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于连和玛蒂尔德的爱情

于连和玛蒂尔德的爱情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1830年问世以来,《红与黑》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喜爱。就在对他宣布蓄意杀人罪名成立时,于连当众声明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赐。不久,法庭正式宣判,于连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判决。《红与黑》也因此成为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是笔名,他的原名叫玛利·亨利·贝尔,是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父亲是个保皇党人,母亲具有意大利血统,思想开明,不幸的是她在司汤达7岁时就逝世了。后来司汤达在祖父的教导下,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16岁到巴黎求学,后在军部谋到一职务,第二年参加了拿破仑的大军,转战欧洲的东西南北。1814年,拿破仑失败后他被扫地出门,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市。在米兰时他广泛研究意大利的音乐和美术,并和意大利民族解放的烧炭党人接触。1821年他被意大利视为“危险人物”而被迫离开米兰,返回巴黎。七月革命后,司汤达被法国任命为意大利海滨城市领事,直到他逝世。

司汤达一生著述甚丰,长篇小说有《红与黑》(1830)、《红与白》(1834—1835)、《巴马修道院》(1838)等,还有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1839),评论爱情的名著《论爱情》(1832)。他的论文《拉辛和莎士比亚》被视为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宣言

背景链接

自1830年问世以来,《红与黑》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喜爱。即使在当时,它的出版也引起了欧洲两位文学大师:年老的歌德和年轻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同时注意和赞赏。可在法国本土,它却遭到人们的冷遇,初版只印了750册。但司汤达对自己的作品非常自信,就像他经常宣布的那样,他认为自己将在1880年才能被人们理解。

内容摘要

小说主人公于连·索黑尔是法国小城维利叶尔一个木材商人的儿子,他十分崇拜拿破仑,并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成就一番大事业。卑微的出身限制了他的发展空间,要想进入上流社会和政界,神职是平民唯一的途径。于连想通过当神甫来作为自己进取的手段,为此他凭借自己惊人的记忆力把一部拉丁文的《圣经》背得烂熟于心,他也因此才得以进入市长德·瑞那家里当家庭教师

在德·瑞那家里,相貌英俊、才华横溢而又野心勃勃的于连赢得了德·瑞那夫人的青睐,不久两人坠入了情网。于连想凭借德·瑞那夫人这个台阶进入上流社会,时间不长有关他们之间私情的流言蜚语就传遍了全市。后来一个地方官向市长告了密,德·瑞那市长出于利益的考虑并未立即发作,他首先原谅自己的妻子,然后将于连送到省会贝尚松神学院学习。由于受到良心的折磨,德·瑞那夫人转而笃信宗教,不断地为自己的罪行进行忏悔。

进入神学院的于连自信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迅速地发迹,哪知在伪善而阴暗的神学院里却得不到别人的重视,唯独院长彼拉对他十分信任。由于他是彼拉院长的亲信,经常受到福利列代理主教的排挤。彼拉院长后来因为德拉·穆尔侯爵一件诉讼案而丢失了自己院长的职位,在穆尔侯爵的帮助下,彼拉院长到了巴黎近郊一个比较富裕的教区,于连也在彼拉院长的推荐下成为穆尔侯爵的私人秘书。得知这一消息后,于连返回维利叶尔市,偷偷见到了阔别14月的德·瑞那夫人,后被人发现,仓皇逃到巴黎。

到达巴黎后的于连,凭借自己的努力、沉着和机智逐渐赢得了周围人的青睐,穆尔侯爵将他视为心腹。这时于连才得以进入他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在这里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于连的骄傲和才华赢得了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的好感,她拒绝了一大批贵族青年的求婚,偏偏爱上了于连。因为玛蒂尔德是个向往浪漫爱情而又与众不同的女性,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她偏要去爱和自己地位悬殊的人。而于连爱上玛蒂尔德是想通过控制她来达到自己的私心,进入上流社会。为了考验于连的真诚,玛蒂尔德要于连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借助梯子到她卧室里去。于连带着满腹狐疑按照玛蒂尔德的要求去了,当晚玛蒂尔德便委身于他。

玛蒂尔德反复无常的性格让于连无所适从,于连便假装去追求玛蒂尔德的一个女友,这才使玛蒂尔德死心塌地地爱上于连。此时已怀孕的玛蒂尔德写信告诉他父亲,她要同于连结婚。得知此事后穆尔侯爵恼怒异常,无奈木已成舟,只好勉强答应了女儿的请求。为了女儿的未来着想,他赐给于连一笔财产、一个军官头衔和一个贵族头衔。

在于连得到他梦寐以求的地位、财富和爱情之后,他开始得意忘形。然而,就在他将要和玛蒂尔德成婚之际,穆尔侯爵收到了德·瑞拉夫人的告密信,信里揭露了于连和她的私情。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使得穆尔侯爵当即撕毁了于连和玛蒂尔德之间的婚约,这就意味着于连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顿时化为泡影,他再也无法进入上流社会了。

满腔怒火的于连骑马赶到维利叶尔市,在教堂里他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当场被捕。在阴暗的牢狱里,于连对上流社会和自己的盲目野心有所觉醒。就在对他宣布蓄意杀人罪名成立时,于连当众声明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赐。哪知这时玛蒂尔德正在狱外为拯救于连四处奔波,她赶到维利叶尔市,企图贿赂检察官;于连的朋友福格也劝于连逃跑;没有受到致命枪伤的德·瑞那夫人不顾一切来探监,从德·瑞那夫人口中得知那封告密信是她在一个忏悔教士的怂恿下写的。这时,于连才恍然醒悟,知道他和德·瑞那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两人又和好如初。不久,法庭正式宣判,于连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判决。

于连死后,福格收敛了他的尸身,玛蒂尔德仿效她的一位先人,为于连的头颅举行了隆重葬礼。德·瑞那夫人也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撒手人寰。

解读引导

作为司汤达的得意之作,《红与黑》取材于一件真实的刑事案件:铁匠的儿子安杜阳·贝尔特经神甫推荐,去米苏家担任家庭教师。不久安杜阳·贝尔特恋上了他学生的母亲,后来真相暴露,出于怨恨和失望,贝尔特在教堂用枪打死了米苏夫人,结果被判死刑。司汤达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将一件真实的刑事案件变成了一部传诸久远的世界名著。《红与黑》也因此成为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红与黑》的书名来自主人公少年时代的宏愿,于连说:“在拿破仑统治下,我会是一个军曹;在未来的神父当中,我将是一位主教。”“红”是军服的颜色,“黑”是神父长袍的颜色。这种“红”与“黑”的野心和梦想,在左右于连的一切言行,甚至渗透到他整个身心。直到于连最后上了断头台,他才觉悟他的“红”与“黑”的野心和梦想的破灭。

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典型的青年野心家于连·索黑尔的艺术形象。作品通过对他的奋斗历程和感情生活的描绘,展示了1830年前后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正如小说副标题“1830纪事”,作者重点是揭露了“1830年前夕(法国)教会和国家的欺骗、厚颜无耻和虚伪”,于连不过是这种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而已。于连所置身的是一个充满相互倾轧、相互利用的环境,他要想进入上流社会,就不能不抹黑自己的良心,无奈地向现实妥协,靠邪恶伎俩、非法手段和阿谀奉承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和宏愿。

野心勃勃的于连在向上流社会进军的过程中,虽然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都被他的运气和努力所克服。其中,他的感情经历既是他攀升的动力和捷径,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无论是无辜的玛蒂尔德,还是痴情的德·瑞那夫人,当他的努力和感情追求相互纠缠在一起时,他的自身危机就自然而然增加了几分。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于连的危机便暴露无遗,他的毁灭就无法遏制地到来了。

尽管如此,于连还是那个具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于连。在那个卑鄙龌龊的生存环境里,他既没有完全泯灭自己的良知和正义感,也没有混迹于颠倒是非的官场漩涡里。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不够卑鄙和无耻!如果说他幸运地成功了,靠的也不过是投机手段和别人的提拔。

名言警句

1.少说话,尤其要紧的是,绝对不要说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2.就大胆和高傲的性格而言,对自己生气和对别人发火,其间只有一步之差;在这种情况下,暴跳如雷乃是一种强烈的快乐。

3.在有法律之前,合乎“自然的”只有狮子的力量,或者动物饥寒时的需要,更简单地用一个字来表示,便是“欲”。

名家评论

1.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路易·阿拉贡高度赞扬司汤达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贡献:“他对小说,对写作,从而也是对作家是什么、作家的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体现了一个真正的转折点。”

2.英国文学评论家马丁·脱涅尔一语道出了司汤达小说受人青睐的创作奥秘:“他具有探索人心复杂性的‘直感’,有着感情刚形成时就抓住它的能力,有用一种使人惊叹不止的洞察力来解释它的能力。”

艺术赏析

《红与黑》在艺术成就上具有典型的“现代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首先,这一特征表现在对情感心理的细腻刻画上。作品中对爱情心理的细腻刻画是全书最大的看点,尤其是于连那种冷静、机智、野心勃勃的动机,即便在爱情中也无不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对德·瑞那夫人,还是对玛蒂尔德,他的感情里无不夹杂着利用和控制的企图。作者对德·瑞那夫人那种多情、犹豫不决的爱情心理刻画得深刻、独到,她的妥协、动摇、悔恨和最后笃信宗教无一不受到爱情的诱惑和理智的制约。即使那个不把任何道德伦理放在眼里的玛蒂尔德,对于连的爱情也是先试探,再考验,这种大胆的尝试是和她那叛逆的性格有关的。确信得手后她又表现出无所谓的姿态,当于连去追求她的女朋友时,她才发现她真的爱上了于连。当木已成舟后,她向父亲请求公开结婚;当于连被捕后她千方百计去拯救他;在于连死后她为于连的头颅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一系列复杂的感情矛盾是和玛蒂尔德那种放荡不羁的性格息息相关的。

其次,作者大胆运用个性化的心理独白来刻画人物的复杂性格和感情矛盾。例如书中对于连野心的展示就是通过内心独白来描写的。于连的两次爱情冒险的复杂心理大多是通过对他潜意识的细腻描绘来展现的,还有每一次升迁之后内心的窃喜和高傲无不和他从小的宏愿联系在一起,拿破仑的影子自始至终在于连的头脑中盘旋不已。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作品比比皆是,说司汤达开创“心理小说”或“意识流”小说的先河并不为过。

最后,作品显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红与黑》不仅真实地再现了1830年前后法国上流社会生活的全貌,还暴露了政教之间的矛盾、党派之间的斗争,描写了法国外省的市民生活状况。处于时代矛盾漩涡中的主人公于连是其见证人和牺牲品,于连的奋斗、挣扎和毁灭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投机心理和功利主义倾向。在于连的感情经历中,司汤达探索了人性的矛盾和弱点,现代人的灵魂分裂矛盾和思想困境在于连身上也有所体现。于连的个人悲剧不仅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至今读来也还发人深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