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脂肪肝的药物疗法

脂肪肝的药物疗法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保肝治疗是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所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一经确诊脂肪肝,在病因治疗及饮食疗法的同时都应辅以保肝药物,以利于肝功能的尽快恢复。部分中重度脂肪肝应适当选择药物。目前,用于降血脂、调节血脂的药种类颇多,对脂肪肝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脂肪肝的治疗重在控制饮食,降低体重,辅以少量药物治疗。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据

1、传统祛脂药物:传统祛脂药物,系指能促进肝脏除去过量脂肪或预防脂肪堆积的药物。如胆碱、肌醇、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下是这些药物的常用剂量,可选用之,仅供参考。

1.复方胆碱胶囊 每次1-2粒,每日3次。

2.东宝肝泰 每次3片,每天3次。

3.强力肝得健胶囊 每次2粒,每天3次。

4.蛋氨酸片 每次1-3g,每日3次。

5.肌醇片 每次0.5-1.0g,每日3次。

6.维生素C片 每次2-3片,每日3次。

7.维生素E丸 每次5mg,每次3次。

8.三磷酸腺苷 每次20mg,每日3次。

2、调脂药物:调脂药物能从整体上调节血脂成分,纠正异常血脂。临床上常用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调脂药物大多在肝脏代谢,故小部分脂肪肝病者服用降脂药后可引起转氨酶轻度升高。

1.血脂康 每次2粒(600mg),每天2次。

2.力平脂 每次200mg,每天1次,与餐同服。

3、食用纤维:近年来,食用纤维被认为是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物质以外的六大物质。它具有吸收肠道内多余脂肪,加速肠道蠕动,增加粪重和增加排便次数,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降低血脂,消除脂肪肝,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等作用。如通泰胶囊(魔芋,麦麸、蘑菇等提取品)。

通泰胶囊,每次4-6粒,每日3次,餐前服用。4、促进脂肪代谢的药物:促代谢药物系通过机体产热明显增强,消耗大量脂肪,从而减轻肝脂。但在增加产热过程中,却能增加食欲,加大摄入热量,也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影响正常生理代谢,副作用较多,故近年来临床使用不多。如甲状腺素片、麻黄碱与咖啡因的混合物等。

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大多正常,若有轻、中度升高,则应选择适当的降酶药。保肝治疗是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所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一经确诊脂肪肝,在病因治疗及饮食疗法的同时都应辅以保肝药物,以利于肝功能的尽快恢复。常用的保肝药有:肝太乐、维生素C、肌苷等。脂肪肝患者因脂肪代谢障碍,体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常伴有高脂血症。故不可避免地需要降脂药物,如多烯康、绞股兰总甙、降脂灵、烟酸肌醇酯和蛋氨酸等。也可以服一些祛脂中草药。此外,脂肪肝患者常伴有维生素缺乏,故还应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等,维生素C可以促进胆固醇的分解、转化,能加强肝脏去除胆固醇的作用。核黄素、吡哆酸等也有去脂作用。当患者伴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稀便时,可以给予对症治疗,口服酵母片等相应的对症药物。部分中重度脂肪肝应适当选择药物。现有药物对脂肪肝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尚不太理想

目前,用于降血脂、调节血脂的药种类颇多,对脂肪肝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由于其中有的降脂药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有的则毒、副作用较多。况且其药性强弱亦不尽相同,故笔者认为,选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

①要根据脂肪肝的类型,病情的轻重,及一些重要的临床检查数据来选用。例如,酒精性脂肪肝首先宜选用具有降低肝细胞脂肪浸润、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和降低结缔组织形成等作用之肝得健。胆固醇性脂肪肝可选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血脂康、美降脂及同时兼能增加胆固醇类排泄的非诺贝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则宜选用乐脂平或必降脂。甘油三酯高的脂肪肝可选用非诺贝特、多烯康、多利平酯、月见草油之类。

②要详细了解各种降脂药物的毒副作用,要根据病情来确定其使用时间,切不可滥用。例如芬氟拉明是国内外使用比较广泛的降脂、降压、降血糖、并抑制食欲的减肥药。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常选用之。仅在美国便有一千万以上肥胖人服用此药。而最近发现此药不仅有头晕腹泻副作用,而且还会引起气喘、头痛、精神狂躁或抑制,甚至对心脏造成损害。故临床应慎用,用至12周为1疗程,应停药;最长不宜超过6个月。

③宜提倡使用一些毒性低、且价格便宜的降脂药

此外,药物辅助治疗要合理。脂蛋白代谢紊乱涉及多因素多环节,不仅反映在血循环水平,也反映在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特别是注意到脂质过氧化与炎症及纤维化关系后,人们力图寻找药物干预,遗憾的是迄今临床上尚无满意的药物。(1)胆碱和L-肉碱,仅适用于相关的营养不良性脂肪肝。(2)多价不饱和卵磷脂,为肝窦内皮和肝细胞膜稳定剂,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减少肝细胞脂变及其伴同的炎症和纤维化,但因富含亚油酸,对不能戒酒者应慎用。(3)S-腺苷甲硫氨酸,通过质膜磷脂和蛋白质的甲基化影响其流动性和微粘性,通过转硫基化增加肝内谷胱甘肽(GSH)、硫酸根及牛磺酸水平,对恶性营养不良、肝毒素及酒精性脂肪肝有效。(4)抗氧化剂,还原型GSH、牛磺酸、b胡罗卜素、维生素E、g月见草-E、硒有机化合物(ebselen)、silymarin及氨基类固醇衍行物Lazaroid等,有可能减少氧应激损害及脂质过氧化诱致的肝纤维化,但有待证明其确切疗效。(5)熊去氧胆酸,有类似胆固醇树脂消胆胺的作用,可降低血脂,并可稳定肝细胞膜和抑制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6)降脂药:有异议,需待解释。许多降血脂药可能趋使血脂更集中于肝脏进行代谢,反而促使脂质贮积并损害肝功能。(7)中药,日本报导大、小柴胡汤治疗脂肪肝有效,国内也有应用其它复方的报导,但均缺乏严格的临床试验,疗效尚待肯定。中医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泽泻、何首乌、山楂、枸杞子、黄岑、黄精、姜黄及大黄等。但治疗效果目前均不十分肯定且中药内的成分复杂,对肝功能具有毒性成分的药物成分常常难以分离。所以,目前不建议中药治疗。

合理用药可降低转氨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些药物大多有损肝的副作用,使用时应加以注意。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患者明显消瘦而非肥胖,则应补足热量,绝不能与肥胖者同等对待。否则只会加重病情的发展。

总之,脂肪肝的治疗应灵活掌握,只要认真对待疾病,严格治疗措施,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完全恢复的,患者应有充分的信心。

(一)降脂性药物

由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故长期以来,降脂性药物一直被用来治疗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效果,例如:胆碱、蛋氨酸、烟酸及其衍生物、肌醇、消胆胺、安妥明(氯苯丁酯)、苯扎贝特(必降脂)、弹性酶、美降脂等。还有许多新药物,如环丙贝特、非诺贝特(立平脂、普鲁脂芬)吉非罗齐、阿西莫司(乐脂平)、克利贝特、苄氯贝特、依托贝特(益多脂)、洛伐他汀、辛伐他丁等,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而对脂肪肝也有效。但种类繁多的去脂性药物,大多疗效尚不十分确切,有些副反应较大,如应用不当反可加剧肝脂肪沉积,甚至导致患者肝功能不全或恶化,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脂肪肝的治疗重在控制饮食,降低体重,辅以少量药物治疗。

(二)护肝去脂药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据认为主要与脂肪代谢障碍、氧应激/脂质过氧化及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因部分脂肪肝可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严重病理状态,因此需要及时治疗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或使其得以逆转。临床上常应用降脂药物来治疗脂肪肝,但由于大多降脂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肝损害作用,因而限制了其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一些兼有保护肝细胞和纠正肝细胞脂肪代谢作用的药物正在积极研究之中,部分已应用于临床,如:前列腺素E(PGE)、肝得健、马洛替酯、牛磺酸、巯基丙酰甘氨酸等可以试用。熊去氧胆酸作为一种溶解胆固醇性结石的药物,因具有较强的抑肝作用而广泛用于多种肝病的治疗。国内学者意外发现熊去氧胆酸具有治疗脂肪肝的疗效,可降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按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r-GT),降低血脂,明显缓解脂肪肝症状,改善脂肪肝的影像学表现,且不良反应轻微。

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肝细胞膜、保护线粒体、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利胆等因素有关,通过上述作用从而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肝细胞、促进胆固醇转化和排泄目的。可以认为,熊去氧胆酸是一种治疗脂肪肝较为理想的药物。此外,金茵利胆胶囊用于各型脂肪肝的防治均有较好疗效。

(三)、药物辅助治疗

目前临床上尚无满意的干预脂蛋白代谢的药物。非酒精性脂肪肝去除病因为主,减重、饮食治疗并辅以药物可有效地控制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病情逆转。

1.胆碱:仅适用于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2.生物膜保护剂:必需磷脂(易善力)和多不饱和卵磷脂,可减少肝细胞的脂变,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膜及其伴同的炎症和纤维化,但对不能戒酒者慎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