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烦恼为菩提

化烦恼为菩提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著名学者王晓明的这番剖析,我以为是切中肯綮的。“关系学”之盛行,种因于我国悠久的封建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学传统的深重濡染。“纱帽当头,事权增长”,自会成为众矢之的。南下途中,刘瑾派爪牙尾随其后,蓄意暗中谋害。不料,海上遭遇风暴,生命危在旦夕。一诗一词,都可化烦恼为菩提,洵为祛病良方。意为诸法各自具有不变不灭之本性。烦恼源于心态失衡。

顷接外地朋友来函,备述其工作之烦恼,谓昔日悉心全力于专业,虽紧张忙累不堪,而亦自得其乐;今则纱帽当头,事权增长,人际关系也因之而渐形复杂,稍有不慎即会跌入是非坑中,颇感穷于应付。

作为“过来人”,我对于这一点是有深刻体验的:工作好做,关系难缠。久矣夫,非一日了。

论其原因,“也许是由于文明的早熟,社会又长期封闭,逼得人们在相对狭小的生存空间中互相摩擦;也许还因为我们从来就太关心社会现实,视野太狭隘,老是盯住现实的人情世态不放。总之,我们对大千世界的丰富感受,最后几乎都要归结到对人情世态的洞察上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简直成了世界上最老于世故的民族。”著名学者王晓明的这番剖析,我以为是切中肯綮的。

作为一种历史积淀,文化传统总是在整体上时隐时显地发挥其影响力。“关系学”之盛行,种因于我国悠久的封建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学传统的深重濡染。儒家过分看重人际关系、等级地位与协调适应,习惯以共性为前提,却忽视个体存在,不承认个性乃人生之依据。此类历史上形成的文化遗传因子,已潜存于国人头脑之中,时刻发挥着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西哲有言,个人是历史的人质。

如从人性层面剖析,可知其与忌妒心理不无干系。“才高于人,众必非之。”忌妒之最深层面为利益冲突。有现实功利在,则忌妒者孳生。欧阳永叔有言:“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纱帽当头,事权增长”,自会成为众矢之的。

上述诸端,关乎国民素质、社会痼疾,以至文明传统,非一时一术所能治理者。就个人而言,应付之道,古人多从心态的调适入手。且看苏东坡的《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北宋元丰五年三月,东坡先生有黄冈沙湖之行,途中遇雨,因未备雨具,同行者惶遽万状,唯先生步履从容,泰然自若。此词即抒写其雨中独特体验,大而论之,更是概括了素常的处世规则,其事固小而哲理颇深。就在三年之前,先生愠于群小,以所作诗文“语涉谤讪”而遭逮捕下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后被流放到了黄州。虽历经磨难,而其心境仍如此宁静、超拔,且吟且啸,缓步徐行,显现出内外宇宙之和谐统一:人事既“一蓑烟雨任平生”,大自然便“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四百二十五年过去,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以仗义执言,忤犯权阉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南下途中,刘瑾派爪牙尾随其后,蓄意暗中谋害。阳明先生察知后,遗衫履于钱塘江岸,并附绝命诗一首,迅即搭乘商船疾驶舟山。不料,海上遭遇风暴,生命危在旦夕。先生镇静自若,处变不惊,从容写就《泛海》七绝: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孤舟一叶,闯荡汪洋,险则险矣;他却视同浮云掠过太空,安危、祸福早已置之度外。想象自己如同一位天外游僧,月明之夜,手执锡杖,足踏罡风,乘着万里洪涛,飘摇自在,任意遨游。思通万里,胸开三界,充满了禅机理趣。

一诗一词,都可化烦恼为菩提,洵为祛病良方。每当心境窒塞、愁闷难堪之时,吟诵一过,细加涵咏,未始不能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人立身天地间,总须坚守一种“自性”。“自性”原为佛禅词语,见宋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切以诸佛说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意为诸法各自具有不变不灭之本性。听来似觉神秘,实即个性,或曰本性。

鲁迅先生曾说:“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坟·文化偏至论》)守住自性,具备一种自信自足、气静神闲、我行我素的定力,方能超乎现实功利,而使精神有所引领,有所归依,不受外界环境侵扰,摆脱“观念世界之执持”,在纷繁万变中保持相对独立之内在品格,在世俗包围中保有一片心灵净土

烦恼源于心态失衡。纠结种种事端无法摆脱,自难心安理得。想得开方能放得下。解脱与否,不独关乎修养,尤其体现一种人生境界。有些智者,素常却予人以“痴愚”错觉,这倒不是故意装憨,而是人生智慧的映现,一般人是学不来的。

古人有“愚不可及”之说,源出《论语·公冶长》篇:孔子十分欣赏宁武子,赞曰:“其知(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清人郑板桥亦云:“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当下心安”亦即内心平衡,此为“放得下”之心理基础。

续 篇

上文刊发于《羊城晚报》后,连续接到几封读者来信,纷纷谈论他们的读后感,或者提出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希望听听我的看法,就中有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说到自己工作非常肯干,绩效突出,所苦恼的是,人际关系紧张,周围环境不宽松,整天有“芒刺在背”的感觉。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她说,从孔门圣训“反求诸己”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角度,独自反思:主要是过于敏感,以至反应过度而造成的。如同诗人德·贝朗热所说的:你的心/是敏感的弦琴/,轻轻一触/便发出幽鸣/。看来她是一位文学基础很好的诗歌作者,分析得很到位,也很深刻。

我在回信中说:“看来,你是非常清醒、非常明智的。实际上,你已经准确地找到了症结所在。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如果不嫌辞费的话,我愿提出两点建议,稍作点拨。”

其一,要有足够的自信力。我说,你还非常年轻,正处于“多思季节”;加之,养成了良好的分析习惯,善于动脑子,喜欢思考问题,探求究竟,而且很有深度。这原本是突出的优点。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相处时,如果过于敏感,思虑过多,担忧过多,防范意识过强,就难免带来一些无谓的烦恼。应该说,情绪的不安宁、不稳定,往往来源于一定程度上的不自信,就是说,反映出自己对此也有所疑惑,否则,你是不会在意的。心理学家杰克·埃菲尔德有个很好的比喻:当有人说你长了绿头发了,你肯定无动于衷,因为你自信这绝对不可能。可见,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而并非别人怎么看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过于敏感的结果,一是自己活得太累,精神的弦儿绷得过紧,有时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二是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紧张,反转过来,又会加剧自己的烦恼。我向她推荐两首宋诗:

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捣衣平正石。

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

——葛天民

报道梅边雪未休,披衣晨起上帘钩。

孤根清健元如许,空为花寒一夜愁。

——严粲

我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反之,你若是对它哭,那它也就哭。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是咎由自取。其实,生活完全可以过得从容、镇定、恬静一些,用不着那么敏感,那么焦虑。东坡先生不是说了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二,眼界、思路要更开阔一些,视角要更超拔、豁达一些。我很喜欢冯至先生《十四行集》中的一首短诗:

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

随时占有

随时又放弃

仿佛鸟飞翔在空中

它随时都管领太空

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

有人说,生命是一场圣宴;有人说,是一场虚无的旅行。悲观地看,白驹过隙,千年一瞬,转眼皆空;乐观地看,天荒地老,无古无今,生命永恒。怎么说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如何支配它、享用它。海伦·凯勒有言:幸福,是对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的执着追求,而不是在自我满足中得到的。即便是由于遭逢不偶,或者偶然的灾患临头,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了,那么,我们也不妨以抗争的形式,让它放出一番粲然可观的亮色。

(200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