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略与战略决策

战略与战略决策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 战略与战略决策1.战略演进战略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首先源自军事领域,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一切有全局性决策管理的高层管理者,都可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一切处于中层和基层乃至个体执行者也都可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也就是说战争的战略是为了结束战争而筹划和谋略的,有一个终点的展望,其“全局性”就是指导结束战争。

1.2 战略与战略决策

1.战略(或战略决策)演进

战略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首先源自军事领域,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曰:“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计先定于内,而后兵出境”。这里的“计”就是战略。在西方,战略源自古希腊,意为领导军队的艺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国外,战略概念运用于企业,将军队的方法论用于工业发展。其后逐步扩展用到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各领域。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和战略决策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提出并实施了许多战略。战略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变化,由军事领域逐渐伸展应用于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即以军事战略为原点,发生了面的扩展和层的递进,超越了军事领域,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宽而深的全方位扩展和广泛应用。

面的扩展即横向扩展,表现为从军事领域的战略向社会其他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扩展,如政治战略、经济战略、科技战略、文化战略、外交战略、教育战略,等等。

层的递进即纵向延伸,包括向上递进和向下延伸。向上递进出现了国家总体战略,它是关系强国的战略,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层次的总体战略。它的任务是解决国家总体发展的大问题,指导国家全局的持续运作,为国家发展指明目标,制定方针、原则、措施、重点、步骤等。向下延伸出现了工业战略、交通战略、农业战略、商业战略、区域或省市地区战略及跨区域战略,等等。这些战略是领域和部门战略的细化,但从发展演变的过程和层次上看,可以视为军事战略的向下延伸。在这种延伸中还可分出一些专题性质的战略,如投资战略、人才(人力资源)战略、专利战略、市场开发战略等。

战略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展,其含义也在发展变化,它的内涵和外延变得越来越广泛。现代战略的概念与传统的战略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1)战略的主体(决策主体)不再是军队统帅而是各层级的管理执行者,或从军队统帅走向有全局决策权的多级领导。军事战略是联系于战争而存在的,战略是军事的智慧、服务于战役、战场、战斗等一切军事活动,故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规律,而运用战略的是指挥军队作战的军事统帅们。这时战略的主体仅限于军营、限于战争、限于军队统帅。当战略的应用范围扩展超越了军事领域后,战略面向的不再是军事活动,战略的主体也不再是军事统帅,战略的主体走出了军事统帅,走出了军界,走向了社会各领域各层级管理界,走进国家、省、市、县各级管理层,走进各系统、各部门的管理层,走进各共同体、各团队、各个体的管理。一切有全局性决策管理的高层管理者,都可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一切处于中层和基层乃至个体执行者也都可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所不同的是制定的战略层次、级别、代表性不同而已。当今时代就是战略决策的时代,要对所作所为进行运筹谋略,大事如此,小事也如此,组织如此,个人也如此,凡事都要决策,决策则立,不决策则废。

(2)战略的客体从战争延伸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战略作为军事领域的智慧,其服务的客体是军事客体,指导的对象是战场作战、战役职能、战争全局、军事斗争。当战略走出军界,走向社会时,它的客体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导的对象就发生极大的扩展,既有横向的扩大,也有纵向的延伸,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外交、军事、企业等都是其指导的对象。

(3)战略的资源从军事资源扩展到社会各种资源。战略作为军事领域的谋略,其运筹谋划的资源比较单一,局限在军事资源上或一国的武装力量。随着战略领域的扩大,随着社会发展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社会可利用的资源发生了跨国界、跨区域的流动和配置,因此,各个领域的战略可以运用的资源不再只是本领域内的,而是可以运用其他领域的资源,如自然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国防资源等,依不同领域发展的不同要求和组织性质可以跨领域地组合资源,以求发展。如国家战略的资源配置是一国的综合国力,必要时还需借助他国的力量,因此,国家战略的资源支配不仅是国内的还有国外的,战略的资源配置和利用可以是跨领域多部门间的组合和整合。

(4)战略的目的从夺取战争胜利提升为追求组织持续发展。在军事上,战略是用以揭示和反映战争运作的规律,实施战略的目的就是追求以付出最小的代价、以最短的时间赢得战争的胜利。战争是一种事件,因而反映每次战争的战略仅是揭示和描述局部事物间断性的运作规律。也就是说战争的战略是为了结束战争而筹划和谋略的,有一个终点的展望,其“全局性”就是指导结束战争。当战略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后,战略的目的不仅是追求间断性效益,而更主要的是追求持续发展效应,即作为非军事组织的战略,它是筹划和谋略持久发展、延续经营,其“全局性”就是指导永续经营、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因而和战争的战略定义“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谋略”相对,一般组织的战略定义是“组织持续发展的机制”。战略决策既要追求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办更多更大的事情,还要追求不以牺牲未来的发展而求得当前的利益,为组织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而对资源进行筹划和谋略。

2.现代战略

随着战略概念的演进,其内涵也丰富了。在军事领域是反映军事方法论的,认为:“战略,作战的谋略”(辞源)。“战略是为了战争的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克劳塞维茨)。“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2]。进入社会其他领域,认为战略是反映了组织的主导价值,被认为是一些假设;战略是对组织的整体方向和获得成功的潜力都有影响的策划;战略是要考虑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战略是主要涉及非常规化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组织带来创新和变革,等等。战略最简单的一种形式是设置组织目标,然后围绕如何实现目标来设定一系列活动,主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资源以及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无论怎样表述,也无论是什么战略,其核心要义就是明确或指明组织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即当前做什么事,未来做什么事以及当前做的事与未来做的事的内在联系(关联度)与有机整合。本质就是策划组织适时、果断、明确的前进道路取向。在组织发展中,拖延时间和消耗资源不能换来和改善组织发展态势,更不能使组织发展中存在的“慢性病”得到治愈。更新组织发展面貌靠的是战略,靠的是战略创新——适时、明确、果断的务实行动。集聚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使组织行动由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的战略化作为,组织发展才会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务实性、时代性、持续性正是现代战略内涵的本意,基于此,可定义现代战略是:组织持续发展的事业机制。其要义有如下几点。

(1)战略是组织的环境适应性机制。每个组织既是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是一个实现目标的确定方法的生命体。组织总是通过评价目标、重新定义与环境进行良性互动的方式,以保证生存与发展。决策力强的组织能为其运营开辟一个可行的市场并努力保留住这个市场,决策力弱的组织则无法完成与市场结合的任务。无论如何组织必须从环境中确定其定位领域,还必须不断调整和提高在定位领域中用来实现目标的途径——重新整理职能和关系结构,重新调整决策和控制方法。对大多数组织而言,对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过程(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及有效管理组织内部的相互依赖性,都包含了不同组织层面无数的决策活动,即用战略来描述组织的调整过程或适应过程,识别其关键变量,并具体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也就是战略反映了组织运作是依组织职能和运营情况来构建组织结构,决策和控制应集中化和分散化等问题。有效战略决策与其市场形成补充;无效战略决策与市场不能互动,不断发生冲突。同时组织与环境的结合是一种重在管理创造行为而不是管理发现行为,即组织在其定位领域中的活动是战略决策的结果。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环境的某一特定方面,如何搜集相关领域内的信息,如何解释信息而做出决策,从而创造一个与不断变化的环境限制及机会交织成网络进行结合的良性互动循环过程,这种结合的最优方法就是组织应对环境变化而实施的战略。因此,战略是组织在其定位领域中选择的组织与环境结合方式和过程,即由适应性(协调性)选择、改造性选择和顺应性选择三个指标构成的组织环境适应性机制。

(2)战略是组织连续科学决策机制。组织的环境适应性机制规定了组织决策的连续性机制。战略是组织在制定一个一个的决策过程中形成的,战略又成为组织连续科学决策的依据,规定着做什么决策,什么时间做决策,各种决策之间的关联度。组织发展必须把握社会形势,适应环境变化,也就是能不断做出务实而适时的各种决策。决策形成和执行的同时也就决定了组织发展的方向、成效。组织通过不断挖掘潜在资源实现持续发展,靠连续科学的决策来推动,是大大小小无数个成功决策及其实施的积累结果。也就是说组织在发展中所做出的决策,在时间上要继起,即必须保持旧决策的退出和新决策的适时后续,使每个决策的依次转化呈现连续性;在空间上要并存,即决定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决策,且使各个不同决策之间要关联协同,保证各种决策适用的协调、和谐。否则决策就成为发展的极大障碍。决策的时间继起性和空间并存性表现为组织运作的制度、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即组织良性运作要有科学的制度,且制度要体制化,体制要机制化,使得制度由组织运作的必要前提条件提升为体制的必要保证,再使体制保证提升为组织系统运作的机制模式作用。

(3)战略是组织事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当战略概念引入到社会各领域中时,战略就成为一般组织运作的方略,如,当战略概念由战场引入到商场时,战争转为商战,军事转为商业,战略概念所揭示和反映的是组织持续生存发展方略,是运筹如何能以最少的资源投入,产出最大的收益,且这种优化运作状态要持续进行下去,即组织生存发展尽可能持久。也就是说,组织进行市场竞争,不是仅为了某一次竞争的胜利,而是市场竞争要连续进行,如果仅是为一次竞争,可以把组织的全部或主要资源都投入定会赢,但这样做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是没有什么意义或毫无意义,因为这样做不是谋发展,而是赌博,是倾家荡产。组织进行市场竞争是发展事业,而实施的战略是发展事业的方略,揭示和反映了组织整体和全局的运作规律,不是仅就一次竞争的谋划。因此,战略是组织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是解决事件的措施。

3.战略决策

决策是发生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重要行为,是人们为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方针、策略的确定活动,它涉及人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既有国家要事,又有百姓生活,人们的各种行动都受到决策的支配,它是有意识地指导人们的行动走向未来的预定目标。决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做的行为设计及其选择;从狭义上讲,是社会组织为实现某个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

事实上,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动态认识过程,是从实践中获得规律性认识并形成概念,再从抽象到具体形成决策以付诸实践的过程。亦决策过程是包含人的主观要求和对客观环境、情势的认识及其相互统一和协调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提出问题、搜集资料、预测未来、确定目标、评估和优选方案、贯彻实施、反馈及追踪控制等,即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决策制定和决策修正两个环节。决策制定是从提出问题到优选出最终实施的方案,这一环节是从问题中揭示其固有的本质,提出正确的概念,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做出科学的决断;决策修正是对决策经过实施的充实、完善和提高,即决策在实施中发现了偏离目标的震荡,发现了同客观规律的反差,经过反馈和跟踪进行再认识,修正主观认识,调整决策以求实际达到具体的、动态的统一,使决策更科学、更客观、更有效。

决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国家的社会管理,小到个人生活中的行为选择,即人们的决策有多种,而战略决策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种。

战略决策是以未来为取向对组织发展方向、目标及途径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以寻求满意的运作方略。它具有全局性、重大性和长远性的特质。

对战略决策的认识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具体分析。

(1)战略决策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思想是人对事物(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思维认识之果,是概括的、抽象的、理论的。战略决策的目的在于行动,只有行动才能达到目的,但行动又必须以思想为指导。把意识中的观念转变为行动规划,再综合指导行动。事实上,战略决策的真正意图是把较多的理性融入或整合到组织发展中,亦使目标与手段之间能有较佳的匹配。所以,战略决策就是战略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概而言之,战略决策的主旨是发展完整的观念意识和形成正确的观念方向,即创造科学正确的战略思想。所以一定要把战略决策看成一种思想形成,而不是公式或八股。因而战略决策不是例行公事,不是成规定章,而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观念性的指导。战略决策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其突出表现在,战略思想首先是营造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人们工作首先要有一种环境和氛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做什么样的事。环境是一种解放和释放,只有思想解放了,人们才敢想敢做;只有想了做了,才能释放出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当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所营造的环境就是搞阶级斗争氛围,谁也不想或不敢想做经济工作。当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所营造的环境是大搞经济建设氛围,人们甩开膀子大抓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组织必须根据发展的态势和进程,适时地提出新思想(新战略),以指导组织的运行,这样组织就会始终有战斗力,有创新力。

(2)战略决策是组织生存之道,此道即为发展定位。战略决策是发展定位,不是目标,即定位不等于是目标。通常认为组织所规划的发展目标,是组织战略,也是给组织的定位,把定位与目标等同起来,其实定位与目标根本不是一回事。组织的战略定位,是明确其提供给“顾客”的利益与竞争对手不同,即以新概念、新产品或新的利益第一个进入顾客心智。在大竞争时代,组织的唯一成功之道就是进入顾客心智,而进入顾客心智的唯一方式是做到与众不同,开创新的价值服务,提供新的利益,成为第一。当品牌能牢牢建立起一项利益,占据了顾客心智,顾客就会赋予你很多其他利益,形成“光环效应”。因此,战略决策是一个明确的价值定位,即如何在顾客心智中实施区隔,使品牌登入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发展成为一场战争,而战场是顾客心智,因此,组织成功的关键,已不在于满足顾客需求,也不在于有更好的员工和更好的产品,而是有更好的战略决策,以最佳状态与竞争对手展开顾客心智争夺。谁拥有了顾客,并占据了顾客心智,谁就获得了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谁就能保持持续的发展优势,因为心智不喜欢改变,也不会随意而改变。战略决策是“规划、指挥大型军事行动的科学,在和敌军正式交锋前,调动军队进入最具有优势的位置。”[3]将其意引入一般发展或市场竞争中,“最具有优势的位置”就是顾客的心智。

(3)战略决策就是引领事物发展。战略决策的宗旨是实施行动以改变事物发展态势的演进,但任何行动从开始到达到预期目的或完成规定的任务都需要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前置时间(或先导时间)。且行动愈艰巨,所需时间也就愈长。因此,在战略行动中,很难使行动求得速效。在事物发展进程中,对所出现的危机、重大问题若不能先知而加以治理,或是若不能把治理危机所采取行动的前置时间考虑到,等危机临头再实施措施,采取行动,行动可能就晚了,也几乎不会有任何影响力。科学的态度是能对事态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即“先知”和“远虑”。先知是超前思维,是战略思想。孙子曰:“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用间篇)。远虑是远程意识,是大智慧。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知和远虑其本意是相同的,即思想必须有未来导向,必须有先导作用,战略决策作为思想不是为今天设计,而是为明天着想,以引领未来。

事物发展的根本形态就是变,我们既不能假定事物演变的趋势一定是有利或一定有害,更不应该断言事物发展必须追随潮流而不可抗拒。事实上,应当之为是:对于有利的趋势应设法因势利导,加以充分利用,而对于有害的趋势,则应努力控制,加以抗拒,其目的不是被动地随着事物演变走,而应主动地引导事物发展随着我们的理想走。换言之,使我们的行动不要追随事态的趋势,而是应该预知正在发展中的演变趋势,然后因势利导,使此种趋势变得有利无害,至少是利多害少。即令不能控制,也应努力适应事物发展潮流,至少也应设法缓解其凶猛的冲击,并使其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度。因此,战略者乃是把握正确的观念方向以及早采取适当行动改变未来的事物发展走向。所以说,“若不能察知正在发展中的威胁,并立即采取对抗行动,则我们也就会成为命运的玩偶”。因此,“战略的要义是预防而不是治疗”,“基本的观念是在某一点之前,历史还是可以影响,过此之后,就会变成无可改变的命运”。所以,“当历史的风吹起时,虽能压倒人类的意志,但预知风暴的来临,设法加以驾驭,并使其终能替人类服务,则还是在人力范围之内。战略研究的意义即在于此”[4]

但在现实中,人们的处事观念是“只有眼前,不顾长远”,都想着希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未来的事情会被认为可以暂时不必考虑。这种意识对一些高层管理者而言,表现为急功近利,以眼前的业绩来换取自己的政绩,求得在短期内使自己有所升级和更大的发展,于是所做的一切管理决策都是以能取得近期成绩为主,对于远期的发展考虑甚少。但作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不应以常人自居,不应或尽最大可能克服人性之弱点。要异于常人,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即要有前瞻取向,思想必须有未来导向境界。对于关系组织的重大问题和危机,应在尚未形成时或没有产生实质性作用前予以化解、处理,即要深谋远虑不使危机出现,力争做到“明者远见于未萌,知者避危于无形”。因此,组织的领导者是引领发展的战略家,而非循规蹈矩的管理人员,要做到深入地思考组织的使命,并鲜明地定义、建立它,要订立目标,订立优先次序,订立并维持标准。始终要有远程思考,把眼光放在多种不同的变局,而不是只集中在某一定点上;对未来问题必须考虑如何发挥新的潜力,而不应该假定所能使用的资源仅以现有者为限。规避危机的形成,本质上就是把握正确的观念方向,把握好培养和发展某种力量的先导时间,如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发展高科技,使生产力高级化,大致需要10至20年的先导时间,即不使未来的人才匮乏,高科技落伍,生产力淘汰,必须把握先导时间,筹划发展,否则就会赶不上预定的时间表,到时只能是危机临头,而忙于危机处理,忙得头昏脑胀。因此,“扬汤止沸,不如去薪”。准备比执行更重要。当今社会是个迅速演变的系统,作为高层管理者不能依赖任何历史先例,不能仅以现有经验为基础,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原则,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考虑变化中的现实,重视明天而不是今天,是求新而不是守旧,不仅限于不久的未来,连多少年后的可能发展也应包含在内。所以,作为高层管理者必须有丰富的学识,敏捷的心灵,高度的智慧和责任心。既不能安于故常,又不能徒托空谈;既不能与现实脱节,又必须发挥高度想象力,方能达到“先知”与“远虑”的目的,以引领发展。

(4)战略决策是使事态简化明了。推进组织发展,管理者和执行者首先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而把握事物的关键能使事物特别是复杂大系统性事物变得简化。好的战略决策既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也能找到运作的突破口或执行的切入点,进而达到使事物简化和明了。因为,战略决策是人思维的创造物即观念,充分体现了人对客观事物及事态趋势的认识方式,规定着组织在运作中选择不同于竞争者的经营活动。因此,一个好的战略会帮助组织明确发展方向,界定发展形式,确定运作内涵,使所为事物变得简化明了。

有效的战略决策,是决策者对组织内外环境、条件和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的主观认知结果。因此,战略决策首先突现出组织的特性、经营的重点和发展的路径,即指明了在组织未来的发展与现实的经营中的事物,哪些是不随市场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事物,哪些是应对竞争但不发生改变的事物,哪些是不随着当前流行的趋势变化的事物,亦清晰、鲜明、简练、易懂地表达了运作风格,使人们在变化多端、无常的复杂事物面前,头脑清晰,思路明确,信念坚定,看到了发展的前途,从而起到了团结人、激励人、凝聚力量的作用,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任何工作都不困惑,成为竞争的有力武器,有利于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