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骨折固定后的再次动力化,慎为之

骨折固定后的再次动力化,慎为之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骨折的外固定架和髓内钉固定是动力化的固定方式,代表了骨折治疗的潮流。根据骨折愈合一元论学说,动力化固定是符合骨折愈合生物学机制的固定方式。股骨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动力化的适应证应该包括以下几点:①至少经过3个月以上的观察,通常需要6个月,骨折愈合进展不明显。因此,在骨折愈合出现问题时,动力化并非唯一最佳选择。因此,术后对外固定架的动力化以及单向的加压操作也应该慎重选择应用。

骨折的外固定架和髓内钉固定是动力化的固定方式,代表了骨折治疗的潮流。其实中医的小夹板,以及美国Sarmiento学派的功能支具更是完全的动力化,也许和现代的动力化固定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吧。根据骨折愈合一元论学说,动力化固定是符合骨折愈合生物学机制的固定方式。动力化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战略性问题,但对待具体的骨折患者,动力化不应该成为被随便使用的战术,因为动力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拿长骨的髓内钉固定来说,可分为静力性固定和动力性固定。但静力性带锁髓内钉的应力遮挡效应要比钢板固定小得多,骨折间还是有微动的,可以很好地保持骨折愈合的“动力”。但从网上咨询以及工作中的耳闻感到,动力化有时成了被滥用的招牌。有些医生甚至要把已经愈合的骨折进行动力化,声称会长得更好,更结实。有些患者被无缘无故地做了动力化手术,似乎动力化是带锁髓内钉术后的常规。毕竟是一次手术,患者要付出痛苦和金钱,为什么不能在骨折愈合后一次手术取出所有的固定呢?

从技术上讲,相当多骨折开始时就可以采用动力性髓内钉固定,不应忘记传统的梅花髓内钉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如果在开始时即采用动力性带锁髓内钉,也就没有必要二次动力化了。正常在不需干预的情况下,采用静力性带锁髓内钉的愈合机会可达到90%以上[1],进行预防性动力化手术几乎没有必要,因此,动力化手术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股骨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动力化的适应证应该包括以下几点:①至少经过3个月以上的观察,通常需要6个月,骨折愈合进展不明显。②动力化后不至于产生严重短缩。有报道指出当骨折愈合出现问题的时候,仅有50%左右的患者通过动力化可以得到愈合,其中21%不但没有愈合,反而产生了超过2cm的股骨短缩[2]!③动力化后不会明显增加骨折的不稳定性。因此,在骨折愈合出现问题时,动力化并非唯一最佳选择。可采用的选择还包括早期植骨,闭合更换髓内钉,改用钢板加植骨固定等。有一种倾向恰与热中于动力化相反,人们常常不愿意承认早期的失败,试图通过拖延和简单的修补来解决问题,这也符合患者的心理。

外固定架主要用于胫骨,近年来髓内钉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对胫骨的固定,但还不足以完全取代外固定架。由于有腓骨的支撑,胫骨出现短缩的概率不高。在负重时,外固定架的固定针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骨折间产生一定的“动力”。外固定架同样可分为动力性固定和静力性固定。有报道指出动力性固定和静力性固定的结果差异不大[3],但对于不稳定骨折,我个人的经历是动力化似乎可以产生向固定侧的成角移位,尽管并不严重,有时对单臂外固定架的加压操作也可产生成角移位。因此,术后对外固定架的动力化以及单向的加压操作也应该慎重选择应用。通过逐步加大患肢负重,所产生的生理性刺激即可提供足够的骨折愈合动力,术后的正确指导是关键。

参考文献

[1]Canadian Orthopaedic Trauma Society.Nonunion follow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the femur with and without reaming.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Bone Joint Surg Am,2003,85-A(11):2093.

[2]Wu CC.The effect of dynamization on slowing the healing of femur shaft fractures after interlocking nailing.J Trauma,1997,43(2):263.

[3]Domb BG,Sponseller PD,Ain M,Miller NH.Comparison of dynamic versus static external fixation for pediatric femur fractures.J Pediatr Orthop,2002,22(4):4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