源,学术界已有定论,认为是百越族属。但美中不足的是,只是通过家谱、传说和风俗习惯的比较而得出的结论,缺少历史的证论过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说:“从侬人的自称以及他们的家谱和传说中,表明其祖先原居中国境内,与中国壮族中的侬人支系同源,与岱依人族源亦近。”[2]此处虽未明言其族源,但已指出是与百越族属的壮族同类。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权威性观点在学术界得到了普遍认可,故秦钦峙的《中南半岛民族》、世界知识出版社编的《世界各国民族概览》皆因此说。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研究所编的《越南北方少数民族》一书则明言“侬人在古代属百越中的岱—泰语族”[3]。岱即岱依,可见侬与岱皆源于百越。但仍语焉不详。

笔者在研究东亚南部百越系同源民族时对上述书中只有结论而无他们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这一点有些失望,经过学习研究认为:岱依族、侬族为百越中骆越之后,由唐的西原蛮,宋的广源州蛮发展而来,与壮族有最为亲近的关系。

一、百越源流简述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的越族中的先进部分建立了吴、越两个国家,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公元前323年楚灭越,于是随着六国统一而渐互相融合。秦汉时期的历史剧变使越族产生了分化与重新组合,故史家称之为“百越”。主要部分有东瓯、闽越、南越、骆越、滇越等。随着秦汉大一统政治的推行,东瓯、闽越先后纳入郡县制轨道,其民融于汉族。剩下的除滇越外,皆受中原王朝的羁縻统治。南越为汉所灭后,最大的部分便是骆越,魏晋以后以骆越为主体的部分又见称为僚俚。降至隋唐五代,今两广、云贵及越南北方由骆越为主体发展而来的僚又分为许多部分,其中的西原蛮便是壮族、岱依族、侬族的直接先民。

二、西原蛮与岱依族

唐代,今广西西部左右江流域到中越边境两侧的民族泛称为西原蛮。《新唐书·南蛮传》载:“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其隶也。其地西接南诏。天宝初,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5]西原蛮之名,实际上是因地理方位而见称。考之《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卷则见其在“岭南道西部”,因为岭南道的邕管经略使位于其东,故将其视为西原,其民也称为西原蛮,并设西原州。[6]西原蛮虽按地理方位来称呼,但其仍为僚属。《新唐书·南蛮传》“西原蛮”条载:“长庆初,以容管经略使留后严公素为经略使,复上表讨黄氏。兵部侍郎韩愈建言:黄贼皆洞僚,无城郭,依山险各治生业,急则屯聚畏死。”又唐懿宗时,邕管节度使辛谠遣人赠侬洞首领金勒之母以衣服,“母,贤者也,让其子曰:节度使持物与僚母,非结好也”[7]。这说明西原蛮为僚属,是以古代骆越为主体发展来的一部分,而岱依族便是由西原蛮(或僚)中的一部分形成的。

从历史地理上看,岱依族先民在唐代与壮族先民是连成一片的,同为一民族近亲群体。《新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条载:“诸蛮州九十二。”下辖四个都督府,其中“右隶桂州都督府”所属的二十余个右州大多在今广西南部壮语方言区内,“右隶邕州都督府”所辖的四十余个州多在红河以东北的今中越边境两侧,与“右隶桂州都督府”的右州是连成一片的。这些地区都是西原蛮(僚)的分布区。

968年,驩州刺史丁部领在平定了“十二使君之乱”后,建立了“大瞿越国”。越南从此脱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此后安南势力不断向北扩张,原来属于唐岭南道右隶都督府中的许多右州逐渐为安南控制,并划入其版图,原来同属于唐岭南道的右州便分属两个国家,其民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下产生变异与分化。11世纪,侬智高起义失败后,赵宋王朝和安南李朝都更加严密地控制各自的辖区,边界逐渐明确。到了宋朝,在唐代羁縻州县的基础上又“因其疆域,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凡五十余所。推其长雄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8]。这是进一步加强对羁縻州的管制。为了更好地统治,又派大批军队与官吏进驻。安南李朝方面,也派遣大批京族官吏到红河以东北地区加强统治,使京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渗入当地民族之中。在京族的影响下,居住在中越边境越方一侧的与僮族同源的“僚”发生了变化,原来同属于一个民族群体的,现在却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向着不同的民族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了岱依族。

岱依族在形成过程中,也还吸收了一部分主体民族——京族。其吸收途径有三:

第一,许多京族的官吏带着家属到岱依族地区进行统治,后来便在这里安居乐业,其子孙后代逐步同化为岱依族。另一些从事其他事职的京族到达后,必须改名换姓依附岱依族贵族,接受当地领主的封建剥削方式,因而同化于岱依族。反之,这些人带来的京族文化也同时在反作用于岱依族,使之多元化。

第二,从越南的李朝到阮朝的每次战争,京族的官军被派到这里作战,战后有许多人便留下定居,这些人亦渐渐同化于岱依族。今天高平省、谅山省的许多人便自认是官军的后代。

第三,由于红河下游地区的人民因战乱、缺地、荒年、犯罪等逃到岱依族地区生活,亦化为岱依族。[9]

由于上述的历史原因,使岱依族内部呈现出个性差异。和京族毗邻的地区、交通沿线,岱依族与京族有一些共性,因而称之为“棕色岱依”;而紧靠中国者如广平省平流县的岱依族又称为“片人”(京语称“汉”为“片”)。[10]

以上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下面再从民族自称与语言两方面辅证之,说明岱依族是以越民族群体的后裔为主体发展而来,并与同源的壮族有亲缘关系。

从民族自称上看,中国壮族有布壮[Pu Song]、布岱[Pu tail]、布侬[Pu nu:]、布板[Pu ta: n]、布安[Pu a: n]、布那[Pu na]、布土[Pu tho]、布偏[Pu Phien]、布扬[Pu jang]等自称;岱依族亦有岱[Pu tai]、布安[Pa an]、布土[Pu tho]、布偏[Pu 、Phien]等自称。可见二者关系之近。[11]

从语言上看,壮语与岱依语基本相同,都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语南部方言,表3可显示其共性。[12]

表3 壮语与岱依语共性例词

综上,中国的壮族和越南的岱依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曾是一个共同的民族群体,即唐代的西原蛮(僚)。自10世纪越南立国后,随着京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逐渐渗透,中国封建王朝加强对广源州的统治,双方国境的划定,便导致了岱依族的形成。

三、广源州蛮与侬族

侬族主要分布于中越边境越方一侧的高平、谅山、北太、河宣、黄连山、林同、广宁等地。

侬族先民在唐代与岱依族先民同是西原蛮的一部分,活动于邕管都督府西南各右州。闵叙的《粤述》载:“太平(今广西崇左),汉交趾郡地,晋以后,西原蛮僚居之,隶邕州都督府。”[13]西原蛮僚内部又有诸多部分自以土酋之姓作为自称,其中依氏各部首领亦为一方豪强。《新唐书·南蛮传》载:“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天宝初,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黄氏、侬氏据州十八,经略使至,遣一人诣治所,稍不得意,辄侵掠诸州……其后侬洞最强,结南诏为助。懿宗与南诏约和,二洞数构败之。邕管节度使辛谠以从事徐云虔使南诏结合,赍美货啖二洞首领、太州刺史黄伯蕴、屯洞首领侬金意、员州首领侬金勒等与之通欢。员州又有首领侬金澄、侬仲武与金勒袭黄洞首领黄伯善,伯善伏兵瀼水,鸡鸣,候其半济,击杀金澄、仲武,唯金勒遁免。”[14]可见唐时侬氏已有强大力量。

降至宋,在唐代黄侬诸氏的分布地设广源州,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仍辖于邕州都督府。所不同者为唐代的西原蛮因广源州而称“广源州蛮”,侬氏亦在其中,而且势力比唐时更大,侬智高的反抗便是例证。《宋史·蛮夷列传》载:“广源州蛮侬氏,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15](按,左右江会合后称郁江,故言州在西南郁江之源)到了北宋中后期,由于安南封建王朝向北扩张,故在宋羁縻之下的广源州实际上已为安南所有,考之《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卷根据政和元年(1111年)的政区现状而绘制的“广南西路”图,广源州已在左江上游东北方的安南境内,即今天越南高平省、谅山省一带。[16]羁縻于宋的侬氏集团也在安南与宋之间左右事之,或顺或叛,此起彼伏。《宋史·蛮夷列传》载:“自交趾据有安南,而广源虽号邕管羁縻州,其实服役于交趾。初,有侬全福者,知党犹州,其弟(侬)存禄知万涯州,全福妻弟侬当道知武勒州。一日,全福杀存禄、当道,并有其地。交趾怒,举兵执全福及其子智聪以归。”[17]以后更有侬智高的起义,成为安南李朝赵宋两朝患事。狄青平侬智高后,仍有侬人活动不已。史载:“侬氏又有(侬)宗旦者,知雷火洞,稍桀黠。嘉祐二年(1057年),尝入寇,知桂州萧固招之内属,以为忠武将军,又辅其子知温闷峒日新为三班奉职。七年,宗旦父子请以所领雷火、计城诸峒属县官,愿得归乐州(按,归乐州在右江上游北岸今广西百色地区)永为王民。诏各迁一官,以宗旦知顺安州,仍赐耕牛,盐綵。是岁,侬夏卿、侬平、侬亮亦自特磨(按,特磨道在右江上游南岸,今云南富宁一带)来归,皆其族也。日新后尝监邕州税。治平中,宗旦与交趾李日尊、刘纪有隙,畏逼,知桂州陆洗因使人说之,遂弃其州内徒,命为右千牛卫将军。”[18]可见从宋开始,侬人便分布在左右江流域和中越边界两侧。虽然有部分侬人内迁,但非全部,到后来安南与宋的国界划定后,侬人便人为地被分之为二,在中国者日后发展成为壮族中的侬支系,在越南者终成侬族,一部分居住在岱依族与壮族之间,一部分与岱依族杂居。又因为曾有过共同的历史,至今越南高平省保乐县的侬族还把侬智高奉为神农,谅山省的侬族将依智高当成农业守护神,高平省和安县永光乡还建有侬智高的祠庙。[19]

除了唐宋时便居住在越南的侬族外,还有一部分是明清时又从中国桂南迁入越南的。这可以从他们的称谓上看出:万承侬认为是从万承州(今属广西大新县)迁去的;崇善侬认为是从广西崇善迁去的;高平省、谅山省的英侬认为是从龙英(今广西大新县)迁去的;归仁侬认为是从归顺(今广西靖西县)迁去的;昭侬认为是从龙州(今广西龙州县,侬族称龙为昭)迁去的。[20]

通过以上的研究,笔者认为:岱依族、依族都源于秦汉的骆越、魏晋的僚,隋唐时曾为一个近亲集体,即西原蛮僚,当安南封建王朝独立后,便分属不同的国家,岱依族先形成,侬族后形成。这是由于所属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民族政策不同,所导致的历史上曾有共源关系的民族群体的分化,这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原载《思想战线》1992年第6期

【注释】

[1]据越南1982年人口统计资料。

[2]《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3页。

[3]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研究所编:《越南北方的少数民族》,范宏贵译,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6年版,第158页。

[4]《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年版,第1669页。

[5]《新唐书·南蛮传》,中华书局标点本l986年版,第6329页。

[6]《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72、73页。

[7]《新唐书·南蛮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86年版,第6330~6332页。

[8]《桂海虞衡志·志蛮》,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9][越南]唐年文撰:《浅谈越南岱依族、泰族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中国南部印度支那各民族的关系》,莫俊卿译,《西南民族研究集刊》1983年第3期。

[10][越南]邓严万撰:《越南岱泰各民旗集团的形成时间及其过程》,范宏贵译,《东南亚资料》1983年第1期。

[11]范宏贵:《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旗、侬族的古今关系》,《西南民族研究集刊》l983年第3期。

[12]范宏贵:《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旗、侬族的古今关系》,《西南民族研究集刊》l983年第3期。

[13]转引自张雄《中国中南民族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页。

[14]《新唐书·南蛮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86年版,第6329~6332页。

[15]《宋史·蛮夷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版,第14214页。

[16]《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34~35页。

[17]《宋史·蛮夷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版,第14214~14215页。

[18]《宋史·蛮夷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版,第14218页。

[19]范宏贵:《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的古今关系》,《西南民族研究集刊》l983年第3期。

[20][越南]邓严万撰,范宏贵译:《越南岱泰各民族集团的形成时间及其过程》,《东南亚资料》198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