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理论地位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理论地位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化的环境就是人化的自然。这正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超越旧自然观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在人化自然观中充分阐述了人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自然的重要性。因此,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和任务两个方面都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批判了那种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理论关系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生产劳动而形成和发展的。

第四节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理论地位

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创立是一场哲学变革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最先从认识论角度提出“人化自然”的思想:人把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完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人化的环境就是人化的自然。在黑格尔那里,现实的人与自我意识是等同的,“人化”就是“自我意识”化,自然界作为对象对自我意识来说就是异化,扬弃异化、实现人化就要克服对象化,使对象复归于自我意识,这就脱离了社会现实的基础,对人化的自然作了抽象的唯心主义的解释。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认为人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人化自然的本质,“人的本质在对象中是显现出来:对象是他的公开的本质,是他的真正的、客观的‘我’”。把成为对象的自然看成是人的本质力量,强调人是自然界的感性存在,但费尔巴哈没有注意到黑格尔已经明确阐述了人本身具有通过劳动克服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的能力,没有把人的本质对象化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因而不可避免地使他的哲学思想带有许多片面性。

只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的高度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内在本质,对“人化自然”作了更全面、更科学的界定。马克思的自然观对以往的自然观进行了积极的“扬弃”,突出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实现了一场哲学变革。

马克思坚持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础,认为自然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具有其固有的规律,它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是一种“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他们看来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出现,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自然向人类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和劳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与旧自然观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正是这种本质区别使马克思的自然观实现了一场哲学革命。马克思视域中的自然不是处于人类实践之外的自在自然,而是在人类实践中不断生成的人化自然。马克思在分析旧唯物主义缺陷的时候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马克思不但看到了旧自然观的缺陷所在,而且找到了克服这种缺陷的方法。在马克思看来,应该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自然事物。这正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超越旧自然观的关键所在。只有将自然事物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才能克服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才能合理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真正地导向彻底的、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唯物主义立场,但由于不理解实践对于认识自然界的重要意义,而只是从直观的、客体的方面去理解自然,他们就只能在自然领域内坚持唯物主义,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他们就陷入唯心主义。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时所说的那样:“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可见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观性无法导向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就无法进一步导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在人化自然观中充分阐述了人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自然的重要性。正是在充分认识了实践对于认识自然与社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将实践作为最重要的概念引入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自然、社会、历史,建立实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从而实现了一场哲学变革。

二、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唯物主义阐释,而且人化自然观主要作用是要改造自然。因此,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可以从马克思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详细论述中得到证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内容和任务两个方面都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世界关系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马克思是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理解自然和认识社会的,他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阐释了人、自然、社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批判了那种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理论关系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人与世界的关系首要的应该是实践关系,而不是理论关系,我们应该始终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首先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同时,人们对这些关系的认识是否正确也要依靠实践活动来检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阐述了这一生成过程,并以实践唯物主义合理地阐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在人化自然观中阐述了人的对象性活动,并阐释了在这种活动中现成的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马克思之前的旧自然观也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其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抽象的、机械的。马克思将实践概念引入人化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象性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足见马克思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生产劳动而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劳动首先是任何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与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而我们知道,劳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合理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对象性关系。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马克思看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改造整个世界。马克思认为,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只有通过掌握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达到改变现实的目的,从而完成变革世界的任务。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实践唯物主义者的任务就是以哲学为指导,改造现存的世界。从总体上来看,改造世界的任务又可分为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这两大部分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分为关于改造社会的理论和改造自然的理论这两大部分。而关于改造自然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阐述了人类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过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这种现实的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们要尽力发现、利用自然物的新属性以满足人的需要,并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来提高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从内容和任务上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领会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种基础性的理论地位,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解,也有利于人们以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为指导,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