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引起心肌缺血,而导致心绞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病理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干和大支,引起管腔狭窄以致阻塞;粥样瘤破损,表面粗糙易于形成血栓;以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近心段最常见,次为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
冠状动脉狭窄可产生缺血,缺血的心肌有间质纤维化及小的坏死灶,重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出血及血栓栓塞形成管腔完全阻塞,该部心肌因营养不足产主急性坏死则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梗死后数周或数月,肉芽组织、结缔组织代替了原来的心肌以致该区心肌变薄弱,不能抵挡心腔内的压力的冲击而产生局部向外膨隆,形成室壁瘤;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也是急性严重的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可致急性衰竭而死亡。
临床表现主要是心绞痛发作;严重、频发、持续时间长的心绞痛,一旦发生左心衰竭,可有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及夜间不能平卧等。心电图可有T波倒置,持续出现ST段升高,进而出现深大Q波;急性心肌缺血可使心脏突然停搏而猝死。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1)X线平片表现
①隐性冠心病和心绞痛患者一般无异常表现,如有左心室增大,多合并有高血压。
②心肌梗死:部分病例的心脏和肺循环可显示异常:梗死区搏动异常;心影增大多呈主动脉型心脏,心影中度以上增大;左心衰竭时有肺淤血及肺水肿。梗死区附近的心包和胸膜可以产生反应性炎症和粘连。
③室壁瘤:左心室缘局限性膨凸;左心室增大,左心室缘的搏动异常及钙化。
(2)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管腔狭窄或闭塞,管腔不规则或有瘤样扩张;严重狭窄或闭塞形成侧支循环,通过侧支循环逆行充盈,可显示出狭窄或闭塞的范围;狭窄近端血流缓慢,狭窄远端显影和廓清时间延迟;闭塞近端管腔增粗和血流改道,闭塞远端出现空白区或(和)逆行显影的侧支循环影(图4-25)。
图4-25 左冠状动脉狭窄
2.CT、MRI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法的三维重建技术及CT仿真内镜技术,可良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内腔、测量冠状动脉的直径,显示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钙化灶多表现为沿冠状动脉走行的斑点状、条索状影,亦可呈不规则轨道状或整支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能较好地显示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的近段。MRI能良好地显示心室壁的形态、厚度及信号特征。如长期缺血引起心肌纤维化时,左心室壁普遍变薄、信号降低、运动减弱等;急性心肌梗死在T2WI上呈较高信号,增强后T1WI呈明显高信号等。
3.超声
(1)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肌结构及运动异常表现。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影像,并可获得冠状动脉主干血流频谱,这为无创性观察冠脉血流和冠脉储备功能提供了重要途径。
(3)超声心动图还可显示冠心病的合并症的改变。如室壁瘤、假性室壁、乳头肌功能不全、左心室血栓形成。
【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检查方法的比较】
1.诊断要点 ①临床有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②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主支及分支的狭窄和(或)闭塞即可确诊。
2.鉴别诊断 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注意合并症的诊断。
3.检查方法比较 X线平片无明显价值,冠状动脉造影有最重要的诊断意义,可以确诊是否有狭窄或闭塞,也可显示心肌梗死区的相反搏动现象。冠状动脉CTA能显示主支近段,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筛选检查手段。超声对观察室壁运动异常很有价值,MRI对心肌缺血及其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