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称作“土改史诗”的长篇小说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称作“土改史诗”的长篇小说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全书是从一个后来被错划成富农的富裕中农顾涌,在附近村子听到土改斗争的风声开始的。工作组召集村干部宣传土改政策,传达土改的指示精神,并决定第二天晚上召开群众会。群众的积极性在上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1948年创作的一部以华北解放区土改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心理描绘、塑造人物见长,深入地描写刻画了农民革命、农村阶级斗争、农村生活和农民的心灵。

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全书是从一个后来被错划成富农的富裕中农顾涌,在附近村子听到土改斗争的风声开始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了暴风雨到来前暖水屯人们心理上的变化,对斗争风暴的到来做了有声有色的描绘。作者以顾涌的出现为全书开头,并且选择他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因为他的身份使他对土改十分敏感;与此同时,他又和农村各阶层保持有密切复杂的联系;而对这种人采取什么态度,也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中的阶级政策,关系到土改运动能否顺利开展。

顾涌老汉赶着亲家胡泰的胶皮轮大车回到暖水屯,引起了暖水屯各色人的疑惑与骚动。大家都预感到,暖水屯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了!顾涌老实本分,靠勤俭起家。大女儿嫁到胡泰家,二女儿嫁给本村地主钱文贵的小儿子钱义。顾涌的三儿子顾顺是村青联会副主任。他的儿子与钱义都参军了。

村里最有势力的“八大尖”之一的钱文贵,善于见风使舵,他让儿子钱义参加八路军,将女儿嫁给本村治安员张正典,以寻求政治保护。他压根儿就不相信顾涌是从亲家那里借来的大车,他叫来二儿媳和侄女黑妮——这二儿媳就是顾涌的二姑娘,去顾家打听情况。等黑妮走后,大姑娘告诉妹妹,公公胡泰所在的村子已开始均地共产,胡泰是害怕车子被分才让顾涌赶走了一辆。

黑妮是个孤儿,靠二伯父钱文贵抚养长大,但她的美丽、善良,丝毫没沾染钱文贵家的刁钻气。她和长工程仁相爱。但程仁当了农会主任后,怕影响不好,对她有些冷淡,这使她有些忧郁。

就在钱文贵派人去顾家打探消息时,顾涌的儿媳妇趁歇晌跑回娘家,给哥嫂送了信。嫂子董桂花是村里的妇联会主任,家里买了五亩葡萄地,背上了十石粮食的债。顾涌赶回大车带来的消息,慢慢地大家也从另外的渠道得到了证实,村里的贫雇农盼望这些传闻能早一天变成现实,村里既传着共产党重新清算大户的消息,也传着国军要进攻八路军的谣言。人们聚在一块议论着,也有的在心里合计着。

张裕民是暖水屯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从区里拿回一本“土地改革问答”的小册子,却也无从下手。八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区上派来的工作组来到了暖水屯,准备在暖水屯兴起土改运动。工作组有三个人:知识分子模样的组长文采,瘦子胡立功和小个子杨亮。工作组召集村干部宣传土改政策,传达土改的指示精神,并决定第二天晚上召开群众会。

干部之间首先在斗争谁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没了主意,是顾涌,还是李子俊呢?杨亮看见不少人围在女巫白银儿(诨名白娘娘)家的外边,他走进去,只见里面香火缭绕,白娘娘正散布谣言,说什么真龙天子坐了龙庭,老百姓要安分守己。这一来,乡亲们心里可有点乱了。

工作组组长文采很有学问,但他用一上午精心准备的演讲却脱离实践、不着边际,这足足六个小时的讲演让农民们听得昏昏欲睡,甚至连干部都在无精打采中散会了。散会后回到家里,丈夫李之祥叫董桂花少出头,因为他担心八路军待不长,地主将来对穷人报复。顾顺劝父亲将地献出去,但顾涌对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地实在不愿割舍。侯忠全胆小怕事,将分到手的一亩半土地退还给地主侯殿魁,遭到村人的耻笑。侯忠全早年喜欢说故事,但因遭受一系列人生灾难,现在变得消沉和宿命,看到土改的政策,他心里也开始有些打鼓了。但他又不信共产党真的能把土地分给贫雇农,他仍要观望。工作组研究清算和斗争的对象,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文采让大家到群众中去听意见。就在这时,地主李子俊夫妻抢着出售即将分给农民的果子。程仁以农会的名义,让租种李子俊土地的佃户们到李子俊家要红契。人们组织起来,冲到李家索要地契,却在李子俊女人的眼泪和哀求下败下阵来,大家都不好意思拿走红契。

第一个回合失败了。村干部和工作组在积极地活动着。张裕民在文采面前说话不多,但心里却盘算着如何打开局面,杨亮和胡立功逐渐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群众的积极性在上涨。苦大仇深的刘满拉住杨亮,诉说了多年憋在心里的对钱文贵的仇恨。张裕民将赵得禄叫到自己家,两人觉得应该将果园的果实看管起来,不能听任地主卖光。村民们和工作组谈论着卡住地主果园不让地主卖果子的事。村里十一户地主的果园被看住,其中有顾涌与李子俊家的,但钱文贵没有划进这十一户。农民们集体摘下这十一户果园里的果子,兴高采烈地拉到城里去卖,这大大激发了贫雇农的热情。县宣传部长章品来到暖水屯指导土改工作。在战争环境中出生入死的章品虽年轻,但谨慎、坚定,善于捕捉问题。章品召开党员大会,张裕民、杨亮向章品说出了心里话,斗争钱文贵已经指日可待了!

斗争钱文贵的行动是周密的,先是扣押了参加党员大会的钱文贵的女婿张正典。这教育了一直有思想顾虑的程仁。决战就在眼前,人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乡亲们潮水般地涌进了地主许有武的院子。

当钱文贵被抓的消息传开后,整个暖水屯都兴奋起来了。来参加农会的人太多,不得不将开会地点临时转移到戏台前。刘满第一个上台控诉钱文贵的罪恶,李昌带头喊着有关土改的顺口溜,激起了群众的热情。农民们纷纷诉苦,控诉着钱文贵所犯下的一桩桩罪行。钱文贵开始还有点不服气,但在愤怒的人群面前,终于彻底地低下了头。钱文贵当众读着自己所写的保状。

暖水屯的土改工作有了起色。地主侯殿魁主动找侯忠全,求他收下红契。农民们兴高采烈地领取着所分到的各种实物。人群中,程仁巧遇黑妮,她还是那么快乐。斗争钱文贵后,胡泰来取自己的胶皮大车,他劝顾涌打消顾虑。顾涌也想通了,找农会准备献地,农会和工作组将他划分为富农。翻了身的贫雇农尝到了做主人的幸福,在党的组织下热情地报名支前。

由于有新的任务,工作组离开了暖水屯,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沿途的村庄都洋溢着农民土改翻身后的新气象。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价值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1948年创作的一部以华北解放区土改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心理描绘、塑造人物见长,深入地描写刻画了农民革命、农村阶级斗争、农村生活和农民的心灵。小说在艺术上同样十分成功,曾于1951年获得了著名的斯大林文学奖。这部长篇小说体现了丁玲的后期创作风格,着重从描写内心世界的变化来反映农村新人物的成长,有力地表现了广大农民在党领导的土改运动中,普遍提升了觉悟的新气象,显示出他们不可战胜的力量。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全书写了将近四十个人物,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作者没有把他们脸谱化,而是写出了各自的个性和灵魂。

全书的人物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主和他们的爪牙,一类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民形象。

钱文贵是暖水屯“八大尖”之首,他阴险狡猾、善于伪装。土改前,他送儿子参加八路军,把女儿嫁给村治安员张正典,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绅士。土改中,他把50亩地分到两个儿子名下,搞假分家;指使小学教师任国忠暗地里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威吓胆小怕事的地主李子俊,迫使其逃跑以转移斗争目标;怂恿侄女黑妮与农会主任程仁恋爱,企图以此拉拢程仁。作品通过对他种种伎俩的描写,以及深入剖析他阴暗的内心活动,揭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农会主任程仁由于和黑妮爱情的牵扯而犹豫观望。张裕民是个年轻的农民,他机智干练,但是在他的身上也存在消极的因素。他曾经担心扳不倒钱文贵而留下后患,这样的描写是非常真实的。但是张裕民成长很快,他的革命觉悟迅速提高,识破了张正典,带领群众斗倒了钱文贵。

人物外表描写细腻,性格刻画仔细,表情叙述到位,其中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让读者念念不忘。如写到村副的老婆:“她头发蓬乱,膀子上有一条一条的黑泥,孩子更像是打泥塘里钻出来的。”

这本书用“胶皮大车”拉开了一场农村土改戏剧的序幕,景物的描写与硝烟弥漫的土改斗争涛杂在一起,为故事的开展埋下了伏笔。这部小说以桑干河边暖水屯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土改中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展现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让读者看到中国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踏上了光明大道。

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任何阴险狡猾的敌人都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县委宣传部长章品来到暖水屯后,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扣押钱文贵,长期被压抑的群众纷纷起来清算钱文贵的罪行,暖水屯的土改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小说通过暖水屯尖锐复杂的土改斗争的描写,深刻揭示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必将胜利的发展趋势。

丁玲其人

丁玲,原名蒋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1904年出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的封建望族家庭。她幼年丧父,随母亲辗转于常德、长沙等地。在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萌发了反封建的思想意识。她憎恨黑暗现实,憧憬人生未来。她执著、顽强地追求革命,追求人生的真谛。正如瞿秋白所说:“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出生于湘西北,从小在常德等文化较发达地区成长的丁玲,因为与杨开慧同窗而知道了毛泽东的名字。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提高了丁玲以天下为己任、救人民于水火、济国家于贫困的认识。年轻的她在同学的带领下,毅然剪掉辫子,参加“免当亡国奴、谋求妇女解放”的辩论会。积极投身到游行、演讲的行列,主办平民夜校并担任教员。而这时的丁玲,仅仅是个15岁的少女。1921年,丁玲为解除包办婚约,与身为官僚的舅舅发生争吵,并在《国民日报》上写文章骂他,决心与那个封建家庭彻底决裂。

为了追求光明,19岁时,丁玲离开湘东进入上海大学读书,后来又不辞辛苦,远上京津地区求学,其间同青年文学家胡也频的婚姻一时传为佳话。而幸福的生活没过多久,丈夫便和另外几个青年在龙华监狱中被屠杀,成为左联五烈士。

1930年5月,丁玲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成为鲁迅旗下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左翼作家。

丁玲继承亡夫的事业,1932年也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不久她与地下党员、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冯达结为夫妻。这次婚姻却引出不幸结果,使丁玲在半个世纪中被政治阴影所笼罩。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罗曼·罗兰等国内外著名人士,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敌人对她威胁、利诱、欺骗,企图利用她的名望为国民党做事,都遭到拒绝。同时她积极寻找地下党组织,终于在党的帮助下,于1936年9月逃离南京,与冯达一刀两断。她奔赴陕北,成为到达中央苏区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欢迎。自此,骑着战马奔赴前线的丁玲,在终日敌机低空轰鸣扫射,大队骑兵卷起漫天烟尘的前线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参加了行军、执勤和做群众工作,走出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在苏区,丁玲历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等职务。创作出《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许多思想深刻的作品。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用文艺形式积极反映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1948年,丁玲写成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2年荣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

新中国建立后,丁玲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先后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改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和《人民文学》主编等职;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妇联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和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等社会职务。繁忙工作之余,她写出了大量散文和小说,并扶植了许多文学新人。

在文化大革命中,丁玲受到不公正对待。粉碎“四人帮”后,丁玲的冤案逐步得到平反。1984年,中央组织部颁发《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彻底推倒多年来强加给她的一切不实之词,肯定她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丁玲在晚年,不顾体弱多病,奋笔写出了《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100万字的作品,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学杂志,热情培养青年作家。

1986年3月4日,丁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丁玲为中国文坛留下了300多万字的财富,其中《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韦护》《母亲》《我在霞村的时候》《三八节有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翅陋世界》《风雪人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在医院中时》《田保霖》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有关丁玲的小知识

1.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描写一个痛苦的女性为主,让人看到一个卑微、痛苦、没有自主性的女性形象,这也是当时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小说通过身患肺病的莎菲写日记的方式,细致地刻画了莎菲的心理,叙述了莎菲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莎菲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五四”后一些青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其大胆的女性意识、敏锐的文学感觉和细腻的叙述风格和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画出女主角莎菲倔强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同时明确地表露出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结果。

2. 《在医院中时》

1941年,丁玲发表了小说《在医院中时》。小说写一个由国统区来投奔革命的知识青年陆萍在延安的经历。陆萍毕业于上海产科医院,像一切热血青年一样,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被分配到一所医院工作。医院管理混乱,不少医护人员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不懂护理知识。医院对病人也敷衍塞责,轻率地就给病人截肢。病房的卫生没人打扫,病人的苦痛没人过问。人们感兴趣的,倒是捕风捉影地制造谣言,传播绯闻。陆萍以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向领导呼吁,却被领导认为她是知识分子的骄傲自大,看不起工农出身的领导和同事,结果招来更多的误解和批评,被扣上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帽子。最后陆萍身心俱疲地离开这所医院,学习去了。

不容错过的经典

她靠后了一点,穿一件新的白底蓝花的洋布衣,头发剪过了,齐齐的一排披在背梁上,前边的发向上梳着,拢得高高的,那似乎有些高兴的眼光,正眺望着四周,跟着爸爸回娘家,是一年中难逢到的好运气。

走过了这片地,又到了菜园地里了,水渠在菜园外边流着,地里是行列整齐的一畦一畦的深绿浅绿的菜。顾老汉每次走过这一带就说不出的羡慕,怎么自己没有这么一片好地呢?

路两旁和洋河北岸一样,稻穗穗密密的挤着。谷子又肥又高,都齐人肩头了。高粱遮断了一切,叶子就和玉茭的叶子一样宽。泥土又湿又黑。从那些庄稼丛里,蒸发出一种气味。

老头子这时又转过脸来,用他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是水渍渍的眼睛瞅着他女儿,半天才揩了一下眼睛,又回过身去,自言自语地说道:“年纪也不小了,还是不懂世道!”于是他又把全力注意在前面的骡子去了。车子已经绕过白槐庄,桑干河又摆在前边了。

两边都是密密的树林,短的土墙围在外边,有些树枝伸出了短墙,果子颜色大半还是青的,间或有几个染了一些诱人的红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