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战略性的眼光来制订策略

以战略性的眼光来制订策略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体,都会有一些战略性的规划。在制订决策的时候,必须要服从于整体战略。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他的错误在于着眼于蝇头小利,而没有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审视面前的机会。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推行“远交近攻”之策,为秦国以后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定下灭六国的大计。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愚蠢之举”。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体,都会有一些战略性的规划。在这里,鬼谷子列举的“阳德、阴贼、信诚、蔽匿、平素”,其实就代表了五种战略。在制订决策的时候,必须要服从于整体战略。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出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说:“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一笑:“那好,请吧!”他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自己却拿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吃完了,随后从容地拿起桌上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后大口大口吃起来。青年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富翁吃的西瓜虽不比自己的大,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那么富翁占的利益自然比自己占有的多。

青年所做的决定,表面看起来占了便宜,而实际上恰恰相反。他的错误在于着眼于蝇头小利,而没有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审视面前的机会。

大量的历史事实也向我们表明,在决策时能否坚持自己的既定战略,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襄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准备兴兵伐齐。此时,谋士范雎向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推行“远交近攻”之策,为秦国以后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定下灭六国的大计。远交齐、楚,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随即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远交近攻”之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在建都的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他的大臣多是洛阳周边的人,因此倾向于建都洛阳。齐人娄敬一次路过洛阳,请求觐见汉高祖,得到召见。娄敬问高祖:“陛下建都洛阳,莫非要跟周朝比比谁更兴盛吗?”刘邦说:“是的。”娄敬说:“周朝建都洛阳,是靠德政感召人民,而放弃了险要的地形。周朝鼎盛时期,四方归附,万民臣服,然而衰败以后就不能控制天下,不是恩德太少,而是形势太弱。”刘邦听了微微点头。娄敬接着说:“陛下自沛县起事以来,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横尸遍野,与西周兴盛时的恩德不能同日而语;而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作坚固的防线,即使危机出现,尚有百万雄兵可备一战。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再加上肥沃的土地,可说是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地。如果陛下进入函谷关内建都,控制秦国原有的地区,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啊。”听了娄敬的话,汉高祖觉得很有道理。后来,张良也阐明了入关建都的利处,打消了高祖的最后一点疑虑。建都关中后,高祖感慨道:“最早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啊。”于是赐娄敬改姓刘,给他加官晋爵。

那些主张建都洛阳的大臣们,为了一己的私利,将国家的安危和兴衰放在一边。而娄敬从实际的情况出发,提出定都关中,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而且直言敢谏,这才是“建万世之安”的国之大计。

现代商业活动中,大凡成功的企业家,在决策时也都会着眼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不是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犯傻”船王包玉刚就为我们树立了这方面的榜样。

1 955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公司,开始了经营船队的生涯。当时,世界航运界通行按照船只航行里程计算租金的单程包租办法,单程运费收入高,一条油轮跑一趟中东可赚500多万美元。包玉刚却不为所动,坚持他一开始就采取的租金低、合同期长的稳定经营方针,避免投机性业务。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愚蠢之举”。许多同行都劝包玉刚改跑单程,包玉刚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明白,靠高额运费收入的再投资,根本不可能迅速扩充船队。要迅速发展,必须依靠银行的低息长期贷款,而要取得这种贷款,必须使银行确信你的事业有前途,有长期可靠的利润。于是他把买到的第一条船以很低的租金长期租给一家信誉良好、财务可靠的租船户,然后凭这长期租船合同向银行申请长期低息贷款。正是靠这种稳定经营方针,包玉刚只用了2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拥有总吨位居世界之首的远洋船队,一举登上世界船王的宝座。究其成功,要归功于他当初的远见卓识。

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也以坚持自己的战略而著称,在他看来,最佳的致富定律就是:在投资方向上要善于“坚守”。他从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而在意未来5~10年能赚多少。也就是说,巴菲特只投资未来受益确定性高的企业。巴菲特认为,如果你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他说:“我绝不会丢掉我熟悉的投资策略,尽管这方法现在很难在股市上赚到大钱。但我不会去采用自己不了解的投资方法,这些方法未经理论验证过,反而有可能产生巨大亏损的风险。”他批评那些对手们:“投资人总想着买进太多的股票,却不愿意耐心等待一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好公司。每天抢进抢出不是聪明的方法,近乎怠惰地按兵不动,正是我成功的原因。”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要想持续地获得成功,必须更上一层楼,以战略性的眼光来俯瞰社会与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