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脑脊液的生化检查包括哪些

脑脊液的生化检查包括哪些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蛋白增高多与细胞增多同时发生,见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中蛋白量增高时,前白蛋白比例降低,甚至可消失;白蛋白来自血清,分子量较小,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蛋白增高时,白蛋白也增高。γ球蛋白增高而总蛋白量正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和神经梅毒,两者同时增高时则见于慢性炎症和脑实质恶性肿瘤,也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有关。

(1)蛋白:正常脑脊液蛋白含量在蛛网膜下腔成人为150~450mg/L,儿童为200~400mg/L,新生儿为200~1 200mg/L,早产儿可高达2 000mg/L。蛋白增高多与细胞增多同时发生,见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仅有蛋白增高而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多,多见于颅内及脊髓肿瘤、椎管梗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和铅、汞等金属中毒等。

(2)葡萄糖类:正常含量为2.5~4.4mmol/L,为血糖值的1/2~1/3。糖量降低见于细菌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恶性脑肿瘤等,系因糖的酵解加速之故。糖量增高见于血糖含量增高(故应同时查血糖量核对)以及中枢系统病毒感染、脑外伤、后颅凹及三脑室底部肿瘤和高热等,以上均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有关。

(3)氯化物:正常含量为119~129mmol/L,在细菌性(特别是结核性)和真菌性脑膜炎和血液氯化物含量有减少时(如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减少,血液氯化物含量增高(如尿毒症、脱水等)时增高。

(4)细菌学检查:对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时十分必要,包括细菌、真菌涂片和培养,必要时还需动物接种,以查明致病菌,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5)免疫学检查:常用的有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测定。前者对囊虫、肺吸虫、钩端螺旋体及病毒等感染有一定助诊价值,后者有:IgG、IgA、IgM、IgD、IgE以及其他免疫球蛋白,其中以IgG浓度最高,IgM不易查得。如IgG增高和查得IgM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脱髓鞘性疾病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6)蛋白质电泳检查:正常脑脊液蛋白电泳图的条区与血清电泳图相似,主要分为前白蛋白、白蛋白以及α1、α2、β1、β2与γ球蛋白等,因使用电泳的方法不同而含量差异很大,也与脑脊液蛋白含量有关。脑脊液中蛋白量增高时,前白蛋白比例降低,甚至可消失;白蛋白来自血清,分子量较小,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蛋白增高时,白蛋白也增高。α1、α2球蛋白增加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性与退行性病变。γ球蛋白增高而总蛋白量正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和神经梅毒,两者同时增高时则见于慢性炎症和脑实质恶性肿瘤,也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有关。单克隆区带(oligoclone)是指在γ球蛋白区带中出现的一个不连续的、一般在外周血不能见到的区带,是神经系统内部能合成IgG的标志,在95%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比IgG的增加发生早,有重要的助诊价值,但阳性也可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视神经炎、浆液性脑膜炎中。

(7)酶学检查:正常人由于血-脑屏障完整,脑脊液内酶浓度比血清内酶浓度低;当颅脑损伤,颅内肿瘤或脑缺氧时,血-脑屏障破坏,细胞膜通透性也有改变,使脑脊液内酶量增加,且不受蛋白总量、糖含量及细胞数的影响;主要与脑细胞坏死程度和细胞膜的损害程度有关。常用的有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己糖异构酶和溶菌酶等;其中,乳酸脱氢酶在恶性肿瘤和细菌性脑膜炎时要较良性肿瘤和病毒性脑膜炎增高明显,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也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溶菌酶的变化与蛋白质、葡萄糖类、白细胞尤其中性粒细胞的关系密切,在化脓性、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含量分别不同,且不受药物治疗影响,因此,对鉴别和判断脑膜炎的性质有较大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